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信天翁——来自勇气村的故事>十六 月亮的疯狂

十六 月亮的疯狂

作品名称:信天翁——来自勇气村的故事      作者:孙彩文      发布时间:2016-06-13 15:18:44      字数:7542

  海老师,昨天的直播节目跃升本月点击率之首,大家期待今天的访谈呢。我们开始吧。
  昨天我们聊到,您上大学后,在学习,生活,性格,思维方面的变化以及对您有影响的关键事件,您还有补充吗?今天在座的观众有许多大学生呢。
  欢迎海外的大学生朋友,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关键词,也是我们每个人生活都离不开的重要内容,那就是:学习。
  还是从我的大学生活谈起吧。
  我觉得呢,大学的学习要有自己的节奏,不能跟随课堂的节奏。课堂的节奏太慢,我在课堂里总是看自己的书。我们老师也真的是很开明,我看什么书他不管。那时候真的是很好,课也不多,有大量的时间自己读书。 
  大学毕业以后,我在子弟学校教书五年,一边教书一边看书,就觉得学习很快乐。当时,校方只允许教师研究课本,不允许我们读其他的书的。我受不了,跟学校产生强烈的冲突,最后呢,放我走人。 
  “当时,校方只允许教师研究课本,不允许我们读其他的书的。我受不了” 哇,难以想象那时校方管得这么宽? 
  现在中国的中小学,应该还是这样。这让我想起了吃棒棒糖,那种感觉真好,一切在自己的掌握中。读书是一种情趣,不是功利!我总结的是:锻炼一个人的自我修养的过程,除非搞科研,否则别学死了。“把书读成世界,把世界读成书,这是我的追求!”一书一世界,一世界一书!现在,我教大学生。我在课堂里呢,介绍各种学习工具,学生体验过后,用不用是他自己的自由。搞科研,也不能学死了。学死了,论文发表再多,依然是死鱼的眼睛一双。
  这比喻太生动了。哈哈,“读书死”的写照!各种学习工具?可以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吗?
  比方说,我在课堂里会介绍词刺激测试、主观性阅读,直觉捕捉,即兴写作,命题梳理等等,还有概念图,社会话语中个体话语的重构。第一次,我会要求每个人认真做一次,体验一下,以后随他们自己。 
  什么时候能听海老师讲课呢?
  好希望有机会可以亲自体验一下海老师的教学方式!!!
  你找到QQ西方思想史的群,文件分享里有课堂纪录,也有视频。我和大家分享一段我和学生的聊语,题目是“月亮的疯狂”。这是我课堂上最后一个陈述小组,就是很混乱的那个,他们发言后,我和学生的一组对话: 
  学生说:今天看课堂聊天记录,觉得我们组问题很多,想问一下老师,您有什么看法?
  我说:有三点。一呢,勇气可嘉,引发全组同学争论,正是课堂需要拓展的地方。二呢,辩论意识太强,封闭在了自己的思想里,没有对其他同学的意见开放。第三,心里没有全班同学,没有尝试用自己的问题去激发同学,这正应了你们中心议题Kierkegaard的那句话:Doitornotdoit,youwillregretboth.其实,regret表明,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体验过了,就会有新的感悟,有新的追求。因此,我课堂上不会去干预,会任其自然,让大家亲身体验,冷暖自知时候就会去思考,就会去改进。
  学生说:哦,嗯。其实感触是,好像现在还是混混乱乱的,理不出具体应该怎么办。我喜欢对话,有时候想挑动大多数人的思想,然后一着急,就会用很强势的样子……说的时候,有点暴君意识在里面了。不过还是谢谢老师和同学,这样子自己知道有问题,虽然有点小难过,不过好像更是我需要的一些东西。
  我安慰说:把不足变为资源,这就是智慧。你的问题,可以通过多练习命题集合加以解决。 
  很有意思的一段对话。看得出海老师是一个崇尚个性发展和注重培养学生个性的老师!这在标准化教育的中国,不多见! 
  我们这一代人很特殊,基本上没有按部就班地学。文化大革命十年,没有条件读书,文化大革命之后读书,要补的东西太多。只能是根据面临的挑战,随时恶补,完全没有章法,这就造成了自己读书不拘一格,读书读得很野,只要需要的什么都会去看,没有什么学科意识和专业意识。到大学任教后,要带本科生和研究生。我的风格是,题目由学生任意选,我绝不挑剔。记得有一年,有一个本科生的论文选题是英国哲学家罗素。我二话不说,就跟着他去读罗素,并一头栽进数理逻辑。记得我读数理逻辑第一本书的时候,第一页,整整读了八个小时。那个学生写文章用了半年,毕业了,走了,我却被他扔在数理逻辑里,整整两年。 
  嗯,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从一侧面,证明了教学的互值理论!学生有时也帮我们打开一扇窗!所以我们要与学生”互尊为师“,这也是我们教育地球村的理念!
  海老师有个性的老师,上次在南京就感受到您的魅力。总的来说,您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人吗?为什么? 
  个性,在中国的大学,需要内心有一盏灯引路。
  如果再上学的话,我不会做任何改变。我觉得我这样读书,是歪打正着。我喜欢把歪打正着作为我生命的一种方式。按照自己的需求去读书,真的挺好,读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需要的东西,不要刻意去记,来的时候就是像久旱遇甘霖一样,他自然就吸收了。吸收,让人读得很快乐,因为不断地吸收,就是帮助我解决我面临的问题,消除我的困惑,提高我的能力。所以内心是充满了快乐感。这样的读书,实际上永远是扎根在现实的情境里,读到的书马上就能用,而在用的当中,又有一种个人的体验。所以我认为,我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人。我读书,会根据我自己面临的情景,给出一个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解释。这就导致我现在教学的时候也强调这种个性化的阐释:一定要为自己读书,要求读书和自己的生命对接,和自己的经验对接。
  总的来说,在中国的教育基本上没有遏制我。我非常感谢小学的时候我得肾炎的那段经历。因为我得了肾炎没上课,完全是自学,培养了这种自学的能力。中学十年遇上了文化大革命,没有分数、考学的这种压力,完全是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然地成长,孩子的野性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应该说,我是在一个自然条件下成长的人。大学的时候,强调的是学工学农学军,批林批孔,不鼓励学习,学习完全是自己喜欢,所以他没有任何压抑。自己已经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读书方式,考试对于我来说,无关轻重。我在学习过程中最看重的,是体验到内心成长的快乐。 
  非常经典的见解,给你鼓掌。“我喜欢把歪打正着作为我生命的一种方式” 为什么说是”歪打“?读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需要的东西,不要刻意去记,来的时候就是像久旱遇甘霖一样,他自然就吸收了。您觉得在中国所受的教育是抑制还是提高了您的创造力?为什么?
  对于我,压力就是动力,压抑就是积蓄内力,等待爆发。歪打,是生命中的偶然和意外,正着,是把意外和偶然变成规划和必然。我父亲是非常敬业的人,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去。62年自然灾害的时候,经济大收缩,他所在的工厂,是个二、三百多人的小厂,面临着没有产品的困境。父亲打听到有一个万人大厂都没有完成的一个内燃凿岩机的军工产品,便一次次地去北京争取这个任务。研究所的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让父亲的工厂试制了500台风动的凿岩机,抽检50台,全是一级品,于是就把那个产品交给他。他带领全厂上下苦干了一年,硬是把那个军品拿下来了。我父亲是一个很有事业心的人,很有毅力的人,也很有主见。父亲对我影响很大,我记得我小的时候特别爱穿父亲的那件工作是穿的破棉袄,穿着就觉得特别舒服。我母亲一边工作,一边承担了家庭的全部责任。我家兄妹六个,家里的一切都由母亲打理。他们两个人都是非常踏实的人,非常有承担精神的人。他们的事情很多,对我们也没有时间细管,对我们就是放羊,每天任我们山里田野里满世界地玩,让我们有了一种非常自主的人格。这样的教育方式,让我们自己按照自己的天性发展,自己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父母只是在情感上无条件地支持我们。我觉得这样挺好,所以我自己在教女儿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让我的孩子去承担她能够承担起的责任,让她有更多的机会机会去接触社会,去处理好自己面对的各种事情。我女儿七八岁时候,外出餐馆吃小吃,教她点单买单,以后每次出去,我和妻子找个位置坐定,点菜和买单,前后张罗的都是她。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她去学手风琴,坐公共汽车有30-40分钟的路程,中间要转一趟车。我陪她去了一次,以后都是她自己坐公交车去。现在出去旅游,她的方向感比我好很多。她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也是她自己提出来的,整个过程也是她自己操办的。这些行为背后的理念,正是我父母亲给我的影响。
  父母的影响也是教育的一个主要因素。为海老师点赞,也为海老师的父母点赞。兄妹六个父母的压力多大可想而知。根据您的教育经验,您想给所有的父母什么样的建议?为什么? 
  生命中总是有起有落,能化低潮为资源,人生才能真正幸福。我觉得,不管是学校还是父母,要相信孩子,相信他们有强烈的成长渴望,也有承担的潜力。只要父母亲给他创造这样的一个空间,他们就能够学会做好自己的事情。很多父母亲之所以放不下,是怕他们犯错误。其实犯错误是最好的学习契机:在错误中学习,那种学习刻骨铭心。这种刻骨铭心不仅仅让他们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他通过切身体验知道了背后的道理。日后遇到同样的事情,就会有判断力,有自主性,有创造力。所以我觉得,做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如果你真爱他,就要对他狠一点,让他去承担自己能够承担的责任,不要剥夺他从错误中学会学习的权利,给他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 
  “父母的事情很多,对我们也没有时间细管,对我们就是放羊,每天任我们山里田野里满世界地玩,让我们有了一种非常自主的人格。这种”放羊式“的教育方式,海老师觉得所有父母应该效仿吗?为什么?根据您的教育经验,您想给所有的老师什么样的建议?为什么? 
  教师要做的,就是创造一个让学生能够把书本知识灵活运用到自己生活当中的那样的一个土壤,那样的一个环境。教师要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创造一个环境,让学生在那个环境里面去灵活的运用书本上的知识。每个学生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抓住自己真正有体会的一点,切身运用,从运用中一点突破,由此及彼,一通百通。
  在课堂上,还要给足够的空间让学生们交流自己的体悟,每个人都抓住知识的一个片段,融合在一起,整个知识体系就有了。这样学习知识,不仅有一种系统性,还有一种人文性和交际性。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如何交往,如何聆听,如何通过聆听开放自己、理解他人,拓展自己。爱孩子,就要对孩子狠一点。对“含在口里怕化了”的中国父母是很难做到的,所以,相对而言,我们提倡家长“放羊”,而不是强按牛头喝水。
  非常感谢您和我们分享您的教育经历,让我们对您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得到了很多教育的灵感和启发。下面我们把话题转到今天的论坛专题上,好不好?通过您的经历,我看您对哲学,社会学等都很感兴趣,您是怎么对心理学产生兴趣的? 
  我对哲学,对心理学的最初兴趣,发生在研究生的时候。我学的是英美文学,必然要涉及到人的心理。最初的兴趣点,是弗洛伊德的关于潜意识、无意识的理论。无意识的理论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具有极大的影响。后来又翻译了一些心理学的著作,于是对心理学就有了更多的了解。这种了解,也得益于自己做事情的认真扎实的态度。在翻译心理学著作的时候,我在图书馆里把各种心理学著作心理学书摆在旁边,一边查阅一边翻译。 
  心理学的运用首先发生在课堂上。经常会有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和我交流,把他们的问题呈现在我面前。于是就尝试用那些心理学知识,来帮助他们。慢慢的,自己心理咨询方面的能力就形成了。涉足越来越多,效果也越来越好,帮助了很多人。我现在的课堂,关注的重点是学生心灵的成长。 
  “我现在的课堂,关注的重点是学生心灵的成长。”作为心理学老师,我认为拥有健康的心理比拥有渊博的知识更重要!我觉得自己以前在中国的时候没有动力,就是因为“心理”没有疏通,“明灯”没有找到! 
  当教师关注学生心灵成长的时候,收获的是自己心灵的成长。
  给海老师鼓掌! 
  我想,鼓掌是心灵的一次再度起航,也是互值理论。 
  哈哈,我正想说这是互值理论的最高境界!感谢大家再一次证明互值理论! 
  
  David:去年,国内一个话题关于智商和情商的讨论。今天在这里我也想听听海老师的观点。你觉得现在的孩子相对于以前的孩子,情商是提高还是降低了。为什么? 
  海:情商,我觉得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个体面对人生各种喜怒哀乐、成功失败挫折,他能不能够把握住自己?在失败的时候不放弃,在成功的时候不飘飘然,在烦躁的时候能够让自己心安静下来。其次就是与人交往过程中,人有没有开放性和敏感性。是不是能够向他人开放,能够对他人的意见认真的听,认真的去理解别人。另外就是一个敏觉性,别人了各种各样的想法或出现了问题,我能不能够觉察?觉察之后,我能不能和他进行有效的沟通。一个情商较高的人,能够把握得住自己的喜怒哀乐,并且能够对他人的敏觉和开放。 
  现在孩子的情商对于以前孩子相比是提高和降低这个说法很有问题。我觉得,情商和智商不一样。智商应该是与生俱来的,是不可改变的,情商后天的成分很大,是在在家庭文化、课堂文化和社会环境里面慢慢形成的。如果一个孩子的情商高,说明他的家庭氛围、学校和社会环境,能够给他很高的情商支持。如果一个孩子的情商低,只能说,他的家庭、学校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如果一个社会的孩子,情商普遍低下,那是我们这个社会出了问题。 
  David:一个情商较高的人,能够把握得住自己的喜怒哀乐,并且能够对他人的敏觉和开放。赞! 
  婷:非常全面的“情商”定义! 
  海:我们的微信群,在实践邓老师的互值理论,在开发我们大家的情商。 
  婷:好,有机会对海老师的群体进行专门研究! 
  怡: “我们的微信群,在实践邓老师的互值理论”。 
  婷: “如果一个孩子的情商低,只能说,他的家庭、学校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那么家庭、学校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情商呢? 
  David:邓老师有听过加拿大人喜欢道歉,你挡住他的路了,他会说sorry、你不小心踩了他的脚他也会说sorry。与国内对比,大家应该会得到答案! 
  婷:美国人也这样。是西方文明和文化! 
  David:那我们社会更多孩子的情商海老师如何评分。 
  海:封闭在分数里,让学生的喜怒哀乐,随分数起舞,完全没有了自己的定海神针。封闭在自我奋斗里,不管他们的死活。 
  婷:“让学生的喜怒哀乐随分数起舞,完全没有了自己的定海神针。”所以情商的最高境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海:邓老师说得真好。这是对他人的尊重和敏觉,情商很重要的一部分。
  David:学了一堆知识,社会却体现不出文明,是教育的问题?家庭的问题?社会的问题? 
  海:都是。文化大革命,余波至今,越演越烈,从来没有认真地反思过。
  婷:知识不等于文明?! 
  David:文明来自哪儿? 
  Jasmine:一堆知识没有用!一个度娘就够了! 
  David:"文化"到底是什么呢? ——是学历?是经历?是阅历?真正的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 1.根植内心的修养; 2.无需提醒的自觉; 3.约束前提的自由; 4.为人着想的善良! 
  婷:文明=知识+内心觉悟+环境影响,而中国只有知识,没有后两者。“真正的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 1.根植内心的修养; 2.无需提醒的自觉; 3.约束前提的自由; 4.为人着想的善良!”王老师总结得好! 
  海:赞同王老师。与生活脱节的知识,一堆垃圾,徒占大脑内存,让人迂腐、空洞、浅薄。 
  婷:与生活脱节的知识,一堆垃圾。
  David。我身边所有的人都说,不敢回国,太复杂。邓老师,海老师怎么看? 
  海:自己内心强大,走到哪里不行。如邓老师,满中国跑,结识了一群理念相似的人。 
  婷:嗯,我马上要回国了。总体感觉国内全民素质不如美国,可是中国的可爱之处在于如果你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他们可以为你上刀山下火海!美国人对你客客气气,可是他们不会为你做如此大的牺牲!也是中美的人情文化的一个对比吧! 
  Sarah:听海老师讲话真是过瘾。 
  David:身在国外,期盼祖国的强大,国民的素质,国家的富强。 
  Sarah:中国人还是讲人情的,人情大于理。 
  海:国民素质不行,正好成为一盏灯,一只火炬。 
  婷: “满中国跑,结识了一群理念相似的人” 所以信任是中国最需要建立的条件,一旦人与人之间有了信任,礼仪,善良,文明就随之而来! 
  David:@婷.博延顿纽约?友情提醒回国过马路你要让车。 
  海:有群里的朋友支持,还怕瓷器坚硬? 
  婷: “友情提醒回国过马路你要让车。” 嗯,可能不到一个月我就被“中国化”,开始和大家“抢”了![Smile]“中国人还是讲人情的,人情大于理” 嗯,非常深刻的总结,这的确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可是如果过于注重人情,人情大于理法,就容易出问题,如拉关系,走后门之类的。
  David:中国不缺乏法律,立法方面做的不错,可是就是人情大于法! 
  婷:人情大于法!嗯,关键是要看什么时候该重人情,什么时候该遵守法律? 
  海:人情大于理,那我们就可以从情字入手,在理上突破。 
  婷:人情大于理,那我们就可以从情字入手,在理上突破“请海老师进一步阐述?比如习大大的反腐举措,就是”理法大于人情“之举? 
  David:@婷.博延顿纽约?哈哈,政治斗争的产物。 
  海:我作为一个真性情的我,在我能掌握的世界里,用我对理的融汇贯通,用情去感染大家。如我在课堂。 
  婷:如果每个人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课堂,家庭,社区)实行,那么世界将变得美好! 
  海:习大大,对于中国人,首先是他对情的理解和展示,其次,才是灌注他之情的理。信念,永远是理性的旗手。
  怡: “在我能掌握的世界里,用我对理的融汇贯通,用情去感染大家。”
  婷: “信念,永远是理性的旗手” 非常喜欢您说的这句话,就像您所说的“明灯”“定海神针”一样,只要原则和方向没错,我们的路线才不会错!
  David:继续我们的话题。海老师,您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案例,有些家长和学生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把情商教育看的很重? 
  海:家长和学生只注重成绩没有重视情商,这样的情况几乎是别比比皆是,应该有95%以上的家庭是这样的。父母亲与孩子的互动方式,是情商形成的最初方式,什么样的互动方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商。如果父母亲希望孩子有很高的情商,他首先要学会驾驭自己的喜怒哀乐,首先要学会如何来面对自己人生的挫折和成功。他要学会对人的开放性,对他人对他人生存状态的敏觉,对别人的关注,尤其是要学会怎样把逆境转化成资源,把错误转化成长的契机。如果家长能够这样地看待自己的人生,他就会设身处地的去那样看待孩子的人生,会给孩子一片很自由的空间,给他们从错误中学习的权利。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