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衣食住行2
作品名称:古道遗风 作者:湖北武戈 发布时间:2016-09-30 12:27:18 字数:3963
住房
结构
景阳人在房屋建筑上都喜欢“明三暗五”的款式,如图所示:
卧室 会客厅 客铺
副卧室 主卧室
左右各两间厢屋是他们的卧室,中间则是一家人或同客人聚餐、会谈的客厅兼餐厅。这样的布局,对于一家人的休息和生活都没有什么影响,既保持了家的完整性,又能够保证互不干涉、互不影响。这种结构的房屋,从外表上看,只是一正两厢的三间房屋,进门之后,才知道别有洞天。
过去的景阳,多以土墙石板房为主,草屋为辅,瓦房稀少。原景阳广播站站长耿忠德在向上级领导介绍自家的住房时,说过这么一段顺口溜,很形象地描述了自家的居住条件,“我住在郧西县景阳乡,鱼池一队半坡上,桦栎树林石板房,石头地基土巴墙,倘若领导来我家,蒸不起干饭煮米汤。”
朝向
景阳的房屋向山多以南北向为主,坐北朝南最佳,东西向为次,主要是根据房屋所在位置而定,主要讲究背靠青山,面向旷野。讲究的是后有来山,前有名堂,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他们在民歌中也是这样唱的:“前朱雀来后玄武,左青龙来右白虎,青龙、白虎两边排,凤凰展翅下山来……”
开板
开始打土墙的说法。一般情况下,景阳人建房多选在农闲时节。开板前,景阳人还会请阴阳先生看个黄道吉日,确定开板时没有煞方,房子盖起后能够人才两旺。
开板时,帮工们先架好墙板,等到炮子响起时,开始填土筑墙,筑墙用的工具有墙板、牛子棒、喙杵、石杵和站杵、扇板等等。主人家等帮工们筑好一板墙后,便宣布开板仪式完成,然后请大家入席饮宴。
过门
按土墙的高度来算,房屋是一圈土墙一圈土墙筑起来的,打完七圈后刚好过门。
过门是要放鞭炮庆祝的,景阳人在建房过门时,还要敬一下祖先或神灵,不同的地方敬的神仙也不相同。晚上,则要把所有帮工请到一起打牙祭。说是牙祭,菜无论多少,桌子上总保持九个,叫“天长地久,地久天长”,祈愿这房子一定会顺利建成,而且经久耐用。
上梁
景阳人认为,人的一辈子能建一次新房就很不简单了,有的甚至几代人的积蓄才能建新房。
因此,景阳人就把盖房上梁看成大事中的大事,特别讲究,也非常隆重。
上梁之前先要择期,选出上梁的黄道吉日,还要请金笔先生写对联,文曰:“上梁欣逢黄道日,竖柱恰遇紫微星”。
木匠提前用五尺红布或红绸子作梁衣,上面书写“吉星高照”,用红线系在梁中间,让人们抬头就见布见字。红布的两头钉上一对铜钱。木匠在帮工的帮助下,把梁“请”到堂屋正中,架在木马上,捉来一只公鸡用鲜鸡冠血祭梁,以镇邪避凶。梁的两头牢牢拴好绳子,站在墙上的人慢慢往上拉,这叫“发”,不能喊“拉”。负责木工的老师傅站在墙上振振有词的念《上梁宝赞》:“日出东方,紫微高照,福星满堂……”念完则梁放好,于是鞭炮齐鸣、敲锣打鼓、吹大号,将馒头、饼子从梁上往下甩,这叫“抛粮”。也有抛铜钱、分子钱的。众亲友齐声喝彩,抢饼子,抢钱,上梁达到高潮。稍后,请木、瓦工二匠掌班师傅及梁树主人上座,满堂宾客入席,四大盘,六大碗,外加一蒸笼(猪肉),主人一一酌酒致谢,直至酒足饭饱散席。
下板
土墙筑起后,房主人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下板仪式,这个下板仪式也就是招待筑墙帮工的酒宴。
但是,景阳的下板仪式也有一个独特的讲究:当最后一板墙筑好后,负责筑墙的师傅首先把土筐往后房后甩,甩之前,大声地喊:“后面有人没有?”房主人也要大声地答应:“有人!”喊一声,扔一个土筐,边喊三声后,筑墙师傅提着墙板从山花上一口气下到地面,中途不能停顿。
在筑墙师傅提墙板下来时,房主开始点燃鞭炮,炮子一直放到墙板回到地面时结束。下板的酒宴只能是提墙板的师傅坐首席,其它则坐陪席。这是因为,提墙板一要力气,二要胆识。一副桦栎木墙板至少有八十斤,提着墙板走墙头,没有一定的胆识和稳健的步伐,是不敢担当的。
架檩
墙筑起后,主人家会选一个黄道吉日,开始架檩。景阳农村房子上檩木多以单数为佳,一般情况下都是十一或十三檩,也就是说前檐带脊檩为六根或八根檩木,后檐不带脊檩为五根或七根檩木。架檩木一般是先架前檐檩,再架后檐檩。
檩木架好后,开始钉椽子或角子,景阳的石板房多以劈成两半的桦栎树为角子。
盖房皮
盖房皮也就是盖石板。景阳吴家扁产出一种很皮实的石板,那种石板可根据房主需要裁成大小一致的板块,厚度也基本一致,每块石板的边沿都凿有两个洞眼。盖的时候,用铁丝穿过石板上的洞眼,将石板固定在角子上,后一屋压着前一层的上边沿,一直盖到屋脊。
盖石板也是从前檐开始,再从后檐盖到房脊,房脊上用一层小石板压脊。
粉涮
土墙房必须过三个六月后才能粉涮,粉涮土墙的主要材料是石灰。粉涮房子时,先用谷壳和泥抹一个头遍,这一遍的目的是把墙面抹平展。等泥脚晾干后,再抹石灰。在和石灰时,还要加进皮纸泡成的纸浆,这样和成的石灰泥才有粘性,而且不裂缝。
用具
景阳农村的家庭用具多以木器和竹器家具为主。旧时,一般人家都有抽屉、木箱、椅子、板凳、背篓、笸篮等。富裕人家还有方桌、条几、八仙桌、太师椅、立橱、水柜等。建国后,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旧式木器家具渐被淘汰,不少农家添置了大立橱、高低柜、写字台、组合橱、钢制折叠椅、沙发等。
卧具
景阳历代农家都睡柴床,少数有钱人家才有板床。柴床上铺稻草或用稻草编织的草荐,草荐上面是垫的和盖的。建国前有半数以上农户少铺盖,几口人合用一床被子,头朝两头睡觉,叫“通腿”。
建国后,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多数农户的被褥是用土织印花粗布做成,人各一套,起床后将被褥卷起。70年代,开始用钢架床、棕床代替柴床。
改革开放之后,农民生活逐步富了起来,多数农户用上了木板床,个别农户还购置了沙发软床,席梦思床。床上铺盖多用花色细布或绸缎做成,起床后将被子叠成方形,斜放床上,有的还盖纱巾,美观洁净。枕头由过去内填谷糠或麦楼的园形长枕,改为长方形内填蒲律或棉絮的扁枕,上面复盖枕巾。
取暖
过去,景阳农民冬季多以木柴或树疙瘩取暖,富裕人家有铜质手炉,烧木炭,专门暖手用。一般农户无取暖设备,只好在屋里挖一个火塘烧柴或树疙瘩取暖。老百姓烧制的木炭,自己却舍不得烤火用,基本上都卖给了富裕人家。
建国后,大多数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一些农户也制作了火盆,烧木炭取暖,现在条件更好了,农民积极响应国家保护生态资源的措施,多数农户都用上了电火炉,条件更好的农户则用上了空调。
照明
景阳民间照明,多用桐油。过去,他们把桐油倒进一个灯盏内,用棉线或皮纸搓一根捻子,浸在桐油里点燃照明。解放后开始用煤油照明,老百姓把这种花钱买的煤油称作“洋油”。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景阳农村才陆续安装电灯,到90年代,电灯才基本普及到全乡。
家庭乔迁
一、新居入伙前可先拜四角,意思是向新居的土地神打招呼。住过的旧屋或是村屋,角位较潮湿或阴暗,而在祭祀时,焚香烧衣有助赶走蛇虫鼠蚁。消毒环境,或是赶走不净的东西。
点燃二十一支香,在东南西北四个角落分别插三支香,大厅中央则插上九支,合共二十一支香,面向正门,由左手边起,绕着全屋用香薰一次,包括厕所及厨房,心中默默祷告许愿,如家宅安康,夫妻和气等。将薰过香的屋,在客厅中央或后楼梯焚烧衣纸,化完衣纸后,各种祭品不再取回。
用一支新扫把,打扫一下现场,扫除的方向是由大厅每个角位开始扫,将垃圾扫到大厅中央,再扫出大门口,些举象征把不净的东西扫去。
入伙新居要带的物品:搬家当日要准备几种物品,而且必须在其它东西还未搬进屋内时,先将这几种物品搬到厨房,其它东西才能一一再搬进同屋内:
1、用米桶装八分满的米。
2、红包一包放在米桶上面,代表系入住后可以衣食满足。
3、在入伙前一天,装一桶水放在厅中,然后开风扇吹着,代表风生水起。
4、旧屋用过的碗筷,上面绑上红纸,每人一套,保佑家人饮食健康,无病无痛。
5、带一些旧屋的泥土送到新居,以防新居水土不服。
6、火焰一个以祈求家庭兴旺。
7、簸箕和新的扫把一对,上面绑红布。
入宅习俗
1、搬新家具:将新置家具放入宅前搬入,代表新气象,旧的家具需等入宅后再搬入。
2、全家发财:准备一些硬币,在入厝的吉日、吉时,踽门内时,将硬币放在屋内的每人角落,口中念着双脚踏入门,钱财跟着来。
3、追怀祖先:在入厝吉日吉时,祖先或神明需先入宅待神桌定位后,再请神明或祖先牌们,就定位、准备鲜花、牲礼、水果祭拜。
4、吃甜汤圆:全家大小吃上一碗甜汤圆,代表全家团圆。
5、发财旺旺:买一引起红色的鲜花,插在花瓶里,摆放在客厅或神桌上,代表一路发。
6、红色喜气:食物、油、米、碗、筷各取一样贴上红纸取家中成员,各一件衣物象征性贴上红色纸,再将扫把或吸尘器也贴上,代表可以不悉吃穿、不悉用,全家沾满喜气。
交通
道路
往年,景阳川只有一条骡马商队开辟的栈道通往汉江和上津,村与村、户与户之间都是走的山路,那种只有一脚宽的山路,被当地人称作“羊肠小路”。
由于道路不发达,景阳乡少数富裕人家外出时,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轿子或兜子,这都是“上”等人用的。平民百姓外出只能靠两条腿步行。
交通工具
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修通了景阳川北至汉江、南至店子镇到县城的公路,农户家的自行车也逐步普及,机关单位的运输开始用上了汽车和拖拉机。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少数人用上了摩托车,政府机关也用上了吉普车。到了本世纪初,有的个体工商户,也购置了小汽车。远途旅行,还是靠坐公共汽车或火车,大多数农户普及了摩托车。取消农业税后,随着景阳乡打工经济的崛起,农用小四轮、面包车、小轿车也迅速普及到每一个村,部分建筑老板还开上了宝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