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3)
作品名称:竹山民俗志 作者:三宽居士 发布时间:2016-09-01 20:18:20 字数:14633
农具
【挖锄】用铁打成宽五寸、长一尺五寸条状,后置锄头脑,斗木柄,重量一般是三斤—三斤半(民间俗称三斤半),主要用于开挖较硬的山坡、板结的田土、栽树的窝子等。
【叉角锄】长、宽、厚度如挖锄同,不同的是锄板为空,只有从锄头脑上延伸的像象牙样的两根铁齿。主要用于开挖板结的土地和挖开渣草、粪肥堆子。
【薅锄】比挖锄长度短一半,口面稍宽,板薄,主要用于锄草、上土等。
【三面口】锄板为三角形的薅锄,主要用于锄草、上粪肥、收刮泥土。
【趴耳锄】锄板菲薄、形状像半边盘子,主要用于收拾泥土场院、刮拢粪肥等。
【点籽锄】长度比挖锄短小一半,口面较窄,主要用于在田垄上打窝下籽。
【木犁】由犁弓(俗称犁弯)、犁管、犁箭、犁镜、犁铧组装而成,是耕地的首要农具。使用时由一人手扶犁管,让犁铧尖进入土地,使牛、马或者人拉犁,耕起的土块从犁镜上翻过。
【犁耙】把旱地土坷拉和水田大泥块整碎的农具,用坚硬木料做成九尺长、三尺宽的框架,五寸宽窄等距离安装铁齿,使用时翻面将铁齿趴入地、田面,人站上面,吆牛拉动来回行走。
【犁耖】木料制作为栏板形状,下端开有木齿,人手扶其上,使牛拉动,主要用于清理水田里面的渣草。
【粪筛】筛粪肥用具。篾片编织长方形(三尺宽窄、五尺长短)高六寸,底部为花格,筛眼葡萄大小,两边穿插竹棍为抬手,使用时两人对抬,来回晃动筛肥,用于剔除渣草粪肥中的石块与大疙瘩等杂质。
【花筛】筛肥用具。是粪筛一半大小,正方形,使用时由一人双手捧托,转圈晃动,剔除肥料中的杂质。
【帘子】用细竹棍或树木细枝条编连而成,主要用于晾晒棉花、苞谷坨等。
【大卷席】竹篾编织而成,主要用于晾晒粮食。
【围席】为了大木盆里粮食存放得更多,把围席转圈围插进木盆边沿,一圈圈朝上面加围。
【大簸箩】外用竹篾丝内用篾青编织的盛放粮食的用具。一般一间屋子放得下两只。
【小簸箩】形状、作用如大簸箩同,只是体积小了很多。
【浅簸箩】形状、作用如小簸箩同,但外边围沿仅两寸高。
【箩筐】竹篾编织直径一尺二寸的圆形用具,主要用于收获、挑运粮食。
【花篓子】竹篾编织的很大孔隙的圆形用具,主要用于装柴草。
【皮篓子】用篾青编织的两尺见方的用具,可以装大米、麦子,还可以装面粉等。
【大背篓】竹篾编织的上端大、下端小如喇叭形状的篓子,主要用于深山收获粮食。
【小背篓】形状如大背篓同,但多用于深山人家妇女背幼儿。
【背篓打杵】木制,形状如字母T,用于方便背篓人的歇息,歇息时候,把打杵支架于篓子底部,承担篓子里东西的重量。
【挎篮】竹篾编织的猪肾形状的小篓子,有系,斜挎上肩膀,可以采摘绿豆、茶叶、棉花、猪草等装入。
【竹篮】竹篾编织的随手用具,只要存放得下,装什么东西都可以。
【点籽篓】形状如挎蓝,但体积只有海碗大小,系在腰间,用于点播种子。
【掼桶】木板制作的水池子形状的农用具,收割稻子之际,放到田间,存放掼打脱粒的稻谷。
【扁担】用桑木等坚韧木料制作的一字型五尺长短板条,两端各穿插两根竹钉,用于挑运东西。
【羊角翘】木制扁担的一种,扁担两端上翘几乎成为半圆形状,需要有经验和有肩挑技术的人使用,否则扁担很容易翻转打人,损失挑运的东西。
【钎担】木制,六尺左右长短,中段如扁担,两端加厚,安装铁质包角,易于扎入农作物捆子挑运。
【垫肩】减轻扁担与肩膀磨擦的用具,一种是布料缝制外套、用棕丝、獐子毛填充布袋如砖块摸样;一种是用布料缝制的围脖式样。
【打杵】结实木杆制作,与人肩膀等高,上端为银元宝样的“杵冒”,人歇息可支架扁担、钎担;下端有铁锥,易于使之立稳。
【石碾】晒场碾压豆类作物脱粒用具。石头打制,圆筒形状,表面光滑,三尺长短,直径一尺五寸左右,用牛拉动,碾压铺晒带秸秆的黄豆、豌豆、蚕豆等,使之脱粒。
【齿碾】碾压谷物脱壳用具。石头打制,圆筒形状,表面开有齿痕,三尺长短,直径一尺五寸左右,置放于碾盘上,碾盘中心有立轴系碾,用牛、驴拉动,或者碾上穿插木杠,由人推动转圈碾压,用于谷物脱壳,亦可碾糙米为精米。
【手踏碓】冲踏稻麦谷物用具。用一段直径一尺左右、高两尺左右的圆木制作,上端用木工凿子开挖掏空,刮光,留下圆木边沿,放进谷米冲踏。
【碓槌】冲踏谷米用具。寻找圆柱形石头为用,放进碓窝,由人双手合抱上扬下落冲踏谷米。
【脚踏碓】冲踏谷米用具。石头碓窝百分之九十埋进土里,留出口面在地上,装两根立木、一根横木为支架,支架中心点对直架设踏板,踏板对着碓窝的一端安装圆柱形石头,应对着碓窝,使用时由人用脚踩踏踏板后端,一踏一放,冲踏谷米。
【水碓】冲踏谷米用具。用很长的圆木制作成转轴,转轴两端安装木制扇叶式转轮,一端对应河边水流,一边对应篷房里面的脚踏碓窝装置,用水流自然冲击力带动转轮转轴冲踏谷米。
【小碓】冲踏芝麻、蒜泥、花椒等用具。石头打造,高脚酒杯形状,高六、七寸左右,直径三寸左右,使用细小石条或专制小木槌擂踏。
【小石磨】料石打制,开齿,两扇圆盘形状,下扇中心立轴,上扇内面留置轴孔,外延安柄,便于推磨人坐着、站着手拐动推磨。
【拐子磨】形状如小石磨同,但圆的直径加大,磨扇加厚;用长木杆制成J形磨拐子,楼枕上吊绳系上拐子,拐子弯钩套着磨上木柄,来回推拉。
【大石磨】直径一般约为两尺左右,是小石磨的扩大化,用牛、驴上套拉动。
【蒙眼】为让牛、驴安心拉磨,防止牛、驴偷食粮食,用一对草帽顶连接缝制如夫人乳罩样形状,蒙上牛、驴的眼睛。
【檑子】去掉稻谷外壳的用具。用竹篾编织如同磨子形状框架,用黄泥夯实筑紧,上下两扇安装木齿。外延安柄,用磨拐子来回拉动。
【风扇】扇出粮食灰尘、草屑的用具。木制,形状如牛样框架,中心有手柄摇动的扇叶,上面有导入粮食的溜斗,前端有敞开的灰尘出口,下端有溜出干净粮食的出口。
【坐踏式水车】抗旱用具。由立式木头框架、脚踏轮毂、吸水槽、吸水轮叶构成。车水时候把吸水木槽一端架于立式框架上,一端伸入塘里、河潭里,车水人横放坐板于框架上,双脚踩踏轮毂,带动吸水槽里的轮叶带水而上流入田地里。
【自动式水车】河畔修有沟渠,用一根木梁横架于水流边沿,木梁上安装有木制大轮毂,轮毂叶片上绑扎有半圆形竹管,依靠水的自然流动带动轮毂转动,竹管捎带河水而上倾入沟渠。
【抽水筒】把一根粗大的竹竿打通,管内插入细长木杆,木杆下端皮阀封闭,上端管口也用皮阀封闭,置入水潭里,靠人抽动木杆吸水而上。
【打水桶】主要用于抗旱的用具。用一只木桶,两边系上长绳,两人对面站立,同时松绳子丢入河、塘水里,装满桶后,两人同时后仰,拉紧绳子提水而上,反倒入沟渠或者田地里。
家畜家禽
【家畜】竹山农户的家畜家禽主要有马、牛、羊、猪、驴、狗、猫、兔、鸡、鸭、鹅等。
【马】马,草食性家畜。曾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等活动的主要动力。竹山人养马,一是旧时有钱人、有权者的坐骑;二是民众用于古盐道上食盐的驮运;三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用于拉大车。
不同品种的马体格大小相差悬殊。重型品种体重达600斤左右,体高6尺;小型品种体重不到400斤,体高不足1米,所谓袖珍矮马仅高两尺。马,头面平直而偏长,耳短。四肢长,骨骼坚实,肌腱和韧带发育良好,附有掌枕遗迹的附蝉(俗称夜眼),蹄质坚硬,能在坚硬地面上迅速奔驰。毛色复杂,以骝、栗、青和黑色居多;皮毛春、秋季各脱换一次。汗腺发达,有利于调节体温,不畏严寒酷暑,容易适应新环境。胸廓深广,心肺发达,适于奔跑和强烈劳动。食道狭窄,单胃,大肠特别是盲肠异常发达,有助于消化吸收粗饲料。无胆囊,胆管发达。牙齿咀嚼力强,门齿与臼齿之间的空隙称为受衔部,装鞍时放衔体,以便驾御。马的生命年龄大约二十岁到三十岁,是个性很强的动物。如果用拟人的手法表述马:它具有宁静的内心、高贵潇洒的气质和勇于献身的精神!
【养马】建有马厩让马歇息,马的食用有青草、稻草、豌豆、蚕豆等。
【儿马】公马。
【骒马】母马。
【马驹】小马。
【骟马】被阉割丧失生育能力的马。
【骠马】黄色的马。
【骝马】黑鬃黑尾的红色马。
【骃马】浅黑带白色的马。
【骅马】枣红色的马。
【骊马】黑色的马。
【騧马】黑嘴的黄色马。
【骐马】青黑色的马。
【骓马】黑色白蹄的马。
【骢马】青白相间,类似蓝色的马。
【龙马】纯白色的马。
【驽马】跑不快的马,劣马。
【骁马】强壮的马。
【駹马】面、额白色的黑马。
【骍马】赤色的马。
【骏马】走得快的好马。
【骥马】老马。
【赤兔马】三国人物关云长的坐骑。
【骡子】与马同类,但比马高大,本身不具备生育能力。
【驴骡】驴与马交配出的骡子。
【马骡】马与驴交配出的骡子。
【马鞍】一种用包着皮革的木框做成的座位,内塞软物,形状做成适合骑者臀部,前后均凸起。
【马镫】是一对挂在马鞍两边的脚踏,供骑马人在上马时和骑乘时用来踏脚的马具。马镫的作用不仅是帮助人上马,更主要的是在骑行时支撑骑马者的双脚,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骑马的优势,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骑马人的安全。
【马嚼子】马嚼子(竹山俗称马嚼口),就是连着缰绳上、套在马嘴巴上的金属条棍,借以控制马匹的活动。骑手一拉缰绳,马嚼子就被拉进马嘴巴里,骑手就这样来控制马匹的行进速度或者让马停步。
【马笼头】用铁丝编织成半圆网篮形状,用以御马和约束马的嘴巴的挽具。
【马鞭子】骑马的辅助用具,用于驱使马匹按照人的意愿完成各种动作。普通马鞭的鞭杆芯现多用玻璃钢做成,也有用碳素纤维材料的,外面则包裹涤纶丝或尼龙丝。鞭杆还有竹杆和木材等制成的。好的马鞭有用银手柄,动物角或者骨头手柄的,一般用的则有塑料手柄,牛皮手柄等。
【驴子】形体像马,个头比马小,耳朵和脑袋较大,能驮东西、拉车、拉磨、供人骑乘。
【叫驴】雄性驴,叫声高亢宏亮,震耳欲聋。
【骒驴】母驴。
【黄牛】中国固有的普通牛种。在竹山主要作农耕役用,伤残和衰老后做肉食。黄牛被毛以黄色为最多,因此而得名,但也有红、棕、和黑色等。头部略粗重,角形不一,角根圆形。体质粗壮,结构紧凑,肌肉发达,四肢强健,蹄质坚实
【郧巴黄牛】竹山县西部得胜镇庙垭村特产的一种黄牛,个大力大,抗病、抗寒、抗暑能力强。是原郧阳地区有名的“庙垭牛”,后经专家考察、论证,定名为“郧巴黄牛”。
【水牛】家水牛由野水牛驯化而来(约有5000年左右历史),皮厚,被毛短而稀疏。汗腺不发达,约仅为黄牛的1/6,因而热的调节机能差。性喜水,常在池塘中浸泡、打滚,借以散热。蹄大,质地坚实,耐浸泡,膝关节和球节运动灵活,能在泥浆中行走自如。外形粗壮,体重可达1吨。性情温顺易管理。竹山农村主要用于耕作水田。
【犍牛】被阉割过的公牛,竹山人对公牛的统称。
【牛犊】刚出生的小牛。
【养牛】牛的住舍多用破旧废弃的房屋做牛栏、牛圈;春夏的喂养多为把牛牵上山坡啃吃青草,或者割回青草扔入牛栏、圈,秋冬则给牛吃稻草。在春耕秋耕牛特别出力的期间,用黄豆包颗粒在青草、稻草里,扭成苞谷棒子样的草把给牛吃。
【使牛】给牛上套口令指挥让其翻耕田地。
【牛工】吆牛耕作的人。
【牛把式】能顺利使唤耕牛、熟练提犁调耙的老农。
【猪】杂食类哺乳动物。身体肥壮,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较长,肉可食用,皮可制革,体肥肢短,性温驯,适应力强,易饲养,繁殖快,有黑、白、酱红或黑白花等色。出生后5-12个月可以配种,妊娠期约为4个月。平均寿命20年。是五畜之一。在十二生肖里猪列末位,称之为亥。竹山人有富不丢书、穷不丢猪的说道,足见对养猪很重视。
【草猪】对母猪的别称。
【牙猪】对公猪的别称;
【种猪】专门用于生猪交配繁殖猪的猪。
【爵猪】对公种猪的别称。
【改母猪】先留作下猪仔、后作输卵管结扎(俗称劁猪)改作肉用的猪。
【香猪】对母猪的别称。
【猪克朗】小半大的猪。
【猪娃儿】小猪仔。
【五爪猪】长有五个蹄瓣,民间十分厌恶的猪。
【猪跑花】指公猪发情。
【走草】指母猪发情。
【猪品种】竹山民间喂养的生猪多为本地猪、本地杂交猪、约克夏猪、荣昌猪;从猪皮毛色泽上分多为黑色和白色两种(均为肉用)。
【养猪】实行保护性饲养。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生喂与熟喂】在农村,许多养猪户有饲喂熟食的习惯,认为熟喂可以缩小饲料体积,软化粗纤维,猪可以多吃,又可以提高消化率。据试验,饲料的类型不同,生喂与熟喂有所区别,青、粗料类粮食熟喂比生喂好,干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也是熟料组高,蛋白质和粗纤维的消化率二者无显著差别。精料类型中,豆料籽实熟喂比生喂好。但多数精料类型,生喂比熟喂好。此外,生料喂猪可以节省许多人工和燃料。然而,有些有毒或易污染饲料,如菜籽饼、棉籽饼、泔水等经过蒸煮可以起到解毒或消毒的作用。
【稠喂与稀喂】稀喂因含水量多,稀汤灌大肚,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加速胃排空,使饲料在胃内停留的时间缩短,势必降低饲料营养成份的消化率。稠喂特别是生干喂和生湿喂,能加强猪的咀嚼机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延长饲料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和提高营养成份的消化率,因此提倡稠喂,干饲料拌水或干饲料拌青饲料浆水的干湿程度以捏得拢、散得开为宜。
【少餐与多餐】根据猪的类别、年龄、季节和饲料性质来决定餐数,不能一概而论。哺乳仔猪胃容积小,消化力弱,从7日龄开始主要是诱食,可不限餐数;20日龄起至断乳,每天可喂6顿以上;刚断乳的小猪对饲料的消化机能正处于日趋增强的阶段,每天可喂4~5顿;带仔母猪和妊娠后期的母猪,需要养分多,每天可喂4顿;架子猪、大肉猪、空怀母猪、公猪日喂3顿即可。夏季天气炎热、昼长夜短,猪的活动时间也长,可酌情加喂1~2顿稀食,以防饿补水。冬季寒冷,昼短夜长,则早晨第一顿要喂得早,晚上一顿要喂得迟,以适当拉开顿的间隔时间。而且晚上一顿还要喂得稠,以防饿御寒。
【定时】喂猪决不可以今天迟喂,明天早喂,每天应该固定喂猪的时间。这样会使猪养成习惯,一到时间就想去吃食,并有规律地分泌消化液,吃食特别香,也容易消化,不易闹肠胃病。如果喂食时间不固定,打乱了猪的生活规律,就容易引起消化机能紊乱,每顿吃起来不香,消化不良,导致猪患胃肠病,时间一长,猪就会消瘦,生长发育迟缓。
【定量】喂猪时饥一顿、饱一顿,同样会使猪消化不良,增重缓慢。所以,当摸清猪大致的采食量后,应确定一个大体的喂量。但同一群甚至同一头猪的食量大小,往往因气候条件、饲料适口性、饲喂技术等而有差异。饲喂者掌握了猪的食量后,还要根据猪体的营养状况、饲料情况和食欲情况,灵活掌握饲料的喂量。
【定质】猪的饲料最好来于正规饲料厂,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猪的饲养标准配制的配合饲料。如果农家自配,也应根据饲养标准大体确定混合料的消化能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每次配料的品种和配比不宜变化太大。
【定温】食温对猪的健康和增重也有较大的关系。春、夏、秋季一般以常温饲喂,冬季应酌情用热水调制饲料和喂温水。如果食温太低猪吃下去后,要消耗很多体热,才能把饲料升高到与体温相等的程度,而体热必须由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氧化后产生的热能来补充,无形中要浪费许多饲料,对妊娠母猪还可能引起流产和胃肠炎。健康猪吃食时有抢食的习惯,所以给猪喂食时,不能喂滚热的烫食,否则容易烫伤猪的口粘膜甚至食道。长期喂烫食,还会引起脱毛症,使猪发育受阻。
关于猪的习俗
【封刀日】一般在腊月二十五日前杀猪,二十六日为封刀日,就不能再动刀了。
【一刀清】杀猪时讲究“一刀清”,即一刀杀死,否则认为不吉利。进刀时屠户要讲一句“出世入身”的话。
【忌妇幼】杀猪时候忌讳妇女、小孩子观看。杀后要将粘有猪血的利市纸压在室角或猪栏内,以示猪没有死。
【留毛】褪猪毛时,要在猪头和猪尾各留一块毛,意为“有头有尾”。
【猪拱门】用黑色、红色蜡光纸剪成“肥猪拱门”图案,即猪背上驮一聚宝盆,表示招财进宝之意。
【避邪气】发现猪长得是五个脚爪的,是邪气所致,认为会背时,坚决不要其猪,或转卖他人,或驱赶出门。
【避穷运】认为外来猪进家门是穷运气要来了的预兆,民间有说道,“猪来穷,狗来富,猫子来了开当铺”,因此邻居家喂养的猪进门,要使棍棒狠狠地打击,不惜与邻居发生争吵;对不知来路的猪进门,或者迅速驱赶出门,或者朝死里打。
【猪生肖来历】(1)由于唐僧去西天取经,也感动了玉皇大帝。为了承传天地精神,内定将唐僧的3个徒弟收入人的属性。沙和尚前生因为是水怪,不便安排与动物同伍,所以只录取了孙悟空,猪八戒和白龙马。
(2)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员外家财万贯良田万顷,可就是没有子女。年近花甲时侯得了一子,合家欢喜,亲朋共贺,员外喜得大办酒席,庆祝后继有人。宴庆之时,一位相面先生来到孩子面前,见这孩子宽额大脸,耳阔有轮,天庭饱满,又白又胖,便断言这孩子必是大福大贵之人。
这胖小子福里生福里长,自小只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游手好闲,认为命相已定,福贵无比,不必辛苦操劳。哪知这孩子长大成人之后,父母去世,家道衰落,田产典卖,家仆四散。这胖小子仍然继续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最后饿死在房中。
这胖小子死后阴魂不散,到阎王那里告状,说自己天生富贵相,不能饿死,阎王将他的阴魂带到天上请玉帝公断。玉帝召来人间灶神,问及这一脸富贵相的人怎么会饿死房中?灶神便将这胖小子不思学业、不务农事,坐吃山空,挥霍荒淫的行为一一诉说。玉帝一听大怒,要胖小子听候发落:“你命相虽好,却懒惰成性,今罚你为猪,去吃粗糠。”这段时间恰逢天宫在挑选生肖。天宫差官把“吃粗糠”听成了“当生肖”。当即把这胖小子带下人间。从此,胖小子成为一头猪,既吃粗糠,又当上了生肖。
(3)猪靠自己的努力当上了生肖,在天宫排生肖那天,玉帝规定了必须在某个时辰到达天宫,取首先到达的十二种动物为生肖。猪自知体笨行走慢,便半夜起床赶去排队当生肖。由于路途遥远,障碍也多,猪拼死拼活才爬到南天门,但排生肖的时辰已过。猪就苦苦央求,其它五畜也为之求情,最后终于感动了天神,把猪放进南天门,当上了最后一名生肖。这样,马、牛、羊、鸡、狗、猪“六畜”都成为人间的生肖。
【羊】羊(六畜之一),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羊亚科。是人类的家畜,有毛的四腿反刍动物,羊毛的主要来源。与山羊有亲缘关系,不同之处在于体形较胖,身体丰满,体毛绵密,头短。雄兽有螺旋状的大角,雌兽没有角或仅有细小的角,毛色多为白色,亦有少量黑色。
【绵羊】是常见的饲养动物,身体丰满,体毛绵密,头短。雄兽有螺旋状的大角,雌兽没有角或仅有细小的角,毛色为白色,性情胆怯。秋季、冬季发情。雌兽的怀孕期为145—152天,每胎产1—5仔,寿命为10—15年。绵羊耐渴,可以为人类提供肉和毛皮等产品。
【山羊】羊的一种,个头比一般的羊高大,体力也比一般的羊强壮,好斗。
【马头羊】鄂西北地域主要产于郧西县,因群众称马羊而定名,已被农业部列为“九五”期间国家重点推广的畜禽良种之一。是优良肉用型山羊品种,有“中国羊后”之称。马头羊皮张质地柔软、皮质洁白、韧性强、张幅面积大、用途广、经济价值较高。
马头羊体型高大,躯体较长,胸部深厚,胸围肥大,行走似马。马头羊屠宰率高,且脂肪分布均匀,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气小,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很低。马头羊历来是滋阴壮阳的佳品,药用价值极高。《本草纲目》载:“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
【水羊】对母羊的别称。
【骚虎羊】对公羊的别称。
【牵羊】方言中并非指用绳子拉着羊,而是羊交配的美称。
【养羊】以放羊上山坡吃草为主,越冬喂养稻草扭结的床铺草垫子(俗称稿荐)洒盐水喂羊。
【羊文化】羊是与上古先人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物食物,羊伴随中华民族步入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影响着我国文字、饮食、道德、礼仪、美学等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羊文化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汉代许慎释“羊”字说:“美,甘也。从羊从大。”明末清初屈大均套用许慎的模式,在《广东新语》中说:“东南少羊而多鱼,边海之民有不知羊味者;西北多羊而少鱼,其民亦然。二者少而得兼,故字以‘鱼’、‘羊’为‘鲜’。”
“羊”、“祥”通假。西汉大儒董仲舒有云:“羊,祥也,故吉礼用之。”《汉书·南越志》记:“尉佗之时,有五色羊,以为瑞。”《说文解字》说:“羊,祥也。”秦汉金石多以羊为“祥”,“吉祥”写作“吉羊”。甚至人们把母体孕育胎儿的胞衣称为“羊膜”,供胎儿生命的液体称为“羊水”。有许多汉字、成语都与羊相关。比如“群”字,就是取“羊性好群”之意。再如“美”字,《说文解字》曰:“美,甘也。从羊,从大。”徐铉注释说:“羊大则美。”可见“美”是由羊大而味甘而来。还有,“羞”字,本是“进献”。《说文解字》诠释:“羞,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从丑,丑亦声。”是说进献羊,所以从羊。丑是其发声。至于“羔”、“羹”则直接由“羊”字派生出来的。
在成语和许多民间艺术中,也多以羊代表吉祥。如“三阳开泰”。《易经》以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至,阴消阳长,有吉祥之象。故以“三阳开泰”或“三阳交暴”为岁首吉祥之语。而“羊”在古代与“阳”通用。因此也作“三羊开泰”。清代以来,“三阳开泰”吉祥图多绣于荷包、抹胸、搭链等衣物和饰佩之上。
【鸡】鸟纲雉科家禽,品种很多,喙短锐,有冠与肉髯,翅膀短,喜刨食。鸡,形声。繁体字从鸟,从奚,奚亦声。“奚”意为“世世代代”。“奚”与“鸟”联合起来表示“世世代代家养的鸟”。鸡,家禽名。母鸡生蛋、孵小鸡,雄鸡可以报晓。
【鸡公】公鸡。
【鸡婆】母鸡。
【鸡娃儿】小鸡。俗称幼儿生殖器、
【童子鸡】还没有开始打鸣、尤其是还没有“踩水”的鸡。
【鸡踩水】指公鸡与母鸡做爱。
【土鸡】本地传统鸡种。
【杂交鸡】土鸡与外地鸡混种的鸡。
【乌皮鸡】皮肉全为乌色的鸡,营养价值高,用于妇科制药药效良好。
【芦花鸡】芦花鸡是优质鸡,体型椭圆而大,单冠,羽毛黑白相间,公鸡斑纹白色宽于黑色,母鸡斑纹宽狭一致。
【郧阳大鸡】郧阳大鸡原名竹山大鸡,是竹山特有的地方优质品种,具有独特的鸡香味,口感好,营养丰富,为上等的滋补佳品。1982年收录入《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竹山县北部深山双台乡是郧阳大鸡品种资源重点保护区之一。
【鸡的传说】古代神话中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远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模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时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汉人东方朔的《占书》上说:“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六畜日排完了,才轮到初七是人日。为什么有这么个排法呢?古时有本叫做《农家杂事》的通俗书上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按人类驯六畜的次序排,鸡最先驯养成家禽,狗次之,其它依此类推。另一种说法是按牲畜的大小排,小的排在前面,所以鸡排在第一,其它依次排后。还有一种说法是按六畜和人的远近排列,鸡、狗养在屋里,接近人,猪羊次之,牛马另有栏厩,离居室最远,所以排在后面。看来后一说似乎有些道理。为什么人反而排在六畜之后呢?这问题古书上没有提及,古人虽不曾发现进化论的道理,但作为能创造工具、有思想的高等动物的人类要比低一等的动物出现的较晚,是合乎生物进化的原理的。
【杀鸡咒语】旧时老辈人杀鸡时候,要对鸡子念叨:“鸡,鸡,你莫怪,你是阳间一碗菜……”
【鸭】雁形目鸭科鸭亚科水禽的统称,或称真鸭。鸭的体型相对较小,颈短,一些属的嘴要大些。腿位于身体后方(如同天鹅一样),因而步态蹒跚。大多数真鸭(包括由于个体大小和体形原因而被不正确地称为雁的几种鸟)与天鹅、雁不同,具有下列特征:雄鸟每年换羽两次,雌鸟每窝产卵数亦较多,卵壳光滑;腿上覆盖着相搭的鳞片;叫声和羽毛显示出某种程度的性别差异。所有真鸭,除翘鼻麻鸭和海鸭,都在头一年内性成熟,仅在繁殖季节成对,不像天鹅和雁那样终生配对。
【种鸭】种公鸭要选择头大、颈粗、胸深而突出,背宽而长,嘴齐平,眼大而明亮,腿粗而有力,体格健壮,精神活泼,生长快,羽毛紧密,有光泽,性欲旺盛。种母鸭的选择,以产蛋为目的,选择的母鸭应体长而丰满但不肥胖,嘴长,眼大而灵活,头稍小颈细长,腿粗壮,两腿间的距离宽,胸部深宽,臀部丰满下垂而不擦地,尾部宽扁齐平,走路稳健,觅食力强,羽毛细致,麻鸭的斑纹要细。如果以产肉为目的,应选择体长,背宽,胸深而突出,羽毛丰满,行动迟缓,性情温驯,生长快的鸭子。.
【鉴鸭四法】一是外形鉴别法:一般头大,鼻孔窄小,沿嘴甲呈线状,身体圆,尾巴尖的是公鸭,而头小,鼻孔较大略呈圆形,身体扁,尾巴散开的是母鸭。二是鸣管鉴别法:鸣管又称下喉,位于气管分叉的顶部。公鸭在此处有一个膨大的球状鼓室,直径为3—4毫米,从体外胸前可以摸出,母鸭无此鸣管。三是摸肛鉴别法:左手托住初生雏鸭,使其背朝天,腹朝下,以大拇指和食指轻夹颈部,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平提肛门下方,先向前按,随着向后退,如感触到有其麻粒或油菜籽大小的突出之物,是公雏鸭,否则为母雏鸭。四是翻肛鉴别法:将初生雏鸭握在左手中,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鸭的颈部,头向外,腹朝上,成仰卧势。然后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分开肛门旁边的羽毛挤出胎粪,轻轻地将肛门张开,并使其外翻。公雏鸭可见到长约4毫米的突起物(阴茎),母鸭则无,或仅有残留痕迹。
【鸭传说】竹山民间关于鸭子有一个传说,说是鸡子有生殖器官,鸭子为什么没有生殖器官呢?那是因为阎王爷在给各种家畜、家禽发放生殖器官的时候,鸡子走路速度快,跑到了鸭子的前面,鸡子领到了生殖器官。待鸭子慢吞吞赶到,家禽生殖器官已经发完了,所以鸭子从此就没有生殖器官。鸭子的后代要靠鸡子帮忙孵化鸭蛋生出雏鸭。
【鹅】家禽之一,比鸭子大,颈长,喙扁阔,尾短,体白色或灰色,额部有肉质突起,雄的突起较大,颈长,脚大有蹼,善游水,还可帮人看守门户。“鹅”,形声,字从鸟,从我,我亦声。“我”本义为“执戈之人”,转义为“王族”、“贵族”。“我”与“鸟”联合起来表示“执戈之鸟”、“像警犬那样的警卫鸟”、“王族之鸟”、“贵族家禽”。本义为王公贵族家养的看家鸟(可以像狗那样看家)。(2)、同本义,鸭科中一明确亚科的鸟,亲缘关系是在天鹅和鸭之间,额部有橙黄色或黑褐色肉质突起,有一高的稍扁平的嘴,腿中等长,身体通常较鸭大,颈也较鸭长。家鹅的祖先是雁,大约在三四千年前人类已经驯养。鹅,头大,喙扁阔,前额有肉瘤。脖子很长,身体宽壮,龙骨长,胸部丰满,尾短,脚大有蹼。食青草,耐寒,合群性及抗病力强。生长快,寿命较其他家禽长。体重4至15公斤。卵化期一个月。栖息于池塘等水域附近。善于游泳。主要品种有狮头鹅、太湖鹅等。
【文人佳话与鹅】晋王羲之爱鹅,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鹅走起路来不急不徐;游起泳来悠闲自在。王羲之爱鹅,也喜欢养鹅,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从鹅的体态姿势、行走姿态上和游泳姿势中,体会出自然就是美的精神以及书法运笔的奥妙,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他认为执笔时食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方能使精神贯注于笔端。
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王羲之爱鹅出了名。在他居住的兰亭,特意建造了一口池塘养鹅,后来干脆取名“鹅池”。池边建有碑亭,石碑刻着“鹅池”两字,字体雄浑,笔力遒劲。人们看了赞叹不绝。提起这块石碑,又有一个美妙的传说。
传说有一天,王羲之拿着羊毫毛笔正在写“鹅池”两个字。刚写完“鹅”字时,忽然朝廷的大臣拿着圣旨来到王羲之的家里。王羲之只好停下笔来,整衣出去接旨。在一旁看王羲之写字的王献之,也是一个有名的书法家,他看见父亲只写好了一个“鹅”,“池”还没写,就顺手提笔一挥,在后接着写了一个“池”字,两字是如此相似,如此和谐,一碑二字,父子合璧,更是成了千古佳话。
【狗】亦称“犬”,系由早期人类从灰狼驯化而来,驯养时间在4万年前至1.5万年前,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通常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狗为人类“器”重之处在于它用犬吠夜”的方式守卫家园。另外还指十二生肖里面“狗”。
狗,形声字,从犬从句。“犬”指“动物”,“句”意为“弯曲”、“顺从”。“犬”与“句”联合起来表示“尾巴卷曲的动物”、“驯服的动物”。又名“犬”。学名“家犬”。
狗,听觉、嗅觉敏锐,善于看守门户,可训成军犬、警犬等工作用犬。人类主要用它守营护家。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狗的存在和进化都与人类文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它,人们不仅用精美的艺术作品加以歌颂,而且还视其为最忠实的守护者,更是十二生肖中重要的一员。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始终有着很高的地位。
【看家狗】专门用作看家护院的狗。
【猎狗】专门用于狩猎的狗,竹山俗称撵仗狗。
【油嘴狗】只为讨得吃食的狗。引申为白吃他人东西的人。
【癞皮狗】本意是指生了癞子疮的狗,也指抢吃喝赶不走的狗,引申为爱耍赖的人。
【流浪狗】无家可归、无人收养、四处游走的狗。
【走狗】本意是指走路的狗,引申为听人唆使、替恶人帮凶的人。亦称狗腿子。
【警犬】经过特殊训练,用于协助侦查、勘察案情、搜捕坏人等警务的狗。
【义犬】对主人深深感恩、舍身救主、拼死做回报的狗。
【宠物狗】主人看得十分珍贵、用于消闲、逗乐的狗。
【夸奖、抚摸】训狗方法之一。训练狗的目的是为了“教会”,而不是“骂会”。最好的办法是经常地夸奖和抚摸,让狗明白主人快乐心情的表示方法。但要避免多余的夸奖对狗的夸奖要仅限于狗十分听话的时候。如果动不动就夸奖狗,就会使它产生迷惑,它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得到夸奖。这样一来,关键的训练就很难进行下去。
【口令清楚】训狗方法之一。为了让狗理解和记忆,训练时口令最好使用简短、发音清楚的语句,而且不宜反复地说。发命令时,要避免大声大气或带有发怒的口吻。
【及时纠错】训狗方法之一。当狗正准备做“不可以做”的事情的瞬间,应大声、果断地制止它。如果事后再来训斥它,狗不会明白其中原因而且依然会继续做那些“不可以做”的事。更严重的是,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经常遭到训斥,狗就会渐渐地对主人产生不信赖感,变得不再听主人的话。
【随时随地训练】在散步、吃饭、来客等一些日常生活中,都应耐心地教狗哪些是“该做”,哪些是“不该做”的事。狗不是只教一两次就能马上记住并照办的动物。它需要在不停地训练过程中逐渐形成记忆。因此要求饲养者要有耐心,不断地对它进行训练。
【培养适应能力】狗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常会躲避,或冲着它吠叫,或干脆捣毁它。这有时会给主人造成很大的麻烦。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有耐性,绝不能心急,让狗慢慢地接近它不喜欢的东西,同时要不停地以温和的声音对它讲话,使它平静下来。
【猫】猫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大多数全身披毛,少数为无毛猫。猫的趾底有脂肪质肉垫,因而行走无声。捕鼠时不会惊跑鼠,趾端生有锐利的爪。爪能够缩进和伸出。猫在休息和行走时爪缩进去,捕鼠时伸出来,以免在行走时发出声响,防止爪被磨钝。猫的前肢有五指,后肢有四指。猫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犬齿特别发达,尖锐如锥,适于咬死捕到的鼠类,臼齿的咀嚼面有尖锐的突起,适于把肉嚼碎;门齿不发达。猫行动敏捷,善跳跃。它猎食小鸟,兔子,老鼠,鱼等。猫之所以喜爱吃鱼和老鼠,是因为猫是夜行动物,为了在夜间能看清事物,需要大量的牛黄酸,而老鼠和鱼的体内就含牛黄酸,所以猫不仅仅是因为喜欢吃鱼和老鼠而吃,还因为自己的需要所以才吃。猫作为鼠类的天敌,可以有效减少鼠类对青苗等作物的损害,由猫的字形“苗”可见中国古代农业生活之一斑。猫从高处掉下或者跳下来的时候,要靠尾巴调整。猫有非常独立的性格,爱好运动、非常开朗,如果周围的环境出现了改变,那它会表现十分敏感。它对主人的依赖性是非常高的,如果突然地给它换了个主人,它的心理可能会变得忧郁。虽然成年后的猫不会十分爱好和人玩耍,但它还是会随时在你的视线之内走动的。它是非常含蓄的动物,并且对自己充满自信,对主人很忠心。猫讲究平衡,使带软垫的四肢着地。拽猫的尾巴会影响它的平衡能力,也会容易使猫拉稀,减短猫的寿命。猫基本特征是贪吃,贪玩,爱吃鱼虾和老鼠。
【贪睡】猫一天中有半天处于睡觉状态,还有的猫要睡20小时以上,所以猫就被称为“懒猫”。但仔细观察猫睡觉就会发现,只要有点声响,猫的耳朵就会动,有人走近的话,就会腾地一下子起来了。本来猫是狩猎动物,为了能敏锐地感觉到外界的一切动静,它睡得不是很死,所以不应该称之为“懒”,因为猫只有4-5小时是真睡。
【任性】猫显得有些任性,我行我素。有时候你怎么叫它,它都当没听见。
【爱干净】经常清理自己的毛。小猫在很多时候爱舔身子,自我清洁。饭后猫会用前爪擦擦胡子,被人抱后用舌头舔舔毛。猫的舌头上有许多粗糙的小突起,这是除去脏污的工具。在主人抚摩猫以后,猫舔自己被抚摩的地方:猫在记忆人的味道,因为它担心与主人分开后找不到主人。许多人误认为这是猫嫌弃自己脏。
【善平衡】看到猫在高墙上若无其事地散步,轻盈跳跃,不禁折服于它的平衡感。这主要得益于猫的出类拔萃的反应神经和平衡感。它只需轻微地改变尾巴的位置和高度就可取得身体的平衡,再利用后脚强健的肌肉和结实的关节就可敏捷地跳跃,即使在高空中落下也可在空中改变身体姿势,轻盈准确地落地。
【猫语】猫的叫声不仅能传递信息,而且能表达感情,因而主人能通过观察、判断来读懂它,和它交流。猫有很多种,有嘴挺贫的,有爱沉默的,不能一概而论,要长年和它相处的话,就能读懂它的每句言语。
【猫报恩】一般猫在临死前会预感到自己将要死去,然后他会回到他的主人家“道个别”,然后找个无人知晓的地方独自死去。
【猫叫春】发情期间寻求配偶的异常叫声。
【猫种类】分法有四种:1.西方品种和外来品种;2.纯种猫和杂种猫;3.家猫和野猫;4.长毛猫和短毛猫。
【猫传说】十二生肖是代表地支的十二种动物,常用来记人的出生年。十二生肖中除了龙以外,基本上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动物,可是十二生肖种为什么没有猫呢?因为,十二生肖的说法源于干支纪年法,传说产生于夏,但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考证的是,至少在汉代十二生肖与地支的相配体系已经固定下来了。在汉代以前,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家猫,无论是《礼记》中所说的山猫,还是《诗经》中“有熊有罴,有猫有虎”的豹猫,都是生活在野外的野生猫。
我们今天饲养的家猫的祖先,据说是印度的沙漠猫。印度猫进入中国的时间,大约是始于汉明帝,那正是中印交往通过佛教而频繁起来的时期。因此,猫来到中国的时间,距离干支纪年法的产生已相差千年了,所以来晚了的猫自然没有被纳入十二生肖中。但日常说话中又有某某人是属猫的,意思多指:不在一定范围,不在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