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信天翁——来自勇气村的故事>十七 互值理论

十七 互值理论

作品名称:信天翁——来自勇气村的故事      作者:孙彩文      发布时间:2016-06-13 17:42:06      字数:4105

  海老师,今天我们临时增补一场采访,是应广大的家长要求的,今天在座的有孔子学院的家长朋友们,还有专家教授,他们希望现场采访你,向您请教“情商”的问题。去年,国内一个话题关于智商和情商的讨论。今天在这里,我也想听听海老师的观点。你觉得现在的孩子相对于以前的孩子,情商是提高还是降低了。为什么? 
  情商,我觉得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个体面对人生各种喜怒哀乐、成功失败挫折,他能不能够把握住自己。在失败的时候不放弃,在成功的时候不飘飘然,在烦躁的时候能够让自己心安静下来;其次就是与人交往过程中,人有没有开放性,是不是能够向他人开放,能够对他人的意见认真的听,认真的去理解别人;另外就是一个敏觉性,别人了各种各样的想法或出现了问题,我能不能够觉察?觉察之后,我能不能和他进行有效的沟通。一个情商较高的人,能够把握得住自己的喜怒哀乐,并且能够对他人保持敏觉和开放。 
  现在孩子的情商对于以前孩子相比是提高和降低这个说法很有问题。
  我觉得,情商和智商不一样。智商应该是与生俱来的,是不可改变的,情商后天的成分很大,是在在家庭文化、课堂文化和社会环境里面慢慢形成的。如果一个孩子的情商高,说明他的家庭氛围、学校和社会环境,能够给他很高的情商支持。如果一个孩子的情商低,只能说,他的家庭、学校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如果一个社会的孩子情商普遍低下,那是我们这个社会出了问题。 
  我们有个群,叫勇气村,在实践互值理论,在开发我们大家的情商。 
  希望有机会对海老师的群体进行专门研究!“互值理论”是邓老师的,今天她也在场。我们请她和大家见个面。
  大家好!很高兴聆听海老师。不知您有没有听过加拿大人喜欢道歉,你挡住他的路了,他会说sorry、你不小心踩了他的脚他也会说sorry。与国内对比,大家应该会得到答案!美国人也这样。是西方文明和文化!那我们中国,更多孩子的情商,海老师如何评分。 
  谢谢您的问题。我想说,中国当下的教育,更多孩子的情商封闭在分数里,让学生的喜怒哀乐随分数起舞,完全没有了定海神针。最后的结果呢,是封闭在自我奋斗里,不管你死还是我活。所以,情商的最高境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邓老师说得好,对他人的尊重和敏觉,情商很重要的一部分。
  学了一堆知识,社会却体现不出文明,是教育的问题?家庭的问题?还是社会的问题? 
  都是。文化大革命,余波至今,越演越烈,从来没有认真地反思过。
  知识不等于文明?! 
  文明来自哪儿? 
  一堆知识没有用!一个度娘就够了! 
  "文化"到底是什么呢? ——是学历?是经历?是阅历?真正的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1.根植内心的修养;2.无需提醒的自觉;3.约束前提的自由;4.为人着想的善良! 
  文明=知识+内心觉悟+环境影响,而中国只有知识,没有后两者。
  赞同大家的意见。与生活脱节的知识是一堆垃圾,徒占大脑内存,让人迂腐、空洞、浅薄。
  我身边所有的人都说,不敢回国,太复杂。邓老师,海老师,你们怎么看?
  自己内心强大,走到哪里不行。如邓老师,满中国跑,结识了一群理念相似的人。 
  我马上要回国了。总体感觉国内全民素质不如美国,可是中国的可爱之处在于如果你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他们可以为你上刀山下火海!美国人对你客客气气,可是他们不会为你做如此大的牺牲!也是中美的人情文化的一个对比吧!听海老师讲话真是过瘾。身在国外,期盼祖国的强大,国民的素质,国家的富强。中国人还是讲人情的,人情大于理。国民素质不行,正好成为一盏灯,一只火炬。所以,信任是中国最需要建立的条件,一旦人与人之间有了信任,礼仪,善良,文明就随之而来!博延顿纽约友情提醒:回国过马路,你要让车。可能不到一个月我就被“中国化”,开始和大家“抢”路了!
  “中国人还是讲人情的,人情大于理”嗯,非常深刻的总结,这的确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可是如果过于注重人情,人情大于理法,就容易出问题,如拉关系,走后门之类的。
  中国不缺乏法律,立法方面做的不错,可是就是人情大于法! 
  人情大于法!关键是要看什么时候该重人情,什么时候该遵守法律? 
  人情大于理,那我们就可以从情字入手,在理上突破。 
  “请海老师进一步阐述?比如习大大的反腐举措,就是“理法大于人情”之举吗? 
  我作为一个真性情的我,在我能掌握的世界里,用我对“理”的融汇贯通,用情去感染大家。如我在课堂。习大大,对于中国人,首先是他对情的理解和展示,其次,才是灌注他之情的理。信念,永远是理性的旗手。
  如果每个人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课堂,家庭,社区)实行,那么世界将变得美好!海老师,您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案例,有些家长和学生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把情商教育看的很重? 
  家长和学生只注重成绩没有重视情商,这样的情况几乎是别比比皆是,应该有95%以上的家庭是这样的。父母亲与孩子的互动方式,是情商形成的最初方式,什么样的互动方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商。如果父母亲希望孩子有很高的情商,他首先要学会驾驭自己的喜怒哀乐,首先要学会如何来面对自己人生的挫折和成功。他要学会对人的开放性,对他人对他人生存状态的敏觉,对别人的关注,尤其是要学会怎样把逆境转化成资源,把错误转化成长的契机。如果家长能够这样地看待自己的人生,他就会设身处地的去那样看待孩子的人生,会给孩子一片很自由的空间,给他们从错误中学习的权利。 
  哇,这么大比例。海老师,真的希望更多家长看到你的见解。邓老师,作为母亲您觉得您在您孩子情商培养方面有什么经验和我们分享下? 
  父母亲与孩子的互动方式,是情商形成的最初方式,什么样的互动方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商。如果父母亲希望孩子有很高的情商,他首先要学会驾驭自己的喜怒哀乐,首先要学会如何来面对自己人生的挫折和成功,他要学会对人的开放性。所以父母培养情商,应该首先是“以身作则!”
  母亲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她默默的,但永不放弃的支持。无论是挫折还是沉沦,她总在那里深情地望着你,默默地支持你,让你内心有无限的冲动再次启程。我曾经有过这样的梦境,母亲在我梦中鼓起了一片白帆。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东西其实很简单,就是陪伴。不管他是成功还是失败,是高兴还是痛苦,我就永远和她在一起,没有责备,既分享她的快乐,也分享她的痛苦。在他的痛苦的时候,给她最有力的支持,告诉她,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在痛苦的时候积攒下来的,告诉他,人生最宝贵的创造力,是在犯错误的时候积攒起来的。这就是我的经验。我们的教育和老师要培养学生的情商,就是要学会如何将学生的错误转化为他们成长的契机。现在的教育和老师,害怕学生犯错误。其实,错误是最好的学习资源,挫折是培养心灵力量的最好的契机。这是我关于教育的两个基本前提。我在课堂上总是喜欢进行各种各样的探讨,在探讨中自然地展示自己探索未知时所不可避免的手忙脚乱、错误乃至挫败,然后邀请学生来帮助我解决各种问题,克服种种困难。让他们亲眼目睹老师的探索和丢脸,然后又目睹老师的成长。这样,学生自然就不会畏惧困难,遇到困难就会随时请教他人。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他的情商自然就会成长。 
  母亲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她默默的但永不放弃的支持。无论是挫折还是沉沦,她总在那里深情地望着你,默默地支持你,让你内心有无限的冲动再次启程”一个母亲的眼神是一个游子永远前行的力量!
  陪伴,非常赞同。这个观念很多家长未必理解。 
  一个母亲的眼神是一个游子永远前行的力量!母亲在我梦中鼓起了一片白帆!一个伟大的母亲!
  我一生最美好的东西,我想献给我的母亲。
  写本书吧《献给母亲的歌》。 
  “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在痛苦的时候积攒下来的,告诉他,人生最宝贵的创造力,是在犯错误的时候积攒起来的。” 海老师说的对!
  错误是最好的学习资源,挫折是培养心灵力量的最好的契机。如何从错误中走出来?
  需要有无限的创造力。
  如果您收到一大笔教育改革经费,您会对中国教育制度怎么改革?为什么? 
  如果我有一大笔钱,我就会去寻找那些脚踏实地,在基层进行教学改革的那些教师,给他们以最大的支持,让他们成为他的环境里面先行者,成为激励同仁的人的楷模,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周围的教师,形成教师自主参与、自主探讨、自主创新的学习共同体。 
  非感谢海老师今天接受我们的访谈,也让我们感受到海老师在教育上的观念和方法,学习了海老师成长过程的学习方式。时间过的好快,两个小时意犹未尽,海老师在访谈结束前,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美国教育有美国教育的长处,中国教育也有中国教育的长处。比方说,美国教育强调个体意识,强调理性运作,对知识的建构,对知识的创造,他就有他的优势。中国人强调集体意识,圈子意识,可能在情商方面有他的优势,他会关注别人,会把别人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但是如果这两个文化走向极端,都对学生的个人成长有不利的影响。如果这两种文化能够互补中和的话,对双方都有好处。中美教育学会中的很多的人,都亲身体验到两种文化各自的长处,也都寻找在两种教育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的渠道。我们的访谈,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它对这两种不同教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应该会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学生的成长:也就是说,每一个学生,在我的课堂里都能发生充满个性的成长,而我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又是不可或缺的陪伴者,一个成长的陪伴者,并在这种陪伴中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成长。
  谢谢大家两个小时的陪伴与激励。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非常感谢海老师的分享! 再次感谢海老师的分享和邓老师,芳芳老师的全程陪伴,以及各位老师抛出的精彩问题。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学生的成长:也就是说,每一个学生,在我的课堂里都能发生充满个性的成长,而我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又是不可或缺的陪伴者,一个成长的陪伴者,并在这种陪伴中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成长!
  芳芳,你是幸运的,我们羡慕你,遇到人生的心灵导师。
  是的,海,是我们大家的信天翁。我们相信,在教育的地球村,可以上天可以入海,可以共同成长,共同变老!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