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夜游者>第四卷 大学·青春·摇滚(1)

第四卷 大学·青春·摇滚(1)

作品名称:夜游者      作者:草芒      发布时间:2016-01-04 21:00:02      字数:7971

  车水马龙,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时尚的簇拥的人群,五光十色的霓虹,昆明如一朵牡丹绽放在我眼前。是的,昆明,这次我真的来了!
  客车到了东站,我和姑妈拿了行李,雇辆面包车先到姑妈的朋友家送完东西后,直奔我心目中的大学去。费了好半天,终于来到在一条很短的昆师路上找到了学校。下了车,我站在校门口仔细端详起来——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几个大字刻在大理石镶就的墙上,校门前横拦着一条斑马通行杆,旁边站着了警卫,我们便从侧门进去,找到接待处的老师,被安排在一幢宿舍楼里住宿。原来我们来的早了,离新生报名注册还有三天。第二天学校才派出迎接新生的车辆到各汽车站、火车站去。
  9月10日那天,学校挤满了来自各州县的新同学,熙熙攘攘地围着负责报名注册入学的一排老师办理各种手续。我要交的学费有:一学年学费3500元,外加住宿费、管理费、手续费、体检费、书本费等等,总共5200元。当我把这厚厚的一摞学费交出去后,心想这可够我们全家一年生活的了,我要是学不成样还有什么脸回去见父母?盖了钢印的学生证递到了手里,第一页印着:“张仁龙男美术系工艺美术专业99级(2)班。”美术系?多飘然的名称。
  99级(2)班这艘船搭上了20多名来自大理、蒙自、昭通、陆良、版纳的各路美术同道者,另还有两个昆明本土的。要知道,相聚就是缘,我们得一同待在这艘船上从1999年这个间于学生年代与社会工作的最后中转港湾划到2002年6月那个社会的入海口——3年的时间等我们去做进入社会告别学生年代最后的书本学习与知识储存。于是20多个男男女女个个友善,碍于方言的隔阂一致通用普通话互报家门,拉近友谊。
  我们的船长——班主任来了。
  “我姓江,名发强。我将与同学们共同在这所大学里生活三年。我这人很直率,也很好玩,我希望我和你们是师生也是朋友,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只要我能帮助的,我坚决执行!”一番直爽而亲切的略带浙江口音的普通话都把我们逗笑了。
  江老师,身材中等结实,皮肤是阳光黑,戴一幅眼镜,短发微卷,两腮插满短须,厚唇粗腿,一身笔挺的黑西服,儒雅与粗犷交织着艺术气质。
  “我在高中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画画考美术但没考上,索性就去部队当兵,后来我去了宣传部,又在部队里学画画了,入了党退伍后被部队报送到云南艺术学院深入地学习四年的美术才到师专做个老师。同学们,你们离家在外到昆明来是为了什么呀?不就是为了学有所成,为自己打造一个美好将来吗?要学有所成就得下苦功夫——我在部队里是磨练出来了的,对‘苦’是深有体会,这点以后我会和大家分享的。我在部队最大的体会就是严格的生活习惯是工作学习成功的保障,因此我给你们这些跨世纪的大学生们一点建议:这是你们学生生涯的最后阶段了,是你们这数十年学业的得以归纳、深造、提升的最后时间了,我希望你们珍惜时光,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努力学习,要知道今天的每一份积累就是明天你们走出学校走进社会的资本!”
  激励和告诫震撼了我们,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开学的那天学校在大礼堂召开热烈的欢迎新生大会。生物系、物理系、中文系、英语系、数学系等等各系新生一起欢聚在礼堂内。校长、老师热情洋溢的演讲点燃了我们:“同学们,你们是跨世纪的大学生,你们通过数十年的学习终于考上了大学!大学是什么?大学是知识的海洋,是自由、拼搏、切磋、钻研的堡垒,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是实现梦想提升自己的练功房!因此,你们要自尊、自重、自强,珍惜时间,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大学生,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力量!”
  学校宿舍一间住八个人,我住1620,同5个美术教育班(师范类)的住,他们是李志宏、杜斌、罗文、邓先斌、王晶,另两个是同班同学鲁涛和陈杰。其中李志宏、鲁涛、杜斌是昆明人,李、鲁是1.8米高的大个子,李动作大开大合,声音略带沙哑,鲁披一头长发,白皙帅气健谈;罗文自号天涯(据说是取“天涯何处无芳草”之意),戴一双眼睛,崇拜梵高,来自曲靖麒麟区,住我下床;邓先斌身材挺拔俊朗,利索整洁,来自昭通;陈杰略带腼腆而文质彬彬,身高和我差不多,心性随和;王晶有个小脑袋,也戴眼镜,狡黠机灵,声音脆而尖。我们这个宿舍比较特别,是99级美术专业唯一混住着工艺、美教类两拨人的大家庭,大家虽专业走向有别,但都同属美术,艺术气氛较浓,这样的搭配无形中给了我们大家互相交流、影响的机会。
  一天的学习开始了。七点半左右,我们床头的闹铃纷纷争鸣起来,于是一个个穿衣裤,眯着眼拿着牙刷毛巾冲到水龙头处稀里哗啦后,换上球鞋一路小跑到运动场签到跑步。运动场上好不热闹,跑道上跑满了来自各系的新旧同学,大家脸上洋溢着青春热情,似乎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我夹杂在晨练队伍里浮想联翩。吃过早点,八点半铃声响起,我们走进各自的教室。一般早上上专业课,下午上文化课,一天只有四、五节课,课外时间十分充裕。我们一下子感受到大学与中学、小学的不同,那些绷得不能再紧的学习生涯已成了沉重的回忆。但我们也知道,大学是自己学,因此才有那么多的课外时间留给你自己安排,学习已经是一种自愿、自觉、自动的个人的事了,没人来强迫,真正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了。
  提到专业课,我们一来还是继续对素描的进一步学习,因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大学的第一节课开始了。我们把两米多宽的大画板支在画架上,江老师在前面的地上铺上衬布放上一台钻孔机,对我们说:“同学们,今天给你们上工艺美术基础的第一项课程——设计素描。首先我想你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工艺美术?”有同学说工艺美术就像从事床单、器皿、用具等等上面的各种装饰图案的工作。江老师点点头,接说:“其实你们知道的只是属于工艺美术范畴内的一个种类。工艺美术是一种商业美术,它们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层面,如日常生活用品的包装,陶瓷品上的装饰图案,各企业的标志、形象,各种商品宣传画、公益广告,服装设计,家装装饰设计,工业造型设计,楼房设计,总之小到一个口香糖、火柴盒的包装大到一座大楼的造型、空间设计,都包括在工艺美术里。它和美术教育类别不同,美术教育类是培养美术老师,工艺美术师培养为商业服务的设计师。我们现在所学的专业只是工艺美术里一个种类,那就是平面设计。说白了,我们就是以后为商品做平面类设计的设计师。什么是平面设计?就是在二维空间里建构具有艺术美感同时又能宣传商品的图形画面。而要学好设计最基础的就是开拓思维,打开想象的宝库,把好的思想通过图形语言传达出来。设计素描正是为了开拓思维,锻炼脑与手的合作能力而开设的有效练习途径。”我们听的津津有味,江老师掏出一只烟,问我们要不要抽,有一个同学大胆接了,江老师吐了口烟说:“对嘛,上大学了,你们已经成人了,正是解放思想,大胆作为的时候!”我们都笑了,江老师拿起铅笔让我们围近指着那台针孔机说:“今天我们上设计素描的第一课——透视。大家知道,要塑造一个物体首先就必须找准它的形状、体积、结构,怎样才能找准呢?就得学习物体的透视原理。你们也清楚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这些基本的法则,但这远远不够。对同一个物体从俯视、平视、侧视、仰视、斜视等角度来表现时怎样把握的准呢?换句话说,就是有没有一套科学的方法来理论和实际的指导呢?有的!现在我就给大家示范讲解!”那堂课江老师讲得很透彻详细,他用物体延长线相交点的方法来检验物体透视是否准确,让我们很是受益。他娴熟地画起来,时而用铅笔隔空丈量针孔机的各部份,时而用辅助虚线检验图形各部分的透视关系,时而站远对比看着实物与画作,这样10多分钟就给我们演示完一幅透视准确、结构严谨的针孔机透视素描。我们都报以钦佩的掌声。一连几天的透视课上完后,我们都把自己的作品沿墙脚陈列在宽敞的教室里,大家互相观摩点评。大学的学习氛围就是不同,师生同画互相激发的瞬间,我看到梵高、罗丹飞进窗来上了他们的身。
  午饭的时候的到了。我们拿着充值的饭卡去打饭。学校食堂十分宽敞,一楼打饭菜,二楼设有数台电视机提供自助餐还可以点菜。一楼的饭菜十分丰富,琳琅满目,卫生可口,在几所大学里远近闻名,还有一些外校学生来吃饭。我拿着口缸排着队,看着熙熙攘攘的同学,心情十分舒畅。
  下午的文化课有《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主教的是各系的老师,他们的教学方式全然不同与以前的读高中、初中时的,上课轻松师生互动,趣味和学习交织在一起。
  晚饭的时候学校通道里同学们提着水壶组成浩荡的打水队伍向食堂背后供应开水点前进。我们宿舍刚入学那段时间,一行八人同端口缸同提水壶甚至同时洗碗刷牙上床,团结得过度,好似一个模子里钻出来的,十分搞笑。一个个口缸里打满了香喷喷的饭菜都不约而同地闲逛到学校的那个小花园。花园宽数亩,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假石假山错落调配,虽算不上风景可人、诗情画意但也点缀一下校园,增添一份雅趣,让读书的、恋爱的、发青春呆的、抚琴高歌的有所陶冶。晚上要是有好月清风,则池水跃光,绿树飘香,添一份幽静与恬美。
  吃完晚饭以后,通常每个星期有两晚要上个半小时的选修课。选修课就像食堂的饭菜一样丰富多彩,有:古典文学赏析、英语口语、插花艺术、摄影、音乐基础知识、书法、哲学讲座、世界历史等等选修科目(一次只能选两种),实行积分制,把所选科目学习完成测验通过后的成绩归入该学期的总成绩,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对素质提高有所帮助。我第一次选了插花艺术和音乐基础知识。上课时各系同级的同学汇在一起,大家十分友好,我感受到了大学的温暖友好的学习气氛。除了这些课时,我们还要上一晚专业课程《中国美术简史》和《外国美术简史》。大一的时候我们先学《外国美术简史》,教我们的老师据说画不成画,但有很深的美术理论知识及鉴赏能力。他在课上经常给我们讲中外各美术大师的故事及作品,给我们增加了不少见识。花园旁边有图书室,灯火辉煌,苦读的继续苦读,图书室一楼有一大间阶梯教室供同学们读书学习。大学靠的是自觉。有时我们还会三五成群出校去逛逛五光十色的昆明夜都市,霓虹闪烁,车灯路灯人流天桥高楼大厦,这一切的一切是在小县城见不到的。
  晚上10点学校统一熄灯。于是大家争先恐后在之前洗漱妥当,早早光脚上床或闲聊或看书或听音乐。我们宿舍的那个昆明人同学鲁话特别多,做事拖拉有时又喜欢摆点小昆明架子,留着一头长发有点像郑伊健,于是其他几个地州上的同学就拥着他,我却不喜欢这套,渐渐和他们有点疏远。最好笑的是我们那个大个子李晚上睡觉的时候像在吃东西似的咂嘴、搅拌、咕咯、扯呼,起初大伙还能忍受后来搅得睡不着觉,就在白天中午休息的时候把他拿出来批斗。正好那几天全国上下正在进行声势浩大的反邪教“法轮功”运动,其教主李洪志的名字中的“洪志”与大个子李的“志宏”只有一点小差别,于是大伙一致给大个子李起了个绰号——“教主”,又把他晚上的种种“罪行”进行披露审判,教主大骇不招声称冤枉,我说:“有个办法可治教主的深夜咂嘴症。”众笑,问何计?曰:“晚上趁他又开始咂嘴吃空气的时候,叫个兄弟拿水倒在教主那张一开一合的嘴里,说得迟那时快,只听一阵咕噜噜,教主必呛得醒来,一摸满嘴都是不明液体,肯定以为是出大乱子了,他会失惊苦叫‘完了,同志们,没想到我睡觉都睡得吐血了……”话音未落,众人一起暴笑,声震一楼,教主差点扑上来咬我一嘴。我们在熄灯以后开始对床互吹听收音机里昆明电台的午夜一加一节目及心灵独白,边听边聊个海北天南,直到一个个舌僵头昏才呼呼睡去。大家都到了春春沸点,爱情这种尤物渐渐躁动冲撞在体内,个个都成了空虚的情兽,经常“为赋新词强说愁”,最爱说的就是女生,想谈恋爱都快发狂了。话说又是一个空虚的夜晚,我的下床兄弟罗天涯“闷躁”之至,拖着大拖鞋走出宿舍站到门旁的窗子望着灯火夜市,禁不住仰天大叫:“我——受不了了啦——”话音未落,只听窗旁传来女生的猛然呵斥:“你发春噶?!”原来窗旁边紧挨着女生楼的一间宿舍。
  大学的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一个人在一座陌生的都市上学,这对于生性罗曼蒂克的我有一种乡愁与孤独的感觉,它激发了我的诗意。换了一个新环境,又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我感到我的文学修养又上了一层。想起以前写的那些诗歌觉得幼稚肤浅,常把它们从记忆里拿出来修改润色。宿舍太吵,而且我为人低调又看不惯一些攀比时尚的风气,不想让他们知道我会写诗,于是经常一个人离群出游,或去学校的图书馆或跑到阶梯教室写东西或上大街感受都市的繁华与新鲜,感受都市生活回忆往事寻找灵感。
  学校二百米处就有一座百汇商场,商场三、四楼设有新知图书城,有文学类、艺术类、电脑类、哲学类、工业类等等类别的书,一进大门一架架二米多高的书整齐有序地组成书的城墙,各类读者络绎不绝,我这个土包子哪里见过这样恢弘的大书店!整个人如获金山,如饥似渴地囫囵吞起来。在淘金挖宝中,我经常流连古典文学书籍的专柜,发现从古到今的诗歌、小说、人物传记、各种文献都有,那还了得!又发现我最最神往的比较全面的《苏轼诗集》,还有小时候就看过连环画版的《后西游记》的小说全本,还有《济公传》、《绿野仙踪》、《儒林外史》……
  这一切的一切怎能不让我这个书痴病入膏肓呢?救命……光看不过瘾要拥有它们才好!于是该买的还是要买,宁可勒紧裤带瘦上两斤,也要把《儒林外史》、《后西游记》、《苏轼诗集》娶回宿舍里我睡的那张上铺。此外我又在游览武侠书柜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高中时候就读过的现作为旧书处理类的《赖布衣》玄幻小说系列外两册——《藏龙卧虎》(上下)、《三世奇缘》(上、中、下),价钱一共才18元,又让我这个本来就神叨叨的玄学爱好者疯狂了一回。
  某星期周六,在家乡从小就认识的朋友炳生电话给我,得知我考上昆明来很是高兴,叫我到他们学校附近碰头。我表哥玉林小的时候与炳生家是邻居,记得有一次7岁时我去找玉林玩认识了当时还是5岁的炳生,我们约了好多小伙伴在玉林的带领下去他们家附近的东风小学玩。记得那天学校放假空无一人,我们互相装鬼打闹,宽大的操场上有一颗高十几米、两围粗的沙汤果树,如药丸大小的沙塘果落满了一地,我们快乐地捡着,吹吹灰放进嘴里,又甜又面……后来读高中的时候通过三钱我们进一步加深了认识,大家都有单纯内向的性格,朴素的生活态度,因此一拍即合。
  20分钟后,我来到了他们学校附近,他准时出现。炳生身高1.72米,有一身古铜色的健康黑,偏瘦而结实;长脸高鼻梁大眼睛厚嘴唇,很精神的短发,二头肌发达,典型的运动类青年;说话的时候神情专注严肃,另外水果是他的一大爱好,而且是鉴别水果的行家,有“花果山之猴”美誉。所谓他乡遇故人,怎不高兴呢?我们相互笑了。他说:“我就说你一定能考取的,现在终于做了跨世纪的大学生了。”接着我们两人异口同音道:“买点水果!”于是二人各去水果摊上买,大家都很默契,他买梨我买香蕉,两人提着两大袋奔他们学校去。
  “在家时你说你今年毕业了?”我问他。
  “现在是毕业了,都等着学校分工,现在学校里我们这一班的人大多数都分了,只有我和几个同学还没分。”
  “哦,不要急,一定会分的。”我们走进学校发现一个人也没有,我奇怪地问他:“怎么没见一个人?”
  “其他年级的还没开学,我们这一届的差不多回的回家搬的搬出去,所以只剩我这个和尚了。”
  我听了又笑问:“哎,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水电,但能派上用场还不知道呢。我们这种技校出去的就业压力很大呀!”
  我们绕过学校楼房来到一个非常宽敞、树木繁茂绿草如茵平地来。只见四周都有高高的围墙和电网,阒无一人,时听得小鸟在树上啁啾一声,太阳被参天树木遮住了,巨大的树影就像蝙蝠张开的翅膀随着正午的风摇曳着,增添了诡异阴森。我们拿出水果边吃边聊,他告诉我这是他们学校后面军区用来打靶的地方,还说以前这里处决过人犯,我一听立即飞速想象,说:
  “晚上怕是这样的情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有一个身着白衣的人隐隐飘出树林来,一阵霹雳闪过你终于看清了,看清了,那是一张惨绿的脸……”
  “天!你说得太吓人!”他大笑道,“算了,算了,我看我们快撤吧!”
  我们走到他宿舍坐下,我见他床上放着把吉他,忙拿过来抱着弹了几下问他:
  “你什么时候学吉他的?什么时候买的?”
  “哎,前个月我们去实习时发了第一笔小工资买的。我现在还不怎么会弹。”
  “好啊,用自己辛苦工作得来的钱去买爱好的东西,真羡慕你呀!”
  他轻叹口气,开始发牢骚了:“哎,我们这种文凭出去只能当苦力呀,老兄!我才该羡慕你们这些大学生!前两个月学校说是先让我们去实习,你说分去哪?分去东站那边的建筑工地上。你说我们住在什么地方?——这个宿舍可以说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过的超级宿舍——在新楼顶地下停车场二楼上,在一片毛毛糙糙、乌漆马黑里,数十张铁架床赤裸裸地摆着,一到晚上成群结队的蚊子就开始嗡嗡地叫着来吃人血了!
  工作表面上是说去做电路维护,实际一天都是扛重伙——那些民工真是吃得苦,扛包沙上楼梯简直轻轻松松,有一次我也想去试试,也试着扛一包上楼去,哎,真太辛苦了——不过嘛,人都要经历辛苦,有时民工搬大钢筋,我们也照搬,经受住了磨练。我还学会了电焊,对水电方面的知识有了一些实际的认识。在工地上我学到了在学校里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在工地上那种感觉有时很崩溃,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很低,和民工差不多,有时呢又觉得自己是靠劳动生存的有什么丢脸的?
  不过就是特别想家,想我老妈——以前记得刚上来读书时每天晚上都会想:现在我老妈该洗碗了该坐在屋檐下和着几个邻居摆龙门阵了——时间和空间经常产生错觉,一下觉得自己在家里,一下又觉得在昆明。
  ——说起这把吉他,还有个难忘的事呢。前个月发了400元的实习工资,我突然想到要是有把吉他陪伴在这个枯燥乏味的工地上有多好啊!于是兴冲冲跑到琴行买了这把120元的吉他放在床上,结果吃晚饭的时候一个工人和别人打闹扑到我床上把吉他琴箱压裂,我鬼火冒就和那个家伙争执起来打了一架,被好多人拉开,所以我对这把吉他很有感情。”
  那次相聚后过了几个星期,炳生被分到靠近黄土坡的金鼎科技园内的昆明永臻塑料包装公司从事生产塑料制品的工作。在我读大学将近2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在这家公司的宿舍里用吉他和燥热的青春度过很多难忘的时光。
  记得有次是我的生日,举目无亲,心情郁闷地去找他玩。我们到了一家小食店,要了两碗面,炸了一袋洋芋丁,突然想喝酒就打了杯泡酒对饮。他那天也是心情郁闷心事重重的,我们默默吃了一会,我忍不住问他:“你生日是那天?”“……今天也算,新历的生日。”他呷了一口酒说。我吃了一惊:“啊,这么凑巧!不过这天是我农历上的生日!”我们都笑了。两个内向多感的大孩子,远离家乡,一个在工厂辛苦打工,一个在学校读书,都有一般忧愁,于是附庸了一下“天涯沦落之感”。
  “你听过郑智化的《你的生日》吗?”我忽然想起郑智化这首歌来。
  “怎么唱?”
  “‘你的生日让我想起,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有一个人流浪在街头,我问他要祈求什么?他总是摇摇头。他说今天是他生日,却没有人为他祝福生日快乐……’”我小声唱着,他静静聆听着。
  “‘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牵着我的手,跟我一起唱这首生日快乐歌!’”
  “‘有生的日子天天快乐,别在意生日怎么过!’”我套用了里面经典歌词和他碰了杯,“干!”这首歌的意境和我们的处境相遇了,感动之余,找到一份宽慰和力量。
  还有一次,我们去一家小馆子吃饭,那时两人都是楞头青点不来菜,先点了盘回锅肉,见尽是肥肉,就又点了盘小炒,谁料小炒工艺太差难于下咽,于是赌气又点了一盘酱肉,怕浪费吃不完就没点素菜(身上钱也不够),望着三盘肉,两个人深吸一口气悔之晚矣,只好通吃,吃得满嘴油腻,回厂就找茶来喝。从此以后,我们才学会点菜。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