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陪父泡澡堂、17.祭祖去江阴
作品名称:老家烔炀河 作者:天高云淡天 发布时间:2016-09-28 19:49:52 字数:8045
16.陪父泡澡堂
去年冬天的一个周六,我回烔炀河看望父母,在家住了一宿。
那天晚上,父亲泡完脚坐进被窝,我一边接龙泡脚,一边跟父亲闲聊。父亲告诉我,他明天早饭后去澡堂洗澡,问我去不去。我昨晚在合肥才洗过澡,但心想去看看父亲在澡堂洗澡安不安全也好,于是便答应下来。
烔炀河街上现在只有一家澡堂,在烔忠路跟指南路相交的农业银行隔壁,后面就是农贸市场,我们到那儿的时候已经快九点。虽然这家澡堂子天天早早就开张,但里面的人并不算多,因为十块钱的门票对于农村百姓来说也不太便宜,而且也没有多少人有这个闲功夫,一大早就跑到澡堂子里面来泡澡。父亲选择这个时间点来洗澡有很多好处,一是因为人少,二是澡堂子都是每天早上九点前换好水,这个时候的水最干净,也最热乎。
澡堂里大的格局是两块,一块用于休息,一块用于洗浴。休息的地方又分为立柜和躺椅两个区域,洗浴也分成泡澡和淋浴两个部分。我们在躺椅区安顿好衣物,拿上自带的洗浴用品,就进到一侧的洗浴场所。只见里面大池子的台阶上安装了很牢固的不锈钢管扶手,像城市游泳池里一样,很是人性化。我跟在父亲后面,看着老爷子挺着瘦削的身板,扶着扶手,动作缓慢但却并不拖泥带水,行动自如地下到热水池中,惬意地躺在清澈的池水里,双手不停地上下搓揉着,样子十分享受。
我紧跟着下到池里,依偎在父亲的旁边,手在水里划动着,慢慢适应着稍烫的水温,仿佛又回到五十年前;脑海里浮现出自己儿时小屁孩的时候,跟在高大的父亲的屁股后面,到南街草市边上的四新浴池洗澡。我在诺大的澡池子里扑腾玩耍,父亲坐在澡池的拐角,带着慈祥的微笑,静静地看着我闹腾的情景;还有上来后躺在宽大的靠椅里,茶几上父亲给买的那一小纸包花生米的无比香味。
泡了十分钟左右,父亲出了池子,来到淋浴区。我当然也跟着上来,不离左右。父亲不让我帮他,他自己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忙乎着。先是用洗发露洗头。父亲的头发并不浓密,尤其是头顶一小块地方已经稀疏,但他的头发只是花白,尤其两鬓只是灰白,一眼望去还真看不出真实年龄。然后用毛巾擦洗全身。父亲动作还算麻利,上上下下,前前后后,他都能利索地擦洗到。洗完全身后,父亲又回到澡池里泡一泡,我在他躺下后,赶紧将全身淋一淋,就站在澡池边,静静地看着,默默地等着闭目养神的父亲。
听父亲讲,他的童年还是比较快乐的。祖父的家境虽然不殷实,但他是一个做祭祀用香的手艺人,在烔炀河北街租了四间瓦房,后面两间家居生活,前面两间是制作香条的作坊和出售香条的门面,生活还是可以维持的。
父亲兄弟二人,年长父亲十多岁的伯父很小就南下南陵学徒打工去了,家里就祖父母和父亲三人生活,负担也不太重,所以父亲玩得无忧无虑。六七岁时,祖父把父亲送到东街的私塾读书,百家姓学完了学千字文,父亲因背不好千字文被先生惩罚,祖父看着被打肿了头的父亲,心疼的一赌气炒了先生鱿鱼,把父亲带离了私塾学堂。从此,父亲就更加玩得无忧无虑了。当然,如果祖父把父亲揍一顿,严厉地要求他好好学习,那父亲的命运也许就是另一回事了。很遗憾,祖父的一时溺爱,让我们家族的文化之旅暂停了一个时代。
父亲的快乐童年在他12岁的时候嘎然而止。那一年祖父因病去世,家里没有了经济支柱,仅靠患有严重耳疾的祖母纺纱换点钱,勉强度日,生活难以维计。父亲小小少年不得不开始了打短工、做苦力的苦难历程,在铁匠铺里抡过大锤,在晒谷场上脱过土坯,只要有口饭吃,什么活都去干。一直到解放后被镇供销合作社招用,苦难的日子才算是熬到了头。
忠厚老实的父亲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白天勤学苦练,忘我工作,晚上还到镇上办的冬学去上文化课,不论是做炊事员还是干营业员,都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年年评为先进。不仅很快转正,而且在大跃进那一年被破格提拔为干部,成为供销社的人事干事。父亲经常发表感慨,那个时候只要你好好干、干得好,领导就喜欢你、重用你。根本不像现在,什么都要靠关系、搞名堂。我就经常笑着跟他说也不一定,你儿子没有关系,也搞不了名堂,不也当上了七品芝麻官了嘛。其实我知道父亲是对的,现在风气确实不能跟毛泽东时代比,没有关系和名堂,即使侥幸上位,也还真的难以走远,我自己应该就是例证。
1979年12月,父亲还不满50岁,就赶在子女顶替父母职位参加工作的政策取消之前,办理了病退手续,让我弟弟顶了职,结束了他不满27年的职业生涯。那一年,父亲的行政级别是22级,月工资是51.50元,退休金是工资的75%,只有30.05元。
中年以后的父亲很有福气。工作上勤勉敬业,为人真诚善良,镇上上上下下,人缘极好,口碑极好。继母农家出身,身体素质非常好,除了种地浇园补贴家用外,一辈子围绕父亲转,几十年如一日,让父亲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老爷生活。现在已经80有余的她,还是像过去一样,把父亲的日常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
我们兄弟姊妹四个都很自立,都有各自的幸福安定的家庭与生活,基本上没有什么让父亲操心的事情。他以前最担心我在领导岗位上犯腐败错误,报纸电视上一报道什么腐败案件,他就要立刻打电话敲打敲打我。现在我安全着陆,平稳地退居二线,他也就完全放心了。父亲很知足,所以他长寿长乐,八十七岁高龄的老人,思维清楚,耳聪目明,手脚利索,行动自如。这是老父亲的好福气,更是我们做儿女的好福气。
回笼澡父亲只泡了五六分钟就上来了,又淋了淋,然后来到座位上。擦了几把热毛巾后,父亲开始往身上抹止痒的药膏。父亲有高糖血症,不算严重,没达到糖尿病的程度,但浑身皮肤经常搔痒,很是痛苦。父亲告诉我,泡泡澡抹抹药就舒服多了,平时在家里有太阳能热水器洗澡,冬天就只能到澡堂子里了。刚入冬的时候他每两个礼拜洗一次澡,后来觉得不过瘾,就改为一个礼拜洗一次。抹完药,穿好衣服,父亲感到有点累,就躺下休息一会儿。十点来钟,我们出了澡堂回家,还没进家门,就闻到了老娘一早炖的鸡汤传来的阵阵香味,要吃中饭了。
体验了父亲在澡堂洗澡的全过程,尽管他老人家行动自如,也很小心谨慎,但澡池地面湿滑,座位离地面也有一定的高度,感觉风险还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的。我开始有些担心,觉得父亲到澡堂洗澡应该有人陪伴才能让人放心。我1976年离开烔炀河后就很少回家,1990年调到合肥后就没有再在烔炀河过过夜,对父母尽孝很少。今年元旦原本打算在家多住几天,好好陪陪父母,没想到只住了一晚上就因病离开。现在我已经退居二线,周六周日也不需要加班加点,我想我可以尽量多尽尽孝心,每周回烔炀河一次,看看父母,陪父亲洗把澡,应该也不难做到。还可以跟弟弟说说,让他回烔炀河的时候也尽量选择周日的早上或者周六的晚上,好在周日上午陪父亲进进澡堂子。我们俩兄弟如果把时间安排好,陪父亲洗澡就不仅不是难事,而且还不失为一件乐事。
我现在越来越迫切地体会到,做儿女的对待父母长辈,一定要及时行孝,不能明日复明日,以至追悔莫及。行孝的关键,是真心诚意地尊重老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随顺遵命是最好的尽孝。至于老人身后的任何厚葬重祭,真的是苍白无味,意义不大。
17.祭祖去江阴
烔炀河很早就有凌姓人家。
据我87岁老父亲回忆,他小的时候每逢清明,就跟着大人到北街凌大帅家祭祖,他家门口挂着写有楚宝堂字样的灯笼,中堂正中有祖宗的牌位和写有家谱辈序的布幡。现年92岁、目前烔炀河凌氏最年长、辈份最高的凌永江老师跟我说过。他听老辈人讲,烔炀河凌氏是跑长毛反的时候从徽州歙县迁移来的。当时是兄弟三家,一家在烔炀河落户,一家在烔炀河西乡的老山口落户(现在的肥东县山口凌村以及凌福寺村),另一家则又回到徽州。
文革期间,凌氏家谱灭失,现在是既不知道祖上的情况,也不知道以后如何遵循辈序传统,这显然与情与理都不合适。虽然老山凌村有谱。但我专门去查看过,与烔炀河凌氏并无对应。我在全国凌氏宗亲网上也查询不到楚宝堂的任何信息。烔炀河现在凌姓人口不多,估计也就三两百人,在找不到家谱的情况下,我打算跟宗亲们一起,从已知的最高辈份开始,续修凌氏族谱,创设新的辈序,让凌氏脉络传承下去。
国之凌人多始于周镐,安徽凌姓多嗣于凌统。我虽然没有确证烔炀河凌人源于统公,但祖上发脉于徽州歙县则是八九不离十。所以,乙未年二月初九,我怀着虔诚之心,进行了一次江阴凌统陵墓祭祖之旅。
凌统,字公绩,吴郡余杭人,公元189年(永汉元年)出生于余杭县鸬鸟镇全城坞凌家堂村,是东汉末年东吴名将,人称“江表虎臣”。15岁起摄领父兵,追随孙权,屡建战功,27岁率300亲兵浴血逍遥津,冒死救出孙权,官拜偏将军(五品武官),公元217年在家乡病逝,时年29岁,葬于江阴县青阳镇悟空村,(明《嘉靖余杭县志》载称“偏将军凌统墓在县西北六十里止戈乡浮里界王原之上遗址尚存”,但目前没有发现遗址)。统公13世孙安公,唐高宗显庆二年出任歙州别驾,并在徽歙娶妻生子,繁衍后代,为徽州凌氏初祖。安徽各地凌姓人家,大都由徽州外迁。所以,凌统是我们安徽凌氏的共同祖先。
2013年清明前,在江阴当地政府支持下,华东凌氏宗亲牵头,全球凌氏宗亲携手,在原址重修凌统墓,供世人以及凌氏子孙瞻仰祭拜。华东凌氏宗亲联谊会每年清明前后,还积极组织各地凌氏宗亲,到陵墓进行祭祖活动。
一个月前,我在QQ中华凌氏宗亲总群上,看到了华东凌氏宗亲会的祭祖通知。因为安徽没有发起人,我只好只身前往。原本打算跟老伴一起开车去,后考虑亲家两口子都在忙着儿媳妇和出生不久的小孙女,我们两个都出远门不合适,遂决定我一人坐火车前往。宗亲会安排的活动日程是,3月28日,各地凌姓宗亲到常州锦海武进宾馆报到,住宿该宾馆;29日早晨,集体乘车去江阴青阳凌统陵墓,进行一个上午的祭拜活动,下午凌氏宗亲座谈联谊,晚上活动结束。我按照日程计划,在网上购买了周六周日往返常州的火车票,考虑一个人没什么牵挂,也不赶时间,就没买动车票,而是买了空调快车的票。
周六凌晨4点,我开车前往车站,叫来了住在车站附近的弟弟,让他把我车子开回他家,我周日晚上回来时再开车回去。在站前广场的超市里买了两盒方便面,就提前进了候车室。候车室里人不多,我乘坐的是南阳至上海的k1108次车,5点26分发车。见时间还早,就在开水间旁边找了个座位,把方便面全泡上,美美地吃了一顿自助早餐。
十几年前坐过空调快车,后来就很少坐火车,这几年只坐过几次动车,印象当中,空调快车环境很好,乘坐是相当舒服的,比动车应该差不了多少。上车后才知道,现在完全不是那回事。车厢里非常拥挤,座位底下都是行李,过道里站满了无座位的人,两节车厢连接处有许多人在吸烟,车窗是全封闭的,车厢里弥漫着汗臭和烟气,还有说不出的难闻的混合味。我的座位被一对情侣占领,换来的位子背朝车头,车上真假列车员推销各种物品的络绎不绝,此起彼伏的叫卖的噪音充斥着耳道,窗外急速拉远的景物刺激着眼球,车内沉闷混浊的空气熏蒸着大脑,不一会就头晕眼花起来。靠着不断地走动,终于熬过4个多小时,9点50出了常州站,才感觉人又活了过来。
常州是一座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位居长江之南、太湖之滨,处于长三角中心地带,与上海、南京、杭州等距相望,跟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苏锡常都市圈。东经120度经线是“北京时间”的基准经线,常州是中国唯一城区被东经120度经线穿越的地级城市。早就听说常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都不错,但我这次行程安排紧促,怕是无暇一饱眼福了。我下车的常州火车站是老站,在老城区市中心,站前广场上车水马龙,人流拥挤。但宗亲会安排的宾馆离车站很近,不到100米。宾馆的门楣上有液晶显示屏滚动着欢迎凌氏宗亲的字幕,华东宗亲会的凌忠良秘书长端坐大堂,热情接待着四面八方的宗亲。我麻利地登记交费完毕,进入了条件不错的标准间,痛痛快快地洗了个热水澡,人算是彻底缓过劲了。
刚发完报平安的信息,就有人敲门进来自报家门,原来是安徽宿松汇口镇的宗亲。他们夫妻二人都是医生,这次是带着家谱来常州,祭祖之后,还准备去太仓寻根问祖。我看了他的家谱,跟我的家族已知的派别辈序没有关联,但他祖上三兄弟分别在安徽、太仓、常熟,记载得很清楚,估计应该能够成功联系上。我们交流了一会,便下楼找忠良宗亲了解相关情况,见一位中年男子正在登记,我扫了一眼登记薄,居然是安徽和县的,便亲热地攀谈起来。他叫凌圣宏,在和县开了一家工程建设咨询公司,这次是和儿子一起,开车来祭祖。听说我是坐火车来的,便邀请我明天下午跟他们一起回安徽。
我定的是明天晚上6点的票,到合肥就夜里10点钟了,再想到来时的辛苦,便到火车站退了票。圣宏宗亲是个热心又慷慨的人,他是合肥凌氏敦厚堂族人,去年敦厚堂发谱大会他捐了善款,今天他又为修建凌统祠捐了三千元。我乃工薪阶层,能来参加活动就已经铆足了劲,捐助的事则有心无力了。
午餐过后,圣宏宗亲约我出去转转。我们驱车十来公里,来到中华恐龙园。常州市把东经120度经线确定为城市东部的主要景观轴线,中华恐龙园就在这个中轴线上,而且这里有全球最高的120米观光塔。我们一下车,就看到一个足有10000平方米的大广场,草坪上到处是带有故事情节的巨型恐龙雕塑,气派之大,叹为观止。进入园区大门,迎面是高耸入云的120观光塔,周围是各种各样的异国风情的店家。过了观光塔,就是环球恐龙城,一看门票几百元,而我们也不能在里面玩多长时间,有些不值得,只好在外围转转看看作罢,也算是到此一游了。
离开恐龙园,我们前往春秋古淹城遗址。一路行驶在120经线上,看到了极其壮观的常州时来运转摩天轮。这是世界最大亚洲唯一的无幅摩天轮,位于常州天宁区紫荆公园内,于2009年立项,2013年年底完工,设计高度为89米,摩天轮箱梁外侧有24个游艺轿厢,远看就像一枚银白色的戒指,造价1.5亿元,是常州地标性建筑。不知什么原因,已经建成几年还没有运行,因而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前几天还在网上看到质疑的帖子,问为什么花了一二个亿建成的设施,却空置了几年不运行,一定是有什么猫腻。
大概跑了十来公里,就到了春秋淹城遗址。淹城遗址位于常州武进区中心城区湖塘镇大坝行政村,占地1000多亩。考古确认,淹城古称“奄”国,建于春秋晚期,距今有2500余年的历史。相传是由山东曲阜殷商后裔奄国君主来此建立,后因水源充分,地方县志改为“淹”。淹城是我国目前春秋晚期城池遗存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城遗址。从里向外,它由子城、子城河,内城、内城河,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组成。这种筑城形制在中国的城市建筑史上,可谓举世无双、绝无仅有。因为当时的城,大多为一城一河,少数是两城一河或两城两河,而三城三河,在国内仅此一家。我们乘坐观光车绕外城转了一圈,然后穿过三层护城河,漫步在神秘莫测的水城迷宫里,观赏了江南第一竹木井、玉兔神井等古迹,在淹城最中心的宫殿遗址里流连忘返。我用手机百度了一下,看看为什么叫淹城,原来故事颇多,说法各异。
搜索到一篇文章,是常州市文化局张戬炜发表在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年10月第27卷第5期上的,题目叫《问“淹”为何物》,他的结论是淹城只是一处春秋晚期人类生活遗址,“淹”字其义,可以理解为淹灭,淹城即是淹灭了的败君之城。我比较倾向于他的分析。
返回的时候,路过宝林禅寺。该寺始建于北周,鼎盛时有殿宇1408间,现在重建后也是香火旺盛,为常武地区重要的佛教道场和佛教文化活动场所。寺内的观音塔,占地面积2461.8平方米,塔高91.9米,为外塔内阁。不仅外形酷似一朵含苞待放的净莲,塔身外侧也全部由莲花瓣组成,共计108瓣。且每一枚莲瓣上,都安放了一尊铜镀金罗汉,在白天与夜间呈现出不同意境。据说塔内供奉了一尊高达39.9米的三面赤足观世音菩萨,由于佛像体量巨大,其制作是直接在塔内完成的,采用了古老的脱胎工艺。我们远远地就看到了金碧辉煌的观音塔,想拐进去看看,可看门人眼见我们车子到了跟前,却将大门给关了起来,说是下班了。无奈,我们只得在门外四处看看,隔着围墙,拍下了金光闪闪的观音塔影,在宝林禅寺门前合影留念了事。因为要赶在6点之前回宾馆聚餐,我们就直接打道回府了。不过也算不错了,一个下午三四个小时时间,逛了三个经典景点,还游览了大半个常州城区,已经是计划之外的收获。
29号一大早,来自国内外的近300名凌氏传人,乘坐两辆大巴八台小车,向50多公里外的江阴市青阳镇凌统陵墓进发。8点左右,我们到达目的地。凌统之墓,在江阴市青阳镇悟空寺之西,霞客大道东侧。据光绪《江阴县志》记载,有“吴都督凌承烈都尉统之墓”墓碑,今无存。墓基占地面积1789平方米,直径569米,坐北朝南,弧形小河绕于前,原有石人、石马,今仅剩石柱两根。石柱高7米,间隔4.35米,上半截呈八角形,下半截呈扁方形,周长约1米,柱顶内侧有槽,深24厘米,宽14厘米,下端内侧各有门臼及盘陀石。柱北并列三座土丘,即墓穴所在,人称“石柱坟”。
当年刚发现时,凌统墓还在一片荒地之中,墓道的牌坊石柱还竖在旷野里。江阴博物馆2004年曾对凌统墓进行了考古考证,并申报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来这个地方建了一个旅游区,景区的一条路原本要穿过墓地,为保护凌统墓,有关部门修改了设计,有意避过,但凌统墓还是被挤到了公路边的绿化带之中,墓道的牌坊石柱跟公路人行道连在了一起,给凌氏后人祭祖带来诸多不便。鉴于此,华东凌氏宗亲会决定发起重建凌统墓,当地政府也支持修复凌统墓,并将其作为旅游区的主要景点之一。最终,凌统墓一期工程在2013年清明前重修完毕,迎来了全球凌氏子孙的大祭拜。
那么凌统的墓为什么会在江阴呢?据中华凌氏宗亲网资料显示,原来江阴市青阳镇悟空寺的前身为招隐院,招隐院的前身为孙权母亲吴国太寓所,凌统生为报吴王知遇之恩,选择长眠于吴国太寓所下首,以示九泉之下也要护卫吴国太,这是一种难得的感恩心理。另外,这一带也是凌统生前的征战、守护之地,埋葬此地亦表达他难以割舍的国土情结。目前全国各地能找到而且留存至今的最早的凌氏先祖坟茔,只有江阴的凌统墓。凌氏得姓后,在统公之前,所有有名人物,均无出其右,因而,凌统先祖的历史地位,当之无愧。
根据各地族谱记载,全国大多数凌氏,都是凌统公的后裔,不少凌姓堂口都把凌统尊为一世祖。虽然江阴青阳凌统墓疑点颇多,也没有发现江阴县志所说的墓碑,但由于余杭县到目前为止连遗址都没有发现,所以凌统墓在原籍之说也无法成立,大家只能姑且认同江阴青阳的凌统墓了。当然,墓在哪里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凌氏子孙所表达的尊祖敬宗之孝心。
祭拜活动由华东宗亲会的江阴当地凌氏宗亲主持,鸣炮奏乐后,首先由各地凌氏宗亲联谊会会长给供台上烛,然后是宗亲代表敬献花蓝和苍松翠柏,接着由为凌统祠捐款的宗亲上台敬酒。数巡过后,华东凌氏宗亲联谊会会长、江苏大学教授凌焕新宣读祭文,全体公祭人员分批上香鞠躬祭拜,后绕墓一周。最后,全体参加祭祖活动人员三次脱帽、肃立向列祖列宗行三次三鞠躬礼;华东凌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凌焕新读恭送词,公祭仪式结束。来自全球的凌氏宗亲,纷纷在陵墓前拍照留影,相约来年再来。中午聚餐的同时进行了联谊,各地宗亲互相交流信息,畅叙亲情,表示今后要加强联系,互相促进,报效国家,光宗耀祖。
圣宏宗亲晚上有活动,我们聚会一结束就往回赶。走的是一条新路,叫常(常州)合(合肥)高速,除马鞍山到巢湖段为摆渡路外,其他已经全线通车。我们不到两小时就过了马鞍山漂亮的江心洲大桥和雄伟的长江大桥,到达和县县城。在破旧的和县汽车站前,跟圣宏父子亲切告别,随即乘坐快客大巴,下午五点多钟就回到合肥,结束了我的首次祭祖之旅。
江阴祭祖的内容虽然不是发生在烔炀河,但事关世代居住在烔炀河的凌氏宗族的孝宗敬祖,是我对老家烔炀河以及老家凌氏家族的溯源行动和情思。后面一篇的内容有关传承与开来,所以都一并放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