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流年二十四借书
作品名称:风雨流年 作者:鲁芒 发布时间:2009-03-05 12:19:34 字数:4388
二十四借书
就在初一四班男生宿舍的东旁,隔一条南北甬道,有几间房屋又旧又矮,瓦楞上长满了青苔,房脊上野草茂盛,房子的后面是一道石砌的墙垣,墙外是一片荒凉的坟场。甬道两边栽满了白杨。白天,枝叶交错的白杨遮得房屋十分幽暗,日落后晚风飒然而响,时闻墙外野猫悲鸣,即使心理再健康的人,听之不禁悲从中来——这就是鲍加登老师住的地方。
也许是学校故意安排他住在这里,与一位名叫柏永芳的右派教师为邻;也许是鲍老师性情偏僻怪张,不喜喧闹,自己选择了这一清幽的佳居。这些我们不必深究。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从西往东,门旁都钉着竖木牌,上面依次写着鲍加登、柏永芳、单硕、张可夫等人的名字。这些单间房,在当时既是他们的宿舍,又是他们的办公室,他们就在这里备课、睡觉,当然也可以在这里接待学生。
方云汉和黄蔚自从在凤山中学上了第一堂语文课以来,就对鲍加登老师产生了崇拜心理。两位同学极力调动他们的人生阅历,想在现实世界中找出一个跟他类似的人来,然而这是枉然的。要么是衣冠楚楚而内心丑恶不学无术的伪君子,要么是些猥琐不堪苟且偷安的粗俗之辈,当然也有表里平常随波逐流的芸芸众生,但却没有像鲍老师这样看似魔鬼实为圣贤的人。两颗稚嫩的心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世界是多么别扭、奇怪!为什么不能将一副娴丽的外表赐给一个美好的灵魂呢?
习惯成自然,现在他们已不觉得鲍老师丑陋了,因为除了鲍老师那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使他们产生了好感之外,课外的接触和交谈,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一年以后的一天,晚饭后,黄蔚约方云汉一同来找鲍老师。黄蔚是个活跃的女孩子,在这几个人里面,她常常是活动的组织者。
他们进到鲍加登的宿舍的时候,屋里的光线已经很暗了,因为甬道上白杨的巨大阴影吞没了这里的光线。但借助于暗淡的电灯光,还可以看清他屋里的陈设。最显眼的是那个简陋的书架,将狭窄的房子隔成内外两部分,里面是鲍老师的卧室,外面是他的办公室和客厅。方云汉和黄蔚最注意的是那个大书架,它是用一些粗加工的木头钉起来的,分四层,每层都用不规则的木板垫起来,而鲍老师的图书就一层层地竖放在那上面。图书的整齐掩盖了书架的粗陋。
靠前窗是一张古旧的抽屉桌,黑红色的颜料已经剥落,桌面上斑斑点点,十分难看。这就是他的办公桌。
靠近门口的西墙根,有一个破木箱,是用几块粗糙的木板钉起来的。木箱盖上放着一个瓷碗,碗上横着双黑竹筷,碗旁是一盘切细的萝卜咸菜,咸菜里有一些发红的东西,想是辣椒。一把竹皮暖壶就静静地站在那些餐具旁边,好像做了守卫者,生怕那些东西被盗走似的。
“坐吧。”他说,从里间屋取出两把破旧的课凳,让大家坐下,自己坐在桌前的那把旧式的圈椅上,一只脚着地,蜷起腿,将另一只放在椅子上。
对鲍老师这样寒碜的陈设,以及不雅观的习惯动作,他们几个人已经习以为常了。因为一年来,他们不知来过多少次。他们常常在这简陋的房间里无拘无束地跟老师进行交流。
方云汉和黄蔚坐在课凳上。
鲍老师从他的衣袋里掏出他的烟袋和烟荷包,装上一袋旱烟,划火柴点着,然后猛烈地抽了起来。屋子里顿时烟雾弥漫。同时,劣等烟草的难闻的气味呛得人嗓子眼里痒痒。他每抽一口,就大声地咳嗽一会儿,好像很难受的样子。
“老师,您的气管不好,您为什么还要抽烟呢?”黄蔚看着鲍老师那张憔悴的脸,带着责备的口气说,一面用细长的手指替老师拍掉落在衣襟上的烟灰。
“这叫积习难改呀。我明明知道吸烟没什么好处,可是烟瘾太大,戒烟的决心老是下不了。”鲍老师无可奈何地说。
“那您就少抽点也好,老师。”方云汉也说。
“好,我听你们的。”鲍老师站了起来,毅然地来到门口,就墙角的石头上狠狠地磕掉铜烟锅子里的烟灰,然后把烟具扔到墙的一角,回到他的座位上,但是他的两只手不知放在哪里了,便蜷起一双胳膊,将臂肘撑在桌子上。“我现在要改邪归正了,浪子回头金不换呀,哈哈哈哈……”他向他的学生转过身子,十分幽默地说,“毛主席教导我们,有错误改了就是好同志嘛。”
同学们都笑起来,鲍老师身下的椅子也嘎吱嘎吱地凑热闹。
“您真是个乐天派,老师。”黄蔚说,她笑得脸色通红。
“我这就叫自得其乐呀——怎么,方云汉,今天又想起了个什么课题呀?”
“老师,”方云汉毫无拘束地提出他预先想好的课题,“我跟黄蔚都喜欢古诗,我们常常看见你在黑板上抄写古诗,像‘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飞度玉门关’这样的诗,觉得很有味儿,读起来也顺口。老师,您说一说,您最喜欢什么样的古诗?”
“请老师给介绍一下,我们课外应该背什么诗。”黄蔚接着问道。
鲍老师的两只手分别往两个衣袋里掏。
“爱好什么诗,这跟人的性格有关系,像我,就爱好李白的诗歌。”
“李白的哪些诗最好呢,老师?”方云汉又问。
“古风。”
“什么叫古风?”
“古代自由诗,不讲格律的诗。”
“噢……”方云汉显然刚刚明确了“古风”的含义。
“李白的《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很好。”鲍老师兴奋起来,扬起眉毛,有声有色、摇头晃脑地背诵起来。他背完了《将进酒》,又背《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近结尾的时候,他站起来,放慢速度,突出了最后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背完之后,他用手帕擦了一下迸到嘴唇上的白沫儿,又仰着脖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好像很累似的。
黄蔚问道:“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老师?”。
“李白看不起那些坏官吏,也就是那些不学无术、专门玩弄权术整人的人,李白骂他们是‘蹇驴得志鸣春风’。”鲍老师解释说,一面往门外溜了一眼。
“什么叫蹇驴呢?”黄蔚又好奇地问道。
“‘蹇驴’就是瘸腿驴,一头瘸腿驴要是得了志也迎着春风叫起来,哈哈哈……”他连说带笑,简直像个狂人。
“老师,您真有意思。”方云汉说,接着放声大笑。黄蔚也笑得满脸通红。门外白杨树的叶子发出刷刷的响声,好像也在笑。
另外,鲍老师又介绍了屈原和陶渊明的诗,对每位诗人他都能说出他的有名的诗句。
黄蔚说她想读一些白话诗。鲍老师叫她读一读艾青的诗,说近几年一些诗歌矫揉造作,华而不实,价值不大,艾青的诗有独特的风格,值得一读。
方云汉说,他看见课本上的几篇古文很有意思,想在课外阅读一些古文,鲍老师向他介绍了《古文观止》这本古文选集。
方云汉说他也很想看几部长篇小说,鲍老师给他介绍了巴金的《家》。
最后鲍老师诚恳地劝他的弟子说:“学习语文,还要注意打好基础,不要急于求成。当然,我很赞成古人‘开卷有益’的说法,无论什么书,读一读总是有好处的。”
铃声舒徐地响了起来。方云汉和黄蔚告别了鲍老师,到教室上晚自习去了。
星期二早饭后是借书时间,方云汉约黄蔚、李晓军和高捷到图书室去借书。李晓军借了一本《红旗飘飘》,高捷借了一本高士其的科普作品集。方云汉对他俩很不满意,因为他俩没按照鲍老师的推荐来借。黄蔚则说这叫各有所爱,就像各人有各人的性格一样,别人不能干涉。
李晓军和高捷一块儿离开了借书室。
方云汉向图书管理员王佑才要了本图书目录来看,那本目录是王佑才用极工整的正楷毛笔字抄写的,字迹清晰,分类合理,一目了然。方云汉在古代汉语部分找到《古文观止》,在古代文学部分找到了《李白诗选》,在现代文学部分找到了巴金的《家》。按图书室规定,一次只能借一本,一周必还。根据自己的计划,方云汉向王佑才提出要借《古文观止》。
“怎么?你要读《古文观止》?”王佑才手里捏着黑边老花镜,惊异地望着面前的方云汉,用很慢的语速说,“初中生学好语文课本上的几篇小古文就够了,《古文观止》可不是你能读得了的,连我都一知半解呢。”
“这……我能读。”方云汉不知所措地说,他根本没料到他会遭到拒绝。
“你有点自不量力吧。现在的学生就是好高骛远,志大才疏,眼高手低。”王佑才极力地拼凑着成语说,“学习应当循序渐进,不这样就是欲速不达呀。”
方云汉觉得这个人并不比鲍加登有知识。他四十多岁的年纪,一张脸像得了肝病似的发黄,面皮倒是挺干净,只是没有一根胡须,很像个老尼姑。他的眼皮很长,总是耷拉着,像帘子一样遮住他那双看不起人的小眼睛。有人说,他并非瞧不起人,他长的就是那个样子。方云汉自责也犯了以貌取人的错误,所以尽量把他估计得好一些。他虽然自幼受爷爷奶奶骄纵,形成了任性的毛病,但此时却忍住了火气。
“这样吧,王老师。”做任何事情都不拐弯的方云汉退了一步,“您说的也许有道理,我就先不读《古文观止》了,您把那本《李白诗选》借给我看一看吧。”
王佑才抬了抬眼皮,仍然不解地问道:“你为什么要借这本诗集?那么多当代的革命诗歌,你为什么不愿意读?”
“这人也真怪,难道借什么书还一定得按照你的意见吗?”方云汉想,不觉火气上来了。
“我为什么不能借一本《李白诗选》看?是谁规定必须借当代诗歌的?”他冲动起来。
“是我规定的!”王佑才也有些愠怒地说,“这是学校,教育学生我有责任。你看刚才跟你同来的那两位同学,一个借的是革命回忆录,一个借的是科学家写的诗。你呢,为什么偏借这些古董呢?”他的黄脸变红了。
“那么,你要我借什么书呢?”
“《红旗歌谣》,这是最好的诗了,郭沫若和周扬编的,搜集的全是歌颂三面红旗的民歌。”
“不借。”方云汉固执地说,“你认为好的,我不一定认为好。”
“不借就算了!”王佑才没好气地说。
方云汉不服气,便跟那管理员吵了起来。
黄蔚见状,急忙劝架。
“方云汉,你不要跟老师吵了。”她心平气和地说,“老师也是好意。我们应该把我们的想法诚心诚意地给老师讲明白——老师,我们俩原来就接触过《千家诗》,喜欢古诗,想借一本看一看。我想,您也是从我们这么个年纪过来的,您会理解我们的。无论如何,请您借给他那本《李白诗选》吧,我也想看一看。等看完了,我们再看《红旗歌谣》——另外,我想借一本《艾青诗选》。”
“《艾青诗选》?”王佑才说,长长的眼皮一下子缩短了,那双小眼睛睁大了,他的目光甚至有些惊恐,“你知道艾青是什么人?”
“不知道。”黄蔚答道。
“他是大右派呀!”
“可是他的诗写得很好。”黄蔚又说。
“他人很反动。”王佑才道,“他的书只能封存,不能借阅。你怎么喜欢上他的诗呢?你可不能受这样的毒草的毒害呀。”因为他对黄蔚尚有好感,语气中还带着点惋惜。
“什么毒草?反动又怎么样?”方云汉气得脸色发红。
“我看你这话也很反动!”王佑才怒气冲天地说。
事情出现了僵局,黄蔚只得拉方云汉离开图书室,二人悻悻地回到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