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篇11、12、13
作品名称:诗酒年华 作者:吴润涛 发布时间:2015-08-20 10:36:07 字数:3492
十一
第二天一吃过早饭,钟可就去了灵泉庄。他已经预感到情况不妙,也把这种想法打电话告诉了贤惠。梅花昨天晚上就已经先去了。钟可是从小路上走的,走不多远,再一拐弯,就望见了镇山石。他今天没有什么心思去怀旧,但脑子里总反复出现他与易豪俩,在中秋节的月色下,推着个自行车,沿着山路匆忙行走的情景。不觉间已经近三十年过去了。大白天的,他倒感到了异常的孤独。他真想在这没有第二个人在场的宁静时刻,自己大哭一场。以此来祷告上天之灵,让易豪这样的好人,逃过这次劫难!钟可正在走着,突然听见有人喊他。原来是韶民打发人专门叫他的。
灵泉庄巷道里有许多人在走动。当钟可进了易豪的家门,见院子里都已经站满了人,就知大事不好,他赶紧向屋里跑去。只见易豪躺在母亲的怀抱中,玉珍与玉芳一边一个搀扶着。韶民正在听着电话,杏花与弟弟泉水的眼睛已经哭得红肿起来。钟可进得门来,易豪的眼睛睁了一下,钟可急忙把手伸过去,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易豪随之又闭上眼睛,但手一直没有松开。
易豪眼睁了又闭,深陷的眼眶里饱含着泪水,他像是在叹息:自己英雄气短,壮志未酬,上天如能再借他二十年……他也是在积蓄力量,保存精神,他要等着。
不大一会儿,贤惠来了,易豪的眼睛又一次睁开。贤惠也赶紧把手递过去,再加上韶民的一只手,四只手紧紧地缠搅在了一起。但易豪又把眼睛闭上了,他还在等,他相信一定能等到。
亦波终于来了!他是下了火车,立马坐出租车赶来的。他进屋还没来得及说话,易豪就感觉到了。他微睁双眼,低声地喊道:“是亦波来了,是亦波……快……快……”亦波急忙凑上前去。易豪母亲和玉珍、玉芳给他们腾开位置。四个人就把易豪围在了中间。
易豪这会儿,突然特别的精神。他爽朗地笑起来,不住地说:“亦波来了就好,亦波来了就好!”接着又感慨地说:“都三十多年啦,却只是一眨眼的工夫!许多事情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我们这几个好同学好朋友,能走到今天,不容易啊!原来踌躇满志,要当作家,后来却各奔东西,做起了别的工作。其实,我们本身就是一部书,只是还没有写而已。我看……”
易豪疲倦地停顿了一下,亦波就赶紧把话抢过去,他说:“还是让钟可来完成这个任务吧,对我的丑事不要顾忌,大胆写。只要能打破思想禁锢,敢于面对自己,不唯上,只唯实,不追风,只求真,写出来的一定是本好书。”易豪点点头,低声地说:“这样就好,这样就好。你们一定要继续朝前走!要一起朝前走!谁也……别……拉……下……”他的话音越来越微弱,牵动和震撼着屋里院外每个人的心。随着话音的消失,屋里院外早已是哭声震天。
正在忙乱之时,一个村民惶惶张张地跑了进来。他语无伦次地告诉大家:他正在巷道里行走,忽见一道红霞从头顶而过,飞向了镇山石。他又急忙跑到镇山石那里去看,那镇山石竟变成了易豪书记!你们谁不相信,就去看看!这时,院里人也说,确实是有一道红霞从屋里飞出!这个消息,犹如一道闪电,一声惊雷,一篇神话,一个传奇,把满院的人,满村的人,都引到了半山腰的镇山石前。大家越看越像易豪,镇山石也越变越像易豪。钟可与亦波、韶民、贤惠,谁都没顾得上去看。但他们心里都相信,这是真的。易豪平时心里只装着乡亲们,乡亲们心里也就装着易豪。乡亲们说像易豪,那就一定会像易豪的。
十二
易豪对自己的后事,昨天晚上已经向玉珍作了交代。只有八个字:“一切从简,入土为安。”可易豪倒身以后,任凭玉珍怎样说,大伙都不听。就连钟可他们几个同学出面,也不顶事。村里本来就有红白理事会,可几个老者出面,又成立了专门的治丧委员会。治丧委员会贴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讣告。全文如下:
林易豪书记不幸逝世,丧事均由本委员会承办。现告知如下:
一、定于八月十三日中午十二时举行追悼会安葬;
二、墓地选在镇山石下
三、不设礼房,不收礼;
四、不摆宴席,亲友诸人,烩菜一碗,主食不限;
五、所需费用不用公家一分钱。
治丧委员会
八月十一日
易豪的追悼会,由于钟可出席的原因,市、县都派了代表参加。县上来的何县长,就是原来乡里的书记。他曾想着撤换易豪,后来又与易豪成了莫逆至交。他一早就来了,是既代表县委县政府出席,又以亲友的身份参加。只见他戴着一顶白帽子,穿着白衣服,胳膊上别着黑纱,胸前还有一朵白花,完全不像个领导干部。他一进门,就扑到灵柩上,大声地喊到:“易豪哥哥啊,何雨晨看您来啦!我来晚了,您睁开眼看弟弟一眼吧!”喊罢,嚎啕大哭起来。人们劝了好一阵,才把他拉到一旁坐下。
追悼会的场地,就设在镇山石下。钟可这才仔细地观察起这块巨石来。镇山石本来就高大雄伟,又历经多少年代的风雨沧桑,已经对人间的世事司空见惯。一般的喜怒哀乐,是感动不了它的,可现在它确实很像易豪。越看越像,越像就越有人看。它实际上是让很多人看着变的,变得越来越像易豪。
灵泉庄的村民们,不需任何人通知,几乎都是全家出席。连八九十岁的老头、老太太,都拄着拐杖爬到山上。临村的群众听到风声,也来了很多人。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人。那位曾经写过贤惠事迹,给她带来灾难的记者柳明也来了。前几年他又写过一篇《再说贤惠牌》的文章,才算澄清了事实真相。那期《经济三十分》节目,拿的两份报纸,就是柳明的署名文章。
老天好像也通人情,早上还是万里晴空,到出殡的时辰,却阴沉了下来。迄等人们把灵柩抬到镇山石下,忽然倾盆暴雨,骤然而下。随着一阵狂风卷过,满山的树木花草,都低头致哀。风雨持续了十多分钟,才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人们感叹之余,才发现镇山石的平台上,竟一滴雨未落,花圈也完好无损,就更为惊奇。
事先没有听说请乐人班子,但这时却来了好几班乐人,好几班锣鼓,简直就是两支雄壮的乐队。唢呐如泣如诉的哀曲,在山间来回地盘旋。似乎一直在提醒人们:易豪真的是走了,真的是走啦!人们听着,就不由得伤心落泪。锣鼓敲得震天撼地,就像天要塌地要陷一样。人们的心情,顿时感到无限的悲伤沉痛。
追悼会由乡里书记主持。而致悼词的,却既不是乡里领导,也不是村里干部,而是村里学校的一位老教师。本来没安排他致,也轮不上他致,他是硬争着要致这个悼词的。他要用老百姓自己的标准、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腔调、自己的语言,悼念他们的好书记,好带头人。悼词通篇是顺口溜,特别好记中听,也十分动情感人。
十三
只听他沙哑着嗓子,抑扬顿挫地念道:
呜呼易豪忒心狠,撒手撇下众乡亲;
耄耋尚且苟残生,天命如何戕青春。
手扶灵柩骂鬼神,愿以老身赎其身;
阴阳相隔泉路远,镇山石冷纸钱飞。
未曾祭奠天先哭,老少乡亲满脸泪;
泪水和墨写祭文,欲哭音哑吊斯人。
呜呼易豪忒薄命,生逢乱世少福分;
幼失父爱母伶仃,随娘襁褓走百村。
穷人不如富家犬,慈母乞讨心力悴;
送子林家讨活口,亲亲母子生离分。
庆幸养母胜亲娘,谁料暴病丧了身;
从此林家少温暖,冰锅冷灶失欢欣。
再生变故更凄惨,忍辱负重讲良心;
苦娃自有天照应,好树不栝自成人。
呜呼易豪忒实心,咋就辞官回农村;
回村就该图自在,偏当村官不省心。
二次分产又分田,全都个人顾个人;
您却一心为集体,顶住压力主义真。
兴办企业富一村,敬老院里常年春;
破屋烂厦全推倒,学校楼房一崭新。
植树绿化荒山坡,漫山遍野杏树林;
欲引灵泉绕方山,心比天大宏图新;
请专家、住工地,起早贪黑冬复春。
五里长渠绕山梁,万米埋管通全村;
一朝渠成万事备,翘盼归来开闸人。
修渠人、开闸人,功败心碎人不存;
如闻灵泉放悲声,声声悲音唤斯人。
呜呼易豪忒贪心,心系乡亲脱贫困;
书记位上二十春,集体经济早翻身。
家家户户住新房,砖包院子大红门;
您仍贪心蛇吞象,欲变方山华西村。
唯图苦了您一家,最亏您这当家人;
依然土墙土窑洞,仍旧土门土院心。
积劳成疾您不顾,村民有难记得准;
小病不治成重症,却怕村民受拖累。
生命垂危出医院,再看一眼咱们村;
弥留之际想灵泉,心头留着一遗恨。
贪心人啊苦命人,贪心人是短命人;
奉劝世人莫贪心,何必贪心坑自身。
山石无语龙行雨,松林呜咽悲斯人;
回首往事念情恩,人人都是活账本。
呜呼易豪忒无心,泉台露冷怎安身;
全村老少想着您,您怎扔下众乡亲!
如若心里有乡亲,撒手人寰咋放心?
如若心里有乡亲,乡亲悲声您可闻!
如若心里有乡亲,魂随灵泉回家门;
如若心里有乡亲,您让杏林常春辉。
如若心里有乡亲,镇山石顶彩云飞;
如若心里有乡亲,您借老身还阳魂!
……
老教师念着念着,就泣不成声,昏厥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