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拜师学艺
作品名称:小旋风柴进 作者:直麒麟 发布时间:2015-09-24 13:34:31 字数:3372
柴贵与宋萍经过商议,决定请李庄的贺锦文做小柴进的私塾先生,让小柴进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话休絮烦,柴贵亲自跑到贺锦文家里,诚挚相邀。贺锦文开始以年老体弱相推辞,但柴贵再三恳求,颇有三顾茅庐的样子,贺锦文架不住柴贵的诚意,答应担任小柴进的私塾先生!
这决定非同小可,因为贺锦文回乡后,从来没有答应过做别人家的私塾先生。此人虽然清贫,但极有傲骨。胸中锦绣文章密布,加上当过多年地方官,练就了好口才,可以称得上是柴庄一带有能耐的隐士。
贺锦文很快到柴庄报到了,之前柴贵派庄客用牛车拉走了贺锦文的全部家当。
这些家当里,主要是各种各样的书籍,还有一些字画。
贺锦文离开李庄后,李平跑到李元家里,囔道:“大哥,贺锦文这个老夫子搬家啦,不在李庄住了!”
李元听了,粗声道:“你瞎囔囔什么?他到哪里去了?”
李平着急地说:“他到柴庄做柴贵儿子的私塾先生去了!”
李元一楞:“这老夫子,就是跟我们过不去!我多次请他担任我儿子的私塾先生,他就是不肯!现在好了,柴贵一请,他就拍拍屁股走了。”
李平有二个儿子,大儿子李生,小儿子李山。皆气力过人,但为人粗卤,不注意礼节。这兄弟俩多次召集李庄的小伙伴,用小石块砸贺锦文家的门窗,还放火烧了柴锦文家的柴垛!
李平说道:“大哥,你别看贺锦文瘦瘦弱弱的,他肚子里的学问,放眼整个乐陵,那是一级水准的!他为人孤傲,不愿教李庄的孩子,却去教柴庄的人,还搬走了所有的家什,看来不想再回李庄了,真的让我生气。以前啊,我倒不太在意此人的价值,现在我有一种失落感!”
李元冷笑道:“真是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我看贺锦文去教柴贵的儿子,不会折腾出什么名堂来。如果柴贵子女也像贺锦文那样走科举之路,到最后还不是落得贺锦文那样的结局?输得干干净净,哈哈哈哈!”
李平白了李元一眼,说道:“大哥,你不要得意得太早!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贺锦文读书落魄不假,但柴贵的子女不是贺锦文。柴家不但在乐陵,就是在沧州,也是大户人家,又有丹书铁券的。柴贵子女得到贺锦文的真传后,会如虎添翼。而我们李家的子女,虽然气力过人,但头脑简单,将来难成大器!你呀,放走了贺锦文,日后悔青肠子也没用了!”
说完,李平转身,离屋而去。
李元气得胸脯一起一伏,看着李平走出了堂屋。
贺锦文来到李庄后,柴贵让柴红、柴进、周步行了拜师礼,从此以后,柴红、柴进、周步跟着贺锦文,学习四书五经之类。贺锦文藏书不少,而且比较杂,尢其是《史记》、《三国志》之类的史书,很是丰富,柴红、柴进、周步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
只可惜天不假年,贺锦文在柴庄只做了二年的私塾先生,就染上了重病。
此时,柴进已经八岁了,他跟着柴贵、宋萍走进贺锦文的病房,进行探视。
祈嬷嬷端着药碗,站在病榻边,一脸愁容。
贺锦文骨瘦如柴,二眼微合,上下唇紧紧合在一起,躺在宽大的木板床上。
柴贵走到贺锦文身边,俯下身子,低声道:“贺先生,你到柴庄受苦了,我心里过意不去。”
宋萍说道:“贺先生为了我们的一双子女,还有周步,倾囊相授,付出了极大的热忱,我们永远感激的。”
贺锦文极力地睁开眼睛,木然地望着屋里的人,艰难地张开口,喃喃着说:“咳,咳,都什么时候了,我快到阴曹地府报到了,你们净说些没用的话。快,快唤柴进过来,我有话要交待!”
柴贵听了,急忙示意柴进,让他走到床边。
柴进急忙走到贺锦文身边,看到恩师奄奄一息的样子,想到二年来恩师的谆谆教诲,不禁悲从中来,那泪水止不住地奔泻下来。
贺锦文盯着柴进,眼里突然有了些许光彩,他提高了音量,整个屋里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柴进啊,老夫一生,只收了你和柴红、周步做学生。你们仨天资聪慧,你比柴红、周步更胜一筹。只可惜只教了你们二年,时间太短了,有很多东西我来不及教你们了。你一定要记住,大宋国内外交困,危机四伏。值此非常时期,你们不要像我那样,走科举之路了。重点学习兵法和武艺,做一名军人,保国安民。万一哪天国难当头了,你们也要特立独行,号召四方豪杰,坚持游击战争。我相信,大宋国的影响力会永……永远存……存在!我相信,你有扭转乾坤的本……本领,一……一定会成……成功的……”
柴进正要回话,只见贺锦文头一歪,举着的手垂了下来。
柴进扑在贺锦文身上,放声痛哭。
屋里的人都哭了起来。
过了好久,众人方收起泪水。
柴贵哽咽道:“贺先生说得不错,大宋国的确到了危险阶段了,再不扶一把,这座大厦就要轰然倒塌了。贺先生是大宋国的人才,为官数十年,为百姓办了不少实事,为人正直,一直二袖清风,是包青天样的人物。唉,想不到晚年竟如此凄凉。不说这些了,我决定为贺先生举行隆重的葬礼!”
宋萍点点头,缓缓说道:“是啊,贺先生这样的人,才是大宋国的栋梁之才,我们一定要把这次葬礼办隆重一点!”
数日后,贺锦文的葬礼结束了,他被安葬在柴庄后山上,一个草木繁茂的地方。
不久,柴进根据柴贵、宋萍的安排,加强了兵法与武术的训练。
一日,柴贵与宋萍坐在卧室的藤椅上,商议着如何培训柴进的事。
柴贵说道:“进儿进步太快了,现在柴庄上找不到象样的兵法师傅了,你说咋办?”
宋萍轻轻拢了拢乌黑的秀发,沉吟半晌,方说道:“要说兵法师傅,整个沧州地区,我看只有乐陵东南的崩云山道士最有名气。”
柴贵喃喃自语:“崩云山道士?我听江湖人士讲过,那里有一个老道,叫淳于寿的,兵书战策了然于胸,是一个相当厉害的兵家。”
宋萍笑道:“是呀,就是这个淳于寿,潜心研究兵法的,相当有学问。大宋国不缺打打杀杀的勇士,但足智多谋的将军太少了,我看可以让进儿向智将方面发展。”
柴贵点点头:“夫人说得在理,我们就定位让进儿成为大宋国的一名智将吧。进儿学好了兵书战策,指挥大宋军队,摆平四夷,看哪个蛮邦敢挑衅大宋国!”
宋萍说道:“心动不如行动,夫君,过几天你就带进儿前去崩云山。对了,周步也要随行,好照顾进儿。此外,挑选几名身手矫健的庄客,一同前往,要确保进儿的人身安全。”
柴贵听了,一一答应了下来。
过了几天,行装准备好了,柴贵带着柴进,以及薛辉、鲁源、靳尚、周步等人,径向崩云山而去。
于路无话,一行人到了崩云山后,很快找到了淳于寿的住处,就在崩云山的最高峰上。
只见山势雄勇,突兀回环。翠黛如画,洞云缥缈,涧水滑琴。
而淳于寿的道观,就建在山顶中间。
柴贵等人走到道观前面,抬头望去,道观门楣的匾额上,写着三个金灿灿的大字:通透观。
柴进一蹦一跳地跑到观门前,见观门开着,抬腿入内。
“慢着,你们是什么人?竟敢私闯通透观?!”
二个道童从观门边转了出来,喝问道。
柴进仰起小脸,伸出双手,抓住一个道童的手,大大方方地说道:“这位道哥,麻烦你进去通报一声,就说乐陵柴庄有人要入观,要拜师学艺!”
道童听了,上下打量了柴进一下。见柴进头顶貂蝉冠,身穿新开折的色衣,腰系黄金带,脚登龙鳞靴。骨格清奇,仪表堂堂!
道童一看,就知柴进非一般人家孩子,肯定是富贵人家的。再往后面这么一瞧,嗬,个个穿得齐齐整整,雄纠纠气昂昂的。又听柴进说是乐陵柴庄来的,心里不禁格登一下!
柴庄可是丹书铁券持有者的村庄,名气大了去了,道童早就有所耳闻。
道童问道:“你们是不是丹书铁券人家的?”
薛辉指着柴贵,大声道:“他就是柴庄的庄主,丹书铁券的继承人。”
道童听了,吃了一惊,向柴贵作了一个揖,方说道:“啊,你们稍等,我去和师傅说。”
说完,道童飞快地向观内跑去。
不一会儿,道童气喘吁吁地跑到观门边,脆声道:“我师傅说了,请你们进去说话。”
柴贵、柴进等人跟着道童七拐八弯,来到淳于涛的住处。
走进观屋,只见一个老者慈眉善目,手拿拂尘,二目下垂,坐在一张楠木椅上,口里念念有词。
柴贵首先说话:“这位老者,想必就是淳于道长了吧?在下柴庄柴贵,特来登门拜访。”
淳于寿睁开眼,扫视了一下眼前之人,朗声道:“柴庄主远道而来,肯定有事,直说吧。”
柴贵向前走了一步,恳求道:“淳于道长,我的儿子柴进想学兵法,我让他拜你为师,还望道长接纳。”
淳于寿一摆拂尘,手捻长髯,徐徐说道:“老身栖身道门,数十载矣,从来不收学兵法的孩子。柴庄主,等贵公子大一点后,再到敝观商议此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