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青春校园>黑色芬芳>第三章 分离(四)

第三章 分离(四)

作品名称:黑色芬芳      作者:晓音      发布时间:2016-07-24 19:31:41      字数:3911

  沈樱分回江西,虽然与留在大上海相比,多少有些失落,但和夏风的距离近了,南昌与丰矿之间,只有不到一小时车程,失落之外,似乎又有所补偿。
  只要有空回丰矿,她就会去找夏风。
  放暑假了,她满心欢喜地准备向夏风宣告她的新发现:她发现连鲁迅都承认他们那个时代小品文第一人是周作人!她喜欢周作人冲谈的文风,温和敦厚,完全是传统士大夫的品性,他关心妇女和儿童,乃大家风范。较之鲁迅,完全是另一种人生观,处世观。
  可是,她的观点遭到了夏风严厉的批驳,他甚至用了“浅薄”“不明是非”这样的词。沈樱当即回驳他,两人之间,发生了从未有过的争论。
  “一个汉奸,值得你这么欣赏吗?”夏风道。
  “一个人的政治立场与文章水平是两码事。鲁迅的短命恐怕与他喜欢斗争有关。而周作人活了八十多岁,如果不是红卫兵的折磨,他还可以多活几年,还可以写更多好文章。”沈樱道。
  “梅兰芳就不给日本人演出,蓄须明志,为什么周作人做不到?”
  “他是日本女婿,恐怕外人是很难搞得清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并不想看到他为国捐驱,同时也把好文章一起给捐了。”沈樱道。
  “你这完全是投降主义。没想到读了这么多年书,思想变得如此是非不清。”夏风感叹,甚至有些愤慨起来。
  “是非并没有唯一标准呀。”沈樱一步不让。
  “但你要知道,他是为日本人服务!”
  “日本人在中国时,谁不是直接或间接为日本人服务呢?日本人也要吃中国大米,你不说那些种米给他们吃的农民也是汉奸?也许有他,还可以让日本人少干些缺德事,这不是不可能。”
  “我说不过你了,但我不赞同你的观点。”
  “你不喜欢看见你的学生进步吗?”沈樱问。
  “我不认为这是进步,相反,这是倒退!”夏风感到悲凉。
  他们不欢而散。
  沈樱感到很迷茫,她和夏风之间,再也没有默契了吗?
  沈樱问自己,你为什么不能像别人一样,一辈子尊重你的老师?
  她心里的另一个她马上回答:
  尊重,并不代表全盘接收,没有争论。
  尊重,也不代表固步自封,不再前进。
  可他说,这不是前进,是倒退。
  历史是螺旋式前进的,这谁说的?马克思?
  尊重一个人的人格,可不可以与反对他的观点同时存在呢?爱一个人,可不可以不爱他的思想?不爱一个人的思想,可不可以只爱他的人格?沈樱的脑子热起来了,好像那炎炎大日头,令她发昏。
  沈樱和夏风虽然只差了五岁,却似乎相差了一代。77年恢复高考,夏风考取宜春师专,国家正处于政治上拨乱返正时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正处于大力宣传阶段。82年,沈樱上大学之后,许多“毒草”书才开始解禁,重新印刷,西方哲学思潮大量涌入,开启了继本世纪以来的第二次西风东渐。就本土作家而言,沈樱发现被鲁迅批得体无完肤的梁实秋,文章竟然写得那么美,“汉奸”周作人那么可爱,从没听过的张爱玲那么有才,林语堂风趣幽默,沈樱突然觉得,自己以前的眼光太狭隘了。
  上海各大学学生文学社办得风起云涌,才子们见多识广,文采斐然,清新脱俗,文学早已不只是中文系学生专门的营生,文史哲,成了那一代青年的最爱,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工科生,他们的阅读范围很广。而夏风似乎还没从鲁迅辛辣讽刺的思维习惯里走出来,他局限在中学课本可怜的几篇八股文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沈樱去到职工医院找杨柳,杨柳正好忙完了。两人站在办公室的阳台上聊了一会。这时候的杨柳刚生完小柳,回到工作岗位,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成熟和圆润的母性气息。
  “你何必与他争,你应该放下他,去追求更好的能和你站在同一层次的人。”杨柳如是说。
  沈樱暗暗感叹杨柳已经走出了青峰的阴影,走出了青涩懵懂的过去,整个人变得明朗,她不再是过去的杨柳。
  “人们总是喜欢赞美青春,其实每个年龄段都有它的优缺点,青春最大的缺点就是不懂事,而等到吃了亏懂事之后,必定青春不再了。”杨柳继续发表她高论。
  “那有没有懂事的青春呢?”
  “那需要有很好的家教,要早慧,要遇到可以包容你的不成熟,同时等你成长的人,最好是一起成长,要不然就会不合拍。”
  “你不觉得太早成熟的人,也会失去青春最宝贵的特点,那就是勇敢和无畏吗?”沈樱又问。
  “无知者无畏。”
  “你没发现,过于成熟,思前想后,会迈不开脚步吗?”沈樱道。
  “是的,太无畏和太裹足不前,都不好。”
  “你和楚彪为什么那么和谐?”
  “在某些方面,要懂得放低标准。”杨柳诡秘一笑。
  沈樱暗暗琢磨“某些方面”四个字。
  快开学了,夏风忙着招生,还要招一个补习班,上面三令五申不许办补习班,可他看着管得还没那么严,冒险办班。想补习的学生真多,高考与从前相比,更像是一场全国人民的战斗,与谁斗呢?与自己斗,与他人斗!工地要停工,汽车要绕道,的士、警察全部武装起来,家长在烈日下引颈苦盼……
  每当高考,夏风都很容易想起沈樱,不知为什么,沈樱沉默的面孔,仿佛成了高考的符号。她真是个好学生,懂得控制自己。其实,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中。当年,他也想好了,高考三天不要和她说话。沈樱平时就告诉他,她考试的时候,他不要进教室,否则她就可能考砸!这小姑娘,名堂真多呀,害得他每次都要等到快考完了才敢站在窗外往里望一望。她要跟谁坐一桌,他就得依她;考语文,作文是命题的,她要写成什么体裁,就写什么体裁,他也不敢少给她分,因为她总有充分的理由说明自己是对的。没办法,学生牵着老师的鼻子走,沈樱之后,就再没有过。
  他和她之间一直保持着通信,基本上一星期一封,七年,厚厚的一摞,他没地方放,都藏在办公桌下面的柜子里。这女孩,整天就是强调要平等,上了大学更是不想把他当老师了,他总想给自己留点老师的尊严,可是,如果说错了话,她犀利的眼光,让他无处躲藏。
  有一次,他坐在教室讲台上监考,看完沈樱的来信,就在翘着的二郎腿上写回信,一只眼睛偶尔朝下面扫一下。
  他写道:“七年来,你的来信滋润着我的天空,丰富着我的生活,……”
  他在医院照顾病人过夜,也是靠写信给她,才打发掉漫漫长夜。而她,最喜欢这类带着特殊气味的信,她说里面充满神秘的温暖。
  可是,后来,不知为什么,她和他越来越不合拍了。也许她长大了,眼界高了,也许是他停滞不前,读书太少。总之,他们之间的距离渐渐远了。
  三十五岁后,他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沈樱是不会回丰矿了,不会回到他身边,他必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家庭责任了,娶妻生子,岁月平凡。
  他决定和梅雨结婚。
  对于梅雨来说,功夫不负有心人。
  对于夏风来说,遥远的星星,不如炉火温暖可亲。
  有时,一篇文章可能比不上一碟芫荽香。
  对月空谈,不如围炉煮一锅香香的夜宵。
  最爱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同样,最合适的不一定是最爱的。
  不过,夏风写给沈樱告知自己要和梅雨结婚的信,还是写得有些艰难:
  “沈樱:
  我和梅雨定于国庆节结婚。如果方便,希望你回来参加我们的婚礼。
  此致
  敬礼!
  夏风
  1995年9月10日”
  完全的外交辞令。
  一封不到五十个字的简信,宣告了一种生活的结束,也宣告了另一种生活的开始。
  人生总是要选择,要转折。
  那一只印着复旦大学校徽,后来又印着江西师大学校徽的白色飞鸟,终于不再在丰矿一中校园的天空中出现。
  逝者如斯乎,逝者如斯鸟。
  那一年,沈樱三十岁。她在考虑是否参加他们的婚礼。
  她在校园的操场上,绕着圈徘徊了几个晚上。望着天上的云,邓丽君的歌声不断在耳旁响起:
  “云河呀,云河,云河里有个我……”
  她决定参加婚礼。
  真心祝福。
  婚礼是在一中礼堂举行。全校老师差不多都来了。隆重,热闹。
  在礼堂的一个角落,沈樱遇到夏风,两人站定:
  “我以为你会感到委屈。”夏风看着沈樱。
  “不,你的选择是对的。”沈樱低头回答。
  两不相欠,多好的结局。
  “你要抓紧时间,你也不小了。”夏风叮嘱。
  “时间是抓不紧的,只有任其流逝。”沈樱不无伤感。
  人来人往,赶紧回到自己该站的位置。没有时间再多说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无论你情不情愿。
  那就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好好守着,站成一棵树,最好是棵参天大树。
  梅雨自然打扮得很漂亮,红色上衣,红色头花,红妆艳抹,她一直在笑,看到沈樱和夏风站在一起,急速又从容地从远处悄然而至,“欢迎你啊!”没有停留,就挽着夏风的手臂转向和别的来宾寒暄,一种胜利者的姿态,沈樱不用看都一清二楚。
  师生之间,也许这是最理性的结局,毕竟学生是会长大的。
  梅雨终于嫁给了自已心爱的人。
  ……
  可是,后来,梅雨说,只要听到夏风要去南昌出差,就会吃不下饭。
  女人的直觉是如此灵敏。
  夏风去南昌出差,忍不住给沈樱打电话。
  他们相约去了艾溪湖。
  坐在湖边,沈樱画了一张图。
  图中,两条从不同方向而来的线,并行了很长时间,看似要相交了,或者说不细看以为相交了,结果又朝着不同的方向各自走远。
  夏风看着图,良久。
  他有许多话想说,又吞了回去。
  他本来想说,他想离开梅雨。
  他期待她说,我们在一起吧。
  他还想说,原来现实和想像不太一样。
  身体安顿了,灵魂却无处安放。
  他不快乐。
  他什么也不缺,唯独缺心灵的快乐。
  为什么她这么不主动?
  她心里另外有人吧?
  自己选择的,怪不了她,她至今还是单着。
  沈樱似乎看出了他的心事,劝道:“梅雨已经不错了,换了别人,可能还不如她。”她话里有话。
  他还能说什么呢?
  每个人都是一条曲线,穿行在这个世界上,时不时要与别的线相遇,有的相交之后平行地朝着同一个方向并肩前进,有的,相遇之后各奔东西,无数的线条在穿行,于是,这个世界生动起来,相遇,相交,平行相向或相反地继续前进。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