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篇3、4
作品名称:诗酒年华 作者:吴润涛 发布时间:2015-08-14 20:03:23 字数:4121
三
惠梅早几天就嚷嚷说,今天都得看《经济三十分》,谁也不能缺席。平时,钟可看完了《新闻联播》,就把频道换到《军事天地》栏目。今天却要执行女儿的命令,全家三口人都来看《经济三十分》节目。钟可几次问惠梅,是什么精彩的内容,值得你这么敬事?鬼丫头总是神秘地说,到时你们就清楚了!
他们家平时看电视,是有固定格局的。钟可是一家之主,梅花总是让钟可靠在正面的大沙发上,前面再放一个软坐墩。钟可的两条腿就平放在上面。旁边的茶几上,早就泡好了一杯热茶。钟可想喝时,随手可以端来。梅花则搬一个小凳,坐在钟可身边,像个使唤丫头一样。钟可多次要她也坐到沙发上去,梅花总是说,我就是伺候你的命,坐在这里觉得舒坦。时间一长,钟可也就坦然了。有时梅花有事不在身边,反而感到空荡荡的。
惠梅学习紧张,很少看电视。偶尔看一次,就坐了另一个大沙发。这时候,梅花就成了他们父女俩的“使唤丫头”。她乐意这样做,父女俩挡都挡不住。不过,惠梅是自由神,一会儿依在钟可的身边,一会儿又趴在梅花的背上。有惠梅在场,固定的格局,就变得不固定起来。
钟可端起茶杯,呷了一口。顿时觉得苦得要命,就嚷嚷说:“这是茶还是药?”梅花笑着回答:“这叫苦丁茶,是你的宝贝女儿专门给你买的!”女儿大了,知道疼爸爸了!钟可就不管苦不苦,继续喝起来。喝着喝着,也不觉得怎么苦了,后味似乎还有点清香的感觉。
忽然,惠梅像运动场上的一个裁判,把右手食指顶到了左手手心,做了一个停止喧哗的示意。三个人的注意力,就都集中到电视上。《经济三十分》节目已经开始。女主持人手里拿着两份报纸说道:“这两份报纸上,有两篇署名文章。是同一个作者,在不同的年代,写的同一位女士。而态度和观点却完全相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文章中的女主人公。”随即一位女士的特写镜头,就出现在屏幕上。
啊,原来竟是贤惠!钟可与梅花全都愣了,他们是既惊奇,又喜出望外。这才明白,惠梅这死丫头,为啥总是神秘兮兮的!她是要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可她是怎么知道的呢?钟可与梅花,把眼睛都投向了女儿。惠梅不无自豪地揶揄道:“不懂了吧?这是前几天,与可贤哥哥通电话时,得到的信息。我们说好了,对你们保密,到时候吓你们一跳!”
只见贤惠外面穿着一套浅灰色西服,里面是鲜红的大翻领衬衫,映衬的脸庞更加白皙红润。她乌黑锃亮的头发,很随意地往后梳着。没有一点刻意打扮的痕迹,非常大方得体。但就在这随意间,透出一种非凡的气质来。贤惠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不知底细的人,会以为她才三十出头。谈话很快开始了。
主持人:吕总,我看您文静得像个贤妻良母,年轻得像刚踏入社会的女大学生,漂亮得像一个女模特。怎么着都与女强人联系不起来?可您早已经是一个十亿资产企业的掌门人,每年给国家上缴一个亿!
贤惠:我不怎么喜欢“女强人”这个词。觉得这种说法,是对女人的一种歧视。好像女人就应该是弱者,稍微有点作为的,才加以“强人”的桂冠。其实男女应该是一样的,都存在强与弱的现象。既然我不喜欢这个词,也就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女强人”。
主持人:您能谈谈您的经营之道,或者说是经营理念、经营箴言吗?
贤惠:这恐怕会让您失望的。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半路出家搞企业经营,后来上了几年大学,算是土洋结合吧。不过在实践中,我崇尚简单。世界上的事情,虽然很复杂,但我们要把它看得很简单。我就是在复杂的经历中,简单地走过来的。
主持人:能具体说说吗?
贤惠:其实也很简单。纷杂的事物中,有主有次。主要的矛盾中,还分主次方面。只要抓住事物的关键所在,其它的就迎刃而解了。当初,许多人不愿去曲巷,我去了。我摸准了群众的意愿,就一门心思去努力。那确实是个商机,稍一忧虑,就可能失去。结果小有成功,只是因为当时政治气候的原因,才被夭折的。再后来,有外商投资,那时反对声一大片,谣言四起,不利的因素多得很,如果稍有顾忌,就不会有现在的服装城。事实充分证明,只要认准了的事情,就不要想得太多,要做简单的处理。一简单,就有了信心,就有了精力,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
主持人:您是怎么得到这一理念的呢?
贤惠:很简单,得益于哲学。我与一位同学挚友,在二十岁前,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地学习了哲学,确实受益匪浅。后来在实践中,就逐渐悟出了这么两个字。
主持人:听说您还有几个字的箴言,也能说说吗?
贤惠:(忍不住笑起来)是还有几个字,不过那都是戏说而已。“吃亏”,我不怕吃亏,我经常给大家讲,吃亏是福,吃亏是路,吃亏是机遇,吃亏多了,就是一大笔财富。这里说的吃亏,一是讲对需要办的事,不要再斤斤计较,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误了大事;二是讲说定了的事,即使赔了,也要兑现,必须讲诚信。这是最最重要的。正因为我们不怕吃亏,喜欢吃亏,我们赢得了很多合作伙伴,路子越走越宽。实际上是“吃小亏沾了大便宜”。(又笑起来)
主持人:(也笑)您这可是刘少奇的修正主义呀!您接着说。
贤惠:再就是“放弃”。说起来在公司,我是最有权的。但我把权力放弃了。这种放弃,实质上是分解。从上到下,都有职有权,有责有利。我只管三个副总,还经常是他们三个合起来管我。(又笑起来)我总觉得,一个企业要搞活做大,兴旺发达,靠一个人是万万不行的。一个人什么都说了算,非走向死胡同不可。现在我们公司,我能一眼看到底,但不能一声喝到底。我在与不在,一样照常地运转。
主持人:这么说,您成了甩手掌柜的。您的业余时间一定很充裕吧!能透露一下您的业余生活吗?
贤惠:业余生活也很简单。还是两个字:“充电”。我崇尚简单,也习惯了简单。刚到凤城时,只住一间小屋,屋里三大件:床、吃饭桌和一个三屉桌。后来搬到一个八十平米的单元楼,一直住到现在。我与丈夫都有工作,各忙各的。儿子上大学,不常回来。家只是个驿站,也就特别的简单。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深入内部,向员工学习请教;三分之一的时间是读书,在商言商,读各种商业经营的书;还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就是让三位副总轮流陪我出去,拜访商界名流和合作伙伴。这三个三分之一加起来,就满满当当的。还有什么业余呢?实际上,我的全部时间就是“学习”两个字。
主持人:这么说下来,您就有“十字”箴言了。简单、吃亏、放弃、充电和学习。
贤惠:充电和学习其实是一回事。我倒觉得,我现在简单得只剩下三个字,那就是:“危机感”。
访谈专题在轻松的气氛中结束。最后推出他们公司班子的特写镜头,除了贤惠之外,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有两位年轻靓丽的女士。其中一位,钟可总觉得眼熟,但一直忘了去问贤惠。
四
看完《经济三十分》节目之后,三个人都异常的兴奋。惠梅手舞足蹈地说:“贤惠姑姑真棒,气度不凡,妙语连珠,深入浅出,一语中的。她就是我心中的偶像和太阳。我以后……”梅花见惠梅张狂地没完没了,就呛了她一句:“你呀,先学贤惠姑姑的稳重,看人家多文雅,光这一点,就够你学一辈子的!”
钟可似乎被一种精神召唤着,更加剧了他决断的念头。于是就把自己这多日的想法,向她们母女俩摊了出来。
摊牌后,在转业回地方工作的大方针上,意见非常的一致。但在具体的去向上,母女俩有些分歧。梅花坚持要回就回方河县,离老家近,随时想回去都方便;惠梅却要回凤城,那里有贤惠姑姑和可贤哥哥。钟可心里想,回凤城比较现实。他现在的年龄离退休还远着哩!他这个级别,在地方上,还算是年轻干部哩!最次也要在凤城安排的。不过,女儿是家里的最高领导,梅花对钟可可以发脾气,对女儿从来都是让步的。最后,惠梅还提出最近想回一次老家。只要说是回老家,梅花就特别喜欢地投了赞成票。钟可已有四年多没回去过了,也真想回去看看。于是,他答应明天就去请假。
惠梅一听这话,高兴得又蹦了起来,马上就给贤惠姑姑挂了电话。钟可知道她们之间是热线联系,有时一个电话,能说上一个多小时,也不知都聊些什么!
钟可怎么也没想到,他们一家人要回老家,竟成了全机关的一件大事。他本来准备坐火车,魏师长却坚持让他带辆车。老魏是钟可的老搭档了,又年长好几岁。俩人配合一直很默契,相处得像亲兄弟一样。魏师长说:“还是带车好,一节省时间,二回去方便。比你小的官,出去都带着辆车。你这还算得上什么搞特殊,更与腐败沾不上边。你就听老兄的吧!”钟可心想,带就带吧,反正自己平时就坐着一辆专车!可车队非要坚持换车不行,让他带新接来不久的沙漠王越野车。
魏师长听说后,把车队队长叫去训了一通:“你这个队长是怎么当的!钟政委是去指挥打仗,还是进军沙漠呀?他是回老家!需要的是安全舒适,快速方便。他又是最不爱张扬的人,你们却让他坐着沙漠王去吓唬村里的乡亲呀!你简直是长了个猪脑子!”车队队长直摸脑袋,不知如何是好。魏师长看着他那憨相,只好直说道:“把那辆进口小面包赶快起封,仔细检查保养一遍。如果耽误了钟政委的行程,出半点差错,看我怎么收拾你!”
回家所需要带的物品,梅花早就采购齐备,不需钟可操一点心。可与此不相关的许多人,却偏偏爱操这份闲心。梅花告诉钟可:“不知你现在的人金贵,还是你当的官值钱?今天来了不少人,带来了许多礼品。都是本地的名特产品,看了真叫人眼馋。我真想全部都收下,但既拿不出那么多钱,又怕坏了你的名声,只好一件不收,坚决退回。不过,咱把话说在头里,如果你嫌我做得不对,就明说!咱们都是庄户人家出来的,应该知道一个最普通的道理:不能随便沾人家的便宜。你要是真的变了,我可就真的看不起你!你反正有人疼爱,也不缺我这么一个没文化的人。你们那几个好同学,咱不敢随便评论人家贤惠姐。除她之外,我只佩服易豪哥哥与韶民。你看看那个亦波,成天胡诌八扯的,没个准星。把个腊月嫂子折腾成啥啦!他算是那一路的神仙!”
钟可听着梅花的唠叨,心里直打颤。只插了一句话:“亦波现在不是变好了嘛!你说的那些事,都已经是过去的陈年老账了。”他与贤惠之间的情感,梅花动不动就吃醋,十分的敏感。因此,不管梅花什么时候提起,钟可都是保持沉默。但他一直特别佩服梅花的自重。她虽然大字不识几个,却能懂得是非曲直,从来没给自己的工作添过一点麻烦。这种品行,比那些成天唱高调的人,不知要高尚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