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1)
作品名称:竹山民俗志 作者:三宽居士 发布时间:2016-09-01 20:08:11 字数:10711
农时节气
【农时节气】农民根据千百年生产实践,和对天地气候的掌握以及对大自然物象的认识,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总结拟定了二十四节气,一年十二个月,每月两节气,大体十二天为一节期,前半月为节,后半月为气,以便有效把握农时、农事生产的安排。
正月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开始的节气。立春节气一般在正月,也有的在旧年的腊月。《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
【立春习俗】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就已经出现。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据文献记载,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那么,为什么要到东郊去迎春呢?这是因为迎春活动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东方。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比如宋代的《梦粱录》中就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这就证明,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宫廷,成为官吏之间的互拜。
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更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
现在,城里已不再举行鞭春活动,一些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为娱乐。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
立春节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更实质上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立春节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民间有“打春吃瓜,活到八十八”的民谚,瓜指的是南瓜,山民有在这天吃南瓜馅儿饺子或南瓜馅儿包子的习惯。
竹山县西部山区农村有民间送春人,用红纸剪出牛的模样,或用木板套印牛的模样走村串户,唱着送春调挨家相送,讨要一点零花钱。
立春节气在旧年腊月的,竹山民间认为新年是无春之年,是寡妇年,不宜谈婚论嫁。
【雨水】每年的正月十九日或二十日为“雨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严寒多雪之时已过,下雨开始,雨量渐渐增多,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和生长,抓紧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做好选种、春耕、施肥等春耕春播准备工作。
“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
二月
【惊蛰】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公历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按照一般气侯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竹山人普遍把惊蛰的“蛰”念成“至”音)。
【春分】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公历的3月21日前后(20日~22日)交节,农历日期不固定。《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这天开始昼夜几乎相等,其后开始昼长夜短。
“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春分也是植树造林的极好时机,古诗就有“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之句。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中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三月
【清明】“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意思是清淡明智,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原为二十四节气中“春雨惊春清谷天”中的第五个节气,后来兼并了寒食的习俗。《孝经纬》:“万物至此,皆洁齐清明。”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气候温暖,春意正浓。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死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踏青】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扫墓】扫墓原本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三天)寒食的习俗,唐代以来逐渐合并于清明,才成了清明节的习俗。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当代,墓葬已大多改为方形小石室的公墓。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墓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
【烧包袱】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
【祭拜】祭拜,有的给先人叩头行礼;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因为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
黄巢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荡秋千】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植树】清明是在寒食后的一天,属于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草木吐绿的时节。悼念之后当仰起头迈向未来,冬天之后就是春天。人们在寒食之时,祭祀哀思;寒食之后,就出去踏青、放风筝、荡秋千,插柳。人的生命也当像新种下的树木,在这春风中成长、向上。因此清明也是我国传统的植树节。
【现代清明】清明节是集人们怀念与感恩的传统民俗节日。通常人们在清明前或清明时,为革命先烈敬献花圈,为逝去的亲友扫墓祭奠,为先祖先宗烧香祭拜,以表达敬意、孝敬和哀思。但这个重德、重孝、重恩的传统节日,如今已融入了商业的元素。
【谷雨】“春雨惊春清谷天”的第六个节气。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呜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传说】谷雨二字咋讲?为什么用它做节气名?得从仓颉造字说起。
开天辟地以后,人类经过了几十万年没有文字的日子。到黄帝时代,朝中出了个能人仓颉,他立志要使人间摆脱没有汉字的苦恼,辞官外出,遍访九州,回到家乡杨武村,独独一个住在沟里没人处造字。造了三年,造出一斗油菜籽那么多的字。玉帝听到这件事,大受感动,决定重奖仓颉。奖啥呢?奖了个金人。
那一天晚上,仓颉正在甜睡,忽听有人喊他;“仓颉,快来领奖。”仓颉迷迷糊糊地挣开眼睛,却见满屋子明光耀眼。他不知这是啥缘故,急忙坐起来四下里看。这一看不要紧,却看见地上立着个金人。他心里嘀咕了:这是咋搞的,哪儿来的这金人?莫非是在做梦?正想着,东邻西舍的公鸡呜呜啼叫,不一会天亮了,金人仍稳稳当当地立在地上。他想起梦中听见的喊声,明白了这金人是天上神仙给自己的奖品。又一想,自己只做了应该做的事,不配受这样的奖励。于是,他朝空三拜,算是对神灵的感谢。
第二天,他叫来全村的小伙子,连抬带推地把金人送到黄帝宫中。
黄帝问起金人来历,他只说偶然捡的,并说这是天下之物理应为天下人共用,自己偶然捡得,不敢占为私有,特来晋献。黄帝深知他的人格高尚,笑着收受了。可是,过了四五天,正当黄帝和群臣观赏金人时,突然飞来一道霞光,金人不见了。黄帝心里非常常难受,便派人去给仓颉报讯。
却说仓颉正在酣睡,梦中又听到有人大喊:“仓颉,玉帝给奖你的金人你不要,你想要啥?”仓颉在梦中说:“我想要五谷丰登,让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那人又说:“好,我去报告玉帝让他把金人收回去,给你送些谷子。”听到这儿,仓颉醒来了,一看窗外,只见满天繁星,知道是在做梦,也就没有多想,又呼呼地入睡了。
第二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仓颉正要出门,却见满天里向下落谷粒。那谷粒下得比雨点还密,足足下了半个时辰,地上积了一尺多厚方才停住。仓颉既奇怪又高兴,急忙跑出门去,只见那谷粒铺遍了整个村子,铺满了山川平地。乡亲们也十分惊异,个个都向家里揽谷子。
这时,仓颉忽然想起梦中的情景,知道是玉帝对自己的奖励,便急忙给黄帝报信。走到半路,碰见了黄帝派来的人,相互说清情况,又一块去见黄帝。黄帝听了仓颉的一番汇报,也深感仓颉的功劳是应该大力表彰的。于是,他把下谷子雨这一天做为一个节日,叫做“谷雨节”,命令天下的人每年到了这一天都要欢歌狂舞,感谢上天。从此,谷雨节便一直延续下来了。
四月
【芒种】芒种,是农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竹山民间有“芒种芒种忙忙种”的说道,意思是说农活很忙。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夏至接近远日点,冬至接近近日点,且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快,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慢,夏长冬短由此得来。
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五月
【立夏】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是古时按农历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迎夏仪式】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
【立夏称人】往年,立夏日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不肯不肯偏不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不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从小数打到大数),不能外打里。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
竹山民间有“立夏三天连枷响,立夏三天遍山黄”农谚,说明夏季作物的成熟与忙碌收割。
【小满】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到达黄径60°时为小满。从气候特征来看,是正式进入了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
【小满饮食习俗】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竹山人称作苦米儿菜。旧社会农民每年春天青黄不接之时,要靠苦苦菜充饥。苦苦菜,带苦尝,虽逆口,胜空肠。
六月
【小暑】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小暑传说】“六月六”这天,相传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在小暑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选择这一天“晒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民间说,“六月六,百索子撂上屋”。相传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被银河分割在两岸,一年中只有”七月初七”这一天可以相会。但在他们中间却横阻着一条银河,又没有渡船,怎么办呢?所以六月六这一天,天下的儿童多要将端午节戴在手上的“百索子”撂上屋,让喜鹊衔去,在银河上架起一座象彩虹一样的桥,以便牛郎和织女相会。
相传这一天也是“小白龙”回家的日子。因为“小白龙”犯了天条,被龙王父亲囚禁在很远的一个小岛上,失去了行动自由,唯有六月六这一天,龙王恩准其回家探母。“小白龙”由于探母心切,所以一路上昼夜兼程,带来了惊雷闪电,狂风暴雨。
【小暑习俗】六月初六日为“天贶节”。据史书记载,此节始于宋代哲宗元符四年。“贶”即“赐”,即天赐之节。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属赐“冰麨”和“炒面”之因,故称天贶节。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之一。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沾边儿也应辟恶。
【大暑】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七月
【立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每年八月八日或九日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而秋季又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立秋节】立秋节,也称七月节。时间在公历每年8月7日或8日开始。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于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摸秋】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谓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按照传统风俗,是夜瓜豆任人采摘,田园主人不得责怪。姑嫂归家再迟,家长也不许非难。此俗清代以前就有,民国以来仍流传在民间。孩子们在月亮还未出来时,照例钻进附近菜园玩耍,如果摸到葱,父母就认为这孩子长大后很聪明;如果摸到瓜果,父母就认为孩子将来不愁吃喝,事事顺利。人们视“摸秋”为游戏,不作偷盗行为论处。过了这一天,家长要约束孩子,不准到瓜田里拿人家的一枝一叶。
【秋忙会】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市等货市。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物资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秋收互助】秋忙开始,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妇女、老人、十来岁的小孩们手提竹笼,一排接一排,一株接一株,挨着个儿去扳。切忌“猴子搬玉米,搬一个撂一个。”而是扳倒一个放在篓子里,然后放在地头玉米穗堆子里,最后挑回家。头茬先搬已经成熟了的玉米穗,未成熟的玉米穗,留下来二茬再去搬。二茬、三茬是用同样的办法去扳。最后捞空茬,把剩余的玉米穗,不管老嫩、一齐搬回家中。看谁家的玉米成熟得早就先给谁家搬,既不违农时,又能颗粒归仓。
【秋田娱乐】秋天秋种秋收,忙得不亦乐乎。但忙中也有乐趣,常见一些青年人和十余岁的孩子,在苞谷长成一人高初结穗儿的时候,田间里正是他们玩耍、做戏的场所。他们把嫩包谷穗扳下来,在地下挖一孔土窑,留上烟囱,就是一个天然的土灶,然后把嫩包谷穗放进去,到处拾柴禾,包谷顶花就是很好的燃料,加火去烧。一会儿包谷穗就被烧熟了,丰硕的包谷宴就在田间举行。他们还上树捉麻雀蛋,就地打兔子,能吃的野味很多,都可以在野地的锅里烧制出来。有荤有素,百味俱全。他们还把打来的柿子,弄来的红苕,放在土窑洞里,温烧一个时辰,就会变成香甜的红苕与柿子。这种秋田里的乐趣,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来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要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啃秋】啃秋,也称为“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秋社】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
【处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8月23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
【游秋】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度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引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河灯是为了普度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八月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白露是九月的头一个节气。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
竹山民间过白露以后就开始腌制辣椒、白菜等酸菜。祖辈相传说过了白露腌酸菜不会腐烂变质,能保存到第二年甚至更多年。
【秋分】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秋分之“分”为“半”之意。二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秋分,“分”即为“半”。秋分时,昼夜等长。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九月
【寒露】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霜降】霜降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在10月23日或24日,太阳位于黄经210°时为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是指初霜,此时气温降至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成白色结晶体,称为霜。不耐寒的植物将停止生长,呈现一片深秋景象。
十月
【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开始。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
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等习俗活动。在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民自己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来历】根据周朝的记载,民间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地的活动,又因为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虽然冬至不是年节,但人们习惯把冬至看成‘节气年’的分界点”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小雪】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11月22日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40°时为小雪,也是天蝎宫和人马宫的分界点。“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二十四节气解》中说:“雨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腊月
【小寒】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时为小寒,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大寒】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