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仙人掌花开>第二章、在镇隆镇做保卫工作

第二章、在镇隆镇做保卫工作

作品名称:仙人掌花开      作者:老神仙      发布时间:2016-05-11 08:17:52      字数:3450

  我家人口多了,劳动力也多了,租的土地也多了。但广东地区土地贫瘠,累死累活,年年种,庄稼收成也就是那些,究其原因,就是肥料太少了。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种地不上糞,等于瞎胡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一天,我二哥对我说:“老十,你和老九小,就到城里捡糞吧。”九哥和我互相看了看,异口同声地说:“行。”
  二哥接着说:“这样吧,以后早上在家吃完早饭,带点米到城里的二大爷家的大姐家里你们自己做饭,中午休息一下继续捡,不管什么糞,每人捡够一担就往家走,天黑前到家就行。一天一担,就是你们的任务,你俩看行不行?”我和九哥点头说:“行。”
  从此,我和九哥挎着糞筐肩挑糞担的幼小的身影就天天出现在大水坡村和镇隆镇的大街小巷。
  捡糞说起来容易,不就是捡糞嘛,哪里有糞到哪里去捡呗,实际做起来很难。到了城里才知道,捡糞的人真多啊,就说我叔伯大姐家吧,他家五口人,四人捡糞卖作为生活来源。农闲时节,农村里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下至八九岁的孩子,都出来捡糞,
  人多糞少,我和九哥每天在外边捡十多个小时,有时也完不成任务,回到家里就会不好意思,怕家里人说。
  我们小哥俩不怕大日头晒得头皮流油,脸蛋通红,也不惧糞便的臭味多么刺鼻,就怕捡不到糞。为了捡到糞,把家里的地种好,生活有提高,真是想尽了办法。
  第一个办法就是不怕辛苦,多走路。我们哥俩从坡石村到城里得走二十里,然后穿街走巷子地捡,一小时少说也得走十里路,也就是说每天得走一百五十里地左右。
  第二个办法就是掌握规律,打好时间差。首先了解养猪户什么时候喂猪,因为猪吃饱了就睡,再喂食时得轰起来,起来就先排尿和拉糞,我们哥俩在就在这个时候赶到现场,就能捡到糞了;其次就是中午趁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们哥俩一个上养猪户家里,一个上大街上去捡,运气好的时候不到一个半小时,就能捡回一小筐,累积六小筐就够一担了。
  我和九哥捡的糞很多,家里的庄稼长的总是比别人家的好,大家都说我们小哥俩真能干。可就是这样一大家子起早贪黑没白没夜的干,每年收入的粮食除去交租的,留种子的,还是不够全家人生活的。
  如果家里有客人来的话那就煮一大锅粥,给客人捞些干的,自家人喝稀的。要是遇上天灾那就更不用说了,有一年涨大水了,农田被水泡了四天,收割时连往年的三之一都不到,交租不够,没有了种子,每天靠上山挖野菜喝稀粥度日。饿的实在没办法了,只好上地主家借。地主的心是黑的,哪管你的死活,借一斗,还一斗半,大灾一年后全家更得努力干活四五年才能恢复原来的生活。
  捡糞的日子久了,我就想,总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就跟母亲和哥说说能不能让我干点别的。
  过不了几天,二哥真的在政府给我找了一份工作,就是在镇隆政府担任保卫工作。就是镇里抽调各村人员编成两个队负责政府的安全工作,分班、组轮流站岗放哨,一个班次一个小时。下班后也不能随便乱走,有事必须请假,管理很严格。
  另有一队负责政府外的治安保卫工作,平常就是在大街巡逻,时间要比站岗的长一些。他们有点像现在的公安警察一样,处理城中发生的大小事情。
  我在镇政府做事,有了空闲时间,这样就更了解了镇隆这座古城。
  镇隆镇有一批颇有特色的保存完好的古书院,是岭南地区罕见的古建筑群。
  最著名的当属文明门了,文明门又称“红楼”,位于镇隆镇八坊村文明街口。文明门建于清朝嘉庆十八年,建成东西南北城门楼四座。取“青云路上构杰阁,献奇纳秀开文明”之意,故名文明门。后形成世俗,凡官宦履职调任和民间婚嫁喜庆都经此门出入,而丧葬之类事情则要回避此门。
  文明门最初为庙宇式建筑。民国年间,城门上还设有土炮,于每天正午鸣响报时。
  文明门建筑为仿宫殿楼台式,分两层,底层为瓮城。中开拱门,门高四点七三米,宽四点四米,深十点五五米。整座建筑体面宽二十四米,进深一十四米,高三十多米,装修式样属“庶殿顶”的楼台结构,大屋顶,高台基;鼓磴式柱础,抬梁式屋架,屋檐下有莲花托拱头,衬以红墙绿瓦,雄伟壮观,古色古香,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研究价值。
  排在第二的当属大洪国王宫了。大洪国王宫位于镇隆文明街,又称文庙或孔庙,是过去信宜的最高学府。
  大洪国王宫始建于元至正十四年,历代几经修建,至清乾隆四年改建为清代风格的建筑。整座建筑群前有棂星门、贤关坊、圣域坊、泮池;中有大成殿、东西厢、东西庑;后有明伦堂、遵经阁,造型庄严雄伟。
  棂星门外的墙上,尚存一碑,碑上依稀可辨有“官员在此下马”的字样,这是为了表示对孔子的尊重。
  大成殿为宫殿式的建筑风格,砖木结构,面宽十米,进深十四米。抬梁式屋架,由石质莲花柱础奠托的六支铁梭木大柱支撑着,木质斗拱装饰着龙头和卷云刻纹,殿堂外观为歇山顶,重檐四出,正面屋檐下有一排釉陶竹枝栏杆,显得清丽典雅。
  文庙也叫“大洪国府”,这里面有一段血雨腥风的故事:一八五一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三水人陈金缸率领的起义军占领了信宜县城,也即是当今的镇隆。陈金缸自封为大洪国南兴王,定都信宜,把这学宫改为王宫。后来陈金缸手下的元帅郑金决定降清,便在元帅府设下鸿门宴,席上劝陈金缸接受清朝的招安。陈不肯,破口大骂郑。于是,郑下令部将把陈劈死在这王宫里。
  这段故事就写在学宫的墙上。陈金缸坚持与清廷武装斗争长达二年零八个月,为信宜学宫的历史增添光辉的一页,使信宜学宫成为广东省近代农民起义斗争的重要遗址。
  还有李廷枢公伺,是为纪念信宜知县李廷枢所建。李廷枢于康熙四十一年即一七0二年就任信宜知县,他为官清廉,死后身上仅有几块银元。这在那个“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盛行贪官污吏的年代,他的廉洁奉公真是难能可贵。信宜的老百姓非常感念他,不仅自发筹资将他的尸体运回江苏无锡老家,还于次年捐资修建了这座李廷枢公词。
  这公祠还叫做“三斗米公祠”。说的是一天上午,一位老农民挑了三斗米去坪上卖,路上忽闻知县李廷枢病殁,他将米担丢在路边,赶到镇隆给李大清官奔丧去了,黄昏才回来,一看那三斗米竟还在,可见当时的社会真是路不拾遗。现在,公祠因年久失修,已显破烂,但李知县的清正廉洁形象永为后人敬仰。
  一千三百多年作为一县首府的历史,为镇隆留下了国内十分罕见的由十三所书院组成的古书院群、七个公祠等一批古建筑。
  在镇隆,古色古香的建筑到处可见。镇隆古城里的每一处古建筑,每一棵古树木,都深深地留下了岁月的斑痕,古老的墙面由于风化水蚀而斑驳陆离,石柱也已经布满了苔藓。
  漫步在镇隆的大街小巷,浏览着一面面深邃的风景,徜徉于历史文化的长廊中,人会感觉到已经触摸了过去,心灵已和古人相通。
  镇隆古城,就是一页页散发着古墨味道的书籍,又恰似一首首书写着沧海桑田的诗篇,让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产生无限的遐想。
  我工作的镇政府是由质量非常好的古老时代的砖瓦盖的,前后两栋都有五米多高,每栋长三十多米,宽有四米多,院子中间的水池里荷花盛开很是漂亮。
  由镇政府到镇隆北还有一条宽二百米的大河,上面有一座木板做的桥,桥柱都有二十五公分粗,很厚重很结实。
  政府向东有一大约一百一十多平方的广场,每逢集市,老百姓从四面八方来做买做卖,货物都摆得满满的,人行走都很困难。
  政府门前的广场的南街比正街要小一点,每月两天赶街,做买做卖的挤满了广场两侧。
  前来摆摊的大都是乡下农村人,卖的都是自家产的东西,主要是大米和蔬菜,水果也很多,有树菠萝,地菠萝、荔枝、龙眼等当地特产。
  还有一处地方叫赵街,也很热闹,就是专门卖大牲畜的狗市。这里交易的水牛、黄牛、猪、狗、猫等特别多,所以也就很乱。
  有一次,赵街上发生了一件事。有一个叫梁方栋的人,他家的黄牛被人偷走有一个来月了。这个梁方栋人很聪明,他接连三次在赵街上来回溜达着找牛。到第四次的时候,找了不到一小时,他就看到自已家的那个身上有记号的牛拴在别人的手里在那卖呢,梁方栋机灵得很,他没有声张,赶紧跑到政府找到治安队。
  了解情况后,治安队及时赶到现场,队长王炳奎亲自审问,梁方栋有理有据,他家的牛身上的两处伤痕是怎么来的,又有谁做证,牛又是怎么丢的说的一清二楚。说的偷牛人哑口无言,无法抵赖。前后不过三十分钟,案件就破了,牛被归还主人,偷牛的人也被处理了。
  在政府工作,我感觉很好。我长这么大从没穿过一双鞋,在这里不光发衣服,还穿上了胶鞋,最重要的是能吃上饱饭。就是站岗吧,也不累,二十四小时才轮到一次,有时两天一次,管吃管穿,有玩有乐,解决了温饱问题,有时还可以到街上玩一玩。这种生活比我在家捡糞种地强多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