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要功成万骨枯,华发以身劝青丝
作品名称:国殇白衣 作者:非瑀 发布时间:2015-12-26 21:49:51 字数:3248
未牌时分,朱温正和一小妾在花园亭中饮酒,相互调笑正欢。府中管家迈着碎步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气喘吁吁道:“老……老爷,不……不好了!”
朱温看着管家如此模样,也没了调笑的兴致,将那刚还坐在他腿上的小妾推到一边,忙问道:“何事如此慌张?速速报来!”
管家深吸了几口气,定了定神,回禀道:“九王在九曲池遇刺,尽皆身亡!”
朱温闻言抓起桌上的一只银酒壶,摔在了地上,怒吼道:“谁人如此大胆,竟敢刺杀九王?来人,更衣,进宫!”说完,便大步向花园拱门走去。管家忙紧随其身后,不敢吱声。
朱温一边整理衣襟,一边跨上一匹黑马,向皇宫疾驰而去。少顷,朱温便到了九曲池畔。细雨下的九曲池此时已围满了人,有刑部人员在负责四处勘察,周围还围了大批侍卫。朱温见哀帝李柷在一旁暗自抽泣,忙走上前去,安慰一番,哄得哀帝止了哭泣,又大肆吹擂了一番保证抓到凶手之类的话,最终将哀帝打发离开。
朱温来此,只为演戏,在得到皇位之前,他必须保持正人君子的外表,即使人人都知道这一切都是假象。
哀帝回宫,侍卫、刑部仵作及各位官员也渐渐离开。朱温踱步到蒋玄晖身边,轻声道:“九曲池的杏花染了血,总算不单调了吧?”蒋玄晖闻言,想起昨夜曾对朱温说的话,浑身汗毛倒竖,不禁打了个寒颤,忙强颜咧了咧嘴,道:“不单调,不单调……”
九王之死使得原本风声鹤唳的洛阳城更是紧张,而一手操控这一切的朱全忠心里却甚是欣喜。九王一死,如今他离皇位仅一步之遥。哀帝只是具傀儡,已没人再去寻那神秘的璇玑阁,再没人能阻挡他的脚步,他苦心经营近二十年,终于要到收获果实的时候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说李存衣按照父亲李裕的安排,乔装打扮一番,与府中一种花老农秘密离开德王府,出了洛阳城。
那种花老农姓马,具体字号无人知晓,王府中人都叫他“马爷”,就连德王李裕也是如此。马爷最喜欢喝酒,而且非二十年以上陈酿不喝。尽管他很挑剔,可李存衣每次见他,他都有好酒喝,也不知是何处得来。李裕曾告诉李存衣,这马爷是位高人,一身功夫深不可测。可李存衣从没见过马爷动手,所以对武林高手也没什么概念,不过马爷会变戏法,他倒是知道的。小时候,李存衣总是缠着马爷,让他给自己变戏法,马爷对这小王爷也是有求必应,所以马爷与李存衣感情极好。在王府内,有那么一段时间,马爷身后总是跟着一只小尾巴。直到近些年,李存衣发奋读书,马爷又过回了一个人的生活。
马爷看起来六七十岁年纪,额头皱纹横生,头发胡须已是花白,身材瘦削矮小,可腰板笔直。这么乍一瞧还真有那么点高手的风范,可只要他一笑,露出他那两颗金门牙,一代宗师的风范顿时便荡然无存。李存衣曾开玩笑,让他把两颗金牙换成银的,可马爷却振振有词地回答:“这金牙乃是江湖救济之用,银牙不值钱,救不了急。”
李存衣与马爷爷孙俩离开洛阳城,沿着大路一直向东。李存衣穿了件粗步棉衣,只要不近看,没人会发现他是大户人家出身。而马爷只套了件粗步麻衫,脚上踩着一双破布鞋,在清冷的春风里,显得有些寒岑。
正午时分,风越来越疾,也开始下起了小雨,李存衣毕竟只是个十四岁的孩子,走了近两个时辰的路,也是累了。马爷便领着李存衣拐进了路边的树林,避雨歇脚。
马爷坐在一棵大树底下,取下腰间的酒葫芦,喝了两口。李存衣则从包裹里拿了两个从王府带出来的馒头和一块牛肉充饥。
胡塞了几口,李存衣转头对马爷道:“爷爷,父王让我去寻璇玑阁,可这璇玑阁是在何处?”李存衣从小跟着马爷,所以直接便称马爷为“爷爷”,马爷没有子嗣,每次听着李存衣这么叫自己,心里也很是欣慰。
“璇玑阁?”马爷蹙眉思索片刻,摇了摇头,说道:“这璇玑阁,我十几年前在江湖中从未听过,这些年更不问江湖事,江湖中是否有这一派……”说到这,马爷也不往下说了,举起葫芦喝了一大口酒。
李存衣眉头紧锁,心想:“父王托付我寻找璇玑阁,那璇玑阁定是实力非凡,可怎么却声名不显呢?父王让我自己去寻,看来他也是不知这璇玑阁到底在何处。这万里江山,该如何寻找?”想到这,李存衣顿感无力,这是他第一次出门,就碰到了天大的挑战。又想到自己的双亲生死未知,自己却羸弱无能,心中更是苦闷。
马爷看着李存衣小小年纪便愁眉不展的模样,心中一酸,出言安慰道:“存衣,人生在世,活的便是个自在,如今你虽有使命在身,可你只要上下求索,砥砺自身,何愁将来大事不成?”
李存衣坐在树根上,没有应和马爷的话,只是呆呆出神。马爷瞥了眼李存衣,笑了笑,又喝了口酒,又道:“我十三四岁时,天天跟着师傅习武,一心就想成举世无双的大侠,要夺那天机榜英雄谱的魁首,成为像剑圣裴旻和刀神李嗣业一样的英雄。可当我武功臻入化境,得了那天下第一,却发现除了一个虚名,自己什么也没有……”
李存衣一脸惊容地看着这位从小就陪着自己玩的老人。他做梦也想不到,马爷居然真是位高手,还是位天下第一的高手。
马爷见李存衣如此神态,口中虽是说自己有无限感慨,心中却是窃喜,不禁咧嘴一笑,露出那两颗金门牙。李存衣看见马爷那金牙,心中那刚刚竖立的马爷高大模样,瞬间便崩塌了,嘴角还不自觉地撇了撇。
马爷见他如此模样,也不在意。这么多年他隐姓埋名,这时终于把自己的秘密讲了出来,而且还是那么一件露脸的事,他话匣子一开便守不住了。
原来,马爷是玄天宗门人,这玄天宗与其他江湖门派不同。玄天宗没有山门,宗人皆是四海为家,各代也只有一人,也就是师傅只能收一位徒弟。当师傅去世,就由徒弟接任掌门,一代一代,薪火相传。到了马爷这一代已是第三十代。玄天门为何规定如此传承,也是有原因的。玄天门有两大绝学,《摘星手》和《太玄经》,《太玄经》是一门内功修炼法门,为天下四大神功之一,修至大成,全身百脉具通,能隔空以气伤人。而《摘星手》却是一门盗术,这门功法是何人所创已无从查证,但这门盗术却是天下无双。《摘星手》总纲便写道:“天下无处不可去,天下无物不可取。”只要练成这两门神功,万物皆可取,那天下就真正成了一人的天下。如果有多人习得,岂不是天下大乱?所以玄天宗代代皆是一脉单传。
这两门神功皆分九层,但是在玄天宗内,也没人真正完全练就这两门神功的。当年马爷只是将《摘星手》炼至第三层,《太玄经》炼至第五层,便离开师父,开始行走江湖。
马爷习武成痴,又生性不受拘束,一入江湖便做起了江洋大盗,四处盗取别派武功秘籍。马爷武功当时武功已很是不凡,所以也从未失手。每次马爷作完案,都会在现场留一条柳枝,作为字号。马爷说,这是高手的格调,他师父老人家说的。
马爷得了秘籍便找一处僻静之所参悟,待参悟透彻,便再次作案。马爷连连得手,得到不少武林绝学。天下大道,殊途同归,马爷将各种武学与《太玄经》相互印证,功夫修为一日千里。
到了而立之年,马爷已将《太玄经》炼至第七层,已与他师父不相伯仲。马爷却并不满足,可是他此时无论再如何努力修炼,武功也没有寸进。对于马爷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折磨,最终马爷棋行险着,决定去少林盗与《太玄经》并列四大神功的《易筋经》。
当时正值王仙芝起义,百姓流离失所,马爷便扮作难民,来到嵩山少林寺投宿。室内僧人以慈悲为怀,便将马爷留在了寺中。马爷在寺中一住就是数日,渐渐将环境摸熟。
马爷艺高人胆大,一日夜里,便悄悄潜入了藏经阁,在藏经阁四处寻了一遍,可就连《易筋经》的影子也没摸到。马爷劳而无果,心中自是不忿,于是心一横,也不找《易筋经》了,开始读藏经阁中经书。这些经书中有不少武学与感悟,西瓜找不到,只能捡芝麻。马爷仗着武艺超群,每天夜里都来藏经阁看书。就这样,马爷在少林整整一年,奇怪的是也没人请他离开。马爷则是完全被藏经阁的经书吸引了,如着魔般,对时间也无丝毫概念。
有一日夜里,马爷如往常一样,偷偷潜入了藏经阁。藏经阁中除最高层经书,皆已被读完,马爷这次准备登上最高一层。马爷刚从楼梯迈进最高层,就听到在不远的黑暗处传来一道苍老沙哑的声音:“施主,这一年苦读,可有所得?”
马爷闻言,大吃一惊,立马站定,收敛气息,看向黑暗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