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3)
作品名称:竹山民俗志 作者:三宽居士 发布时间:2016-09-09 17:55:00 字数:7099
民间文艺
【顺口溜】旧社会,乞丐在讨饭的方式上玩些花样,谓之巧讨饭。运用以恭维话为主的顺口溜,就属于巧讨饭。例如:“打竹板,朝前看,看见了一个大饭店;大饭店很齐全,有酒有肉有菜饭——”这是—韵到底的顺口溜,难度较大,要开动脑筋把每句最后—个宇押同声韵的字词,为了把恭维话说得灵活多变,不受韵脚的限制,便于表达,讨饭者又“发明”了两句—压韵的顺口溜。例如:“打竹板,迈大步,眼前来到了棺材铺。棺材铺的棺材做得好,—头大来—头小……”既上口,又来得便当。
【绕口令】也叫“吃口令”、“急口令”、“拗口令”,原为民间语言游戏,因爱好者众,逐渐形成了一门民间艺术。绕口令,是将字音与声调极易混淆的字、词有意组成反复、重叠拗口的句子。例如:“十四四十四十四,十四是十四不是四十,四十是四十,不是十四。”再如:“吃葡萄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绕口令,以短、简见长,但在简和短中,包含着语言技巧,它的首要功能是能给人们带来语言上的快乐。
【黄州点子】是竹山民间特有的吹打乐。据传,早在明代大迁徙之际,大批黄州人流落到竹山,因逢年过节思念故土,于是便三五相聚,挪凳围坐,凑合了牙板、边鼓、钹、土锣、钩锣、马锣敲击出浓郁的乡音,寄托着深深的怀念,以此叫作“黄州点子”。2010年向湖北省申报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经省专家考证,黄州点子原为湖北英山县地方吹打乐,但英山已经失传,在竹山却得天独厚,由省专家定名为“竹山牌子锣”。
【口哨】是人巧妙运用口、唇、舌、撮拢喉咙内外的气流振动,以颚送力发出的一种声响,音乐音质恰如哨音,故名为口哨。
【竹山高腔】竹山高腔是竹山县地方剧种,有自身的特色,有平腔、苦平、獠子(寮子又有上、下、文、武之分别)、四平腔、哭汉江等声腔和固定声腔板式。文场主弦是四弦胡或京二胡,伴奏有月琴、三弦、呱嗒板,武场也用边鼓指挥,但其它打击乐均为土锣鼓板式。主要用于演唱皮影戏。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深山农村,这种拙朴的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它的表演者在幕后边操纵剪影边演唱,乐队帮腔或做人物道白应答。在电影、电视等媒体尚未发达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它是用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皮影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表演起来生趣盎然,活灵活现。
【薅草锣鼓】又名“阳锣鼓”,唱的歌儿名叫“阳歌儿”。如此称谓,是与悼念死人的夜锣鼓(亦称丧葬锣鼓)相反相对而言的。竹山的夜锣鼓亦称“阴锣鼓”。唱的歌儿也叫“阴歌儿”(亦称孝歌儿、丧歌)。这种说法,是按照古老的阴阳学说划定的。生者为阳,死者为阴。人间俗称“阳间”,地府俗称“阴间”。竹山民间据此把这两种锣鼓说唱形式作阴阳之分,遂有阴歌儿阳歌之别。阳锣鼓即薅草锣鼓是两人上场,一人敲鼓一人打锣在山坡上结伴漫步而唱。两人唱和,群山呼应,涧壑荡漾回环,呈现了十足的阳刚之气和阳刚之美。
花灯
【花灯】花灯,又名“彩灯”、“灯笼”,是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花灯是汉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它酬神娱人,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是汉民族民间文化的瑰宝。
【花灯起源】自汉武帝于农历正月十五日于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彻夜举行,必须终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后,由于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挂灯,形成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习俗。
【灯节】即正月十五日,也称上元节、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灯节。届时,各式花灯高悬街头,五彩缤纷。花灯多以亭台禽鱼蝶鸟花卉的题材制作。以染色纸缀以各色华丽细条制成,鲜艳夺目。
【花灯种类】通常分为吊灯、座灯、壁灯、提灯、龙灯、宫灯、纱灯、花蓝灯、龙凤灯、棱角灯、礼花灯、蘑菇灯、兔子灯、鱼灯几大类。
【花灯形状】形状有圆形、正方形、圆柱形、多角形等。
【花灯用料】竹木、绫绢、玉佩、丝穗、羽毛、贝壳等材料。
【花灯制作】经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再配以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制作而成为综合工艺品,也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
【宫灯】是中国驰名世界的特种手工花灯艺术品。宫灯因多为皇宫和官府制作和使用,故有此名。现存最早的宫灯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朝宫灯。宫灯的制作十分复杂,主要用雕木、雕竹、镂铜作骨架,然后镶上纱绢、玻璃或牛角片,上面彩绘山水、花鸟、鱼虫、人物等各种吉祥喜庆的题材。上品宫灯还嵌有翠玉或白玉。宫灯的造型十分丰富,有四方、六方、八角、圆珠、花篮、方胜、双鱼、葫芦、盘长、艾叶、眼镜、套环等许多品种,尤以六方宫灯为代表。
【走马灯】是花灯艺术中一类独特的观赏灯种,走马灯通常是在灯中置一转轮,在其上贴好用彩纸剪成的各式人物、花鸟等形象,轮下点燃蜡烛,热空气上升,引起空气对流,使轮子转动,纸像也就随之转动,画面连续不断,动感很强,引人入胜。
【纱灯】是用麻纱或葛麻织物作灯面制作而成,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红纱灯亦称红庆灯,通体大红色,在花灯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贴有金色的云纹装饰,底部配金色的穗边和流苏,美观大方,喜庆吉祥,多在节日期间悬挂。
【影纱灯】则以各色麻纱蒙制,上面多绘花鸟虫鱼、山水楼阁等,并配上金色云纹装饰及各色流苏,更是五彩缤纷,争奇斗艳,为佳节喜日增光添彩。
【鱼灯】鱼灯在花灯中是一个特殊的类别,竹山城关年节都要制作一组鱼灯,分别是鲶鱼、鲢鱼、鲫鱼、青鱼,谐音连年吉庆。
【民间舞蹈】民间舞蹈具有共同特点:①自娱性。动作、步法比较单纯精炼,易于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在家族,村寨中以言传身授的独特方式继承流传,其表演性质常常和群众性的自娱活动紧密相连。许多种类的民间舞蹈都可以形成成千上万人的大型舞会。②即兴性。民间舞蹈动作姿态的规范性较弱,可变性较强,在大体一致的步伐、动作、节奏、韵律下,不同舞蹈者可做各种即兴的发挥。③稳定性。由于其常在特定范围内流传,受外界影响甚少,虽在不断变化发展中,但其风格特色相对比较稳定,改变缓慢。
民间舞蹈
【凤凰灯】用篾丝先扎起凤凰的骨架,再用彩色金纸挨剪剪出细丝条,朝篾制骨架上粘贴缠绕,让凤凰“生”出五彩羽毛;凤凰颈下和腹下各安一根竹棍,籍以擎托、拧动凤凰颈脖和翅膀。
玩耍开始,由一蝴蝶率先飞出,再由一人高擎“太阳”(图案模型)前引、旋转,凤凰随着太阳的旋转奔出,后紧跟高擎四只花篮的靓女,随着凤凰翩翩起舞,不时恭候着凤凰花篮衔花。在锣鼓的紧催声中,唢呐吹奏《龙凤呈样》、《丹凤朝阳》、《百鸟朝凤》等等。因是出以鸟语为主的曲调,凤凰随着唢呐曲调做出飞翔、拍翊、搔首、回眸、梳毛、追日、衔花等动作。
【龙灯】龙是五瑞兽之首,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图腾文化。自古以来,有关龙的传说浩如烟海,龙也成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龙灯也叫“龙舞”。
【龙灯制作】一般身长20米左右,直径60---70公分,内用铁丝、竹篾做成圆形,安上油捻子或蜡烛,外用纱布包裹涂色,或直接用红绫、白绫包裹。
【龙灯种类】有懒龙、滚龙、节节龙、板凳龙等。
【龙灯颜色】分为火龙、青龙、白龙、黄龙等。
【舞龙人数】一般由数十人以上班子组成,头裹红巾或黄巾。一人在前用绣球逗引龙,其余全部擎举龙身相随。
【舞龙套路】一般表演有二龙戏珠、双龙出水、火龙腾飞、蟠龙闹海、金龙缠柱等动作。
【喷龙烟花】玩龙灯最喜欢烟花助兴,舞龙时,多人向舞龙者的身体上喷射烟花,烟花火星烫得舞龙人闪跳腾挪,带动龙的舞动。
【舞龙习俗】古代人民为寄托美好愿望而创造了龙的形象。人们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代表着风调雨顺的愿望,因此,用舞龙祈祷神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四季丰收。
【狮子】据传说,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
【狮子舞】狮舞的技艺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
【耍狮子】耍狮子通常由两人配合,前者双手握狮头道具戴于头上,扮演狮头;后者俯身,双手扶前者腰部,身披用麻、布、粽叶丝等材料装饰成的狮皮,扮演狮身。
【太狮】两人合成一只大狮,称“太狮”。
【少狮】一人头戴狮头面具,身披假狮皮,扮演小狮子,称“少狮”。
【狮郎】手持一个能转动的五光十色的绣球逗引狮子,舞球的动作有摇球、转球、抛球、抖球等数十种,狮子随之做出各种舞蹈动作。
【文狮】表演细腻而稳重,有抢球、戏球、打滚等动作,着重刻画狮子温驯可爱的性格。
【武狮】讲究武功技艺,有翻、滚、扑、跃、闪、腾等各种动作,还有爬高、攀索、过跷板、走梅花桩等高难度动作,主要表现狮子的勇猛矫健、威武雄壮。
【钻狮口】把小孩子递进狮子口,再从狮子肚子里掉出来,认为可以为小孩子驱邪免灾。
【打连厢】也称“打莲湘”,又名“金钱棍”。演员所用之棍用竹棍制成,长三尺,其中四至六竹节处挖有空档,每档中串以铜钱,分上下两面,表演时,上下左右舞动,并敲击身体四肢、肩、背各部,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演者边唱边舞,其歌曲多为民间小调,通常在节日或庙会时表演。
【玩竹马】也叫“跑马灯”、“活马”、或“竹马灯”。竹马用竹篾扎成,外糊数层厚纸,彩绘后上涂桐油,马脖系铃铛,下用白布围裙,上画作奔驰状的马腿。
【竹马表演】竹马舞表演人可多可少。1人者称独马,作演马、跳卧等表演;2人者多演“小两口回娘家”;4人者多表演“三英战吕布“等。“竹马阵”则有10人参加,按“孙子排阵法”编排,十匹马一齐登场,一齐变换各种阵法,诸如“长蛇阵”、“十字阵”等队形,场面威武壮观。竹马舞表演多由打击乐器及笛号伴奏,表演者边演边走,观众边追边看。
【跑旱船】跑旱船是汉族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
【旱船制作】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绑扎成的竹篾架子,用皮纸把船的框架裱糊起来,看似一只船的整体。在船形框架周围,围上绘有水纹的绸裙或是海蓝色的布裙。在船的上面,装饰以红绸、纸花,有的地方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它装饰物
【旱船式样】有亭阁式,即把船的中仓绑扎成四角高跷飞檐形状;有轿顶式,即把船的中仓绑扎成二人抬的小轿的轿顶模样;还有龙船,即船头是龙头,龙身耸立为中仓,龙尾为船尾。
【旱船角色】持篙子撑船的老艄公、手摇葵扇、插科打诨的艄公婆、“坐”(实为驮船)的小姐、荡浆帮船的丫环(一般为四名,分别在船的两边)。
【旱船跑法】跑旱船时,“艄公”撑篙引船,在前带路,做出各种各样的撑船动作。而乘船的小姐在表演中,往往是走快速碎步,这样能使船身保持平稳的状态前进,犹如在水面上漂动的船那样,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
【旱船跑时】旧时每逢农历春节,从农历正月十二跑到十六夜晚。现代是从除夕夜出船跑到正月初三夜晚歇船,再从正月十五一早出船跑到十六夜晚“灿灯”。目的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大吉大利。
【旱船套路】以艄公为主,相互配合默契,表演出解缆、上船、撑船、跑滩、打漩涡、出漩涡,上险滩,闯激流等船工劳作动作。
【船歌】旱船表演风平浪静时,要唱船歌。船歌最常见的是“五句子”歌。例如:“高高山上一丘田,郎半边来姐半边。郎的半边种甘草,姐的半边种黄连。苦的苦来甜的甜。”还有四句子歌;“姐是山上一树梅,郎是喜鹊山里飞。喜鹊落在梅树上,石磙砸来也相偎。”五句、四句歌之不足则还有数板。
【旱船锣鼓】鼓、大锣、钩锣、马锣、钹(俗称大叶子)等。
【跑犟驴】“跑犟驴”流行的有两种。一种是篾扎纸糊的驴头,驴头后缀以黑布或麻灰布“驴皮”,舞者之头钻进扎起的驴头,身披起“驴皮”,手拄两根木棒以代驴两条前腿,形成驴的整体,由一人独扮独耍。此驴不单独表演,只是跟随龙灯、花灯或彩船同行,或操起俩前腿挥舞,起赶人开场之用,间以踢弹蹦跳,插科打诨,逗笑取乐。
一种是将竹篾绑扎的驴一分为二,驴头颈系于一位舞者(多是大姑娘、小媳妇充任)前腰,驴后臀羁于舞者后股,驴下半部分缀以或蓝或黑的布围以掩饰无有驴四肢的缺陷,还有一牵驴伴舞者,是男性。往年则称作一丑(耍驴之男)一旦(骑驴之女),或曰一翁一媳,或谓一夫一妻,二人伴舞,敷演出情节较为简单的故事。在故事的敷演中,一方面是要体现出驴之犟,如何不听人使唤,不愿为人服务;一方面要体现出男舞伴如何调教呵斥犟驴终于听从驱使,做出上山、下坡、转弯、过河、踩桥等动作,以显男舞伴戏耍、捉弄骑驴者之能事;骑驴之女舞伴则要配合做出在驴背上闪挪、晃悠、前俯、后仰诸般动作。男女角色默契配合,在热烈的锣鼓催动中相呼相应。
【蚌壳舞】俗称玩蚌壳、蚌壳精、蚌舞、戏蚌壳,有群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就是很多只蚌壳的集体舞蹈,双人舞一般是一只蚌壳与一位老渔翁的嬉戏;也有一只蚌壳与一名光头和尚的嬉戏;三人以上之舞则是给老渔翁增添了家人,有他的老婆和孙子帮倒忙,制造噱头和笑料。还有增添高大的白鹤角色的,给蚌壳制造防范的难度,既要阻挡渔翁的擒拿,更要回避白鹤的雕琢,让蚌壳姑娘在渔翁(或光头和尚)与白鹤之间巧于周旋。往往河蚌相争,却让渔翁得了利——诠释了河蚌相争成语的意境。这些角色演示出的情节,与哑剧一样,没有语言表达,只有身段动作肢体语言和故事动作情景的表现。
【蚌壳制作】舞中的蚌壳,是河蚌原貌形状的放大、扩展,外壳一般用竹篾扎制,内外两层用彩纸或彩布缝制,四周饰以彩边,外壳用彩条修饰成蚌壳花纹,内置有扶手(拉手)便于表演者拉动、张合操作。
【舞蚌角色】饰蚌者,大多扮一古装少女,满头珠翠,身着粉红色衣裤,腰系绿色缎带,脚穿花缎彩鞋,两扇“蚌壳”拴粉红绸带挎在双肩上,双手推拉开合。饰白鹤者,头戴白鹤头具,身着白色衣裤,肩围灰色坎肩,双臂套篾编的鸟翅,腿上扎绑腿,脚穿绿色彩鞋。饰渔翁者,头戴篷头,腰系丝带,披蓑衣,腰带上挎鱼篓,下穿粉红肥彩裤,着白布长袜,脚穿跳鞋,张网以捕蚌。
【蚌壳表演】装扮蚌壳的少女、少妇于蚌壳中,双手抓住扶手作翕张动作;扮作鱼翁的作理网、撒网、涉水、摸、捞、观蚌等连贯动作捕捉蚌壳,而蚌壳精时而扇动蚌壳夹住鱼翁的头,时而夹住鱼翁的手脚戏耍,使鱼翁网打、手抱,都不得手,还累得满头大汗。为增强表演的情趣,常在表演时加一哑巴孩童或一老太婆,手舞足蹈地给渔翁帮倒忙,作滑稽表演,使表演诙谐幽默,情趣盎然。也有渔翁角色更换成光头和尚的,那光头往往被蚌壳夹住不丢——是一种俗气的性教育公示,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蚌壳就是女性生殖器官的象征,和尚的那个光头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而和尚头被舞动的蚌壳夹住,也即男女交媾情节的模拟翻版。
【挑花篮】挑花篮,或叫花篮舞,花篮是舞蹈的道具。每当春节临近,便制作花篮,满插彩色纸扎鲜花,用以系吊在一根两寸宽的竹片扁担上。竹扁担刮削得很薄,几乎只剩“篾青”一层,极具弹跳性能,花篮系在两端,随着人的舞蹈闪悠腾挪,扁担与花篮自然弹跳闪悠,给人以颤动的美感。挑花篮讲究双数,玩耍起来一般是六担、八担、十二担都有,多由大姑娘小媳妇挑。挑花篮不仅讲究变换队形,往来穿插,更讲究在花篮闪悠、花儿的颤动中盘歌、对歌,即两方排开阵势,一方出题,一方回答;问一段,答一段,然后附加土腔土调的锣鼓过门,把唱、耍、锣鼓敲打浑然融为一体。可谓锣鼓铿锵,歌声悠扬,花篮闪悠,美妙大方。
【大头舞】多在节日或庙会游行行列中演出。表演的人戴着夸张造型的各种假面具,脸谱有和尚、美女、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现代则改为现代人物脸谱。
【老背少】老背少亦称哑背疯、公背婆、假背真或独角戏等,是一种借助道具由一个人同时扮演两个角色具有情节的舞蹈。演出时,表演者胸前固定一个假人的上半身,作背人状,背后固定一双假腿,这样,表演者上身表演被背的人,而下半身则表演背人的人;表演中,根据角色的不同和角色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程式化动作和不同的节奏,难度较高。整个表演过程中,多载歌载舞或有伴唱相衬。采用这一民间舞蹈形式编成的独舞有《猪八戒背媳妇》等。
【扭秧歌】扭秧歌,主要是前后左右踏着十字步。一般由十多人至百人组成,边舞边走,随着鼓声节奏,变换各种队形,红火热闹,规模宏大,气氛热烈。改革开放以来,成为广泛的群众性健身活动。
【高跷舞】俗称踩高跷。跷采用硬质圆木制作,其下圆上扁,中间有一跷踏,两个为一副,高约0.6米,亦有一米高的。表演时,脚蹬脚踏,并用布带把脚及小腿绑在跷踏、跷杆上,外套花裤,或穿特制长衫。高跷队一般由二、三十人组成,多者四、五十人。建国前只限男性参加(有的男伴女)。新中国成立后,女性加盟且逐年增多。高跷队通常扮成一组或几组神话、戏曲中的人物,如“唐僧取经”、“八仙过海”、“打鱼杀家”等。也有的以秧歌为主,如常见的有“捕蝴蝶”、“张老背张婆”等小杂剧和小演唱。高跷舞讲究队形变换,其基本变换形式有“踏街”、“叉花”、“一条龙”、“剪子股”、“大八字”、“麒麟送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