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集(3)
作品名称:第三次勘界 作者:林虎 发布时间:2016-06-20 18:44:40 字数:3683
19-22:门外夜、外
赵永章的两个“妹妹”躲在墙下等着。
赵永章出门,小妹一把抱住他,哭得很伤心。
赵永章推不开,劝止不住哭。
门口挤出几个脑袋,发出笑声。
方兴国:(0S)副连长,回来!
18-23:办公室夜、内
方兴国在屋里着急。赵永章回来。
赵永章:他们都怕,要和我们一起走。
方兴国:你做好你家里的工作,不要让她们再来凑热闹。
赵永章:二妹当了兵,又去昆明上军医学校,大妹、小妹眼红了,闹着要跟我走,要当兵。
方兴国:要走,要当兵,也只能我们撤走以后再说。
赵永章:这我也不敢答应。
方兴国:反正,你必须带好头,在寨里认了爹娘的人,都要保证家里的人支持撤军,不能来凑热闹!
19-24:王府议事堂日、外
尼康心中郁闷,体力不支,不能出门。他打起精神,坐在议事堂官椅上,重温佤山十七王书。
田依娜在身边照顾、安慰。
尼康:你跟我去县里,也可以当老师。
田依娜:方兴边咋个办呢?
尼康:解放军撤走了,祖宗的地盘难保,我也顾不上他了。
上尉方兴国带警卫员到。尼康顿时振奋。
方兴国:副主任好!我有要事请您帮忙。
尼康:解放军要撤军,我赶回寨子来处理善后工作。我能帮你什么?
方兴国:我们要撤走,群众害怕。还得请您出面,向群众解释。
尼康:对不起,这个,我帮不了。
方兴国:我知道,您对撤军有意见。
尼康:我就不同意把班珙寨也算在争议地区!
方兴国:我也不同意,没用。我们边界知识少,想请副主任给连队上一课,主要讲讲第一次和第二次勘界情况。
尼康:这个可以。
方兴国:那就请副主任去我们连队讲吧。
19-25:课堂日、内
三根大龙竹捆在一起,竖立在场地中央,作为旗杆,五星红旗徐徐飘扬。
广场边,一座做连队教室用的空草房。墙上挂一幅特制地图。
方兴国左手夹着几本书,凝视着地图。他的背影凝固不动,观众却可以感觉他的思绪急速流动。
门外一声喊:班长!
方兴国没动,沉缅在思考中。
赵永章进来,大喝一声,嘻皮笑脸地从背后抱住他。他肘一拐,推开赵永章。
方兴囯:尼康副主任要来讲课,你少嘻嘻哈哈行不行?
赵永章:我把大头人接来了,哪里嘻嘻哈哈?
战士们都鱼贯入室,自带小凳,挤着,整齐地坐下。
方兴囯走出门,远迎尼康,陪尼康进屋。尼康走到地图前。
方兴国:同志们,尼康大头人祖孙三代都参加过中缅议界、勘界,大头人是一部中缅边界活历史、活地图。我们今天,请大头人讲课,首先弄清我们负责的这一段,即南段未定界,了解历史上第一次和第二次勘界情况。热烈鼓掌欢迎!
尼康等热烈掌声过后,转身面向地图,伸出右手,食指指向地图北段红线,下滑,跳到中间红线,稍停,跳到南段的红线,由北向南轻轻移动,又由南向北回移。
尼康:从我祖宗讲起吧!
随着尼康的讲述,我们穿回到第一次中英勘界历史中。
19-26:(闪回)山梁上日、外
30名英缅殖民军官兵持恩菲尔德步枪护卫,指挥员是中校。有骑马的,坐滑竿的,拄棍子的。大队人马,中方勘界官陪同白皮肤绿眼睛洋嘎啦,个个胡子拉杂。
尼康的祖父班珙王正在寨里访察,部署抵抗,立即发令,敲响了木鼓。
寨里好汉们立即手持弓弩、挥着长刀跑出来,将入侵者团团围困在山梁上。洋枪和长刀、弓弩、火药枪对阵。英军朝天开枪,佤人朝天射箭。
中方一位勘察官派人和佤人交涉。
佤人:你们这些汉官和洋嘎啦是来分家的,要把我们这个寨子分给缅甸。头人和寨民们都不情愿分出去。
班珙王不见洋嘎啦,允许一位中方官员进寨见大王,阻止英军护卫跟随。
佤汉钉竹桩划地为牢,叫洋人和英军等待班珙王发令。
19-27:课堂日、内
尼康:中缅边界佤山未定界这一段看去像“五线谱”。
地图特写:南北狭长地带。从西至东,分布着五条基本为南北走向的不同颜色的界线(各线挨得很近,有的重叠、交叉),依次为黄、蓝、紫、绿、红。色彩分明、线条清晰。
战士们离座围上细看地图,方兴国没有拦阻,有些拥挤,后边的人看不见。
尼康:(画外音)1885年,缅甸沦落为英国的殖民地,就开始有了中缅边界争端。1886年到1894年中英第一次议界、勘界,中方提出按这条黄线划界。主持划这条黄线的中国人是清政府驻英国公使曾纪泽,就是曾国藩的大儿子。还有接任他的薛福成,也是清末有名的外交官。照这条黄线划界,对我们有利。不过,由于勘察不准确、地图和实地误差较多等原因,双方有很多争议,一直没定下来。
19-28:(闪回)草楼里日、内
中方勘界官和洋嘎啦在大头人祖父的草楼里劝了祖父大半天,祖父还是不答应。
联合勘察队临时搭起帐篷休息、做饭。
祖父身边一佤汉,看见一只老鼠溜过,检一块劈柴敲死老鼠,扔在火塘里烧烤,众人吃惊,捂住鼻子。不一会儿,佤汉夹出老鼠,手一抹,蜕了皮,将一个鲜红的肉团放在竹筒里蘸点盐,请客人吃。没人敢吃,送给老祖父,老祖父推开。佤汉一口一口地咬着吃,别人不敢看他吃,他吃得津津有味。
尼康:(画外音)勘察队吃过午饭就要栽木桩。我们佤族这片住居地就会分割成两大块,一半留中国,一半归缅甸。我祖父要求重新划界。英方勘界官蛮横咬定以红线为准划界,老祖父坚决反对。
寨民们全副武装,把勘界人员围住,毒箭在空中飞,长刀在眼前闪亮。洋嘎啦们吓得嗷嗷叫,中方官员们护着洋嘎啦,饭也没吃完,扛着包包,牵上骡马跑了。
19-29:课堂日、内
为方便看地图,方兴国允许战士们离座靠前,大家把紧紧围绕在尼康身旁,后排的战士踮起脚,有的站在小凳上。
方兴国:实在看不清地图的,课后还可以细看。
尼康:(S0)民意不可违!整个南段界已勘察一遍,英方还坚持要以红线划界,黄线和红线在现场争执难以定夺。英国殖民者认识到佤族人民的厉害,无法用武力征服边民。双方只好各画一图,各报请政府。不顺民意就办不成事!以后,中方又多次催促英方,应以黄线划界,英方一直不答复,就这样拖下去了。中缅边界南段“五线谱”未定界就这样形成、搁置,给后人留下了难题。
尼康打开一个牛皮夹,捧出文书《敬告祖国同胞书》。
尼康:这个是我们佤山十七王的《敬告祖国同胞书》,后边也有我父亲的签名。
方兴国:(看看文书,惊喜)大头人,请您接着讲,我们听。
尼康:讲起来话长。中国和英缅议界、勘界,第一次前前后后谈了十几年,英国人要地太多了,中国也不让。所以,南北都有两段边界没定下来。
尼康又拿出一幅地图,铺开。方兴国一眼看不懂,这是很珍贵的地图。
尼康:这幅地图上,标明了南段未定界。到了民国政府,又和英缅第二次议界勘界。英国人霸道,还是坚持按他们在第一次勘界中的要求划界。1935年末、1936年初,中英两国勘界委员来到佤山实地勘查南段未定界,也就是我们佤山这一段。佤山十七个部落的头领,坚决反对英国侵吞我辖地,分裂我佤族,联合拟定了《敬告祖国同胞书》,向全国人民求援。
尼康注视着地图,沉吟着。
29-30:(闪回)广场日、外,
佤山十七位部落头人都身着佤族戎装,戴红包头,陆续入场,互相问候、饮酒。
头人甲:英国人还是咬住他们划的一条红线,要把我们几个部落的地盘划归缅甸,炉房银矿也划走了。我们要拼一死战,决不同意!
头人乙:划归缅甸,我们也成殖民地了!
一头人宣读“十七王书”。(无声)
部落头人们集体歃血盟誓,一一在文书上签名。
19-31:课堂日、內
尼康:(沉痛)可惜呀,我父亲在那年牺牲了,我们赶走了侵占炉房银矿的的英殖,可惜,1941年,英国人乘中国抗日之危,以封闭滇缅公路、阻止修通滇缅铁路威胁,逼迫退到了重庆的国民政府接受了红线,也叫1941年线,中国吃亏大了!
尼康痛苦得讲不下去,手指地图,让战士们了解红线的大体走向和滇缅铁路线的走向。他似乎不愿多讲重庆国民政府接受1941年线的惨痛结局。
方兴国和战士们默默地等待尼康开口。
尼康:1941年线,几句话讲不完。
方兴国:我们都喜欢听,都应当了解。请接着讲吧。
尼康不讲了,把十七王书给方兴国。方兴国请文书宣读。
随着文书宣读,现出巍峨群山画面,佤山莽莽丛林、古老寨落,丛林的马帮,奔流的界河,飞翔的山鹰,盛开的野花,伴沉浑苍凉、咬字清晰的声音。
(画外音)……自昔远祖世受中国册封,固守边疆,迄今千数百年。不但载诸史册,并现尚有历朝颁发印信,可资凭证……阿祖阿公之源源相传,守土有责,倘自我失之后世,上难以见冥灵之阿祖阿公,更何颜于后世耶!敝等早夜思筹,废寝忘餐,剽牛同集,含泪面议,砍指自决,吾地虽地脊民弱,亦有数千方里之广,百数十万之众,据天然之险,恃特性之勇。誓断头颅,不失守土之责。誓洒一腔热血,不作英殖之奴。虽剩一枪一弹,一妇一孺,身可碎而心不可逾也。自今而后,本自决自卫之精神,置死后生之决誓,何惧强敌野心之侵略……
尼康:(流泪)祖宗啊,十七王没能挡住英国人划红线!这样,我带你们到线上,现场对照一下,好不好?
方兴国喜藏心底,向赵永章示意。赵永章收了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