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丧葬祭祀1
作品名称:古道遗风 作者:湖北武戈 发布时间:2016-10-01 17:47:57 字数:7866
【本章导读】所谓丧葬祭祀习俗,是指景阳人在安葬、哀悼死者时的一系列礼仪活动的风俗。景阳农村所沿袭的丧葬祭祀习俗,最终目的既要让死者满意,也要让活人安宁。景阳的丧葬习俗,是原始观念和封建观念的混合体,千百年来一直在兰河流域的民间流传,时至今日,景阳的丧葬祭祀习俗仍然残存着不少旧的痕迹。
我个人在景阳乡的多次民俗采风活动中感觉到,景阳人在整个丧葬祭祀习俗中,隐含着生者与死者的对话,其间的话语又凝含着一个坚韧的结——念祖怀亲。这个结表现在生者与死者的实体联系之中,也表现在两者间的精神联系之中,儒家伦理色彩、等次观念、温情脉脉等等,皆融入丧葬祭祀习俗的每一个细节。相反,灵魂不灭的宗教信仰意识在这里完全被这种景阳式的伦理人情所包裹,它时或作为某一礼俗的注脚,时或又成为另一用具的底色,失去了它原有的活力与色彩。
有意思的是,景阳的丧葬祭祀习俗都与“七”有着密切的联系。请和尚、道士超度亡魂,要做七七四十九天斋醮;祭祀亡者要印“七期”,请歌师开歌路至少要开“七重门”,丧筵上划拳要喊“七个巧”……
景阳丧葬祭祀风俗是一种讲究,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信仰。研究一个地方的丧葬祭祀文化现象,对于了解一个民族的生存状态是至关重要的。编者在景阳这个地方工作过九年,经过多年来的民俗田野调查和自己参与丧葬祭祀民俗活动积累的经验,基本上对景阳的丧葬祭祀风俗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种了解或许是肤浅的,也或许是不够全面的,但是却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景阳乡的居民多半属于移民,有的来自江西,有的来自江南,也有的来自山西和四川。由于景阳居民来自不同的地方,其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心理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丧葬祭祀习俗。可以这么说,中国的一些主要丧葬祭祀习俗在这里几乎都可以找到。由于篇幅的关系,在这一章节里,笔者只能就景阳的土葬习俗作一个大致的介绍。
墓葬
景阳农村最初的丧葬活动,是为了保护死者的尸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人的智力的逐步增长,景阳人产生了灵魂观念。他们认为人是由“灵魂”和“肉体”两个部分所组成,人的死亡,是“灵魂”离开了“肉体”,所以,“肉体”就没有知觉。将来,“灵魂”还会回到“肉体”中来。
提出这个想法的依据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在修炼成仙后,因为自己的尸体已经腐烂,只好临时找了一个瘸腿尸体寄生。铁拐李劝善劝到景阳一带时,就一再告诫景阳人无论如何要保护好死者的尸体,以防死者复生时找不到自己的原身,最后跟他一样弄成个怪模怪样。因此,景阳人便听从了铁拐李的告诫,活着的人要把死者的“肉体”保护好。这种对“肉体”的保护行动,就是最早期的丧葬活动,而保护“肉体”最好的方法,就是墓葬。
景阳的墓葬习俗分为三种形式:一种是群葬。既同一姓氏或同一宗族的人埋在一个地方,名曰“进祖坟山”;群葬讲究长幼之别,晚辈不能葬在长辈的坟前。一种是合墓。既是将父母葬在同一墓穴,共堆一个坟包,共立一块墓碑,表示生同夫妻死同穴。另一种是单独葬。既是一不进祖坟山,二不与丈夫或妻子合墓,单独葬在一个地方。除开这三种形式之外,还有一种墓葬形式为“尸填”。这是指某个人因为家境贫困或因无儿无女且又置办不起棺材,只是用草席卷一下或用木板简单地盖一下埋进土里的葬法。这种葬法现在已不多见。因为,现在像这种情况,一般都由民政部门帮助解决了,所以很少见到“尸填”的葬法。
景阳最早还有一种葬法叫“寄死窑”,这是宋朝以前的葬法。
据景阳集镇的耿方春老大爷讲述:宋朝以前,有一个皇帝曾经颁下一道圣旨:凡年满六十岁的老人必须到“寄死窑”中等死!寄死之前,只能给老人留下七天的饭食,晚辈不得给老人送饭,否则便是抗旨,抗旨的罪责就是满门抄斩。
当时,有一个大臣非常孝敬,不忍心让父亲在“寄死窑”中饿死。他就瞒着同僚和邻居,偷偷地给父亲送饭,使父亲在“寄死窑”又活了许多年。
有一年,适逢外国一使者向宋朝进献贡品,进献的是一只硕鼠。满朝文武官员没有一个人见过这种奇怪的动物,外国使臣感到非常得意。这位大臣在给父亲送饭时禁不住长吁短叹,父亲问他遇到了什么难处,他便把外国使臣进献了一只像老鼠一样的动物的事向父亲描述了一遍。父亲说,这是硕鼠,只有狸猫才能降服它。便授意儿子在第二天上朝时,将一只狸猫笼在袖筒中,待到外国使臣再次放出硕鼠炫耀时,狸猫便从这位大臣的袖中扑出来,吃掉了那只硕鼠,从而保住了大宋朝的国威。
当皇帝问他是从哪里找到这个法子的时候,这位大臣便跪在地上连称“微臣有罪,而且罪该万死!”皇帝便问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他便把天天给父亲送饭,使父亲在“寄死窑”中活到八十岁,这个降服硕鼠的方法便是父亲授意的细枝末节和盘托出。皇帝听到他的叙述,感念他的孝心和老人的智慧,从此便废除了“寄死窑”。
说罢,耿大爷便指着汉江河岩壁上几个岩洞告诉编者,那就是宋朝以前的“寄死窑”,山里还有很多这样的“寄死窑”,当地人又叫做“老人洞”。
报丧
景阳人在亲人去世的时候,非常注重报丧的礼仪。
据耿大爷介绍,景阳人在亲人去世后,首先通知自己的兄弟姐妹,然后再去通知当地的都管和知客(管理丧事的人),向都管和知客报丧时,不能随便进人家的屋门,除非人家在门口撒上草木灰后,孝子才能踩着草木灰进人家的屋门。
等都管和知客把事情商量好以后,再由晓得路径的明白人去找阴阳先生和地理先生看日期、选墓地。当阴阳先生和地理先生把登山(下葬)日期看好、墓地选准后,左右邻舍便拿着都管开出的名单去通知孝家的亲朋好友,告诉他们“某家某某过世了,定于某月某日登山。”如果是上半年(没有跨过六月),负责报丧的人也不能随意进人家的屋门,孝家的亲友如果想招待报丧人吃饭、喝茶,都得用调盘或筛子将茶饭端到门外招待报丧人员。
景阳兰河一带还有一个讲究,报丧的范围仅限于孝家的直系亲属。但是,在通知孝子的姐妹时,可以通知姐夫妹夫的哥嫂、兄妹,却不能通知他们的儿女,如果向他们报丧便会被视为失格(失礼),他们的儿女只能由他们去通知。而娘舅家的所有人只要是分开家立开户的,不论长幼都必须通知到。既使对方已经知道音讯,这个过脚也必须做到。
不过,自从有了通讯工具之后,景阳人在报丧时便节省了许多的脚力,届时只要给对方打一个电话,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十年前,负责报丧的人员可都是凭脚力一户一户走到的啊!
下榻
都管和知客接到孝子报丧后,首先通知左右邻舍,说某某家的某某去世了,请大家去孝家帮个忙。左右邻舍当时也只能帮忙把棺材抬进屋,再把亡者抬到棺材盖上“下榻”。
亡者下榻后,脸上要用火纸遮盖,身上还要用罗筛扣着,防止猫、狗、鸡之类的动物突然跳到尸体上,导致亡者诈尸。
送盘川
一般在第三天傍晚进行,送盘川的规格,因贫富不一,殷实家庭有用草纸扎成的骄车、马子、四抬扛;一般的有一抬轿,两抬扛;贫苦家庭还有只糊一些纸包袱的。这些东西要事先运到村西门或南门内外的土地庙中,孝子们送最后一趟浆水时,由一长者用纸幡在土地庙里“拖魂”,然后孝子用孝衫兜着,由两人搀扶,慢慢到“纸草”停放之处放到桌后的椅子上,桌上摆有祭品(多为花祭);由生前好友及知名人物按辈次拜祭,孝子跪于两旁。拜者穿白大褂,先上香,后奠酒,行三拜九叩之礼。然后,将灵幡兜起,放到草纸车上,将纸草点燃,连同死者生前常穿的衣服一同烧掉(境内花屋村一带殡后将死者褥子枕头扔到屋顶上),孝子们向前一步步磕头,表示送行,送出老远,放声哭着回家。
停丧
景阳人对于停丧有着很多的讲究,而且一直沿袭到现在。
景阳人认为,只有寿终正寝的老人或者是在家中病死的人才能停丧在堂屋里;而那些遭凶死(指吊死、淹死、服毒死亡、车祸中死亡或者矿难中死亡等等非正常死亡)的人或者是死在外面(包括病死在医院)的人,是不能停丧在堂屋的。对于那些遭凶死或者病死在医院中的人,多数情况下都是停丧在门外边。为了表示对死者的尊重,帮忙的乡邻们会在门外停丧处给死者搭设一个很气派的“灵堂”。
据耿大爷介绍,景阳对于死亡船工的停丧还有一些别处没有的习俗:如果船工因翻船或其它原因死亡而又找不到尸体时,丧家会扎一个草人,并给草人穿上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然后再写上死者的名字和生辰八字,请一个阴阳先生给死者举行招魂仪式,然后告诉丧家,死者的魂魄已招回来了,可以为死者发丧了。
虽然停丧有别,其它各项丧葬仪规却跟正常死亡的人是一样的讲究。
景阳停丧有两种风俗,王家以上和泥沟地区的停丧风俗跟其它乡镇差不多,都是将棺材的大头对着门口停放。而王家以下的几个村则是将棺材横着停放在堂屋中间,编者访问过很多人,包括见多识广的耿大爷,也不知道棺材为什么要横着停放。
招魂
招魂仪式带有一定的职业特征,也是景阳汉江边上渔民的丧葬习俗。
景阳马家坡、兰滩口的渔民多以打鱼为生,因为长期在江河中驾船,翻船落水而死是经常发生的,死去的人往往无法寻找到尸体。因此,死者的葬礼与一般老故病亡的人不同,便有一套特殊的丧葬仪式。
如果渔民不幸葬身江河之后,他(她)的亲属常用稻草人代尸,穿上死者的衣服,在门外场院中摆设起“灵堂”,同时还要请道士在村外的江河边为死者“招魂”。
“招魂”要在夜间潮水初涨时进行,死者的亲人会跟着道士一起来到江河边,一声接一声地叫喊着死者的名字,把死在江河里的“阴魂”喊回来,招进稻草人中,然后再进行“安葬”。
这种仪式很是凄凉。届时,死者的亲属会在乡邻的帮助下,到江河边搭起一个小小的“醮台”。到了傍晚时,死者的亲属就在帐棚内点起香烛,中间放着草扎的稻草人,稻草人的身上贴着死者的名字和生辰八字,道士则坐在“醮台”上,敲响钟馨铙钹,口中念着招魂的咒语。死者亲属请来帮忙的人等到钟馨铙钹一响,他们便在“醮台”四周燃起一堆堆篝火,有人便手扶一根带根的毛竹,竹梢上绑着一只箩筐,箩筐内装着一只白色雄鸡,面对江河,随着道士的咒语,不停的摇晃着毛竹。也有的由死者家属披麻戴孝,提着有字的灯笼,高呼死者的名字:“某某快回来吧,某某快回来呀!”随后由一个孩童或亲属答应道:“回来啰,回来啰!”一呼一应,直到潮水涨平,才由道士引“魂”回家。次日,将稻草人放进棺材,送上山去安葬。
烧“落气纸”
景阳农村有烧“落气纸”的习俗。顾名思义,就是人在断气之前或已经断了三寸气时,孝子要马上给死者烧“落气纸”,这是给死者准备“上路”的盘川。
在景阳的有些地方,也讲究在人尚未断气之前烧“落气纸”的。意思是提前给他(她)准备盘川,好让死者带足盘川“上路”。景阳人想当然的猜测着阴间跟阳世间是一样的,人到了一个生疏地方,需要上下打点一番,首先是需要准备足够的“过路费”,或者叫做“买路钱”。
景阳人烧“落气纸”有的讲究要烧够九斤十八两(老秤),折合新秤斤两为十斤二两,而“九斤十八两”又是形容某人不够直爽的意思。景阳人的本意是,亡者尽管在世的时候不够直爽,死了就一了百了,把这个“九斤十八两”给化为灰烬,来世做人便会成为一个直爽的人。
兰河流域还有的地方烧“落气纸”讲究的是九斤三两,也有的只烧九斤二两,而骡马店村的有些人在给死者烧“落气纸”时,却只烧够三斤三两三钱,寓意为死者拿着这些钱可以超升三十三天界。这就叫做“家处三五里,各处一乡风”。不管烧多少,但总是要烧的。
“落气纸”烧完之后,要将已经冷却的纸灰用火纸包好,等到“进财”的时候,塞在死者的手里捏着,塞的时候还要告诉死者:“这是给你准备的盘川,路上不要‘细发’(节俭),尽管花用,晚辈们随时会给你准备的。”
由于需要把纸灰包裹起来,烧“落气纸”时,要尽量放在盆子里烧,免得被风吹散了,到时候不好收集。
烧床铺草
在景阳的很多地方,一直保留着“烧床铺草”的习俗。
过去,人们大多数都是睡的板床或架子床,床上多半铺有稻谷草或稻草草荐。如果家中的老人或病人是在这张床上断气的,孝子要赶紧从这张床的四个角上抽出一把稻谷草,拿到十字路口上烧掉。
烧床铺草时,要从死者睡过的房屋中点燃,然后飞快地跑出门外,到最近的一个十字路口或三岔路口上,将抽出来的床铺草全部烧完。需要抽多少床铺草,要视距离十字路口的远近而定。往外跑的时候,不能让床铺草沿路掉,路上还不能让火熄灭,要一边跑一边往上加草。
烧床铺草的时候,孝子首先要观察烟子往哪个方向飘,据说烟子所飘向的地方必定会有一个人去跟死者作伴。
景阳人认为,只要烧了床铺草,亡者到了另一个世界便有了能够休息的床铺,但如果烧多了,亡者会带不动的。
做“打狗粑”
景阳的人在亲人断气后,要立即做七个小麦面饼子,并且用线穿成一串,然后戴在死者的左手腕上,这七个小面饼子就叫作“打狗粑”,也叫做“打狗饼”。
景阳人迷信的认为,阴间有一个专养恶狗的村子,名叫“恶狗村”。说是恶狗村里的狗子个个凶恶、个个厉害,小的出来要饼子,大的出来要吃人!如果死者在经过恶狗村去见阎罗王的时候,身上没有带“打狗粑”的话,那些恶狗会把死者撒成粉碎性小块块儿。这样一来,死者不仅见不到阎罗天子,还有可能几世不得复原,更谈不上转世托生了。
如果死者的身上带足了“打狗粑”,在经过恶狗村时,向恶狗扔去几个“打狗粑”,等到恶狗们抢吃“打狗粑”的时候,亡者便能乘机跨过恶狗村这道难关。
景阳人还有一个传说,说是亡者在去阎罗殿的路上要经过百鸟村、尖刀山、奈何桥、鬼门关、解锯关、碓窝关、破钱山、油锅关等许多难关,这些关口都需要用钱来贿赂,如果没有钱来贿赂这些把守关口的鬼卒、恶狗和怪鸟,死者是见不到阎罗天子的。
景阳人还认为:只有行善积德的人,在去朝见阎罗天子的时候,有金童玉女前来接引,那些鬼卒、恶狗和怪鸟们看到有金童接引亡者,它们会变得规规矩矩的,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
绑“绊脚索”
给亡者绑“绊脚索”,又是景阳丧葬习俗的一大特色。
兰河流域的人在给亡者穿好寿衣后,是一定要给亡者绑上“绊脚索”的。据老年人传说,只有给亡者绑了“绊脚索”,亡者才不会一个劲儿地往回跑,从而搅得孝家不得安宁。
“绊脚索”是用红、黄、蓝、白、黑等五色线做成的,并且要根据亡者的实际岁数确定“绊脚索”的粗细,它讲究的是一岁一根线,“绊脚索”的长短是以能够绑住亡者的双脚为标准。
传说兰河有一个人死后,因为忘记给他绑“绊脚索”,这个人便在每天太阳落山后大摇大摆地回到家中,见啥甩啥,翻箱抄柜的闹了很长时间。直到孝家后来请阴阳先生做了一个写有亡者名字的纸人,并且绑上“绊脚索”,给他做了一场法事后,这才不再吵闹了。
沐浴
在亡者的尸体还没有完全僵硬之前,孝子要给亡者沐浴。沐,就是洗头;浴,就是洗澡。也就是说,要从头上洗到脚下止,好让亡者干干净净地“上路”,免得被阴间的人瞧不起。
景阳有些地方在给死者沐浴时,还讲究在洗澡水中放上柏树叶和四季葱,因为这两种植物都是常青植物,表示亡者到了另一个世界以后,跟活着的时候一样,是四季长情的。给亡者洗澡的时候,讲究前三后四;也就是说,死者的亲属在给亡者沐罢头部以后,只用湿毛巾在死者的背后洗四下,在前面洗三下,而不是全身都彻底的洗干净。
还有些地方在给死者沐浴的时候,要提前在地下挖一个坎,让沐浴的脏水直接流到坎下。《礼记•丧大礼》对此也有比较具体的记载,整个沐浴的过程是:管人捧水上阶,“尽阶不升堂,授御者,御者入浴,小臣四人抗衾,御者二人浴,浴水用盆,沃水用斗,浴用絺巾,挋用浴衣,如它日。小臣不足,浴余水弃于坎。”沐尸的过程是:“管人汲水交给侍者,御者差沐于堂上。”现在因为都是水泥地坪或铺了地板砖,孝子在给亡人沐浴时,只好用另外一个盆子接下沐浴的水,然后倾倒在门外的坎下,从而代替了挖坎这个仪规。
沐浴之后,还要给死者剪指甲、梳头发,如果是男性,还要给死者刮胡子。现在的说法,叫做整理遗容。
把遗容整理好之后,就要给死者穿上寿衣。按照景阳习惯,给死者贴身穿的是白色衬衣衬裤,然后再穿上黑色的棉衣棉裤,最外面套上一件黑色长袍;整套寿衣不能有扣,要全部用布带子系住,表示后继有人,也就是带“子”的意思。给亡者所穿的衣服要够“五领三腰”,也就是说要有五件带领子的衣服,三条裤子才行。死者的头上还要戴一顶挽边黑色帽,这种帽子一般都是临时折做的。帽顶上缝一个用红布做成的疙瘩,用以驱除煞气,说是这样对子孙有吉祥之意。男性死者脚上要穿黑色布鞋,女性要穿蓝色布鞋。
景阳人还有一个讲究,寿衣必须是传统式样,哪怕世运交移,质文代变,平时再不穿民族传统服饰的,到死的那一天,也还得恢复原装,以免远古的始祖认不出自己的子孙,不予认祖归宗。
景阳有些地方极为讲究寿终正寝,凡是正常死亡的老人,尽量避免在病床上咽最后一口气。当病人生命垂危的之际,一般要先为其沐浴更衣,然后将其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的守护下,度过弥留的最后时刻,此谓之“挺丧”,也叫做“送终”。
送终
景阳人讲究在亲人弥留之际,晚辈们都能守在跟前“送终”。
能在跟前给亲人“送终”,也是晚辈们的孝心,如果哪个晚辈因为其它原因没能在亲人跟前“送终”,他将会后悔很长时间。
景阳人在给屠夫送终时,如果这个死者一直气若游丝不肯落气,他的晚辈还会找一把生前用过的杀猪刀架在一个盆子上,然后把架着杀猪刀的盆子放在他的身边,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干干脆脆地落下三寸气的。
据说屠夫不肯断气的原因是那些被杀死的猪们在找他索命,只要找一把他生前用过的杀猪刀架在盆子上,猪的魂魄就会用这把杀猪刀报上“一刀之仇”。
但是,景阳人对送过“终”的人又特别忌讳,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送过“终”的人随意跨进自家的门坎。尤其是在上半年,参与过“送终”仪式的孝子更不得随意踏进亲友或邻舍的房门。至于为什么不能让送过“终”的人跨进自家的门坎,景阳人说法并不一致,有的说是喂畜牲不发旺,有的说是种庄稼无收成,还有的又说是会造成家庭不顺心,其实也就是一种心理作用。
在景阳的有些地方并不是特别忌讳,他们认为参与过“送终”仪式的孝子,只要过了七天以外,就没有多大关系了。
如果哪个孝子无意间踏进了亲友或邻居家的门坎,自觉一点的,要赶紧给人家扯一块红布搭在人家的门头上,给人家驱除晦气。如果不自觉给人家搭红,人家会找上门来,要求你要扯多少红布给他家搭上,而且还要你保证他家三年内不出任何意外,出了任何意外都要跟你没完没了的扯皮。
人家这么做的目的,也就是想出你一个洋相,其实也并不在乎什么搭红不搭红的。
贿野鬼
这是景阳旧时的丧葬习俗。景阳人认为,人死后,其魂灵易遭受野鬼戏弄,如果不把野鬼们贿赂一番,亡者到了那边,会处处受到孤魂野鬼的欺负。
为了贿赂野鬼,孝家在亲人断气的时候,会将准备好的纸钱拿出来,到所有路口上焚烧。一些有条件的孝家,还会买些棉帛、银锭或纸人、纸马之类的祭祀物品,到就近的庙宇焚烧,并将灰烬遍撒在沿途所经之路,这种做法又叫做“撒金钱”。
景阳人在贿赂野鬼方面相当积极,他们除了在亡者断气时贿赂野鬼,还会在亡者下葬时,到就近的坟茔祭拜野鬼,而且还一再禀告说:“我父亲(或母亲)到这里同你们搅个伙,请你们多关照啊!”
还有人认为,野鬼最嗜油,于是便取皮纸做成许多纸捻子,沾上许多菜籽油或香油,在出灵后遍撒在棺材上,然后在出殡时把纸捻子点燃,沿途插放,这种做法谓之“放灯”,他们认为野鬼得此,则不犯亡者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