逆旅少年、影娘
作品名称:耳食录译著 作者:立仁 发布时间:2016-11-07 13:04:53 字数:3868
114.逆旅少年
【原文】
陈孝廉奇圣,自京师之金陵制府,道遇骑使,亦往制府勾当公事者,因同行。
一日,解装逆旅,则北寝已有宿客,遂止东偏。顷见少年自外入,深笠宽衣,面掩于笠,不甚可辨,即北寝客也。趣召主人,使治具待客,必丰必洁。主人诺,去。少年入北寝,曲肱支颐,凝灯宴坐。陈亦遂就榻。而骑使素好选事,秣马储刍已,潜往窥之,伏于梁间。
旅柝再鸣,欻见一物飞入,状类鵰鹗,乃觉室中鞺鞳,势若斗兵,灯影散乱,莫可端倪。顷之,有一人踣地,乃胖僧也。少年挥剑拟之曰:“若不自量,欲犯乃公耶?”僧固称‘不敢’,卑辞乞命。少年曰:“若虽不竞,然亦吾属也,羽翼可任,安肯相遇?”遂释之起。
复仰视粱间,谓骑使曰:“君为壁上观,亦殊勇敢。宜下相见。”骑使方怖,闻言骇甚,趋下拜伏。少年并携就坐,呼主人将酒肴来,相与飞觞大嚼。少年与僧语,骑使略不解,危坐倾听而已。
酒酣,少年谓僧曰:“吾有尺书寄于某所,能为我鳞鸿乎?”僧曰:“能。”少年又曰:“三日后,会我某山,能不愆期乎?”僧曰:“谨如命。”少年即袖中出书付僧。僧便乞辞,复如鵰鹗飞去。
骑使亦谢出,往卧东偏。天明迹之,北寝空矣。叩主人,亦弗知也。以状语陈,相与嗟异。计僧所寄书及所期之地,殆三四千里。骑使又言少年形貌,“玉立美如曲逆”云。
译:
举人陈奇圣,从京师去金陵的制府衙署,路上遇到一位骑使,也是去制府那里办理公事的,于是二人同行。
一天,来一家客栈住宿,北面的房间已有了客人,就住进了东屋。不一会儿见到有个年轻人从外面进来,戴着盔部很深的斗笠穿着宽大的衣服,面部大多被斗笠掩盖,很难看清,这就是北房的住客。少年人督促店主,让准备酒菜招待客人,一定要丰盛也一定要干净。主人答应后马上置办去了。年轻人进入北房,曲腿用膝盖支着下巴,望着灯静静地坐着。陈奇圣也躺下了。而那位骑使素来喜欢找事儿,喂完马之后,偷偷跑去窥探,藏身在屋梁上。
旅舍传来第二次报更的梆子声,突然看见有个东西飞了进来,像是鵰一类的猛禽,接着感觉屋里叮叮当当,像是有兵器相斗,灯影散乱,没人看得清。顷刻之间,有一人倒地,原来是一个胖和尚。少年人举剑比着他说:“你太不自量,想侵犯你老子吗?”和尚不停地口称不敢,用低贱的语言乞求饶命。少年说:“你虽然输了,但也算我辈中人,作为帮手尚可用,怎么恰恰找上我?”于是放他起来。
少年人又仰头望着屋梁上,对骑使说:“君虽然只做壁上观,也是很勇敢的。请下来相见。”骑使这时正心惊胆跳,闻言更加害怕,赶紧下来拜伏在地。少年将他搀起让他一并坐下,招呼店主人将酒肴端上来,和他们大吃大喝。席间少年与和尚说话,骑使一点也听不懂,只是端坐一旁倾听而已。
酒足后,少年对和尚说:“我有一封信要投寄到某处,能为我当回信使吗?”和尚说:“能。”少年又说:“三天后,在某山与我会合,能不误期吗?”僧曰:“谨遵命。”少年就从袖中取出书信交给了和尚。和尚便请辞,又像鵰一样飞走了。
骑使也辞谢而出,回东偏屋睡了。天亮以后再去看看,北屋已经空了。询问店主人,也不知情。便将夜来所见所闻说给陈奇圣听,则相互嗟叹异事。算算和尚送信的目的地以及少年与他约会的地点,大约三四千里。骑使又谈到少年的形貌,说是“亭亭玉立美如曲逆侯陈平”。
115.影娘
【原文】
青莲山,秀削如花,清泉出其阴,淳而为沼,滃然澄沏。昔有士人,春日陟山,倦憩水上,拾得一玉钗,把弄冥想。忽水中见丽女子影出其肩后,若相偎倚。惊而反顾,无有也。俄而微风皱波,滉漾久之,影遂失,叹诧而归。
试一览镜,则女在镜中,倩辅流睐,士人悦之。出钗问之,曰:“此卿所贻耶?”女摇首微笑,徘徊却去,环佩珊珊作声。士人大惑,入以游语,女面颊发赪,敛然遂隐。士人急索视镜背,垂首怅惘。闻空中吃吃笑,微语曰:“左矣!”其声如箫管从风,微婉清妙,莫知其所自发也。
试一览镜,则女在镜中,倩辅流睐,士人悦之。出钗问之,曰;「此卿所贻耶?」女摇首微笑,徘徊却去,环佩珊珊作声。士人大惑,入以游语,女面颊发赪,敛然遂隐。士人急索视镜背,垂首怅惘。闻空中吃吃笑,微语曰:「左矣!」其声如箫管从风,微婉清妙,莫知其所自发也。
士人彷徨四顾,神志散乱。又闻空中语曰:“苟无相谑,当见镜中,日一度。第焚沈水香,供钗其上,妾即至矣。”如教,果至,即相对琐琐语他事。朱唇微动,则声出镜中,词旨殊妙。其初一两时许便去。久之,语渐狎,女亦稍稍见答,迁延镜中不忍去。
家人异其状,疑镜为妖,夺镜摔之地,镜裂,士人惊惋失声,曰:“伤我丽人!”亟取他镜注视,乃色喜曰:“幸无恙!”家人愈异甚,尽藏其镜,不使复得窥。士人忧闷,嗒焉如丧魂魄。
偶于案上得芍药一枝,不知所从来,闻耳畔语曰:“君颇识此花名否?请西如圃中池上,与君别矣!”士人凄然,趋诣之,见女在水中,挥涕而歌曰:
涓涓流泉,潋滟清池。灼彼镜光,影合形违。斯影斯幻,复能几时?春风告行,赠子将离。子不我思,思我其谁?子即我思,我胡能为。悠悠天地,两心知之。水流西东,永以为期!
遂不复见。
士人由是卧疾,废饮食,治以巫医,弗效也。有道士款关求见,自言知隐疾。家人见之,道士问士人:“玉钗安在?”士人瞿然曰:“公焉知此?”道士微笑,袖中取绛丹一粒,令吞之,病良已。
道士谓曰:“君前身为诸生,过邻家,值其女影娘坠钗帘下。瞰其无人,径拾之不还,由是相慕悦。女死,念钗坠人间,业缘未了,求得之,转以贻君。而格于形迹,弗能合,又惧为君害,故去之。行而丐我,我怜其情挚,故来。”因出一小瓶授之,曰:“当以某日如青莲山,见梅花树上有翠鸟千百飞翔,乃捧瓶西向,立呼‘来来来’者三。当有所遇。”遂辞去。
至期,士人如言往呼,乃见紫烟一缕入瓶中。闻瓶中语曰:“来矣!”即怀瓶趋归,置室中。顷刻,瓶大数抱,中辟一户,有丽人姗姗而出,即昔之水中镜中人也。道士旋来抚瓶曰:“几坏我器。”瓶即小如初,纳袖中,倏然已杳。女谓士人曰:“道士盖申元之也。”
译:
青莲山,陡峭秀削状如莲花,清泉从其北面流出,形成一个小池,云气蒸腾而池水清澈。昔时有个读书人,春日登山,走累了在水边歇息时,捡到一支玉钗,一边摆弄一边胡思乱想。忽然从水中的倒影里见到一个美丽女子就在自己的肩后,如同与自己相倚偎。吃惊地回头看去,则什么人也没有。一会儿微风吹皱了水面,等到晃动很长时间的水平静下来之后,女子的影子就消失了,怀着惊奇惋惜的心情下山回家。
到家后找了一面镜子试试,女子则在镜中,美丽的面颊上秋波流动,读书人很喜欢她。取出玉钗问她说:“这是你送我的吗?”女子摇头微笑,犹豫不决地向后退去,甚至能听见身上的环佩啷啷作响。书生大为不解,用戏谑的言辞挑逗,女子面颊发红,隐隐从镜中退出。书生急忙翻过镜子到背后找寻却什么都没有,垂首丧气怅然若失。忽闻空中传来吃吃笑声,并有非常轻微的语声说:“错了!”其声如风吹箫管,微婉清妙,没人知道是从什么地方发出的。
书生彷徨四顾,神情散乱。又听见空中的语声说:“如果不相戏谑的话,可在镜中相见,每天一回。只需要点上沉香,供上玉钗,我就来了。”按她所说去做,果然出现,就能相对絮絮谈论一些其它事情。只见镜中人朱唇微动,则声音也出自镜中,言辞极妙。起初一、两个时辰便去,久后,言语渐渐亲昵,女子的答话也多起来,滞留镜中不忍心离去。
家人对这种情况感到很不正常,怀疑镜子是妖物,夺下来摔在地上,镜子粉碎,书生失声痛惜,说:“伤了我的丽人!”赶忙另找镜子来看,才高兴地说:“幸好还没事!”家人的怀疑更甚,将所有的镜子都藏了起来,不让他有看镜子的机会。书生十分忧闷,懊丧的样子像是丢了魂。
书生偶然在书案上得到一枝芍药,不知从何而来的,听到耳畔有细语声说:“你能清楚知道这花的名字不?请往西去园中的水池边上,我将与君告别了!”书生心中凄然,来到了水池边,见女子在水中,挥洒涕泪唱道:
“涓涓流泉,潋滟清池。灼彼镜光,影合形违。斯影斯幻,复能几时?春风告行,赠子将离。子不我思,思我其谁?子即我思,我胡能为。悠悠天地,两心知之。水流西东,永以为期!”
于是消失不见。
书生从此病倒,不思饮食,请巫、医治疗,都无效果。有位道士忽然叩门求见,说是知道书生的疾病根由。家人让道士进来,道士问书生:“玉钗在哪里?”书生惊奇地说:“你怎知道这件事?”道士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粒红色丹丸,让他吞下,病马上就好了。
道士对他说:“你前生为读书秀才时,从邻家过,正好邻家女儿影娘将玉钗掉在帘下。你看到没人注意,直接捡起来不还给人家,从此心里对影娘暗自思慕。影娘死后,念念不忘钗子还留在人间,业缘未了,千方百计找到后,转赠现在的你。而受阴阳界别的限制,不能相合,又怕为你带来灾祸,所以离开了你。她跑去求我,我同情她真挚的深情,所以这就来你这里了。”于是拿出个一小瓶给了书生,说:“你必须于某日去青莲山,见梅花树上有千百翠鸟飞翔,就捧着瓶子面向西方,站着招呼‘来来来’三次。就会有所际遇。”说完辞别而去。
按道士说的时间和情景,书生喊“来”,就见一缕紫烟进入瓶中,并听见瓶中有人说:“来了!”于是收起瓶子回到家中,放在室内。顷刻之间,瓶子膨胀至几人合抱那么大,瓶壁上被打开一扇门,有个丽人从门里走了出来,正是以前水面和镜中见到的人。道士旋即也来到,抚摸着瓶子说:“差点弄坏了我的器物。”瓶子立即回复成原来那么小,道士收进袖中,转眼不见踪迹。女子对书生说:“道士就是唐朝开元年间的那个申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