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总统府的炮声>第十章

第十章

作品名称:总统府的炮声      作者:小白菜      发布时间:2016-07-02 20:25:04      字数:3379

   天黑了下来。
  陆志云和林树巍带着几个警卫还在路上。
  几声鸦叫,一湾流水,都令他们异常警觉。
  月亮浮了出来。淡淡的月影,显示出一棵松树的后面有人探头探脑。林树巍远远看得真切,看准了时机就是一枪,近了一看,才知道是一条狗在撒尿。
  就在这时候,前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听声音,不是一个人,而是一队人快速跑来。
  林树巍大吃一惊:“哎呀,闯祸了。”
  随即,他们分散隐蔽,子弹上膛,作好了战斗的准备。
  一队人马从他们面前跑了过去,突然停住了。又转了回来,他们发现了停在路边的那台车。
  有人报告:“连长,枪声是在这个地方的。”
  连长果断地说:“搜!”
  陆志云站了出来:“陈连长,不用搜了,我们都在这儿。”
  陈连长看到陆志云,一下子握紧他的手,说:“哎呀,终于在这儿看到你们了,孙总理怕你们路上遇到麻烦,让我们赶来接你们。”
  陆志云也不多说,一挥手:“走!”
  不一会,他们便到了韶关北伐大营。
  还没进门口,便从里面出来一个警卫。那警卫问:“林树巍参军在吗?”
  林树巍看到那警卫很急的神情,便问:“你找我有什么事?”
  那警卫说:“我在此等候你多时了,孙总理急着找你呢。”
  林树巍便跟随那警卫,到了孙中山的办公室。他一进屋子里面,屋里立刻平静下来。刚才争论不休的办公室显得鸦雀无声。
  孙中山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说:“树巍呀,回来啦,好呀!”指指对面。
  林树巍便在孙中山指的地方坐了下来。这时候,他才看到屋子里还坐着另外五个人:蒋介石、胡汉民、汪精卫和财政部次长廖仲恺。
  廖仲恺说:“去年7月平定广西后,12月我军在广西桂林设立大本营,准备北伐,但到今年春,为什么了放弃桂林,选择现在的广东韶关,这样劳师动众,外面有人表示不理解……”显然,他在林树巍进来之前正在说话,现在继续把话说完。
  孙中山环视四周:“大家都说说,有什么说什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看着蒋介石,“你说说。”
  蒋介石说:“我认为,弃桂择韶,改道北伐是符合实际的,因为滇军内讧,削弱北伐军力量,阻碍了北伐。”蒋介石站了起来,“大家知道,以前在我们北伐旗帜下的滇军,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驻粤滇军,另一部分是1921年初被顾品珍逐出云南的唐继尧残部,这两部分滇军此时均由李烈钧直接统领。但到今年年1月,唐继尧认为回滇复辟时机己到,因而伺机纠集残部,擅自离开北伐阵营,严重地削弱了我们北伐军力量。当唐继尧打败顾品珍重新占领云南后,又从侧面威胁我们北伐军,成为北伐的后顾之忧。我们必须避实就虚,改道韶关,攻打北洋军阀武装力量最薄弱的江西的敌人……”
  孙中山沉吟了一下,便叫汪精卫:“你也给大家说说。”
  汪精卫喝了口水,清了清喉咙,才满怀激情地说:“韶关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政治、经济、交通条件,是孙中山出师北伐的最佳地点。韶关能够成为出师之地,首先取决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韶关是广东北部重镇,“据五岭之口,当百粤之冲”[3],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韶关及其所属县,如乐昌、南雄等都位于五岭腹部,尽占五岭山险之利,俯视湘南平原、赣江河谷,以及珠江三角洲,进可攻,退可守,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历史上,曾有徐道覆和陈霸先由此率兵北伐成功的战例。因此,孙中山在桂林无法成为北伐出师之地时,韶关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就成为北伐出师之地的最佳选择。
  汪清卫停顿了一下,喝了一口水,又继续说:“韶关在广东北部,历史上是广东对内地交往的主要通道。下游有北江与整个珠江水系相连,上游能循浈江、武江直达广东北部边界。更重要的是经过韶关的粤汉铁路与广州相通,由广州至韶关午发夕至,仅数小时就能往返,交通之便是其它地方无可比拟的。因此,把北伐大本营设于此,便利于后勤军需的运送和北伐部队的集结与展开。广东是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有优良的革命传统,革命思想影响深远。因此,从韶关出师,容易得到广东民众认同和支持,这是有利的政治条件。”
  廖仲恺也说:“韶关背靠的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地方富庶,有利于物资供应。广东人口众多,地方富庶,有广州这样重要的工商业城市,有兴旺的对外贸易,因而能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保证北伐的进行。相对而言,广西地瘠民贫,人少财薄,无法承担北伐沉重的经济费用。从桂林出师,难以取得广东的直接支援,客观上加重了北伐的困难。”
  “现在,外面有一些说法,责备北伐仓促,操之过急,时机不成熟。”孙中山沉重地叹了一口气,“其实,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目前直奉混战,打得难解难分、无暇南顾之际,我们挥师抢先打到九江,则北伐事半功倍。若待直奉战争告一段落,直系兵力调转枪头,挥师南下,北伐就事倍功半,困难陡增。而且,我们目前掌握北伐部队有滇军,拥有两个军约2万人;有粤军许崇智部,兵力约万余人,有吴铁城指挥的总统府警卫旅和程潜的攻鄂军,兵力约五、六千人,共4万人左右……”
  廖仲恺也说:“为解决财政困难,减轻广东军费负担,也必须早日出师。现在广东革命根据地相对稳定,但临军费沉重、财政困难等危机。大本营不仅无法应付日常的支出,连最紧迫的军费都无法保证。因而只好依靠变卖公产,增加捐税和强制借款等筹款方法,财政困难不仅影响了军事,而且影响了人心。趁北伐之机,将驻在广州的各路骄兵悍将调遣出粤,给广东人民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这时候,林树巍说:“北伐机会确是难得,但广州后方不稳定啊。”
  此语一出,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说不出话来。
  孙中山听了,一拍桌子,骂:“这个竞存(陈炯明),也太让我失望了。我让仲恺转告他,:要他参加北伐,同时筹措500万元的军费。他居然断然拒绝,才被我罢黜了。”
  蒋介石捏紧拳头,捶着桌面说:“我早说过多次,北伐须必安定南方,陈炯明问题,早应该在出兵北伐前解决,免得北伐军背腹受敌。”
  孙中山站了起来,在屋子里踱步,他站在窗前,夜风吹进来,他打了个喷嚏,不由心潮翻滚,在他的内心深处,何时不想清理了这个北伐的障碍?然而,陈炯明在夺取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在社会上和革命阵营内有一定的影响,自己与他的矛盾还只是表现为战略上不同意见的分歧,在他的反动面目尚未充分暴露之前,很难抢先下手,采用逮捕、军事镇压等行动。
  胡汉民站到了孙中山身边,也说:“是呀,现在回兵广州,清除陈炯明,再行北伐。”
  孙中山沉重地摇了摇头,北伐,他还要依靠这些旧军队,还必须讲究信义,笼络各军将领,如果诛戮重要将领,将会引起严重后果。同时,陈炯明握有军权,拥有大批亲信部队,过急的清洗行动随时都可能触发一场内战,造成南方局势的动荡。这是不能不尽力避免发生的事情呐。他不由坚定地说:“现在要集全部力量北伐,而不是南征。”
  廖仲恺却说:“这个世界留着陈炯明,始终是心腹之患。”
  汪精卫也说:“世上既生孙总理,为何又生他陈炯明呢?我看,得想出办法,让他消失。”
  大家听了,想到了“暗杀”两个字,目光不约而同集中到汪清卫身上,感到这人虽然文质彬彬,但干起事来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心恨手辣,令人深感不安。
  孙中山忧心如焚地站定了,坚定地说:“不可,每一份北伐力量,我们都要争取。你给我到惠州去与竞存(陈炯明)磋商,做做他的工作。昨天,我已经令陆军部次长程潜到汪精卫那儿去商量北伐之事,竞存态度含糊,模棱两可。事情到了这个时候,只要麻烦你亲自走一趟了。”
  汪精卫心里畏难,推辞说:“这事,这事……嘛,我们去,怕说明不了总理您的意思,起不到效果。”
  孙中山说:“我写一封信给你吧,我在信里把该说的都说了,听说你与竞存素有交情,劝说他北上讨伐各地军阀。”
  汪清卫无可奈何地问:“什么时候去?”
  孙中山焦急地说:“事不宜迟,明天一早就出发吧。”
  汪清卫为难地说:“就我一个人?我看我一个人的力量恐怕不行。”
  胡汉民说:“既然如此,我和你一起去。”
  孙中山沉默良久,说:“不行,汉民不在这儿,万万不行。”
  汪精卫顾虑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欲言又止。
  孙中山看在眼里,盯着他问:“你要带多少人马?”
  汪精卫想了半天,说:“总理,你给我千军,用不上;给我万马,也没必要,但我要一个人随行,这是万万不可少的。”
  “你说谁?”
  汪精卫迫不及待地说:“林树巍!”
  孙中山从上到下打量着林树巍,喜悦地说:“你能到惠州走一趟,这是最好不过了的事,你办事,我放心。”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