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吃饭喝酒也是幸福的生活(5)
作品名称:卡德的村庄 作者:大路白杨 发布时间:2016-02-01 21:10:16 字数:3708
铁锅的盖子揪开了,煮熟的羊羔子肉被起了出来,毡房里立即升腾起一片羊肉的香味。漂亮妈妈把摆有羊头、羊肉、羊内脏四肢和江巴斯(羊的后脊,专门执行贵宾的羊只部位)的大铁盘子用力地端上了餐桌,将羊头的嘴巴对准了居中坐着的乡长。乡长和众人立即双合摊开,由最年长的一位老人做着哈萨克人的巴特(祝愿祝贺的一种民俗仪式),表示着对于各方的感谢。阿拉!随着仪式的结束,身为主人公的巴合台尔,从腰间解开的皮套里抽出一把锃亮锋利的小刀,轻轻地在羊头的额头上划了一个十字形,从鼻梁上削下一块肉双手递给了乡长,接着分别把羊头不同部位的肉递给不同人的手中,最后把羊的耳朵递给了一位最小的年轻人。漂亮妈妈趁着丈夫分肉做仪式的,动作利索地启开了摆在一旁的酒瓶盖子,把一排子茶盅大小的玻璃酒杯一一斟满,然后不声不响地一一递到男人们手里。
巴合台尔用牛角小刀熟练地削切着肉块,每削一大块羊肉时,他都会把才削下的小块肉食依次地递给客人。经过就餐前的祝愿仪式和食用羊肉的过程,刚才被老人离去造成的冷落气氛,立即被驱散得一干二净,喷香的肉味四处弥漫着,众人手里端着酒杯,毡房里重新恢复了热闹的场面。
这么好的羊羔子肉上来了,为了健康,为了生活的更好,大家喝一杯吧!村长首先举起了酒杯,等乡长和乡干部们喝干之后,他脖子一仰,咕嘟一声喝净了酒杯,然后把空空的杯子向着众人转圈地亮相。
接着是副村长端着酒说话,他代表山区牧场的全体牧民,热烈欢迎乡长一行的到来;随后举杯的是男主人巴合台尔他只能代表一家人表示欢迎,希望客人们吃得好、喝得好、休息得好,工作得好。巴合台尔之后,餐桌旁的每一个人都轮番致辞敬酒,祝福着朋友的友谊天长地久,祝愿牧场的风调雨顺,祝贺着老人的健康长寿、祝愿着美好的明天越来越多。
毡房里的气氛终于活跃了起来。
酒过一圈,乡长终于可以说话了。他从主人的手里拿过酒瓶子,先给自己满满地斟上,首先祝愿主人一家的热情款待,爱情甜蜜;接着祝愿确吉克牧场今年风调雨顺、牧草丰盛;然后祝愿全体的老人们身体健康;最后祝愿所有的牧民及其家人生活幸福。乡长话说声调洪亮、动作干脆利落,话语动情感人。话一说完,乡长便立即举起杯子,张开大嘴一口喝干了杯中的酒,举着空了的酒杯,频频地示意大家干杯。
连续几杯酒的下肚,乡长的情绪开始变得兴奋起来。他坐直了身子开始讲话:这次来山里,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关心一下村子里的马背小学。这所小学,可是阿尔泰山区里唯一的马背学校。今年,经过新疆电视电台和报纸宣传,咱们的学校已经有了很大名气了,为各级政府和领导赚了不少的面子。所以呀,马背学校才是乡领导和乡政府关注和掂记的头等大事。
提起马背小学,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临近边境地区长期居住在山区放牧的人家,由于离乡里远,孩子们的上学入学问题就成了一件困难。更何况随着父母转场到大山深处居住的孩子们,他们的入学教育更成了让人担心的问题。边远地区的教育水平本来就很低,加上优秀教师都不愿意上山,因此,怎样扩大孩子们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已经成为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乡政府以改善基层的生活环境为理由,向上级财政部门申请了一大笔专项资金,除了建起了为转场牧民服务的专门临时医院、购置大量的药品之外,还特别在顺山而行的背风岩石沟里,用红砖、钢筋和水泥盖板建起了一排既能住老师又能当教室的学校,只要走近这里,就能看到这一排粉刷一新的房屋,这就是周边四邻人人皆知的马背小学。
从春天开始到入了夏天,跟着父母一起上山的孩子陆陆续续渐渐多了起来,副村长和小学校长也是热心肠的人,他们凑在一起商量和估计了一下,大约有三、五十名该上学的学生,可以在牧场上开一个假期增强班。是否等新学年到来时分出不同的班级,是否将孩子们办成复式班,也让马背小学的胖子校长头疼不已。
卡德和妹妹这些大大小小的山下孩子们,就在六月初的时候,跟着父母转场的队伍,一路艰辛跟在羊群的后面来到了山里,自然就进入了马背小学,在临时的班级里开始上课了。上这种有些临时性质的速成小学,所学的课程其实和山下的正规学校几乎一样,入学的学生也面临着上课、作业、复习、考试等程序。只是因为情况特殊,学习、作业和考试方面相对要放松一些,没有山下学校要求得那么严格,更不像山下学校那样在排名次、排成绩竞争得那般激烈。开学以后,每到早晨太阳露山时分,分散居住在附近几公里内的孩子们,都会背着书包骑着自家的马前来学校上学。上课期间,几十匹背架着各种形状、色彩斑斓鞍子的马匹,就会被学生、老师或是村干部们,用不长不短的皮扣子绊好腿脚后散落着放开,任马群在学校前的草地上低头吃草。上课之间,时不时,端坐在教室里的老师学生,会突然间听到一阵阵马匹的嘶鸣声。透过玻璃窗子,看到它们会昂着头,伸长脖子,向砖房里的人们发出嘹亮军号的呼叫,其实就是向自己的小主人们准时地宣告下课时间的到来。每逢听到嘶鸣,坐在教室里的孩子,都会把目光齐刷刷地瞪着老师,心不在焉地胡乱写着字,等着老师宣布下课。划动着粉笔的老师也会顺水推舟,忙不迭地喊道下课下课。不等老师说完,下课放学的孩子们早就“哄”地一声涌出了教室,奔跑在绿色的草地上,各自找着自家的马匹了。找到马匹,干脆利落地解开绊马索,接着勒紧马肚带,紧蹬着马蹬,噌地翻身上鞍,缰绳一勒,吃了一天草儿的马像得了命令,“哒哒哒……哒哒哒……”地向着各家的毡房一路狂奔而去。由于学生来回坐在马背上,久而久之,就被当地牧民和山下人叫成了“马背”小学。当然了,别看牧场远离文明的城市,可是,当地的牧民保持着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习俗,那就是有着一种历来重视教育、再穷也要让孩子上学的优秀传统。不受教育没有文化和出现一名乞丐一样,都是哈萨克人的最大耻辱,理所当然,在一个个哈萨克族庞大的部落里,几乎没有一个不识字的文盲。当然了,这类马背小学也只是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学校,主要是防止孩子失学而不得不选择的松散式教育,按当地教育部门的说法,这种上学的方式也是情不得已的事情。能够享受最好的教育、拥有最好的老师、获得最好的考试成绩,仍旧需要回到山下定居点的正规学校里。
所以,乡长最先想到的还是这所马背学校,还有这所学校里的孩子们。
盘腿坐在人堆里一声不吭的马背小学校长,也是一位脸膛红润、身材魁梧、硕大壮实显得有些胖乎乎的哈萨克汉子,坐在一群脸色通红的男人堆里一点也不显眼。听到乡长说起了他的马背学校时,眼神一亮,一扫先前的萎靡不振,然后前倾着身体趁机敬了一杯酒,并借机向乡长提出要求。他想让乡里报销一批购置学习图书和基本教具的款项,这些花费的发票在他的口袋里放了很久。怎样报销这些不菲的花费、能不能少挤占那一点可怜的教学经费,一直是他挥之不去的一块心病。现在乡长这么一提起,他心里就嘭嘭敲起了小小的边鼓,整个人就像喝了一大碗新鲜的鹿血酒。敬酒之际,心中一番激动、两边的嘴角一翘顿时来了精神。天啊,我一定要想个好法子,趁机敲一下乡政府的竹杠。他凑近了乡长,激动地说,感谢乡长的支持!
我还没有说资助的事情呀。乡长拖着一副悠长的语腔,慢腾腾地故意地逗着校长。
可是你说了呀,你这么关心马背小学,我代表全校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向你表示感谢。校长看样子是咬定了乡长了。
呵呵!看着校长急迫的样子,乡长抿着嘴笑了起来。
小学校长马上向乡长急切地表白道:因为山区牧民的生活单调贫乏,加上牧民们白天黑夜都有充裕的时间,从加强文化建设出发,学校给牧民们专门买了一些诗歌和小说的书籍。可是,花了这些钱,又不知找谁去报销,发票就一直攥在我的手里。校长在诉说这些困难时心中非常清楚,向乡长索要一些学习用的报纸、杂志,这样的做法肯定还会符合一些实际情况。因为,这么漫长的季节,这么难走的牧区山道,就是乡里邮电所的投递员愿意来送,可是,每月一次性的集中投递,根本就没有办法满足山区牧民们及时学习了解党和政府新政策新精神的需要。
行!学习政策,文化生活,提高素质,是好事情,同意报销。再说了,我怎么能忍心拒绝你的合理要求?喝酒的人们谁也没想到,校长自己更没有料到,酒劲正酣的乡长竟然痛快干脆地答应了校长提出的这份有些额外的要求。乡长还承诺道尽快把所有的发票交给他,他下山之后就马上安排乡财政所立即报销入帐。当然,如果校长不嫌弃,他还想利用职权,再给马背小学多分配一部新平板电视和一台长波段的专业收音机。
乡长虽然是小声说出来的话,却雷霆万钧般立即出现了意料不到的惊人效果了,又一次让小学校长在心满意足之际大大出乎意料,情绪澎湃、心中激动。就是在这立即的激动之下,他“腾”地一声站起了身子,双脚在地面上摸索着穿上皮鞋一声不吭就要走。众人忙伸手阻拦,你这个家伙怎么连感谢一声也不说呀?小学校长这时才转过身来,大声告诉乡长,乡长,我的心中很感激很感动。他用手摸着心脏部分,感动。他是主动要表达这份心意,要回自己的家里,拿一根今年才风干好的新鲜马肠子来,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乡长的感恩心意。话音未落,大伙儿齐声喝彩喊好。有些醉意的小学校长摇晃着庞大的身子,众目睽睽之下“嗖”地一下撩开门帘,然后背着双手,雄纠纠气昂昂推门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