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1)
作品名称:竹山民俗志 作者:三宽居士 发布时间:2016-09-02 13:00:47 字数:8262
执业
教书
【教书匠】旧时对私塾教书先生的贬称。
【塾师】大部分来自那些读书不多、没有条件参加科举,或参加科举屡遭失败的读书人。他们用所获知识谋生,叫“舌耕”,被社会公认是一种清白而崇高的职业。另一部分是获得一定功名,但未能进入官场,或已做官而被革、被罢,或自行退出官场,或退休回乡的读书人。他们或因生活无着落,自食其力;或以推广教化、诱掖后进为己任;其他还有洁身自好,不图仕进的人;因改朝换代,入元、入清不仕的人;以传授学术思想,延绵道统为己任的人等等。从总体上说,塾师是当时一群命运不济或仕途无望的没落文人。
【写关书】聘任塾师有一套礼节,聘塾师要用帖子,这帖子不叫聘书或聘帖,叫“关书”。请先生的东家和被请的先生都对关书很重视。关书是环洞式,连同封、底共十页。封面上写一“正”字,第一页上写着“敬请某老夫子来舍教读,学生某年奉束修多少、月费多少,敬订”。第二页写“右启某老夫子惠存”。老夫子字样必须另行顶格写,在同页上左下方写“教弟某顿首拜”,最后一页的末尾写某年某月吉订,其他页都空着。
【下关书】“关书”写好后装在一个大红套封内,套封的背面(即有接缝的一面)贴上写有“关书”二字的红签,把接缝掩盖起来,只封底不封门,否则会认为是大不敬,把请先生的事办砸了。
如果想聘师来教孩子,一般先要托人查访品学兼优的师资;待聘老师也要了解一下来聘者的情况,首先是学东本人经互相介绍、了解,双方同意后,要在旧历年前把“聘书”送达待聘塾师,叫“下关书”。
【定摄】应聘塾师把关书留下叫“定摄”。这样,专等来年开馆。
【就馆】塾师上岗叫“就馆”。就馆时间一般在正月十六日。这一天,学东一面派人去迎请先生,一面带人布置书屋:打扫房间、设立孔夫子牌位。先生来后,学东领着学生家长及全体学生列队迎接。
【参圣】是塾师就馆之际行的大礼,也即参拜孔圣人。
【拜师】参圣大礼以后,学生再向老师行跪拜礼,叫“拜师”;学东和老师互相见礼,最后众家长也要向老师见礼,老师必须拦阻,互相谦让一番。这就是“拜师仪式”,实即开学典礼。
【迎聘礼】开学典礼完毕,大部分家长和学生离去,由学东提名留下几位家长和介绍人,设宴款待老师,叫“迎聘礼”,也叫“接风礼”。
【发蒙】幼儿开始跟着塾师念书叫做发蒙。
【启蒙】塾师开始叫学生念书、背书叫做启蒙。
【启蒙书】旧时启蒙课本首先是《三字经》。
【句读】古代中文在书写上原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但是在阅读时为求语气的顺畅和正确的传达意思,仍有需要注意文句的起承转合,读书人尤其是塾师便会在文章中加注记号,这就是句读的由来。
文词停顿的地方叫做句或读,连称句读时,“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
【明句读】古文没有标点符号,因此需要“明句读”。如《三字经》对学生有明确要求,要求要“明句读”。如果不懂不明白句读,往往会造成误读、误解原意。
【圈点】明句读一般是以“。”作为一个句子的终了,相当于现代标点符号中的句号;句中语气承转停顿以圆点、圆圈表示,相当于现代标点符号中的逗号和顿号。像这样加注句读的动作,被称为“断句”或者“圈点”。
【圈注】圈点并且加上注解或注脚的动作,称为“圈注”。正确的圈点除了可以明了句子和文章原意,也可显现一名塾师基本的学识涵养。
【死记硬背】塾师基本教学方法之一。所学课文一律要求学生背诵得滚瓜烂熟。
【套红】塾师教学生写毛笔字的方法,先由塾师用红笔写出字来,让学生用墨笔套着写。
【描红】学生套着先生写出的字的笔迹写字叫做描红。
【作对子】塾师对学生综合性知识测试的方式,由塾师出上联,让学生对出下联。
【打板子】塾师手中拿有“戒尺”,对学生看不顺眼或者惩罚学习不专心的学生就用戒尺打,俗称打板子。
【满期】塾师的聘期一般为一年,腊月底结束教学,叫“满期”。满期时学东要再设宴款待老师。如果来年还要续聘,要另下关书。
【辞馆】塾师如觉得学东不是真心实意挽留,或塾师因故确实不能续任,就主动告辞,叫“辞馆”。辞与不辞要在这次宴席前说妥。
【束脩】给塾师的工资叫做束脩。
【放年学】不管是续聘或辞馆,学东都要把一年的束脩算清,并派人带上学生送的“年礼”将塾师送到家中,叫“放年学”。
【童生】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
【廪生】廪膳生员,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明府、州、县学生员最初每月都给廪膳,补助生活。名额有定数,明初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每人月给廪米六斗。清沿其制,经岁、科两试一等前列者,方能取得“廪”名义。名额因州、县大小而异,每年发廪饩银四两。廪生须为应考的童生具结保证无身家不清及冒名顶替等弊。
【庠生】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学校,明清时期叫州县学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时自称庠生、生员等。
【贡生】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细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清代贡生,别称“明经”。会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贡生有几种:恩贡,凡遇皇室庆典,据府、州、县学岁贡常例,加贡一次作为恩贡。清特许“先贤”后裔入监者,亦称恩贡,比如,朝廷每年都会给孔氏后裔一定的贡生名额,以示尊孔崇儒。每一年或两三年由地方选送年资长久的廪生入国子监读书的,称为岁贡,由于大都挨次升贡,故有“挨贡”的俗语;逢国家庆典进贡的生员,称为恩贡;每三年各省学政就本省生员择优报送国子监的,称为优贡,每十二年各省学政考选本省生员择优报送中央参加朝考合格的,称为拔贡;乡试取人副榜直接送往国子监的,称为副贡。蒲松龄是“岁贡”,又叫“挨贡”。就是做廪生时间长了,排队挨号挨上了贡生。做了贡生以后理论上可以当官了。
【监生】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所谓荫生即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的官僚子弟,此种荫生亦称荫监。监生也可以用钱捐到的,这种监生,通称例监,亦称捐监。
【秀才】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
【解元】科举制度中乡试第一名,唐制,举进士者均由地方解送入京,后世相沿,乃有此名。
【举人】在元代以前是指各地举荐进京参加会试的秀才;到明代,成了乡试合格秀才的专称。读书人成了举人才有资格进入更高层次的会试。
【儒学训导】封建社会的学校分好几级,国家一级是国子监,省里面是府学,县里面是县学。儒学训导就是县学的副长官.
【乡试】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皇家有喜庆之事加科称为恩科,由皇帝钦命正副主考官主持,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考试通常安排在八月举行,因此叫“秋试”。按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分三场进行考试,每场考三天。
【会试】会试是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皇帝亲临殿廷,发策会试中试的贡士,称殿试。也叫“廷试”、“廷对”。源于西汉时皇帝亲策贤良文学之士,始于武则天天授二年于洛阳殿前亲策贡举人,但尚未成定制。宋开宝八年,太祖于讲武殿策试贡院合格举人,并颁定名次,自此始为常制。元无殿试。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中医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
中医,一般指中国以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中医先生】俗称郎中先生。现代因要与西医区别而称中医。传统中医看病的方式不靠机械、仪器检查病情,凭着号脉和望、闻、问、切四法就能准确说出病人的病根病由。
【游方郎中】外出游走为人看病、治病的郎中。
【坐堂郎中】一是在自己家中坐堂、二是在某中药铺坐堂看病、治病的郎中。
【家传郎中】祖辈为医的郎中。
【中医理论基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而在治疗疾病,纠正阴阳失衡时并非采取孤立静止的看问题方法,多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即强调“恒动观”。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候、地区方域、昼夜晨昏等)息息相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非千篇一律。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而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强调“整体观”。
【精气学说】精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植物的“生长化收藏”。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阴阳学说】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为阳,背日光为阴。阴阳的交互作用包括:阴阳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就,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但这并不代表五种物质,而是五种属性。
五行于中医则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中医不是研究微观的病毒细菌如何作用于人体的理论。而是研究人体整体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中药,按摩,针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调节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以此保持身体健康。
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相侮、相乘、母子相及。
【藏象学说】藏:指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奇恒之府,通称为脏腑。象:一指“形象”,即脏腑的解剖型态;二指“征象”,即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三指“应象”,即脏腑相应于四时阴阳之象。透过外在“象”的变化,以测知内在“藏”的生理病理状态,称为“从象测藏”。即“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脏腑”不单是解剖型态的概念,而是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在内的综合概念。
【五脏】指肝、心、脾、肺、肾,一般笼统功能为“化生和储藏精气”。
【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一般笼统功能为“腐熟水榖、分清泌浊、传化糟粕”。
【奇恒之府】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生成源自先天与后天。禀受于父母的精气,称为“先天之气”。肺吸入自然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水榖产生的水榖之气,合称为“后天之气”。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等作用。
人体的气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为“气机不调”。其表现形式有气滞、气郁、气逆、气陷、气脱、气闭等。
【经络学说】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别络、浮络、孙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经络在中医学的重要性正如《扁鹊心书》所说:“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症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
【病因学说】《黄帝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把病因分为三类:“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房室、金刃、虫兽所伤”。宋代陈无择提出“三因学说”:外所因、内所因、不内外因。
【望】端详、打量、观察病人的精神、气色,查看病人的舌苔,大体判断病情。
【闻】一是听病人的自述情由,二是闻嗅病人口中、鼻息、唾液甚至包括粪便的气味,推断病情的轻重。
【问】询问病人的相关情况,判断病情的来由、根由。
【切】进一步摸清病情的来由,包括察看病人皮肤、掰开病人眼皮、拿捏病人相关部位,获取病人反应信息。
【观七窍】眼耳口鼻为七窍,郎中观察为观七窍。
【查五行】借用八卦五行理论和生克关系分析病情。八卦的五行是金木水火土,对应人的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肾(水)。传统中医认为五行功能强、弱、盛、衰的平衡就没病,生克关系错乱或太过则是生病的根由。
【号脉】也称诊脉、拿脉、把脉、切脉,是传统郎中关键的瞧病方法,用三个指头拿捏病人的手颈(男病人先出左手、女病人先出右手),用指头触摸、感觉病人脉息跳动的轻重缓急、来去快慢、宏大微弱等状况确定病名、病由、病根。三个指头拿捏的部位叫作寸、关、尺,左手三指寸关尺感知病人的心、肝、肾(脏),右手寸关尺感知病人的脾、肺命(门)。
【花线号脉】古代郎中避讳瞧病直接面见妇人,用一根很长的花线一端系在女病人的手颈上,一端自己捏着,细察病人脉搏从花线上传过来的反应确定病情。
【脉枕】绸缎或布缝制的一个垫子,用于置放病人的手颈,便于郎中拿脉。
【处方】俗称药单子。郎中根据断定的病情开列的医病的配伍药房。
【单方】用一味药治病的方子。
【丹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也称道家炼丹的方法。
【验方】经过实验很有效果的方子
【神方】效果显著的药方。
【汤头】中医必读书籍有《汤头歌诀》,该书用韵文分别写出了啥病用什么汤头(处方),历代郎中根据该汤头为本源,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临时增减药物。开处方,也叫用汤头,换处方也叫换汤头。民间据此引申为临时改变主意的人叫做换了汤头。
【药书】中医必读必看的书籍。最基本必看必须背熟的有《脉诀》《汤头歌诀》《药性赋》《医学三字经》《黄帝内经》等。
【针灸】中医治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病情病因的不同,用银针扎病人身体上的相关穴位。
【艾灸】中医治病有效手段之一。根据病人病因、病情的不同,用姜片作垫,以艾蒿灸烤病人身体相关穴位。
【拔火罐】中医治病方法之一。用削制的竹管或者敞口小瓶罐,点燃明火,迅速封闭于火罐内,吸附在病人的相关穴位上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医
【郎中】民间对中医的称谓。
【接先生】请郎中看病习惯说法。
【不快活】生病了的代词。
【变狗】小孩生病忌讳说生病的代替语言。
【剁狗尾】请郎中给小孩子治病,忌讳说治病治病的代替说法。
【款待郎中】不给郎中打鸡蛋吃,忌讳病人完蛋;不给郎中做面条、粉丝吃,害怕病情长远。
【检药】到药铺取药的说法。
【官药】喝中药的别称,愿望是官人喝药,病人不应喝药。
【药罐放刀】煎熬中药时,药罐口平方一把菜刀,防止邪气入侵,保障药物疗效。
【换单子】请郎中复查病情的替代说法。
【倒药渣子】药渣子倒在十字路口,让人踩踏,预兆再不生病。
中药铺
【药王爷】中医郎中和中药铺的祖师。
【中药铺】出卖传统中药的商店(店铺)。
【中药】一是指平和的药物。二是指中医所用的药物(以植物为最多,也有金、石、矿物、昆虫、动物的相关药用部分)
【中药材】可以入中药的材料。
【药物】可以入药的物质。
【补药】可以补充病人身体营养、滋补病人气血、精神的药物。例如:人参、红枣等。
【泻药】可以通便、泻火以泄泻为主要功能的药物。如:巴豆、大黄等。
【毒药】致人死亡的药物。如:砒霜、水银等。
【药引】一个汤头里面的药物配伍后的引领经络、脏器走向的药物,常见的药引有生姜、甘草、石膏等。
【草药】民间郎中常用的、没有列入正规中药名称的药草。
【药剂】指药的分量轻重、大小和药物配伍的多少。
【良药】治病效果明显的药物。
【药罐】煎熬中药的瓦罐。
【药膳】加入中药的饭食。
【水药】熬出的中药汤水。
【膏药】把中药熬制成药膏,摊开在一小块牛皮纸上粘贴患处的药。
【丸药】把药材碾碎为粉末,调和蜂蜜制成的颗粒状的药。
【馓药】把中药粉碎成面粉状的药。
【成药】用既定的汤头方剂制成的药膏、药丸、药片等。
【药柜】盛装、陈列药物的柜子。
【药坛】盛放不宜见光、见风的药物的坛子。
【碓窝】置放在柜台内面,按照处方签检药时,冲踏大块和坚硬的药材。
【碾槽】生铁铸造的用于碾碎药物的铁槽。槽内有一圆轮,有轴对穿,人站上俩轴,前后晃动腿杆碾轧药材。
针灸
【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针灸简介】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
【疏通经络】针灸功能之一。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调和阴阳】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扶正祛邪】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