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夹山梦>第一章 月夜冤魂

第一章 月夜冤魂

作品名称:夹山梦      作者:楚西一氓      发布时间:2015-09-18 15:51:09      字数:3719

  说到三朝交替的甲申之年(1644年,明崇祯末年、大顺朝元年,清顺治元年)的中秋之夜,由于其特殊的历史涵意,颇具特殊的历史本色,故此难免要格外地惹人动情,招人瞩目。你看:一轮圆圆的中秋满月镶嵌在碧海青天之上,如一面打磨一新的阿房宫铜镜,彻照着石门夹山一带饱经沧桑的山涯水涘、田园庐舍、悠悠时空。极目看去:朦朦胧胧的天、朦朦胧胧的地、朦朦胧胧的山、朦朦胧胧的水、朦朦胧胧的寺庙、朦朦胧胧的艽野,朦朦胧胧的尘梦,此时节儿,无不在月光下面撒着娇娇,献着媚媚,铺张着诗情,凝聚着画意,那一种透心透肺的大凄与大美哟,只怕连过海的八仙也会为之陶心醉肺不已。
  嘿,今儿个晚上,三千大千红尘世界,前后左右里,东西南北中,五方五位,四野八极,苍茫天地间的一切色相梦幻,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统统匍匐在流空宝镜澄彻光辉的底下,任由那如水的月光淅淅沥沥地在主宰着浮生世界的沉浮,淡定执着无边!
  此时此刻,那古老的千年孤刹夹山寺,绰约着典雅的身影,浮图着迷蒙的渺茫,轮回着旷绝的空洞,在月色下释放着佛门幽深绵密的珠光与宝气,与那弥沦周天的星光月彩相得益彰,亦神亦圣,共同证鉴着鸿蒙太古的创世辉煌。有如日月经天,有如江河行地,博大精深的法门至理囊天括地,经前典后,时时经纬着色空空色的宇宙,包罗无穷万象。大雄宝殿后面的痒痒树(紫薇树),在阵阵清风的吹拂下,在月光的披沥下,时前时后,时左时右,不间断地摇曳着婀娜的身姿,搅动着满天空的清风和明月,与幽幽广寒宫里的婆娑仙桂遥相呼应,相得益彰,精彩衬托出嫦娥仙姑天女撒花、活色生香的经典氛围。
  斯时斯地,百物万汇,有相无相,宏观微观,一概都在静默无声中宣释着博大精深佛法。
  大雄宝殿门楣上,奉天玉大和尚亲手题写的“大雄宝殿”四个斗大的镏金大字,在九宵明镜的映照下,龙飞凤舞,闪烁着灿灿典雅的冷峻,释放出烂烂沉郁的彫敝,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字如其人,人系其魂,时逢佳节,感慨在心。身为佛门沦落人,任是铁心也破碎,念天地之悠悠,思命运之无常,忧未来之莫测,谁能不为之怆然而涕下!
  这个中秋夜,对于大顺朝蒙尘皇帝李自成来说,端的是别有几番滋味儿在心头,颇为不寻常。“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昔时南唐国,今日大顺君,李煜和自成,异世为家门,虽然隔时空,亡国之君,一样心情!忆往昔,峥嵘岁月,哪堪回首?“打开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遥想当年,李闯王率领着数十万剽悍义军,一鼓作气,从米脂打到西安,从西安打到北京,神惊鬼泣,以石击卵,横扫千军如卷席,打得大明王朝官军水流花落,丢盔弃甲,望风逃遁。兵临城下,逼得崇祯皇帝杀妻戮女,吊死煤山;钟情圆圆,逼得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开门揖盗山海关。在北京紫禁城登基做大顺朝皇帝的李闯王,屁股压上金銮殿龙椅还没捂上狗屁屁大一会儿的温热哩,国运便物极必反,由盛而衰,急转直下,在内忧外患交炽的险恶形势中,仓皇逃出北京城,上演了由流寇始,到流寇终的历史悲剧。大顺朝开国帝君李自成“渡江天马南来”,被困九宫山,数十万大军土崩瓦解,在挞虏寇军的沉重打击下,作了鸟兽散,从而使得数十年惨淡经营的李氏王朝,一经问世,便哗啦啦如大厦倾,一朝覆亡。
  从九宫山脱险出来后,心灰意冷的李自成带着少量残兵败将,日夜兼程,一路西行,来到石门县深山密林中的千年古刹夹山寺,隐姓埋名,落发为僧,借法号奉天玉大和尚,驻锡荒山古庙中,以苟延残喘于乱世之中。唉,从钟鸣鼎食、食前方丈的皇帝爷,降尊纡贵为冷火秋烟的一介山僧,由紫禁城皇宫国主,转换到清灯古佛、冷清寂寞的绝境,如此巨大的落差,着实让他感到情何以堪哪!
  风月缠绵,幽情清绝,奉天玉大和尚仰视那轮恍若隔世的伤感明月,难免要对月生情,心海沸腾,情不自禁地有感而发,吟诵成一阙悲凉的诗章,以寄托英雄末路的心情:“英雄一代赴飘萍,大块空留百战身。捣碎乾坤惊日月,踏翻宇宙走雷霆。时来作恶天还怕,运去看经佛不灵。事业尽随流水去,禅房梦醒夹山青”。
  奉天玉大和尚歌未罢,松涛起,喧天揭地,波翻浪滚。华盖当项,人生如梦,黄粱枕落,苍天炎凉失意人,能耐其何!他忽地想起横槊赋诗的一世奸雄曹操,想起志得意满吼唱大风歌的流氓皇帝刘邦,满肺腑的苍凉情愫云遮雾罩,氤氲腷臆,大顺朝曾经的锦绣山河倏地易主,满目青山依旧在,几度落日满天红,转眼帝业已空空。
  秋风萧瑟,秋声赋撒落千山万壑,除了清风明月光顾外,无人理会。
  奉天玉大和尚吟罢自己做的感怀诗后,顿感意犹未尽,便把前辈家门李煜的《虞美人》词作,一口气儿接连诵读了五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治国是低能儿,填词是大方家,也难怪当时有人议论说:倘若李煜能用填词功夫来治国,就极有可能不会做宋高祖父子的阶下囚了。然而,历史不容许假设,倘若事事都可以推倒重来,这天下岂不乱了套套。奉天玉大和尚时时也在胡思乱想:凭着自己数十万大军的绝对优势,怎么会被挞虏数万人马打败了呢?二十四史的风水轮流转,星星不变,月亮不变,江山水土不变,变化的是时势,机遇是改朝换代的决定因素啊!
  有离群的孤雁,趁月明独自贴天飞,声声哀号,给这深山古刹里的中秋之夜,平添上了几许苍凉和悲思。“嘶酸孤雁失群飞,断绝胡儿恋母声”,奉天玉大和尚此时的心绪,与离群孤雁相比,还要低落十分。孤雁昼夜兼程,越过衡阳回雁峰后,尚有归队的一日。而离群索居的光杆大顺皇帝,要东山再起,要重掌乾坤,不仅是谈何容易的事,而且几乎是完全不可能了的。被逼反了的吴三桂引狼入室,挞虏铁蹄踏破山海关,用铁血手段残酷镇压不愿臣服满清统治的中原人民,所到之处,血肉横飞,城毁人亡,惨绝人寰。北雁南飞,新帝南逃,岂一个惨字了得!祸国殃民的大顺朝新皇帝,治国无方,愧对天下的涂炭生灵哟!
  这壁厢:大雄宝殿,藏经殿、天王殿、韦驼庄、山门、涌花亭、洗墨池、玉玺井、放生池、塔林、紫石碑坊以及钟、鼓楼等,在暮鼓声中为奉天玉大和尚默默致意,为英雄末路的悲剧暗自唏嘘。那壁厢:月下群山轮廓、烟里模糊古树、奇形怪状山石、花里胡哨的丹桂、见首不见尾的山路,无不在扑面而来,为曾经的江山共主致以虔诚的问讯。
  高桂英夫人失散了,何去何从,去向不明,生死难卜。战乱中能侥幸保住性命已是万幸,彼此要重新团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自古以来覆水难收,衣服破,尚可缝;社稷破,难弥补,
  可怜见高夫人跟随着李闯王东征西剿,南攻北战,灭掉了大明王朝,占住了紫禁皇城,以一个农家女的资质,当上了母仪天下的高皇后。孰料好景不长,命盘翻手为云覆为雨,其兴也勃,其亡也速,穷途末路的短命王朝,让当世人笑话,让后世人扼腕,好命苦着呢。
  浸染了丹桂馥郁浓香的月色,游移在奉天玉大和尚的周遭,驱之难去。月光下萎缩着一团黑糊糊的人影,那是李闯王的缩影,仰愧对苍天,俯怍对大地,化作一堆牛粪,只恨钻入地底无门。顾影自怜的奉天玉大和尚,浮想联翩,思恋亲人,夜不能寐,感慨万千。
  忽然,从桂花阴里顺风传过来一阵嘤嘤的啜泣声,时高时低,时急时缓,呜呜咽咽,不绝如缕,明耳人一听便知:那是一个落魄的少妇在夜哭!只是那哭声好生奇怪:一股森森鬼气直钻入人的耳廓,颇让人感到恐怖上心,难以自持。对于出生入死在千军万马阵中搏杀了大半生的奉天玉大和尚来说,活人死鬼自是吓不倒他。他颇感纳闷不已:在这出家人面壁深修的佛门禁地,幽幽如梦的中秋月明之夜,哪来的妇人在此啼哭了啊?
  奉天玉大和尚怀揣着狐疑不定的心情,带着随侍小沙弥,踏着满地如霜的月华,移步朝桂花坞深处走去。远处的荒村茅舍间,隐隐约约地传过来缕缕轻细的箫笛声,八月十五夜吹箫,桂花美酒祭嫦娥,是楚西之地世代遗留下来的习俗。先世避秦乱,争相来到武陵深处定居,《桃花源序》中所谓“秦人洞”,即由此而来。相传春秋时期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和女婿萧史,就是在八月十五月圆夜,一个乘坐金龙,一个乘坐彩凤,笙箫和鸣,双双成仙升天而去。
  奉天玉大和尚和小沙弥一径来到桂花前,侧耳细听。说来也是奇怪:那女子月夜啼哭之声,小沙弥扯长了耳朵备细聆听,却听不到任何东西,唯有奉天玉大和尚听得真切,声声泪,字字恨,悲悲凄凄,千愁万恨,断人肝肠一截截,颇让人为之不堪终听。于是,小沙弥站在月光下花坞之外,只让那奉天玉大和尚只身一人,踱进那桂花阴深处,去会那悲泣神秘女子。
  偌大一片丹桂林,也不知是前朝何人所栽,时值八月十五良宵夜,正是花事旺盛期,星星点点的金桂花蕊,沐浴在圣洁月华下,静静地酝酿着秋香梦。那女子的悲泣声,不仅不会惊扰了花梦,反而成为了花海梦国里的神奇催眠曲谣,梦深深似海。
  奉天玉大和尚走近那哀伤女子,轻声发问说:“敢问女施主是哪里人氏,为何深更半夜,前来这荒山古刹僻静处啼哭?敢情是家中出了什么不幸事儿,时逢佳节,惹人断肠啊?”
  说来煞是跷蹊事,奉天玉大和尚不问倒罢,发问声尚未落嘴,那白衣女子便倏地消失在桂花阴里,再也不见了踪影。人生阅历丰富的奉天玉大和尚立刻会意:这是一个旷世野鬼冤魂,在哭诉前世的种种冤孽情状哩!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