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蓝·连载】芳草萋萋(五十六)
作品名称:烟雨春晓 作者:红叶秋 发布时间:2011-03-18 07:36:17 字数:3650
第五十六章校外辅导员
夏之阳帮妈妈收好地里的玉米后,又坐车来到住在县城的哥哥家。哥哥在县城一所中学里教书,已结婚了。
敲开哥哥家的门,哥哥看到夏之阳,非常高兴,他拉着弟弟的双手,久久没有松开。哥哥最疼爱他,从上小学时,哥哥就像一位小老师,辅导他学习。可夏之阳竟辜负了哥哥的期望,没有考上大学。每次面对哥哥,夏之阳心里总有内疚感。
“弟弟,听说你在部队里入了党,还当了骨干,哥哥真为你高兴,为你骄傲!咱爸爸去世的早,生活的路,就靠自己去闯啊。”哥哥说着,眼里充满了泪水,“在部队里好好地干,若能考上警校,或者提干,九泉之下的爸爸也会感到欣慰的。”
夏之阳知道哥哥对他的期望很高,他会尽力而为的。但现实的生活千变万化,谁又能预知将来呢。
在公司上班的嫂嫂下班了,看到夏之阳,也很高兴。她匆匆忙忙地去了菜市场,买来了鸡、鱼和一堆蔬菜。
“中午,我做几个菜,你们哥俩好好地喝两杯。”嫂嫂一边忙着一边说,“你哥哥常常念叨你,怕你身体弱,不适应部队的紧张生活。后来,你的一位战友探亲时告诉你哥哥,说你在部队里干得非常好。那晚,从不喝酒的他,竟高兴地唱醉了。”
哥哥嘿嘿地笑了:“今天我和弟弟也是一醉方休。”
“你下午不上课了?”嫂嫂瞪了哥哥一眼,也笑了。
“怎么不上?还有五、六十个学生等着我呢!”哥哥说。
吃过午饭,嫂嫂上班去了。哥哥在上班之前,给夏之阳一支气枪和一盒铅弹,对夏之阳说:“我去上课了,弟弟,你若在家无聊,就到北山上打鸟去。”
哥哥走后,夏之阳提着气枪走向北山。这座山也叫凤凰山,海拔只有一百一十多米,在平原上也算是高山了。山坡上长满苍松的翠柏,而不像支队部的山那样,遍地都是纤纤毛竹。
穿过松树林,夏之阳来到山顶上。迎着山风向南望去,整个县城尽收眼底。
夏之阳独自坐在山顶上,在凉爽的秋风里放飞着心情。他想到已回到学校里的周敏,想到回部队后会有更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做,想到哥哥对他的期望,想到自己未知的命运……他也无心打鸟了,只是随便在林中打了几枪,气枪发出清脆的响声。
在战友们眼里,夏之阳算是混得最好的了。许多战友当兵三年的最高理想也不过如此。然而,夏之阳总感到有些沉重的东西堆积在心里,让他不能轻松起来,那就是对理想的憧憬。他苦苦追求的新闻、文学写作,竟毫无建树,并且他对前途越来越感到迷惘。
人生的路很长、很长,在部队的三年时光会转眼即逝的,他凭什么来面对生活?如果被生活遗弃了,必将如浮萍一样,无处扎根、成长、开花、结果。自己立身处世的根本是什么?文学艺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不会去欣赏高雅的艺术,他们追求的只是物质上的实惠,精神的刺激。光明的前途在哪里?凭处世能力在官场上打拼,或者凭一技之长去争名夺利?他的性格和气质对这一切好像都排斥着。他更愿做天上的云,自由自在地遨游在艺术的天国里;更愿做山坡上的青松,无论怎样的酷暑严寒、风霜雨雪都不屈服,无论怎样的惠风艳阳也不去迎合、不去奉承。
十几天的探亲假转眼过去了,归队的那天,妈妈又流下了眼泪。哥哥送他到徐州,买好了晚上直达H市的123次快车。离上车的时间还早,于是,哥哥带着他在徐州云龙公园、彭园、淮海战役纪念馆等地方尽情地游玩了一天。
一夜到达H市,赶到中队时,才十点多,没有超假。指导员到驻在几里外的二排去了,夏之阳向队长销了假。
王斌高兴地拉着夏之阳的手,询问家乡的情况。通讯员王辉交给了他几封信,有周敏的,还有《解放军报》函授处寄来的教材、采访证、特约记者证等。班长周全交给他一张精制的聘请书,是向阳四中送来的,聘请夏之阳为少先队校外辅导员。
回家探亲像一场梦,很快过去了,生活又将恢复到往常一样,执勤、训练、学习……紧张而有序。
根据国内形势的需要,中队进行了专题政治教育,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在政治学习课上,指导员提问夏之阳:什么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夏之阳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说:“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崇拜西方国家的那一套,主张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
指导员补充说:“你回答的不全面,它们还要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宣传西方的所谓民主、自由、人权等……”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们不可否认地犯了一些错误,如贪污腐化,忽视了阶级斗争的存在,党和政府在某些工作上的失误……但党的基本政策是正确的,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必将走向混乱。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经济的腾飞都将是空话。
人们应该相信,我们的党有能力、有信心改正政策上的不完善,并保持自身的伟大、光荣、正确。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富强和光明的前程。
学习过后,指导员出了四道讨论题。下午,以班为单位讨论上午的学习内容。战友们讨论起来都很热烈,但有时总免不了离题千里。战友们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各抒己见。甚至还有的战友说起社会上的各种谣传,老百姓私下里的看法等。夏之阳对这些议论很感兴趣,这些说法正确与否姑且不论,但起码不是庸俗的话题,说明人们在关注着国家的前程和命运。
“什么路线方针,光明前程,全都是费话、官腔!”徐友露出不屑地神色,“这些承诺能在现实生活中兑现多少?华而不实,讲而不做,这大概也是中国官僚的优良传统吧。”
“别忘了,这是政治学习!”班长瞪了他一眼,“让指导员听到了,不关你的禁闭才怪呢。”
徐友看了看班长,摇摇头。八八年的战友们渐渐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毕竟他们也到了第三个年头了。
组织活动时,副指导员和夏之阳、王斌等讨论了担任校外辅导员的事。向阳四中的老师对他们抱着殷切的希望,聘请他们为校外辅导员,而他们由于工作太忙,已有一个多月没有去过学校了。他们都觉得过意不去,在工作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如果每天去接触学生是不可能的。最现实的方法还是校内辅导员提议的,多写点材料,多给少先队员们出几次黑板报。
一天中午,夏之阳接到向阳四中唐老师的电话,她是校内的少先队辅导员。在电话里,唐老师责怪他说,为什么不到学校去啊?夏之阳说起回家探亲以及部队的现实情况,请求她谅解。她沉默了一会又说,少先队的辅导工作不能疏忽啊,四中有一位学生失足进了少年劳教所,老师们都非常痛心。夏之阳听了,吃了一惊,心里感到更内疚了。这种事情的出现,作为校外辅导员,他也有责任啊!唐老师在电话里又为夏之阳布置了一项任务:星期四中午以前,必须为四中出好一期黑板报。夏之阳向唐老师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唐老师并不清楚,部队的工作是多么的忙!年终总结、考核即将开始,他们要做准备。总队又开展了第七个百日安全活动,学习条例,制定措施,总结、评比,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一批到四川西昌押运的战友又走了,执勤任务更加繁重,有时他们要连着站哨。训练场上,夏之阳虽然只是副班长,但排里只有一位班长在位,夏之阳不得不组织班的、甚至排的训练。一天口令喊下来,嗓子都哑了,比训练还累……
可不管怎样忙,这次唐老师交给他的任务一定要完成,不能再让她失望了。夏之阳和王斌一起,立即投入到写稿、组稿、黑板报的设计工作中。
下午站哨的时候,夏之阳构思着黑板报的布局和内容。首先应该写一篇《致四中全体同学的公开信》,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塑造健康向上的完美人格。夏之阳有一本《雷锋日记选》,雷锋的日记读来真是脍炙人口,夏之阳认真地挑选出几段,准备抄写在黑板报上。夏之阳又回忆起自己刚加入少先队时的情景,写了一篇小文章:《那一年,我戴上了红领巾》:
“很久了,又像是昨天,在遥远的故乡,老师为我戴上了红领巾。
从不爱照镜子的我,刚戴上红领巾的那几天,每天都抢过姐姐的镜子,美美地看上几眼。
戴上红领巾,妈妈说我的衣服干净了。是啊,我总是十分小心,怕弄脏了红领巾,衣服自然也干净了。
戴上红领巾,哥哥说我更听话了。当然啦,我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组织,自己的队旗,再不是调皮捣蛋的顽童了。
戴上红领巾,老师说我学习更认真了。怎能不认真呢,红领巾每天在我眼前飘动着,学习不好,人家会说我不配戴红领巾的。
后来,离开了红领巾的队伍,走过了共青团的生活,我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行列。但是,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年的春天,我戴上了红领巾……”
王斌也写了两篇文章,他们又在一起修改、润色,夏之阳翻出剪报本,找出几副合适的插图。
第二天中午,利用午休的时间,他们来到向阳四中,见到了唐老师。夏之阳把准备好的稿子让唐老师过目,唐老师认真地看了,点点头说:“很好啊,希望你们能常常来出黑板报,切实负起校外辅导员的责任来。”夏之阳听出唐老师责怪他们的口气,可他们实在没有时间啊。夏之阳和王斌只是笑笑点头说:“今后一定尽力完成你们交给的任务。”
唐老师又惋惜地提到那位失足的少年,他被送到了劳教所,这是辅导员的失职。唐老师漂亮的脸上露出一丝忧伤。
“你们如果有时间,要给他写几封信,帮助他痛改前非,走向正路。”唐老师用期望的目光看着夏之阳和王斌,夏之阳不敢正视那双漂亮的眼睛。
“一定会写的!”夏之阳表示,“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