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古道遗风>第六章 丧葬祭祀4

第六章 丧葬祭祀4

作品名称:古道遗风      作者:湖北武戈      发布时间:2016-10-03 10:15:59      字数:8350

  待客
  在景阳一带,凡是前来吊唁死者的,都是丧家的贵客,孝子都得给客人下礼叩头,而且不论身份高低,都得一样的招待,不能分彼此。
  景阳人认为,只要是年满二十岁的人死亡后,都应该受到尊重,而且应当把尊重死者并前来吊唁的客人待承好,否则就会落下话柄。
  我们现在只介绍老年亡的待客习俗:景阳人把年满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的死亡当作一件喜事来办。既然是作为喜事来办,待客的酒宴就不能太薄单,至少也要弄个十大碗或者“十三花”什么的席面。如果是家庭条件比较宽裕的丧家,还会要求管事的做个“八大件子”和“流星赶月”的席面。
  真正的“八大件子”席面,讲究的是八个扣碗(蒸菜)八个汤;假“八大件子”席面,只需要有四干四汤八个主菜就行了。而“流星赶月”席面,则讲究出菜要快,一个接着一个地往席上端,至少有十余个主菜或汤。
  丧事待客与喜事待客的不同之处是,喜事待客要安排席位,而丧事待客是不需要安排席位的,因为所来的客人都是孝家的贵客,是不能分亲疏,也不能分彼此的。
  待客时,也要有知客替孝子作一个简单的交待:
  炮子惊动,几席的亲朋,老者的尊辈,平肩的弟兄,花费了银钱,耽误了金工;孝子今日为父(母)登山,请的阴阳,龙山观看,吉星到相,贵人到山,惊动了远远近近亲戚六眷,高伐龙步,前来吊唁,情深似海,义重如山。尤其是孝女孝婿,舍得花钱,花圈灵屋,迎风直颤,猪头四蹄,又把扁担压弯,孝女子头顶贡香馍,孝外甥手捧金银山,孝女婿陪着点子戏房,热热闹闹来到府前,各色礼物拿得多,现金上了好几千,门头上高挂一条大金扁,围着房子绕一圈,孝扁的上联写着‘岳父(岳母)大人千古;’下联又写着‘孝女子女婿沉痛悼念。’一方面是尽了自己的孝念,也给孝家挣足了脸面。大家今日来到这里,都是请不到的贵客,按理都应当坐在首席上边,只可惜这里条件窄便,东西也办得不全,是茶无好茶,烟无好烟,场地太小,无处坐站,茅屋草舍,也无处安眠,孝子感到非常地抱歉。好在大家通情达理,一不穷讲究,二不乱抱怨,孝子有心到席前给大家斟上几盅寡酒,万望大家不要客套,尽量做到盅满盅干,大家酒罢饭后,都莫急到回转,家里再忙,也不靠这一至半天,你们或者是啪古今,或者是打牌玩,不知不觉,就到明天,明日吉时一到,还要有劳大家,热热闹闹地把亡者送上龙上,亡者进入兴隆地,再请驾回转,久后的亲朋,各位的府前,少者登金榜,老者添寿元,孝子闻讯就到,驮桌子借板凳,上烟倒茶,保证是努力上前,决不偷懒。由于本人读书不多,水平有限,交待不到,检点不全,只好叫孝子当面,叩头拜参。打杂的,上热壶啰!
  知客说到这里,孝子连忙下跪叩头,旁边的客人赶忙将孝子拉起。
  知客在替孝子交待时,所有的客人理应原地站起,不能交头接耳,更不能高声喧哗,当然也不能不管不顾地在那喝酒,大家要立恭毕敬地站在席前,直到孝子开始斟酒时才能坐下。
  待承客人的酒宴讲究的是流水席,这一轮吃罢,另一轮赶紧围上,直到把所有的客人都待承完为止。
  
  孝子斟酒
  丧事待客的一个最重的环节,是让孝子给客人或“八仙”(出力抬灵柩的人)斟酒。
  一般的情况下,只要端盘子的端出了蒸熟的猪蹄子扣碗(碗没有揭开)的时候,都管会立即点燃一挂鞭炮,所有的孝子听到鞭炮声,应当立即放下手中的事务,赶忙来到席前,面向客人站好,如果宴席多的话,孝女婿也得帮忙斟酒。
  知客在听到鞭炮声响起之后,便不慌不忙地来到席前,等鞭炮声一结束,就开始说酒话,有的地方又叫“脆话”或“交待”,说酒话时要代表孝家的意思,所以尽量说一些客套话:
  炮子惊动,几席的亲朋,老者的尊辈,平肩的弟兄,,花费了银钱,耽误了金工。孝子今日为父(母)登山,远处通知给信,近处叩头拜参,惊动了远远近近亲戚六眷,有的敬献花圈,有的烧香祭奠,尤其是孝女孝婿,含悲忍泪、舍得花钱,只要是想得到的,都是尽量往出端。什么贡香馍、金银山,还有灵屋和孝扁,包墙一围几多好看,上联写‘岳父(岳母)大人跨鹤归西;’下联又写‘孝女孝婿沉痛悼念’,请了一班好戏房,热热闹闹来吊唁;火炮小打,打的是‘长江后浪催前浪’,两位乐师吹的是‘鲤鱼闹金莲’,送来的东西十几项,现金又占好几千。按照道理来说,应当把大家都安排在首席上边,这一怪现在木匠,二怪古代的鲁班,做的桌子不是方来就是圆,上席也只规定了一边。再加上这里交通不便,东西也准备得不全,招待不周之处,还请诸位一个原谅和包涵。孝子有心到席前给大家斟上几盅薄酒,还请大家不要谦讲,最好做到盅满盅干,斟酒过后,请大家自找对手划上几拳,你出二来他出三,五子登科点状元。大家酒罢饭后,请不要走远。你看这黑灯瞎火,不晓得路在哪一边,倘若遇到矮罗子(鬼),浑身嚇到糠糠颤!所以还是奉劝大家安下心来,陪伴亡者玩上一天,会打牌的混混时间,会唱歌的到歌场上转上几圈。明日吉时一到,还要有劳大家,热热闹闹地把亡者送上龙山,亡者进入兴隆地,再请大驾回转。久后的亲朋,各位的府前,千金出闺阁,贵子升高官,孝子闻信就到,调席端盘,倒茶上烟,努力上前,决不偷懒。由于本人读书不多,水平有限,交待不到、检点不全,只好叫孝子当面,叩头拜参。打杂的上热壶哟!
  知客交待罢后,吹鼓手使劲吹一个长长的曲牌,孝子在乐曲声中给每一位客人斟酒。
  景阳农村还有这么一个讲究,知客说酒话的时候,所有的客人都必须停止用餐,默默站起,等知客交待完以后才能坐下继续用餐。孝子斟酒时,斟到谁的跟前,谁就得站起来饮酒。如果有人敢不站起来听知客交待或接受孝子斟酒,便会被视为“不识相”,那是一种非常“掉底子”的行为。
  
  敬重“八仙”
  景阳人一直把抬灵柩的劳动力称作“八仙”,而且对“八仙”非常敬重,不敢有半点怠慢。
  八仙本是道教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为什么会同抬灵柩的人扯上关系呢?景阳人认为,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会招来“八仙”贵客,“八仙”能来帮忙抬灵柩,那是看得起死者、看得起孝家的表现。其实,以我个人的理解是,景阳人抬灵柩讲究的是每头八个人,共计十六个人,俗称“八抬”。死者能够享受“八抬”的礼遇,那是人一生中最高的礼遇。
  景阳人在招待“八抬”人物时,讲究一个满当实在,虽然是同一样的菜肴,但要比客席装得满些。因为他们是出力的人,必须要让他们吃饱喝足,只有让他们吃饱喝足了,他们才会平平稳稳地把灵柩抬上山去安葬。
  敬重“八仙”还有重要的一环,那就是看知客在酒话中如何奉承“八仙”了,如果奉承得不到位,“八仙”们就会在抬灵柩的路上捣蛋、调皮。
  也是跟款待客人一样,等到盖着碗的蒸蹄子出来时,管事的在旁边放上一挂鞭炮,孝子呈“一”字形在酒席前站成一排,知客慢条斯里地来到酒席前,朗声说道:
  炮子惊动,几席的‘八仙’,瓦岗的英雄,梁山的好汉,耽误了金工,花费了银钱。孝子今日为父(母)登山,请动了某某班头先生,搬动了众位好汉,为寒向火,为黑点灯,为孝家出力,送亡者登山。我站在席前大致一看,当真是人人豪杰,个个好汉,仪表堂堂,相貌非凡,手拿棒槌能捏个扁扁,捏个扁扁还能捏圆,八百斤铜锤高高举起,二十号钢筋也能折个对断,站在沟口跺上一脚,山中老虎嚇得糠筛大颤。某家老表更是威武了得,一个响屁能把这座山削去半边!大家来到此地,这是孝家的脸面。这次孝家为父(母)登山,请了一个好阴阳,确实很有些手段,他是东山跑到西山,又从南山爬到北山,看了一穴龙脉地,发富发贵万万年,后辈儿孙上大学,个个出来当大官,开始分到省政府,后来又到国务院。还有内外都管,很不简单,运筹帷幄,操心备办,里里外外,想得周全。大小厨房,辛苦非凡,又要切菜,又要翻碗,十个指头,烫得红皮翻翻,弄得嘴又是吹,脚又是弹,调的是珍馐百味,办的是体体面面。各位帮忙的也值得表扬一番,他们是调席端盘,倒茶上烟,铲火煨酒,劈柴做饭,出出进进,多么跳躜,一来是管事的安排得妥当,二来是孝家准备得全面。点子戏房,各显手段,吹的是河南戏曲,打的是鲤鱼闹莲,熬更守夜,受了一些风寒,得亏衣裳穿得多,差点患了禽流感。尤其是唱歌的师傅,更是辛苦难言,三个夜晚,推磨转圈,典故不少,套路熟练,唱的是秦腔楚韵,讲的是前朝后汉。只可惜这里交通偏僻,东西办得不全,顾不得倒茶,也忘记上烟,昨晚上想给大家安个歇处,没得一处能合大家的心愿,仅有的一张床铺,上面还睡些娃娃蛋蛋,我还没惊动他们,一个个都哭得直缠,怠慢之处,万望包涵。今日的路程虽然不近,但也不算太远,大家要团结合作,一切听从班头的调遣,不管是岩坎陡坡,还是过沟上坎,大家都要齐心协力,同心向前,走到平坦的地方,大家再迈上几个丁字步,合着点子的节拍,好好地闪上几闪。话不多说,言不多谈,孝子敬酒,大家要盅满盅干,喝个春风得意,喝个身康体健,喝个八面来财,喝个四季平安。大家酒罢饭后,都不要急着上肩,消消停停,服从调遣,平平稳稳地把亡者送上龙山,葬在龙头出贵子,葬在龙尾出高官,倘若葬在龙腰上,儿孙执掌国务院。亡者进入兴隆地,再请驾回转,久后的英雄,众位的八仙,老者庆寿禄,儿孙升高官,孝子闻讯就到,出力帮忙,奋勇向前,由于本人读书不多,才疏学浅,交待不周,检点不全,只好叫孝子到席前,当面叩谢众位八仙。
  细听上述酒话,知客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极力奉承了八仙,二是对孝家招待不周表示歉意,三是希望八仙在抬灵柩的路上平平安安。但在言辞之间,对“八仙”们表露了无限的敬意。再举一例:
  “炮子惊动,几席的英雄,花费了银钱,耽误了金工。孝子今日为父登山,惊动了左邻右舍,亲戚六眷,瓦岗的英雄,梁山的好汉,帮忙出力,里外几天,人死众家丧,不教一人闲。内都管外都管指挥若定,点三营并五哨到场听令;派戴宗和石秀四处给信,日千里夜八百不敢消停;叫朱贵和朱富置办贡品,香和纸酒和菜办得齐整;有宋清和张清忙里忙外,抬桌子搬板凳有条不紊;黑旋风力气大出力讷笨,到街上去碾米又磨面粉;顾大嫂孙二娘涮锅洗碗,几背篓几腰盆累得不轻;那蒋敬和蔡庆操办酒宴,热的炒凉的拌蒸笼上蒸;有解珍和解宝打柴供火,不怕苦不怕累翻山越岭;那童威和童猛端菜递汤,喊一声又来了四平八稳;上茶的倒酒的往来穿梭,观六路听八方不漏一人;阮小五阮小七双双出门,请道士跑外场和尚念经;有两个念的是苦劝悟道,有四个念的是救难寻生;有六个念的是开天宝卷,有八个念的是无字真经;那萧让知文理帐房坐定,接一道还一礼不差毫分;铁叫子率戏房接客迎宾,《上山柳》《拜新年》花样翻新;李老四吹一声如同酒醉,郭老大吹二声两眼发青;张师傅吹三声浑身通红,赵师傅吹四声鼓眼暴睛;杨师傅吹五声如泣如诉,牛师傅吹六声草木动情;这一些辛苦事一言难尽,孝家的老和少心知肚明;放鞭炮请知客当场交待,敬香烟斟美酒聊表寸心;四杯酒敬都管身康体健,四杯酒敬厨师鹿鹤同春;四杯酒敬鼓乐寿高彭祖,四杯酒敬歌郎四海扬名;四杯酒敬堂倌四季发财,四杯酒敬八仙四平八稳。请大家不要客套,最好是满斟满饮,大家酒罢饭后,原地待命,服从调遣,听从号令,鸣炮奏乐,上肩起身,过沟上坎,互相照应,团结合作,携手同心,亡者得安乐,八仙留美名,亡者进入兴隆地,再请驾回程,久后的八仙,各位的府门,但有喜庆之事,孝子送礼赶情,由于本人少读诗书,少做学问,交待不到,检点不清,只好叫孝子上烟,再把酒斟。”
  
  端“响盘”
  端“响盘”是景阳丧葬风俗的一大特色,在其它地方很少见到或听说过这个风俗。
  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什么是端“响盘”?为了方便介绍,笔者首先对端“响盘”作一些必要的描述:端“响盘”的最大特色就是要端菜的、打锣的,喊调子的和吹喇叭的相互配合,缺一不可。也就是说,厨房在出蒸菜的时候,端盘子的把菜端出厨房门口,便拉长腔调高喊一声:“闯着!”打锣的便“嘡!”的敲一下铜锣,负责喊调子的便扯长脖子喊出调子或曲牌的头一句,吹喇叭的便立即接上第二句,直到将一首曲子吹完。
  景阳人在丧葬活动中对端“响盘”特别讲究,如果有哪一班喇叭接不上调子,管事的就会折断他的喇叭杆子。
  一般情况下,喊调子的会提前跟所有吹喇叭勾通一次,告诉吹喇叭的师傅们,他会先喊什么调子,接着喊什么调子。几班戏房也会互相约好,先看看哪个调子哪个人会吹,哪个调子又有哪个人不会吹。比方说,你会吹《大开门》,我会吹《浪过河》,他又会吹《八班头》,到时候便打乱顺序,由会吹的人接上某一个调子,免得在场面上出洋相。
  按照景阳人的规距,喊调子的喊出的头一个调子必须是《八班头》,因为他要代替孝家赞美“八抬”上的好汉们。除了老曲牌、老调子之外,景阳人还会喊一些流行歌曲的调子,图的就是一个热闹气氛。
  在兰河流域,中年人去世一般是不时兴端“响盘”的,只有六十岁以上的老父老母去世,孝子才会向都管要求端“响盘”。
  如果孝子没有这个要求,都管一般是不会安排人端“响盘”的。一旦准备端“响盘”,都管就要安排人去请一个会喊调子的能人,孝家也会因此多上一笔开支。因为,端“响盘”的人都是请来的,孝子在端“响盘”之前,首先得给负责做蒸菜的大厨房的师傅们封“喜钱”,另外还要给端盘子的,打锣的、喊调子的和吹喇叭的每人封一份“喜钱”,仅此一项,少不了百十块钱的开支。
  景阳乡目前还有两个会喊调子的把势,一个是年高七十余岁的余益哲,一个是余益哲的徒弟王光华,王光华现在还能喊二十多个古老的调子。
  
  打“排鼓”
  在郧西全县,只有景阳乡时兴打“排鼓”的习俗,这个习俗在郧西县的其它地方并不多见。
  景阳乡在丧葬活动中,一般不给前来送礼的戏房(吹喇叭的鼓乐班子)安排戏台子。客台戏房来了以后顶多陪着送葬礼的客人(谁请的就陪谁)转一下灵或烧一下香,第二天再陪着把死者送到墓地就行了。
  客台戏房送完礼之后,基本是自由活动,吹不吹没有人来过问。他们可以自己找地方玩,或者找个地方睡觉就行了。一般情况下,在他们完成送礼任务后,都管会提前通知他们,什么时间打“排鼓”,他们再什么时间到场。
  打“排鼓”的时候,管事的会根据在场的有几班戏房,就安排几个席面,一台戏房坐一席,席上摆着干果盘子、酒和封给每个点子(打击乐的人)戏房的手巾、香烟和喜钱。等到所有戏房都到场后,管事的带着孝子先给每人面前的酒盅子斟满酒,即自行退出。这时,坐台(孝家请的)戏房先行开始,至少吹打十余分钟,然后依照娘舅、女婿、侄女婿的顺序,一台接一台地吹打,最后又由孝家请的坐台戏房压轴。
  “排鼓”一打罢,除了坐台戏房,客台戏房又可以自由活动了。灵柩起身之前,他们才会自动到场的。
  
  搭“戏台”
  景阳王家以上和泥沟的大多数地方都时兴给戏房搭“戏台”。说是“戏台”,其实也不过是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或几条凳子而已。
  管事的人在进入角色以后,首先要向孝家弄清将有几班戏房前来送葬,孝家大致把要来的戏房一估量,不过是娘舅家的、姐夫妹夫家的、内侄家的和外甥家的会有请戏房的可能。管事的根据孝家提供的情报,提前要安排劳力借几张小桌子和相应的凳子(每个台子少不了八把椅子或八个凳子),按照娘舅、姐妹、外甥的顺序摆放在屋檐下。
  戏房来后,首先会到灵堂转灵或陪着请他的人烧香祭奠。这个时候,管事的会安排帮忙的赶紧在外面的桌子上摆上果盘子、酒盅子和封“喜钱”的一应物事,等到鼓乐师傅们从灵堂一出来,管事的会立即把戏房引领到摆了果盘子的戏台子上就坐,并且带着孝子前来斟酒。戏房在接受了孝子的斟酒之后,马上吹打一气,这就叫作“搭戏台”。当然,无论是坐台戏房或客台戏房,除了戏台的位置不同,其它的讲究都是一样的。
  搭“戏台”和打“排鼓”的不同之处在于,搭了“戏台”以后,戏房是不能随便离开丧事场地的,只有在管事的人安排睡觉的时候,戏房才能离开。没有管事的指令,谁也不敢离开,只能是一个劲儿地吹奏各种曲调,而且还不能冷场。
  当乐师坐在知客安排的戏台跟前时,必须吹一个长长的曲牌,这个曲牌还必须是《朝王见驾》,因为景阳人都讲究亡者为大,所有的戏房都必须吹这个曲牌。
  
  开“串班席”
  景阳乡的大多数地方都讲究开“串班席”。
  “串班席”的意思,就是在午夜的时候,将管事的、帮忙的、出力的和没有休息的亲朋召集到一起,吃一顿宵夜酒宴。开“串班席”的时候,客人吃不吃不勉强,所有管事的、做饭的、唱歌的、帮忙的和出力的是必须要参加的。
  开“串班席”的时候,知客根据管事的要求,会就第二天出灵、开席时间等等相关事宜作一个简要的交待。届时,孝子要到席前讲礼,管事的照例会放上一挂鞭炮,知客便从席前站起来说道:
  炮子在席前炸响,搞得我慌里慌张,当前已经是午夜时光,每个人的眼睛都熬得血丝布满眼眶。这内外都管、大小厨房、八抬英雄、扬州歌郎、调席的堂馆、端菜的闯将、阴阳地理、点子戏房、还有些客人住在远地远乡。大家今日为了亡者登山安息,不怕吃苦,作风优良,奋勇争先,敢打硬仗,为寒向火,为黑点亮,为朋友出力,为孝家帮忙。孝子虽然一时还不上情,却会把大家的恩情牢记在心上。明天早上六点钟准时要出灵,出灵的规距是不能慌张,脚不能踩门坎,手不能扳门枋,要消消停停地把亡者出到道场上。大小厨房也要备战备荒,瞌睡再大,还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明天上午卯时动身、午时下祀,能不能按时起灵,可就看你们的一勺勺汤。还有点子戏房、扬州歌郎,今晚上辛苦最后一夜,还要注意身体健康,倘若得了禽流感,害得兽医半夜忙。话不多谈,言不多讲,孝子斟酒,理所应当,只要大家能喝,孝家的酒可舍得上,楼下准备了几百斤,楼上还有几酒缸,随便咋喝,都不慌腔。大家酒罢饭后,可以找个地方简单地眯上一觉,但是要保证明天早上准时还阳。由于本人少读诗书,少念文章,交待不到,检点不详,只好叫孝子上前,叩头拜上。
  知客说罢,孝子逐席斟酒,大家尽欢而散。
  
  出灵
  出灵是闹丧结束时的一项仪式,届时,“八仙”们在班头的组织下将灵柩捧出屋外。
  景阳人对于出灵有着许多的讲究,除了“八仙”们不能脚踩门坎、手扳门枋之外,棺材也不能挨着门顶板和门枋,孝子会提前用被褥等物将门枋和门顶板包裹起来,孝子中的长子还会爬在棺材盖上护送亡者从屋里出到门外。
  也许是习俗同源的缘故吧,景阳人在出灵的时候,都要用一只白公鸡掐破鸡冠,用鸡冠上的血撒到棺材上和门枋上,说是破煞气。景阳民间的统一说法是,如果没有白公鸡血破煞,很可能会犯重丧,那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
  景阳的许多地方还有一个讲究,在出灵的时候,什么属相的人必须回避,以防犯冲。“八仙”中如有这一属相的人,便不许参加出灵。当然,也仅限于出灵那个阶段,灵柩只要出到门外落櫈后便万事大吉了。
  
  扫灵堂
  把死者的灵柩捧出灵堂之后,便要打扫灵堂。但是,在兰河流域的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妯娌们抢着扫灵堂的习俗。
  抢着扫灵堂的具体表现是,当“八仙”们刚刚把灵柩捧抬到门外,本来哭得最凶的儿媳妇们赶紧止住哭声,每个人抢一把扫帚,争先恐后地冲进灵堂,抢着把灵堂内的垃圾往自己的脚下扫拢,其它妯娌看到有一人扫得多些的时候,便伸长手臂将垃圾往自己跟前扒拉。一时间,灵堂内的垃圾渣子被妯娌们抢得尖土飞扬。有些妯娌在抢不赢的时候,便用扫帚把垃圾一盖,一屁股坐在垃圾上。
  妯娌们一旦抢到了垃圾,便连忙用衣襟兜起来,飞快地跑到自家的猪圈边上,将垃圾倒进猪圈。据说谁在灵堂抢的垃圾多,谁家喂的猪就肯长,而且不发瘟症。
  也有些妯娌为了抢扫到灵堂里的垃圾,相互撕扯着打了起来。这时候,管事的人就必须出面和解,按灵堂内的垃圾多少,将其分成几份,让妯娌们一人分上一份儿。妯娌们在管事的出面和解时,要就坡下驴,接受和解。但是,他们的丈夫是不能参与抢垃圾,更不能参加和解的。
  
  盘“龙杠”
  灵柩被“八仙”们从灵堂内捧出门外之后,便架在两个高凳子上,这回的程序是要“盘龙杠”。
  “龙杠”是由两根直径在二十公分左右的直树组成。两根“龙杠”分别顺直夹在棺材的两边,两头略长一米,把“龙杠”架好以后,就开始盘“龙绳”(一种很粗的草绳)。盘“龙杠”和盘“龙绳”是一门技术活,它既要盘得紧扎,又要到时候容易解开,一般的人是盘不好的。
  兰河流域多数地方准备的有专用“龙杠”,只有少数地方临时砍伐树木做“龙杠”。如果是临时砍伐的树木,还得顺着棺材比好后,把树木锯成“龙杠”。“龙杠”锯好后,还要在两头用斧子剁一个缺口捆绑“碰头”(横担),绑好“碰头”一看,很像是古时官员们坐的八抬大轿。
  盘“龙杠”需要很多人的参与,仅有几个人是不够的。
  首先,它需要几个人扭款子,扭绳子,而且那种绳子因为很粗,便需要至少三个人才能组成一班,绳子是用来捆扎“碰头”的,款子则是用来套“牛子棒”的,另外还得几个人帮着把势盘“龙绳”。在多人的合作下,“龙杠”很快就盘好了,然后就等着起灵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