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夹山梦>第十一章 冤沉孽海

第十一章 冤沉孽海

作品名称:夹山梦      作者:楚西一氓      发布时间:2015-12-22 09:51:28      字数:3969

  当奉天玉大和尚听枫叶红侍女禀奏说,地宫外是红娘子专程来访时,不由得心尖肺尾间猛地一激愣,好似有十五只吊桶在丹田里打水,七上八下,叮呤咣啷,搅扰得他好不烦恼,难得消停。制将军李岩被他唆使丞相牛金星无端害死的旧事,虽然隔年隔月,渐行渐远,却颇让退隐夹山寺后良心发现的奉天玉,清夜扪心,时不时难免要深感十分后悔与内疚,简直让他痛彻心扉,无地自容。
  大顺朝的建国史证明:大顺新朝内,真正能够做到“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的文武全才,指张三,认王五,屈指算来,当然是非李岩其人莫属了的。也唯其如此,枪打出头鸟,身为制将军(副军师)的李岩,鹤立鸡群,剌人眼球,这才遭到嫉妒谗陷,暗箭难防,死于非命。回眸古往今来,开国皇帝排除异己,刚愎用事,屠杀功臣,大率如此。只是大顺王朝基业初奠,立足未稳,就对李岩大开杀戒,确实是操之过急了的。倘若李岩能得不死,一如既往地受到李自成的重用,言听计从,共襄国是,那么新生的大顺王朝也就断然不会如过眼昙花,转瞬即逝,遗恨千古。
  然而,人死难以复生,遂事难以再谏,到手的江山得而复失,瓜熟蒂落,只好顺其自然。唉!冥冥之中,物皆有命,李岩命定如斯,李自成命定如斯,大顺王朝命定如斯,除了认命,谁能奈其何啊?时也悠悠,空也悠悠,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回头。古往今来,世上没有后悔药,大顺帝铸就了人间千般错,下穷黄泉上碧落,此恨绵绵无尽时,覆水难再收!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夹山寺内,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岁月尴尬了奉天玉老僧头!一长一短,两个王朝死翘翘,锦绣山河空妖娆,着实让挞虏游牧部落捡上了一个大大的便宜白水蛋哟!
  那名盛一时的巾帼英雄红娘子是河南人。由于身世的原故,她打小里跟随着艺人们四处流浪,靠杂耍卖艺,以糊口养生。因她卖艺时每每身着红装,万绿丛中一点红,颇逗惹人眼球,故被人们习称为“红娘子”。旧时的艺人社会地卑微低下,被人当作逢场作戏的猴子一般看待,三教九流,属于下流卑贱行当,难免时时要遭人百般地鄙薄和歧视。她在卖艺过程中受尽了官府和地痞们的欺侮,物极必反,积年累月,在她心中形成了倔强的反抗脾性,粪土一切邪恶势力。崇祯末年,由于天灾人祸,生计日蹙,红娘子于艰难獗竭中求生存,率领一批杂耍艺人者流们在河南的鸡公山兴师起义,诛杀贪官污吏,劫掠豪强劣绅,焚毁官府衙,破狱放囚,开仓放粮,颇得当地百姓们的拥戴。时势造就英雄,由卑微女艺人摇变成为女将军,颇让人们刮目相看。
  崇祯末年的朝政,那真是一个说不出口的凄惨!中州大地连年遭受水旱、蝗灾的肆虐,加上官府横征暴敛,锱铢必较,鸡腿刮油,贪贿无艺,逼得百姓们卖儿鬻女,四处逃难,流离失所,哀鸿遍野,饿殍横道,民不聊生。在走投无路的窘境下,灾民们被逼上梁山,纷纷加入了义军的行列,攻城略地,造大明王朝的反,不求大富大贵,只图能吃上一口保命的饭。火上浇油的大明王朝,人命危浅,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
  说到李信其人,原是河南杞县的举人(前尚书李精白的公子),文武双全,家道殷实,却能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救济灾民,殊为难能可贵,在当地民众中颇有口碑。当红娘子率领义军首次攻打杞县时,得到了李信的鼎力襄助,深获红娘子的好感和敬重。随后两人相互仰慕,你情我愿,结为了伉俪。后来因红娘子率义军四出游击,李信眷恋桑梓故里,遂脱离义军,偷偷潜回了杞县家乡,旋即被官府以“谋叛”罪加以拘捕,投进了监狱。红娘子闻讯后,当即率领义军第二次攻打杞县,攻破县城,杀掉县官,救出李信及其他一干人犯,放火焚烧了县衙门,夫妇二人破釜沉舟,率领人马去投奔李自成的起义大军,李信也把名儿改为了李岩。
  迨到崇祯十七年春,大顺义军攻破京城,李自成自立为大顺朝皇帝。不久,因刘宗敏捆绑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索要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逼得本已归附大顺朝的吴三桂勾引清兵入关,打得李自成的部队大败于一片之地。这时,驻兵京城外的李信建议道李自成暂缓称帝,当以抵抗清兵为第一要务,同时可与南京新立的南明政权福王密切联合,等把满清军军马驱逐出关外后,再议皇位之争不迟。怎奈李自成戎马倥偬十几年,一旦坐上了皇帝宝座,岂肯轻易放弃?他非但不采纳李岩的忠告,反而听信了丞相牛金星的谗言,说民间“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言,指证的是李岩。李自成忌妒心油然生起,生怕皇位旁落,遂让牛金星用毒酒杀死了李岩,然后载着大批金银财宝,一把大火烧掉了大明皇宫,率部退出了北京城。
  《史记》书中说:越王灭掉吴国后,谋臣范蠡随即离开了越国,从齐国给大夫文种写信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越王勾践颈项特别长,而嘴象鹰嘴,这种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安乐,你最好尽快离开他为好。”文种看完信后,便称病不再入朝。有人乘机向越王进谗言,说文种将要作乱。越王勾践便送给文种一把剑,对他说:“你教给我七个灭人国家的方法,我只用了其中的三个就把吴国灭掉了,还剩下四个方法,请你拿到先王那里去帮助先王试试吧。”文种心知肚明,来不及逃离越国,于是便伏剑自杀了。
  西汉时流氓刘邦夺得秦朝天下后,找各种借口,过河拆桥,将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们悉数给杀光了。身封淮阴侯的韩信,劳苦功高,也在劫难逃。他在临刑前发出“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感慨后,便从容引颈就戮。决东海之波,罄南山之竹,难书其冤!
  打进北京城后,军师宋献策和副军师李岩二人曾有过一次精彩的对话。军师宋献策同制将军李岩漫步长安街门外时,见先帝(崇祯)灵柩前有二僧人在旁诵经超度,其容有哀色,其音何悲切;而前明旧臣降官者流们皆锦衣跨马,呵道经过,没事人儿一般。目睹此情此景,李岩有感而发地对宋献策说:“为何满朝纱帽锦袍的降官们刻薄寡恩,竟一至于此,反倒不如方外和尚们重情尚义呢!”宋献策颇不以为然地说:“彼等纱帽原是陋品,非和尚之品能超越于彼辈。”宋献策接着又说:历朝历代君王,驱驾英材,推心待士者,都未能出唐太宗李世民之右。贞观盛世之年,太宗怀念当初曾和他同甘苦、共患难打天下的诸多功臣们,遂命宫廷画师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二十位开国元勋的画像,以供后人瞻仰,世代传颂。功臣们也享受到良好的待遇,没有一人受到迫害,皆得善终。李岩听了,颇有感触地说:迫害功臣事,自古皆有,数不胜数。这个唐太宗,算是颇为难得了的。像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作派,毕竟还算得上是斯文一等了的。武将们解甲归田,衣锦还乡,比凌烟阁功臣们不足,比起汉高祖刘邦手下的功臣们,还算是很不错了的。像韩信那样的死法,着实让人寒透了脊梁骨哟!李岩对宋献策开初评价和尚们的话,听不甚明白:明明和尚们是在敬礼旧主,良心未泯,好就是好嘛,怎么可以说是故明降官比他们更坏而已呢?照他那样的说法,那和尚和降官们岂不是一丘之貉了嘛。对此,宋军师的解释是:佛氏是化外之裔,异端邪说,传入中华,充塞仁义,为害匪浅。不仅凡夫俗子们被其迷惑,即便是知书识礼的士大夫阶层,也深受其蒙蔽。一不顺心,便跳出红尘,莲台剃度;遭受挫折,便遁入空门,不顾家人。若说诵经有益,兵临城下时,为何不诵经退敌?社稷坏乱之日,为何不礼忏以延其年?释教本属荒谬无稽之学,枉费民脂民膏以奉养之,唐代韩愈“人其人,火其书”的主张,颇有道理。
  李岩是聪明人,宋献策也是聪明人。联想起大顺朝君臣入城后的所作所为,联想起李自成入城后的种种表现,他们深知大顺朝紫气衰竭,运数将终,难成大的气侯。建邦立业,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倘若衣服纽带开头系错,势必一错到底。宋献策其言,其实是在暗指李自成归隐夹山寺的悲剧结局。
  李岩被害时,红娘子正率领一支人马远在中原一带征战,侥幸逃过了李自成的毒手。李岩惨死的消息传来,红娘子悲愤填膺,立刻打起了“为夫君报仇”的旗号,开始与李自成的大顺军为敌,同时又反抗挞虏贼兵。虽是腹背两面受敌,但因红娘子师出有名,夹缝求生,巧与周旋,得立不败之地。及至大顺人马撤出北京城后,清兵大军压境,横扫中原,红娘子被迫向湖北一带撤退,将本部人马并入南明何腾蛟麾下。
  清兵南下,屠扬州、陷南京,南明很快烟消云散。红娘子也在激战中失去了下落,不知所终。有人甚至猜测说:红娘子因斗失利,死于乱军之中了。
  传说李自成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李岩后不久,便心生悔意,遂让礼政部写出了一篇诔文,为李岩平反:
  “大顺永昌元年十一月上瀚之八日,谨以清楮酒醴,虔诚致祭于先生李岩灵前曰:呜呼!声声肠断寒天,唬老树之鸟;望望魂销雪后,净空山之箨。况复愁云惨雾,那瞻霁月光风。萎矣哲人,吾将安往?哀哉先生,曷惟其亡!痛惟先生,少年英妙!壮志高骞,拔帜以张军。蜚声艺苑,本文坛之健将。捷足黉宫,米廪既振。鸿名棘围,亦膺鹗蔫。学本戛戛独造,才亦赫赫,既而云路迍遭。名场抑塞公则贡名成构,处世莫为科名所读书。忆当年直谏之口类魏征忠,自时厥后,后有何人?躬亲问请,倾心而谈,知兵善术效卧龙。和光蔼蔼,非复在昔雄风;别路依依,总觉难忘旧雨。恩情载阔,永服心丧。何禁号长,能无气短。胡天不吊,山颓梁折。今率芜词,敬陈清酒。公灵陟降,尽饮一樽。照人古道,虽死如生。”
  “醉翁之意不在酒”。实话实说:平反只是大顺帝为自己推卸罪责、忽悠民意的一种手段而已,对被打入地狱的人来说,已经没有丝毫的意义。请君入瓮后,李岩沉冤孽海,已是鬼口难辨,万劫不覆了的终局。
  驻锡夹山寺后的奉天玉大和尚大概连做梦也不会想到,那生死未卜的红娘子,竟然会找上夹山寺来讨要说法。来者不善,善者不来,红娘子该不会是向他索命来的吧?李岩无辜被害,沉冤难白,其妻找上门来,该如何应对才是啊?要是在出家前,牛金星者流们也许会撺掇奉大顺帝君斩草除根,杀人灭口,除掉红娘子,以绝后患。可时至今日,牛金星们已走散莫知所踪,既然皈依了佛门的大顺帝君放下屠刀,断然未敢下此虎狼蛇蝎似的毒手。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