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丧葬祭祀5
作品名称:古道遗风 作者:湖北武戈 发布时间:2016-10-03 14:09:52 字数:12401
破土
“破土”,就是在选好的墓穴位置上挖三锄子土,表示这个穴位被我家占有了,这个习俗也相当于现在某项工程的开工典礼。
“破土”的时间,一般都选择在登山前的后半夜进行。届时,将有两到三个人陪着孝子去“破土”,陪同的人多半是孝子的己亲内戚。陪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给孝子作伴儿,二是“破土”之后需要有人守穴,防止被外人或孤魂野鬼所占有。
“破土”前,孝子首先要准备一沓子用钱凿打好的纸钱、一炉香和一挂炮,还要带上锄头或铁锹,这是必要的工具。到了墓地后,孝子在选好的位置正中间先烧几张纸,然后由陪同的人帮着点燃鞭炮,孝子在手电筒或者火把的映照下开始“破土”。
景阳之“破土”讲究要挖三锄子土,第一锄土取的是中心土,第二锄土取是上方土,第三锄土取的是下方土。把三锄土挖松后,孝子就赶紧跪下,双手将这三锄土捧起来,用几张火纸包好,放在一个只有“破土”人才知道的地方。接着便要烧钱纸“暧穴”,而且必须把带去的纸钱烧完为止。
烧纸时,除了要在“破土”的正位子上烧,还得贿赂各路鬼神,请他们不要抢占这个穴位。
把这些程序做好之后,孝子会请陪同他的人帮着守穴。
守穴
“守穴”,就是要由专人守住破过土的墓穴,防止被其它人或鬼魂抢占了墓穴。
帮着“守穴”的人,基本上都是孝子的堂兄堂弟或姐夫妹夫,这几类人都是孝子信得过的人。
如果是寒冷天气,孝子在去“破土”之前,会准备一些木炭或干柴,并且会穿着厚厚的棉衣。因为,“守穴”不是只守一会儿,要一直守到“打井”(开挖墓穴的人)的人去了才能离开,短则三、两个小时,长则四、五个小时。如果不准备柴炭或穿厚一些,“守穴”的人是会受不了的。
景阳人对于破过土的墓穴看得比较重要,无论远近都要有人看守,而且必须由男人负责守穴,女人是不能守穴的。景阳人认为,女人属于阴性,没有火焰是镇不住孤魂野鬼的。守穴的人必须坐在墓穴的中心位置看守,不能睡觉,也不敢稍离片刻。
打“井”
景阳人把挖墓穴不叫挖墓穴,而是叫作“打井”。一方面是因墓穴的形状像一个长方形的井坑;二方面是认为只有井中才可能有水,而穴中是不一定有水的,因为景阳有句俗语:“人是井底生,全靠水养心”,人既然离不开水,死了就干脆埋到井里去;“打井”一说便由此而来。
“打井”的事情是由“八仙”来完成的,届时,班头会从“八仙”中抽调八个具有“打井”经验的人来完成“打井”的任务。
“打井”的人必须由孝子亲自陪送到墓地。“守穴”的人看到“打井”的人来了后,赶紧离开正穴位置,并从孝子的手中接过一沓钱纸,在自己坐过的位置上烧化。“打井”的人则吊好“子午线”,由其中一个人将两小臂回弯,然后撑开两臂,弯下腰去比划墓穴的宽度,再以一手上伸至头顶以上,一只脚伸长,俯下身子比划墓穴的长度,比划好以后,就叫孝子燃放鞭炮,他们就开始“打井”了。
景阳人对“打井”有一个特别的讲究,那就是中途不能歇伙,要一鼓作气地打起才行。说是中途只要一歇伙,“地气”就会乘机逃走。因此,“打井”的人只能采取轮流换班的方式作业,一个人将土石挖松后,另外两人赶紧下去铲走。
如果头一天墓穴没有打起,打井的人又非得要回去休息不可,孝子就会找来一只旧犁铧,犁铧上拴上一只白公鸡,把这两样东西放在没有打起的墓穴里。据传说,这两样东西都是用来驱鬼避邪的。
送“暧井饭”
“井”打起之前,孝子还要给“打井”的人送“暧井饭”和“暧井酒”。
“暧井饭”多半是面条或其它稀饭,没有菜,“打井”的人也只是象征性地吃上一碗或半碗,随意地喝上几口酒,剩余的饭和酒则放在一边,等到“下祀”的时候另有它用。
景阳人要求“暧井饭”必须由孝媳妇亲自去做,它象征着孝媳妇在公婆跟前很暧心,是公婆的心头肉。送“暧井饭”的事情则由孝子亲自去完成。
因为“暧井饭”不能另外用菜下饭,孝媳妇只好把合适一点的菜加上油盐炒一下,然后搅合在“暧井饭”一起,使“暧井饭”不至于寡淡无味儿。
出殡
景阳人把出殡又叫作“起灵”,也是整个丧葬仪式中最隆重的仪式。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贫民百姓,无论在家里停丧多少天,最终还是要以入土为安的。
景阳的多数地方抬灵柩都是用十六个人上肩,大头八个人,小头八个人。只有少数地方只用八个人抬灵柩。出殡前,负责领导“八仙”的班头会将“八仙”调配好,力气大的要扛大头,力气小的人多半安排在小头,因为小头要比大头轻上许多斤。
一般的情况下,班头在发丧夫请帖的时候,除开八个“打井”的人员,基本上是按每根杠子六个人预算的,这样一来,就能保证杠子的每头都有三个人换着抬。一些家庭富裕的丧家或者是家庭贫寒的丧家,有可能会超过或少于这些人,再者就是根据抬丧的路程远近也有所不同。但是,最少要有两班人替换才行。否则,班头是不会答应孝家召集“八仙”的。
当班头站在龙杠上把出殡途中的注意事项交待清楚后,他会大喊一声“鸣炮奏乐,起啦!”孝子听到班头的号令时,立即将顶在头上纸灰盆摔碎在地上,然后捧上灵牌,背靠着大头前面的“碰头”,稳稳地压着步子,缓慢地往墓地前行,其它的亲戚则举着花圈走在前面。
若是遇到不好走的沟坎时,孝子和所有的亲戚会跪在前面不远处,等待着灵柩越过难走的沟坎。
景阳人对送葬的戏房是这样安排的:孝子娘舅家请的戏房要安排在前面,姐夫妹夫请的戏房紧随在娘舅家戏房的后面,但也是走在出殡队伍的前面,而孝家请的坐台戏房必须要跟在灵柩的后面吹打。
兰河流域还有一个铁打的规距:凡是给扯了孝手巾的亲戚,在出殡的路上必须全部披戴在头上,“八仙”们则可以缠在头上或胳膀上。个别有钱有势的丧家还讲究扯“满山孝”,也就是说在出殡的路上只要遇见一个人,就要给那个人发一条孝手巾,接了孝手巾的过路人只好回过头来跟着送葬的队伍一起将亡者送到墓地,这个习俗现在已不多见了。
抬丧不问路
在景阳,还有一个说法,叫作“抬丧不问路”。也就是说,抬丧的“八仙”只管把亡者抬到墓地,路上遇到什么都只管踩过去,即使脚下是庄稼或蔬菜,也只管往上踩。而被踩坏了庄稼或蔬菜的人家还不能有不满情绪,更不能找孝家或“八仙”们的麻烦。
不过,现在的景阳人都比较讲究和谐二字,一般是不踩人家庄稼的,如果非踩不可,孝家会提前跟路过庄稼地的那一家打个招呼商量“借路”,并且提前给予相应的赔偿。
撒“引路纸”
景阳兰河一带在送亡者出殡时,首先要安排一个孝子的堂兄弟或堂叔伯给亡者撒“引路纸”。
“引路纸”,顾名思义,就是把亡者的灵魂引到墓地。因为那是一条陌生的路,必须要有人引导,亡者的灵魂才不会走错路径。
“引路纸”是不能用钱凿打印的,如果用钱凿打过,亡者会把它当作钱币捡起来使用。当亡者看到沿途抛撒着纸钱,他(她)会因为捡钱而迷了路程。
“引路纸”还必须逢中裁成两截,不能抛撒整张纸。只有撕断了的“引路纸”,才能把亡者引向另一个世界,让亡者断了阳世间的路途,不再回头留恋家乡。
撒“引路纸”的人,要走在灵柩的前面,但是不能把距离拉得太远。要根据“八仙”们的行进速度,或缓或急地行走。要求走上三步、五步或七步撒上一张,最多只能间隔七步远。
驾马
如果抬丧的路程太远,一、两个小时抬不到场的话,中途还要安排一次“驾马”,让“八仙”们歇歇肩,喝点茶,或者吃点东西。
“驾马”其实很简单,也就是提前准备两条高板凳,到了要“驾马”的时候,选择一处平坦的地方把板凳放稳,“八仙”们把灵柩架在板凳上,然后就地歇息,喝着或吃着孝家准备的茶饭。
等到吃好、喝好、歇好之后,他们又会抬上灵柩重新上路。
有些送葬路程更远的丧家,中途除了安排几次“驾马”之外,还要准备酒宴招待“八仙”们。
景阳鱼池村有一户姓杨的丧家,为了将亡故的父亲送到陕西祖坟山安葬,从上午十点钟动身,抬到下午五点钟才抬到陕西边界。他们在中途一共驾了四次马,还吃了一顿酒宴。陕西那边还派人接了十多里路程,晚上又在陕西招待“八仙”们。
回龙
兰河流域有一个很独特的习俗,当灵柩即将抬到墓地时,班头要安排“八仙”们选一块平坦的地方“回龙”。“回龙”的目的是把死者的灵魂转晕,使他(她)找不到回家的路径,免得他(她)日后回到家中找后辈们的麻烦。
“回龙”时,“八仙”们抬着灵柩原地转上三个圈,使棺材的大头一会儿朝前,一会儿又朝后,如此反复三次。“八仙”们在“回龙”的时候,还要故意掂着脚步闪悠闪悠地走,等到三圈转够了之后,他们会一鼓作气地将灵柩抬到墓穴边沿。
“回龙”没有多少特别的讲究,就是要不停地燃放鞭炮,要一挂接一挂地燃放。而孝男孝女则要跪在墓穴边上目睹着亡者“回龙”的全过程。
暧井
当灵柩被“八仙”们抬到墓地之后,如果“下祀”的时辰已到,孝子会马上将从家里带来的芝麻杆准备好,他首先到墓穴中烧化钱纸,烧纸也是“暧井”的一个重要环节。
孝子烧“暧井”纸必须先烧四方,最后再烧中间,不等中间的火纸熄灭,要赶紧把芝麻杆点燃,这几项仪式要一气呵成,中途不能间断。
“暧井”仪式完成后,孝子要从墓穴的上方出来。因为上方坎子太高,孝子便伸出一只手,由家族中的长者将孝子拉出墓穴。
孝子出了墓穴后,班头便安排“八仙”英雄们准备“下祀”(下葬)。
下葬
景阳人把下葬叫作“下祀”或“落祀”。意思是说,只要死者一入土,丧礼就算结束了,以后的礼节就是祭祀了。
下葬前,负责抬灵柩的“八仙”们要做好下葬的准备:一是要解开“龙绳”,二是剁开“碰头”,三是要重新挽好“龙绳”。挽“龙绳”又是另一项技术活;它要求把“龙杠”架在棺材盖上,用“龙绳”把棺材固定好,还要能呈滑轮式的把棺材放进墓穴里。
这个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八仙”们便用手掇住“龙杠”的两头,把棺材抬到墓穴口上,由掌管下葬的把势慢慢地梭动“龙绳”,将棺材平稳地放进墓穴,然后再抽出“龙绳”,整个程序要求一气呵成,中途不能间断,这叫“抢占龙穴”。
下葬时,棺材要平衡下落,不能有半点歪斜。如果棺材的大头歪下去,则标志着孝家长子要招灾星,如果小头先歪下去了,则预示着对死者的小儿子不利。所以,帮忙下祀的“八仙”们会特别的小心,不敢有半点马虎。
棺材放进墓穴后,还要用杠子拨动棺材,对准“子午线”,通俗的说是对准“向山”,直到阴阳先生认为没有偏差时才行。
等到“向山”对准时,孝子要找到破土时收藏的泥土,站到棺材盖上,从墓穴的前方开始往下撒,撒到棺材大头时,要刚好把泥土撒完。撒的时候还要连喊三遍:“爹(娘)呀,接约(契约)喽!”然后一步跳出墓穴,最后再撒上五谷土,下葬的程序才算完成。
当把势把棺材稳稳地放进墓穴后,其它两位“八仙”要迅速抽出“龙杠”,跑步将“龙杠”扔到墓穴的斜下方。表示再也不抬丧了。
撒“五谷土”
当灵柩平衡地落祀后,孝子便要立即找出藏在墓地旁边的“破土”,从灵柩的小头往大头上撒落,撒的时候还要叫着爹爹或妈妈:“爹(娘)呀,接契约噢!”连喊三遍,把包在火纸中的“破土”撒完。
孝子撒完“破土”后,道士先生便赶紧上场,从包中拿出“五谷土”(用五谷杂粮和墓地的泥土配成的土叫作五谷土),跳进墓穴站在灵柩的大头上念着一些喜庆咒语:
五谷土,先撒东,
后辈儿孙坐朝中;
五谷土,先撒南,
后辈儿孙当大官;
五谷土,再撒西,
后辈儿孙穿紫衣;
五谷土,又撒北,
后辈儿孙穿朝靴;
五谷土,撒中央,
后辈儿孙坐朝纲。
道士先生喊一声“接好啰!”便啪地往跪在墓地前方的孝子跟前一扔,孝子赶紧伸手接住,然后给每一位孝子捻上一小撮保存起来。
拢坟
拢坟,就是掩埋棺材,在墓穴上拢成坟茔。
拢坟之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撬掉木卦(连接棺材盖的东西)或铁卦。如果是用竹子打的箍,还要用斧头砍断,意思是要给死者转世托生的机会。
景阳人讲究拢坟的头三锹泥土必须由孝子亲自铲进墓穴,之后便由“八仙”来完成拢坟的任务。
拢坟的泥土必须是“打井”挖出来的泥土,不能从别处取土代替。坟堆的样式要求前大后小呈屋脊形状,屋脊线也要对准“向山”,坟堆的两边还要填饱满,不能有缺陷。
砌坟头
兰河流域的大多数地方都是把拢坟和砌坟头连在一起完成的,也有些地方说是因为日期不合适,等待另选日子砌坟头的。
当棺材被泥土填平时,“八仙”们便用就地找来的石头开始砌坟头。景阳人对砌坟头有很多讲究:一是坟头正中央直磊起来的石头要逢单,不能逢双,讲究的是三、五、七,而且还不能用白火石。据说是用了白火石,后代人的头上便会长秃疮。
坟头要砌成半圆形,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形状。
“八仙”们把坟头砌好后,便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孝子得赶紧给“八仙”们敬烟,说一些感激的话语,无非是些“赶不上您的情份,也要念你的情”之类的客套话。
吃“回丧席”
拢好坟茔、砌好坟头之后,一些家住在远地远乡的“八仙”们便客客气气地同孝子话别,而本地帮忙的的乡邻们则要留下来吃“回丧席”。
笔者在兰河采风时曾经问过那里的老知客戴显宝,他说他去过景阳很多地方,发现景阳人都保留着吃“回丧席”的习俗。
至于为什么要吃“回丧席”?老戴分析说,一是孝子为了感谢本地乡邻帮他们度过了人生的一个难关;二是表示大家为了这个亡者,在一起相聚许多时日,但因为各忙各的执事,没有机会在一起交流,现在吃一顿“回丧席”,谈一谈家常里短,借此交流一下感情。
“回丧席”的菜是厨子早就预备好了的,如果厨子没有参加“八仙”班子,那边开始起灵出殡,他这里便准备“回丧席”的菜肴,该蒸的蒸,该炒的炒,该凉拌的就凉拌,一切准备就绪后,只等山上的人回来吃“回丧席”。
“回丧席”上,孝子照例要给各位帮忙的乡邻们斟酒,但不用知客再作交待。所有要感谢的话,必须由孝子亲自说出来。
“回丧席”与丧宴有所不同的是,丧宴上孝子要披麻戴孝地来斟酒,而“回丧席”上孝子则必须去掉孝手巾来斟酒,以此表示自己的热丧已过,日后祭奠亡灵的事就不劳大家费心了。
安神
据乐师廖运意介绍,景阳一带的少数地方至今还保留着给孝家“安神”的习俗。
何谓“安神”?就是在死者下葬后,由孝家请来吹喇叭的鼓乐班子还不能走,他们要等“八仙”们拢好坟茔、砌好坟头之后,再回到孝家吹打一番。如果孝子们有兄弟数人,鼓乐班子便从最远的一家开始吹奏鼓乐,最后才到停过丧的孝子家中屋里屋外地吹打一通,而且还要绕房三周,这就叫作“安神”。
如果亡者登山后时间还宽裕的话,孝家也会请鼓乐班子给那些安排过歇处、或者借过家具的乡邻们“安神”。给乡邻们“安神”的程序跟在孝家是一样的,也是要屋里屋外、绕房三周地吹打一通。景阳人认为,这叫有始有终,福禄无穷。
不过,现在是金钱社会,最后请鼓乐班子“安神”,多数是要付费的。也有的鼓乐班子仍然保留着古俗的风尚,把“安神”当作鼓乐班子应尽的义务,不向孝家收取任何额外的费用,最多也只是收下“喜钱”。
“安神”这个礼仪,一般是由坐台戏房来完成的。客台戏房把亡者送上山,等到“落祀”之后,就从墓地直接回家了。
烧“怕火”
兰河流域的很多地方都有给亡者烧“怕火”的习俗。
也就是在死者下葬的当天晚上,由孝子到坟茔上烧一堆篝火,陪着亡者坐上一到两个时辰,待火熄灭后再离开,如此一连烧三个晚上,这就叫作烧“怕火”。
景阳人认为,死者刚到一个新地方,不仅有些不习惯,而且还会感到害怕,需要有人陪他(她)熟悉一下这个新的环境,这个任务自然而然地就落到了孝子的身上。可是,孝子也是人,让他在夜幕降临后,陪着一座新坟坐上一、两个时辰,他也会感到害怕。于是,他便就近找一些干柴,烧上一堆大火给自己壮胆。这是兰河人最初的说法,并且说这就是烧“怕火”的来历。
其实,烧“怕火”的传说有很多版本:第一种传说是:鲁班的娘步行数千里,从山东来到武当山,找到了在武当山修金顶的儿子。因此时已是数九寒冬,鲁班娘终因年迈体弱,抗不住严寒,冻死在刨花(刨木条刨出的薄皮卷,很有点花的形状)堆中。鲁班看到自己的老娘在自己的身边冻死了,心中愧疚和悲愤难以言表,便把老娘抱在怀中,用木匠场上的刨花子给娘烧火取暖。鲁班娘躺在儿子怀中,又经过大火一烤,渐渐地复苏醒来。鲁班看到老娘复活了,心中又是异常高兴。便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穿在老娘的身上,还是让娘坐在刨花堆中取暖。鲁班因为穿得单薄,只好拼命地干活以抵抗严寒的侵袭。
但是,鲁班娘到底还是死在刨花堆中。这一次,任凭鲁班怎么给老娘烧火烤,老娘还是没有复活。鲁班只好含悲忍泪地把老娘安葬在武当山上的树林里,每天晚上收工后,他就捧上许多刨花,又在树林中捡来一些干柴,堆在老娘的坟堆前烧大火,期望老娘能在大火中苏醒复活,如此坚持了很长时间,老娘还是没有复活。后来,当有人问他为什么每天晚上到老娘的坟上烧火烤的原因时,鲁班就编了一个谎言说:“老娘给我托梦说她怕得很,让我每天晚上到坟上烧一堆火给她老人家作伴。”因为鲁班从未说过假话,偶尔的一句假话,别人也当是真话,并且深信不疑。
后来,武当山周围的人在自己的亲人去世后,孝子不管亲人有没有给自己托过梦,都要到坟茔上烧一堆火,陪亡者坐上几个时辰。有的连着陪上七个晚上,有的陪五个晚上,也有的因为有其它的事情,只能陪亡者三个晚上。由于他们都相信了鲁班的谎言,认为亡者的确是会害怕的,烧火陪伴亡者的做法就叫作“烧怕火”。
还有一种传说是,在很早以前,景阳这个地方埋葬死人是不用棺材的,大多数都是用草席一卷,埋在很浅的土坑里。孝子为了不让野兽破坏死者的尸体,就在埋葬死者的土穴边烧火守墓。烧火的目的既是为了驱逐野兽,也是为了给活人装胆,久而久之,人们便养成了烧火守墓的习俗。
笔者觉得这两个传说都比较符合民俗传承的规律,因为很多民俗都是众人模仿某一种习惯或仪规后逐渐形成的。
复山
景阳人有给亡者“复山”的习俗,也就是说,在亡者上山的第三天,首次去给坟茔培土和祭拜亡者。
“复山”的时候,要求所死者的所有儿女都必须到场,每人要给坟茔上培一捧土,坟茔培好之后,便要焚香烧纸祭拜亡者。在墓地的祭拜仪式结束后,孝子还要把兄弟姐妹请到家中,重新摆设香案,再行祭拜。这时的祭拜,是准备了一桌菜肴的祭拜,在家中的祭拜活动,便称作“家祭”。
“家祭”活动一结束,孝子便招呼兄弟姐妹们一起入席,把祭拜亡者的酒菜吃掉、喝掉,并且把亲友们送来的孝幛、孝扁之类的东西给每人分一点作为纪念。
“复山”活动结束后,孝男孝女要在家中给亡者印“七期”,这个习俗,容笔者在下一章详细介绍。
印“七期”
景阳人非常讲究给亡者印“七期”,有的地方又叫作“做七期”。
用景阳方言的说法是:印,既为丈量之意,主要是要计算亡者的灵魂离开家走了多远。以七天为一程,得分七程才能走到阎罗殿。印“七”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给亡者烧化钱纸,让他(她)在去阎罗殿的路上有足够的盘川。说是做“七期”的,那是要请和尚道士在家中给死者做“七七”四十九天水陆斋醮。
“七期”的计算方法是从亡者落气的那一天算起,从那一天往后推算,每隔七天要给亡者印一次“七”,总共要印够七次,寓意为“七七四十九”。
景阳古代丧礼讲究,人死后要在家中搁到“终七”以后才能入葬。也就是说,人死后,丧家要举行“七期”之仪,俗称“做七”。亡灵在家停放,做道场都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佛教认为,凡夫死后,除罪大恶极者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者立即升天,一般的人并不能立即转世托生。未转生的人不是鬼,而是叫作“中有身”或“中阴身”,即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中的一种身体。“中阴身”的时间通常为四十九天,亡者在此期间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人死以后七个“七期”中,孝子或亲友如能请僧人或道士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托生到更好的去处。故此,佛教主张超度亡灵最好是在“七七”期中。而道教则认为:“人之初死,每七日为忌……一忌而一魄散,故七七四十九日而七魄散矣”。因此,超度亡灵最好是在其七魄未散尽之前。
“七七”期间,亡者的亲属要每隔七日设奠一次。无论是古代将亡灵停放在家里,还是现在已经入葬,这个规距是不能改变的。然而,兰河流域之印“七期”,讲究“印前不印后”,也就是说每够七天时,要在头一天晚上印“七”。其实,这是景阳人在传承古代葬俗时传走了样。古代葬俗讲究,除了头“七”和二“七”要在第六天印之外,三“七”以后,还是在满“七”的当天印。因为,景阳人渐渐地感到古代葬俗的麻烦,便在传承的过程中作了相应的改动,既不在“头七”时挂榜拜忏,也不在“二七”时设法坛,更不想在“三七”时放焰口……现代的景阳人一是没有时间在这些繁文缛节中纠缠,二是感觉到古代葬俗毕竟是封建旧俗,有必要加以改革才行。于是,现代的景阳人简化了“七期”的仪规,只要求亡者的晚辈们在亡者死后每隔七日设奠一次,每次烧一些纸,上几炉香就行了。
在景阳人的观念中,死者要去“鬼域”报到,需要很多路费和礼品。作为活着的晚辈,应当给死者提供足够的“经费”,以供阴间路上的一切开销。景阳人想当然的推测到,鬼域的生活道路同人间一样崎岖不平,关卡重重,而且七天要过一个关口。为了让死者鬼魂顺利超度,从丧生之日起,活着的亲人每七天要为亡者烧一次纸钱,摆一次酒宴。烧纸钱,就是为亡者补充盘川。摆酒食,就是给亡人加餐,吃点营养品,以利健康。
传说亡者在“五七”这一天最受煎熬,鬼卒们对亡者的酷刑拷打最为严重,故而“五七”的祭祀更加马虎不得。这一天过去了,亡者的鬼魂就能加入鬼域的“户籍”。因为还要在鬼域生存,可能还要贿赂把守关卡的鬼卒们,就还要依赖活着的亲人们的照顾,因此就必须时常履行祭祀礼仪。
做“百日”
景阳人有给亡者做“百日”的习俗,这是“七期”之后的主要祭祀活动。
也是跟做“七期”一样,在亡者去世满百日的头一天,曾经居过丧的丧家会提前通知自己的兄弟姐妹齐聚到一起,设奠祭拜亡者的灵魂。届时,亡者的晚辈们将带上火纸、香、炮,首先到亡者的坟茔上祭拜,然后再回到主丧家里设酒宴祭奠。
做“百日”的祭奠酒宴,可以做几个荤菜。酒宴摆好后,首先给桌上的所有酒杯子斟满酒。这个酒还必须是烧酒,现如今的啤酒饮料,亡魂是闻不到气味儿的。
桌上的酒要分三次斟,每次只斟三分之一,斟酒期间,孝男孝女依次开始焚香、烧纸,待到三遍酒斟起时,再开始燃放鞭炮。炮子放罢,晚辈们开始享用祭奠亡者的酒宴。
在旧时的丧葬习俗中,给亡者做“百日”,也是要请僧人、道士前来做法事的。现代的景阳人一是认为做法事耗费巨大,二感觉到有些吵闹左邻右舍,三是觉得太麻烦。于是,便将给亡者做“百日”简略到只在家中设奠祭拜,多烧一些钱纸就行了。
做“周年”
景阳人非常重视给亡者做“周年”,认为这是祭奠亡者必不可少的礼仪。周年祭,又称作“小祥”。《仪礼•士虞礼》说:“期而小祥。”郑玄注:“小祥,祭名。祥,吉也。”小祥是葬后服丧期间的一次较大的祭礼,祭后可稍微改善生活及解除丧服的一部分。
在死者去世满周年的头一天,他(她)的晚辈无论是在家务农或是在外作官和经商,到了这一天,无论如何都要赶回来参加亡者的“周年”祭奠活动。
做“周年”与做“七期”和“百日”的不同之处在于,“七期”和“百日”原本是热丧期间的礼仪,做“周年”则属于葬后祭祀礼仪。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在于,“七期”和“百日”祭奠时,要求晚辈以哭为奠,而“周年”则是要求以拜为奠,也就是说,在给亡者做“周年祭奠”的时候,亡者的晚辈可以哭,也可以不哭,不哭者不会被旁人议论或贬损。
做“周年”和做“百日”的相同之处在于,首先也要到坟墓上祭奠,然后再回到家中设奠祭拜。到坟墓上祭奠可以只摆三样菜果,回到家中祭奠时,至少要有六至八样供品,而且还要有酒,同样要奠酒三次,同样要焚香、烧纸,同样要行三叩九拜大礼。
做“周年”又分“头周年”、“二周年”和“三周年”,一般情况下,景阳人只重视“头周年”和“三周年”,这是沿袭古代祭祀礼仪留下的痕迹,因为古人把周年祭奠分为“小祥(头周年)”和“大祥(三周年)”。《礼记•三年问》上说:“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夫是之谓至隆,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一也。”
那么,守丧之期,为什么要定为三年呢?孔子的解释是:儿女生下地来,三年以后才能脱离父母亲的怀抱,所以为了报恩,纪念死去的父母,理当为父母守孝三年。三年之丧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尧时代,《尚书•尧典》上有“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的记载。说明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就有较完备的三年之丧制度。纵观兰河流域的丧葬习俗,很多仪规均保留着古代丧葬的礼俗,做“周年”的习俗同样也能在上述古籍中找到样本。
不贴红对联
在景阳乡的很多地方,至今还保留着父母去世后三年内过年不贴红对联和挂红灯笼的习俗。
在居丧期间,过年不贴红对联和挂红灯笼,旨在表示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去世了,自己正在为父母守孝,守孝期间,桃红柳绿不穿戴,风花雪月不沾边;当然也就不能与渲染喜庆的红色沾边了。
不过,景阳的后人们对这一居丧礼仪作了一些改进,过年可以不贴红对联,可以不挂红灯笼;但是,为了烘托过年的气氛,他们改为在守孝的头一年贴绿纸黑字对联,第二年贴黄纸黑字对联,第三年贴红纸白字对联,灯笼统统用白色的皮纸糊住。
尽管作了这些改进,还是保留着古老的居丧礼仪。这个来历,恐怕与古人们“结庐守孝”有关,传说古人为了给父母守孝,在父母的坟墓旁搭上一个草棚,一守就是三年,草棚上是显然不能贴对联、挂灯笼的。后人虽然不用“结庐守孝”了,但是还应该保留着那种不贴红对联的习俗才行。
丘寄
景阳乡至今还保留着“丘寄”的习俗,其目的是为了重择良辰吉日再行土葬。
“丘寄”的形式是:暂时将亡者的灵柩寄放在墓地附近,棺椁上面用玉米杆或稻草搭盖,并且糊上稀泥巴,不让雨水淋湿棺椁就行了。因其是寄存在墓地附近,上面又糊的有泥巴,形状很像一座小小的土丘,所以就叫作“丘寄”,有些地方又叫作“浮厝”。
“丘寄”的原因一般不外乎这么两种:一是因为当年没有合适的良辰吉日可以安葬亡者。二是想等父母当中的另外一个去世后,实行合墓葬。不管是第一种原因,还是第二种原因,孝子又得再一次举丧,亲戚朋友又得再花一次钱来吊丧。但是,第二次葬毕竟不同于亡者刚刚去世时的气氛,左右邻舍可以送葬礼,也可以不送葬礼。然而,忙是一定要帮的。
在景阳,“丘寄”时间的长短是没有一定之规的,或几个月,或一年,或三年,最多不会超过三年。三年孝满时,必须择吉土葬。因为,“丘寄”在外面,风雨、光照和气温对棺椁的浸蚀作用很大,搁时间长了,尤恐到时候不好下葬。
“丘寄”之后的安葬,孝子只在家中设一个亡者的灵位,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做一个纸糊的灵屋,甚至再请歌师们来唱一夜丧歌。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孝子,到时候只是通知一下自己的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和姑舅老表来祭奠一下,最主要的,是要请一班“八仙”来安葬亡者的灵柩。
二次葬
这种葬式,在民俗学中又称为捡骨葬或洗骨葬,即人死以后,待到死者的软组织皮肉腐烂脱尽,把骨骼收拾起来再葬一次。
景阳之所以形成“二次葬”的习俗,主要原因有两种:一是因为当时客死他乡,难以将死者的尸体运到老家安葬,只好临时安葬在他乡,待条件成熟后,再取出亡者的骸骨带回家乡安葬。二是因为当时选的墓地对子孙后代不吉利,导致家中经常出现一些意外事故。晚辈们在找到好的“风水宝地”后,决定实行迁葬。然而,景阳之“二次葬”的习俗与我国其它地区的“二次葬”是不同的,这里的“二次葬”都是因为一些比较特殊的原因造成的。
景阳人在实行“二次葬”时,一般情况下,只通知已经成家的兄弟姐妹回来参加迁葬仪式,另外请一班鼓乐、几个出力的人和一个专业捡骨骼的人帮忙就行了。如果第一次葬的棺材完好,就没有必要另外再做一副棺椁来盛骨骼,而是在旧棺椁上盖上红布抬到新地方安葬就行了。如果第一次葬的棺材已经腐烂得散了架,那就只好买一副新棺材盛装骨骼。而负责捡骨骼的人要先从亡者的脚骨开始捡,顺棺材的小头摆放,最后再取出头骨,安放在棺材的大头。
安放骨骼之前,也要在棺材底部铺上草木灰或黑炭灰,炭灰上面再垫皮纸(构皮做成的纸),皮纸上面又铺上绸子被褥,然后才能按顺序摆放死者的骨骼。
在履行“二次葬”的仪式时,亡者的后辈们少了悲哀的心绪,多了一些虔诚的心境。因为,在景阳人的心目中,亡者的骨骼即是灵魂的依附体,是不容任何人来侵犯的。晚辈们要给亡者换一个地方安葬,就要用禀告的方式让亡者的灵魂知道,否则便是大不敬了。
打“纸钱”
景阳人对于打纸钱有很多讲究:一是午时过后不能打纸钱;二是妇女不能打纸钱;三是外家旁人不能代替打纸钱,四是不能悬空打纸钱,要在实地上打才有用。
景阳人认为,只有在阳气上升的时候打的纸钱,亡者在阴间才能使用,否则便不能在阴间流通。如果来不及等到阳气回升时打纸钱的话,便要点燃一根香,还要倒上半碗水,并且在水里放一枚铜板或者硬币,然后再用钱凿打纸,这样的纸钱在阴间勉强能够使用。而妇女属于阴性,阴性人打的纸钱,烧到阴间也只是一张废纸。至于外家旁人为什么不能代替打纸钱,这是因为,事关祭祀的物品是不能经过他人之手的,如果经过了他人之手打纸钱,亡者便认为是人家送给他的,一旦亡者的灵魂接受了人家送的纸钱,他的晚辈便不会发旺。
打纸钱还有一个最关键的讲究,那就是不能让钱凿印子连在一起,更不能打个半边印子,这样的钱到阴间根本不能使用,印子连着的纸钱,到了阴间划不开,而半边印子的纸钱,到阴间是不能通用的。
上坟
景阳人对于“上坟”有着更多的讲究:一是烧纸的时候,不能用棍棒搅动冥币,恐将冥币搅碎,祖灵不好使用。二是如果有的冥币只烧去一半,剩下一半未燃尽,是不能丢在火里重新烧。景阳人认为,这剩下的一半叫“子孙板”,只能留下,不能再烧掉,否则会断子绝孙的。三是在上坟烧纸时,要专心专意,不能捎带着办其它的事情,更不能一边烧纸一边跟一些不相干的人说话,否则冥纸到达不了祖灵的手里。四是上坟烧纸或点灯不能向外家旁人借火,如果用借来的火点灯,祖灵看不见光亮;如果用借来火点燃香或纸钱,祖灵会无法收到。
景阳人在给新葬者第一次上坟的时候,必须围着坟墓走三圈,回家时必须从其它道路返回,禁忌走来时的路。据说是为了防止死者的亡灵走出坟墓,跟随孝子们一同回家,日后会在家里吓人或作崇,造成生人的不幸和灾难。
景阳人要求晚辈在上坟时不能大声喧哗,更不能发出笑声或者放屁。如果某种行为是对活人的不敬,更不能把这种行为施用于死者,特别是老年死者。要求晚辈们在上坟时要恭恭敬敬,要默默地焚香烧纸,以表示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