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薛村土八路>第3节 投身革命

第3节 投身革命

作品名称:薛村土八路      作者:铁素容容      发布时间:2015-12-26 20:08:46      字数:4299

  第3节投身革命
  
  再说爱英,就在她和小剑哥拜堂成婚时,二阎王忽然使坏,天降厄运!霎时,爹伤了,哥逃了。14岁(虚岁)的她,困境中,她想起了一个人,于是,她的脚踏上了通往陕西吴堡的路。去求的这个人是谁呢?
  原来这个人就是杨大头杨福才,后来拆姓,名为木易,是个卖刀剑的,20岁出头。一贯与老铁匠一家有来往,到了一块就是谈刀论剑,什么热锻呢,夹钢呢,淬火呢,冷砧呢,有时他也带几块铁疙瘩让老铁匠给他鼓捣铁家伙,同时还给剑和爱英带几本剑谱、讲一些新鲜故事:
  “孙中山死后袁世凯和蒋介石抢座皇帝位子,袁大头座了几天,蒋光头扯他下来,谁知又出了教书匠润之先生,伙同朱德在湖南那边开始闹红,陕西的刘志丹和一伙穷人也闹红,两股人马南北呼应,在蒋介石的炕前,扯块红布撕玩。叫老蒋头疼欲裂,不得安宁。
  听说姓蒋的头上不长一根毛,人称蒋光头,闹红的人和当年的李闯王一样,要打到北京夺皇位,皇帝坐在龙椅上吓得尿尿呢!龙椅都没接住他的尿,流到地上一大滩,下面臣子的鞋都湿了………这些话逗乐了两孩子。
  铁匠王心里说,怪不得你也跟着叫杨大头,敢情你也想着当官发财………疑心这小子,说不定他就是那“红”,不管是不是,可不敢乱说!这年头“话”长腿,叫“二阎王”听走,那还了得?要人性命呢。再说那些叫老蒋的尿裤子的军队还不知在山南?还是在海北呢。因此,他严厉禁止说这方面的话。
  可是这方面的话偏偏能引起剑、和爱英的好奇,他们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不可。为了躲避风声外传,铁匠王命令他们在地窖里说,说够了,笑够了。才走出地窖各干各的去。
  他担心年轻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谁知俩孩子忒懂事,到外面绝对不闲扯这方面的话,就是有人也提起“红”,他俩都装的傻傻的,你要说个“贾家岔”(上行村名),他给你对个“石楼下”(下行县名)。
  这杨大头,20岁出头,正年轻。高挑的身材、白嫩的皮肤,穿一件白色粗布对襟褂,配黑色灯笼练功裤,千层白底黑布鞋白布袜。黑白分明,潇洒自如,一身正气!他有洁癖,不知木易走路是不是飞着走,总之,所到之处总是千层鞋底白是白黑是黑,一尘不染!
  俗话说,男人口大吃四方,这小子就是口大加头大,肥大西葫芦脸,上边大圆头下边小圆头。虽然不是“天庭饱满,地额方圆”的俊小伙,却有着大将的做派!特别是那双眼睛,瞳仁黑亮的过人!透着灵光,闪着慧气。城府颇深,足智多谋,一付少年老成的样子。对待火烧眉毛的急事,从容,不慌,想法子套、饶、治,总有办法解决了这难题。铁匠王私下认为:这小子不是省油的灯!
  爱英要找的正是这位“不省油”的“红”大哥。
  在黄河边一个靠马路的山城,算是陕西省最东边的一个小镇子,叫宋川。山西晋西这边最向西的黄河渡口,军渡和它是隔河相望的紧邻。一河跨两省。
  宋川是小镇子,小街像一条巷子,充其量不足500步!在小街东头唯一的小车马店里,爱英刚刚进门,竟然碰上了杨大头。在杨大头的眼里,爱英已完全不是往日那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笑意横溢的小姑娘。她满脸赤红,像是刚刚跟人打过架似的,两眼血红,透着极大的仇恨!可是见了杨大头又遮掩不了那孩子气,一头扑进怀里就哭。这个时候的爱英,更像受了委屈的小娃娃。
  爱英生来眼皮不放泪,坚强得像男子,可是伤心起来眼眶的泪水,又犹如倾斜碗边溢水,应了一句古话“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伤心了,连男儿都是这样,何况是小女家家。
  不爱放眼泪的爱英,尽情地抖着肩膀呜呜咽咽地哭,惹的南来的、北往的回头率有百分之一百!惊奇的、狐疑的、暗笑的、探问的,围观的……眼神和动作各种各样。
  杨大头和爱英像是沉浸在无人的境地,杨大头大哥一样爱抚地摸着爱英的头,同时,他也猜出了老铁匠家一定出了大事!不然,一个小姑娘家为什么独自跑来见他?为什么哭的这么悲痛?于是他摇着爱英的肩膀,着急地一次次不迭声的问:怎么啦?怎么啦?怎么啦?
  爱英在木易宽厚的怀里,眼泪止不住的流,似乎让心中仇恨全部化成泪水淌出,哭够了,才将事情的始末原原本本的说出来,杨大头听着听着,不觉怒目圆睁、钢牙顿挫、铁拳紧握!好你个吃人的“二阎王”!他拉着爱英的手说:“跟我找人,回去敲他狗日的去!”。
  杨大头把爱英带到了自己的驻地,一个秘密联络点。打报告要为爱英报仇的事一去就是几天,真是等得心焦!爱英闲不住就边观察边等着杨大头,没想到,杨大头也是闹红的人,爱英毕竟年幼,说14岁,实际才刚刚过了12岁的生日。不过练功练出来的身子壮实,比同龄姑娘高大。
  救爹,救爹,救爹!这个信念像蛇啃心锤子一般,数着指头,挨着时辰,等了两天,又两天,如今有六天了,等不及了,后来竟然和杨大哥翻脸大吵大闹,撒娇撒泼。
  这情况让上边的人也着急了,上级研究了情况,决定派杨大头潜入吕梁山区,依靠当地群众将革命火种种到吕梁西山!顺便管管这件事——遏制地方反动势力,组织民众和反动势力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斗争,逐渐扩大“红”的影响。于是,杨大头带着任务和爱英回吕梁山区开展工作了。
  听到这个消息爱英喜形于色,心想,杨大哥带人敲狗头了,救爹的事有眉目了。真是“口苦递来了甜棒棒!”她高兴得一夜没睡!爬在窗口整整向着自己家乡的方向望了一夜的月亮,直至东方泛起了鱼肚白。她困了,想靠着窗台丢个盹。
  天刚亮,门开了,进来一个人使她着实吓了一大跳。定睛一看,是杨大头,只见他本来没有胡子,却贴了胡子,一下子老了十来岁。穿了放羊的长衫,腰里还系一根草绳。背上背一大摞兽皮,一副爷爷相。后面还跟着个留小锄片头型的“孙子”。人不多,就两个人。这点人就去救爹?爱英着急了,杨大哥告诉她:人紧缺,暂时抽不出来。不过敲二阎王狗头是迟早的事,有大哥想办法你怕甚?爱英信服地点点头。
  木易看见了彻夜未眠的爱英,拾掇的东西上有一个布红五角星,”哎呀,这是我和来人联络的东西,你怎拿着?不要命了?”
  爱英不懂,立刻反击,“这东西怎会要命,值得你横眉竖眼的?”
  杨大头也觉得有点过了,这姑娘还小,队伍里的事得好好说,才懂。于是口气缓和了许多说:“快给我!这是和人见面的暗号,可不敢耍。要让我去救你爹,一点都不能乱来!”
  他严肃地一把夺过那红五星,放在袖筒子里。可是一截小尖露在外面竟没有看见。他的脸正经的可怕,那口气像是命令:“从现在开始,我叫木易。(其实是杨姓拆字分开叫木易)在爱英听来叫“武艺”,后来纠正了才知道叫木易——易哥。
  木易继续说:“如果有人找“耍武艺的”,你别惊慌。那是我。那是陕西方面来人了,听见了没?外边这个留小锄片头装“孙子”的小后生,叫王继祥,比你大两岁。也是你们王家村的人。他躲日本人出来后就跟着我,用大葫芦当浮水的筏子在黄河两头来回。你们村里谁都不知道他跟了我,连你爹都不知道。你千万不敢瞎说,啊?他是我和陕西部队的联络员,就是用刚才的那个红布五星联系的,如今他送我们过了黄河就回去。”
  就像大人指着神像说神仙的灵异,口气神秘的吓死人。爱英感到了事情的不一般,于是半懂不懂地连连点头。但心里奇怪,他叫“武艺”是想告诉人他会耍武吗?又叫木易,究竟有武艺还是没武艺?
  最终,她还是趁易哥不注意,偷偷把红布五星,从他袖筒里抽出来,跑到茅房把五星揣到了靠心口的红肚兜夹层里,事实上她心里太爱这个可爱的红东西,尽管她还没有真正理解红五星的意义,可是她爱,从心底里热爱!要不是受重伤的老父等着她,她会呆在这儿,头发上戴着红五星可比辫子上扎个红毛线漂亮的多,她至少是这么认为的。
  太阳刚刚闪出脸儿,他们“祖孙三”(爱英也装成假小子提着几张熟狗皮)出发了。不过爱英那件上衣却是枣红的,补丁大大小小、横的竖的,一看就知是穿不起男装乱穿衣的穷鬼女娃!
  回头咱再说小剑。
  不知什么时候,王晓剑的身子有了知觉,只是双眼沉得睁不开。他感觉有人在喂他热汤,嘴里一直说:同志。他好奇怪,谁姓同名叫志?不过,他不再冷得要命,反倒觉得身下烫!他下意识地扭了扭身子,却引来一片惊呼:醒了,醒了,大呼小叫,人还不少。
  他使力气睁开眼睛,朦朦胧胧看见是一群穿灰布褴褛衣裳的兵!妈呀,刚刚挣脱狐子的嘴,如今又被狼叼起,还能活命嘛,逃吧!可是浑身像钉在了铁板上,手脚举不起来,头昏脑胀,眼皮像糊了糨糊,怎么也睁不开。
  他不知道是谁把他从阎罗殿里扯出来,更不知道眼下这一群兵就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红军。本该是庆幸,苦尽甜来,脱离了死难掉进了福窝,可他偏偏不争气,感冒引起肺炎加重,高烧不退,气出不上来,令在场的几个红军战士措手不及……..
  黄河边的一个小镇,也算是小小的渡口。常年凭渡口吃汤水的老艄公的家,这会儿成了陕西闹红人抢救晓剑的小诊所。
  慈祥而善良的老艄公夫妻俩,掂着脚走东窜西地寻偏方,先是寻了老柳枝“表”出了这小子的内寒,又找寻麻油和铜钱为他“刮痧”,闹红战士拦都拦不住,他们说小偏方不解决大问题,可他俩不听,把晓剑抱在怀里就像亲子一样,偏方弄够了,卫生员又注射了身边仅有的两支什么针。
  不知是晓剑的命大,还是偏方加西药起了作用,反正晓剑又一次醒了过来,眼球在肿胀的眼皮缝中瞧见,是一群穿灰布烂衣的兵,他在兵痞队里亲眼看见过兵痞子们,官大欺兵,等级森严,官吃兵的钱,兵捣官的鬼,整个兵窝子搞得乌烟瘴气,乱七八糟,可这伙兵,好奇怪,为什么言来语去没有半点以大欺小的迹象?反倒相互说话和和气气,内中还透着几分尊重。
  后来他弄清楚啦,原来他走了鸿运,遇上了陕西闹红的人。
  原来,四年前(1930年初),谢子长、刘志丹来到陕甘边界的子午岭地区,收编和改造当地的农民武装,开展“兵运”,组织进行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斗争。
  1931年9月,创建了陕甘边游击队(亦称南梁游击队)。同年10月,南梁游击队与转战而来的陕北游击支队(即晋西游击队和与之联合的商贩队)会合。
  1932年1月初到达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月明塬北柴桥子村。在这里,隆重举行了改编仪式,部队被改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谢子长、刘志丹分别担任正、副总指挥,杨重远(又作杨仲远)任参谋长。全军约700人。
  2月12日,西北反帝同盟军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下辖2个步兵大队、1个骑兵大队和1个警卫大队,共计360余人转战陕西各地。经常出入渡口。
  隔了两年,常跑渡口的闹红人,遇见了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小剑。
  经过生死历难,已经是16岁的王晓剑,因为年轻,战胜了病魔。硬缠着老艄公和他去找救了他的红军部队,从此加入红军,苦练杀敌本领………部队南征北战,越走越远,
  他惦念着家、惦念着爱英、他更担心自己老爹。战争战乱年代“家书抵万金”,始终稍不到啊。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