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作品名称:《同窗军旅情》(上) 作者:狮城狐眼 发布时间:2016-01-01 23:05:22 字数:3116
(五)进修
婷婷的背景与大东有差异,她是在工厂区长大的孩子,一个普通的邻家女孩,父亲贾老是旧中国过继来的工程师,虽然要求进步,但由于出身成分的原因,无论怎样解释都说不清楚。也难怪组织上给予他的结论是控制使用,其实是贾老实在太老实,解放后,单位组织调查,让大家填写个人资料,领导要求大家能写多详细就写多详细,尽量如实写。一般稍有头脑的人基本避重就轻,对自己不利的事能不写就不写,能绕过去的最好绕过去。贾老很认真,把自己关在房子里整整写了一天,不但写了自己的家庭明细,就连小时候与家人躲日本人逃难和蒋介石的孙子在赣州同一所小学同学的事也写了出来,甚至还把他的表哥在台湾开飞机的事也交代的清清楚楚。想一想在那个敌我炮火停息没有几天的新中国,那个阶级斗争的弦绷得特别紧的年代,单位的主管谁看了这份简历不头疼?有谁敢重用贾老?多亏贾老的技术在同行公认一流,没人替代,建设新中国需要技术干部,不然单凭贾老的档案,恐怕要在觉悟如此高的社会里混上一口饭,都真够难的了。
后来还是老伴贾妈妈政治觉悟高,在孩子填写成分的时候,让孩子直接就写技师,越简单越好,七大姑八大姨的社会关系一个也没填。不然婷婷的哥哥当年参军,政审一定过不了关。当然后来婷婷的哥哥在部队还是由于政治背景不够硬,被分到三线做了工程兵,但总算当兵的过程中没有遇到麻烦。婷婷参军比哥哥运气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上层,已经把重点从政治拐到了经济。入伍的技术兵种对政审要求也比较宽松,主要看本人的表现,对家庭出身不太深究,这如果是过去,像婷婷这种扯不清历史渊源的家庭,进入军营做军情工作还不知要费几多周折。
婷婷成长的年代正赶上革命样板戏红遍大江南北,《红灯记》中始终高举红灯亮相的火车司机李玉和有句家喻户晓的唱段“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这句话比喻婷婷很准确。婷婷很像父亲,不光是外形,性格更像,说话直来直去,清水见叶子,从不绕弯,对他人像对待自己一样,从不设防。也正是如此,她在大学里的人缘特别好,加上外表靓丽,身材苗条,不光男同学喜欢靠近,女同学也都乐意粘着她。有些胆大的男生私下偷偷递过条子,要求谈朋友,被她婉拒了,理由是学习期间不考虑个人问题。其中有个大胡子男生在教室走廊里公开向她示爱,她回答的很干脆,“就你啊,毕业再说!”吓得那个男生一溜小跑,头都不敢回一下。
那个年代的中国年轻男女,满脑子灌输着革命激情,对男女恋爱之事既向往神圣又迷惑无知,许多中学里多年都没有开设生理常识课,即使有个简单课本,老师讲起来也支支吾吾,一语带过,好似男女身体结构可不学自通。再加上封建的意识,很多学校班级的学生,上学多年男女生之间不说话,今天听来乃天方夜谭,可那时的状况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是大学校园的氛围,也不鼓励学生谈恋爱,禁止恋爱还变成了一项不成文的校规纪律,它有形无形的约束着青春期的男女,谁要是违犯,会遭到莫名的众议,一桩美好的事情只能被迫成为了地下的幽会。
最不可思议的是婷婷的妈妈也和众多学生家长一样,千叮咛万嘱咐的让自己的宝贝女儿读书时不要分心,在大学要一心一意地好好学习,将来毕业后有了工作再做婚姻方面的考虑。所以直到毕业,可怜的婷婷只有个心里的暗恋秘密,大学期间从没敢接受异性的追求,这或许也正印证了当时的一种随大流式的社会时髦。当然也有个案,那些渴望爱情熏陶的比较早熟的男女大学生在暗地里会互结来往,只是相处的过程小心翼翼,不被旁人发觉就是了,这样的美好恋爱也常常被同学叫做地下情。也就是局内人偷乐其中,局外人暗地羡慕而已。,
告别了战友,婷婷和大东来到了成都,开始了带职进修的状态。阔别了半年多的校园生活后,再次进入读书的环境,倍感亲切。俩个人都特别珍惜这个来自不易得宝贵机会,无形中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不由得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的氛围之中。大东获得了与婷婷单独相处的机会,当然都是学习交流等理由,因为是进修,理论课相对少,实验课多,所以俩人一组做实验的时候,话题也渐渐广泛起来。
这一天傍晚,大东买了电影票,约婷婷一起看电影,事先精心准备的话也准备在电影结束后向婷婷全盘托出。可没想到电影演到一半时发生的一件事,把个大东气得差点跳起来,要不是大东已成军人,有军纪的约束,他真想动手打人了。
(六)情书
军营中的慧慧送走了婷婷后,有些失落,她曾幻想着如果是她和大东去进修,该是多么的浪漫,她一定会找个机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因为这种理不清剪还乱的感情纠葛实在烦人。
慧慧是一个纯情的女生,家中老大。有一个漂亮的妹妹,从小家教很严,当教师的父母恨不能把姐妹俩塑造成名门闺秀,琴棋书画在少年时起就让她们染指。因为不能像同龄伙伴那样随意玩耍,小姐妹心中也存有怨言,但耐不过父母的说教,各项技能水到渠成,到高中时已略显他人一头。其实可怜天下父母心,慧慧父亲历经沉浮,一生谨慎,这样做的原因,是担心女儿如果没有一技之长,在一望无际的无厘头政治环境中很难生存,特别是眼看着身边熟人的儿女躲不过上山下乡的途径,暗中心思,如果女儿会个乐器什么,起码可以在农村参加个公社文艺队,避免孩子在日晒雨淋的田间劳累受苦。
高考的时候,如果按照慧慧的本意,她是想考文科的,虽然她的理科成绩更优秀,但还是偏爱文学,充满幻想的慧慧一直想当一个诗人。但现实是残酷的,父亲严厉地告诉她,政治挂帅的社会,搞文学弄不好是会闯祸的,可能连饭碗都保不住。老实巴交的父亲年轻时曾亲眼看着几个大学同班的同学,就是爱好作诗赋词,后来不知那篇文章惹了祸,断送了前途不说,还被硬生生送进了西北偏远的农场去劳改,再也没有回来。懂事的慧慧向父亲妥协了,选择了理科,选择了父亲精挑细选的学校,选择了后来连她也没想到因此而参军的的专业,无线电技术。
慧慧喜欢大东,喜欢他结实的肩膀,喜欢他爽朗的笑声,喜欢他在篮球场上的奔跑,喜欢他学习时发呆的模样。但在大学期间,她只是默默的暗恋,无法表明,苦恼的她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的方面,但再优秀的成绩也还是压抑不住内心的萌动。快毕业的时候,她听说大东报名参军了,她不觉暗喜,立刻找了几十个理由劝说成功父母,报名参军,和大东一起来到了军营。她天真的以为只要能和大东在一起,总有一天会有机会向他表明自己的爱慕之心,了却自己的心愿。可是,来了部队已超过半年了,她还是没有机会向大东挑明,真是急死人。眼看着婷婷和大东去成都进修去了,慧慧的失落可想而知。
这一天,她鼓起勇气给婷婷写了一封信,这个勇气她可是用了三天的时间才最后决定的。信中吐露了她对大东的爱慕,希望做姐姐的婷婷帮忙撮合。信写好后慧慧考虑再三,最后一跺脚,鼓起勇气寄出去了。可是她真没想到,这封信给她带来的麻烦,有点大的超过了她的承受力了。
这段时间唯一让慧慧感到温馨的事,就是父母利用暑假和妹妹一起来部队看望她。家里这次为她可是下了血本,三个人往返的火车票,等于父亲两个月的工资,就这妹妹还是学生票,省了一半。两天两夜的硬座,可真够劳人的,妈妈的腿都坐肿了,但妹妹说老妈一点不觉得累,一路上除了人精神,话也特别多,总盼望着早点到部队见女儿,乐得像个孩子。亲人相聚格外亲切,慧慧中午在军营的干部灶特意加了几个菜,一家人高高兴兴吃了一个团圆饭。许营长听说慧慧的家人来部队了,特别热情,又是解决宿舍,又是张罗车子,晚上还特意在饭馆搞了几个特色菜给他们接风,学友闻一泉和刘兵也被叫去沾了个光,狠狠解了一顿嘴馋。
几天过后,送走了家人,慧慧又恢复了往日的宿舍、食堂、办公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她心里隐隐约约惦记着,不知她写的那封信,婷婷收到没有?婷婷又是如何向大东传递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