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青春校园>炒作>第六十三章 郝佳的家人

第六十三章 郝佳的家人

作品名称:炒作      作者:三月楚歌      发布时间:2015-07-24 10:50:16      字数:3352

  下班之前,照例给李豆他们打电话,问他们在西藏的情况。得到的回复是还在车上,嘱咐他们路上小心,发生什么事及时联系。按时间算,他们现在应该在考察藏族的婚礼。因为我们的报纸,给他们的大致方向有:婚俗、葬俗、信仰、地理、文化传说等,如果顺利的话,报纸出来的时候,就会是一份全面反映西藏习俗文化的专刊,当然,未必一期就能完成,如果反响好的话,也可能是三四期,七八期。这些都会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处理。
  昨晚打电话时,李豆说,他们从拉萨出发,往林周方向过去一百多公里,遇到一个村子,叫藏雄村,他们在村头上遇到一个姑娘,长得真漂亮,是藏族少女中难得的皮肤好的姑娘,作为一行人中的好摄之徒,朴颜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给姑娘拍了一组照片。
  姑娘越看越喜欢,就拉着他们到家里去做客。结果,一家人都看上朴颜了,要把他留下来当女婿,姑娘的父亲愿意送他们二十头牦牛,一百匹羊子,把朴颜吓得够呛。李豆还说,现在的西藏某些地方,还有较多一夫多妻的情况,因为男子少,女子多。对了,还有白帐篷因为西藏地区人烟稀少,一个村落与另一个村落之间的距离太远,男女青年根本不可能像内地其他地方一样谈恋爱。为了解决婚姻问题,女孩的父母在孩子长到适婚年龄,就给她在旁边搭一个白帐篷,藏族的年轻小伙子们,看上了,就可以到帐篷中,和姑娘喜结良缘。
  李豆说:“方一北听到这个,特别兴奋,想去看看。”
  方一北这家伙有时候,胆小得离奇,有时候胆大起来真能包天:“这是人家的风俗习惯,考察可以,但要足够的尊重,给我盯着他,千万不要乱来啊,万一引起民族矛盾就不好了。”
  李豆呵呵笑道:“放心吧,他也就是说说,藏族姑娘没怎么洗澡,身上的味道他受不了。”李豆在电话里讲,藏族地方不仅有一夫多妻,还有一妻多夫的情况,尤其在条件艰苦的地方,几兄弟可能就娶一个媳妇。她听他们在拉萨请的一个向导讲,比如林芝那边有一个地方,往往就是几兄弟才娶一个老婆,一来是家庭条件差,二来是他们觉得,娶老婆生孩子就是给自己家添后。媳妇娶多了,给家庭增加负担,如果不和睦,还会败坏家产。
  几兄弟干脆就只娶一个,反正生下来的后代,都是这个家的。
  这个理念真是好玩。李豆还说,一个媳妇,几个兄弟怎么办呢?轮流做庄,大哥在家的时候,其他兄弟就到外面去打开工,放牧。二哥在家的时候,大哥也会出去打工放牧。晚上和女人同房时,只要在门外挂条腰带什么的做记号,就可以了,大家约定俗成,都懂规距。
  李豆讲得绘声绘色,津津有味,我也听得心驰神往。
  边地有很多文化,比唐诗宋词更精彩的文化,比聊斋更神秘的传奇,只是因为作为一种相对弱势的文化,不被我们所知。而这,可能正是我们改良大汉文化最需要的养分。作为一名报人,我认为,对广大读者来说,可能会产生比乌烟瘴气的娱乐圈,更强烈的吸引力。
  听他们反馈回来的消息,传递的兴奋,我对这一次大动干戈的策划,满怀信心。
  
  很快到了下班时间,跟着郝佳走出报社大楼,郝佳想打车去,我觉得有地铁,就坐地铁去得了。一来打车要花很多钱,人不能无辜的浪费。该花的时候大手大脚地花,那叫慷慨大方;不该花的时候能节约就节约,那叫节俭。二来地铁的时间要靠谱一些,北京的堵世界闻名。只是,中国的公交车和地铁是一德性,吞吐量惊人的庞大。我们在地铁里已经是人挨人了,右前方三步距离左右的一对小青年,搂在一起亲热的小动作不断,郝佳不断皱眉。后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看不过去了,上前说:“小朋友,这是地铁。”
  那男孩抬眼看了一下,不屑地说:“我们碍着你了吗,多管闲事!”
  这话一来,老先生不乐意了,说:“这孩子怎么说话呢?你爸爸妈妈没教你啊!还有这女孩,怎么一点不自重呢,还是中学生吧,你爸爸妈妈要看到你这样,会伤透心的。”
  女孩和男孩都不高兴了,女孩说:“我说大爷,先管好你自己的嘴巴再说吧。”
  女孩这么一说,更激怒了这老先生。老先生说:“你们听听,这是谁家的孩子?怎么一点教养都没有,大庭广众之下,搂在一起也就罢了,还说不得,你们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老先生不断念叨,车上的人谁也不说话,只是不断斜眼看这对小青年。就算想说的,声音也压得很低,小青年颇有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我行我素的坦然,众目睽睽,不为所动。
  我这人特奇怪,彼时彼刻,我一点也没想批评那两孩子,反而觉得他们挺勇敢。
  相对,对于那位老先生,我想,他是不是管得宽了点。
  
  很快,地铁又到了一个站,老先生嘴巴唧哩咕噜地下车了,两个小年轻还是在车上保持着那副倔强的姿势,不移、不变、不改、不动。一直过了两个站,他们才手拉着手下车去。
  又过了一个站,我们终于到了。走出地铁,憋屈久了,才觉得海阔天空的感觉真好。
  郝佳的家,在一个普通的小区里。郝佳带着我,转了一条胡同,然后上了一个小斜坡,再经过一个大花坛,沿着花坛往前走,进了一栋楼。这是一栋步梯房,郝佳家在三楼。一路上,有一些小孩和老头子老太太在外面散步,郝佳一路打招呼过去,关系显得特别融洽,这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中,并不多见。我从农村来,这些年也去过很多城市,很多时候都是楼上的和楼下的,根本就不认识,甚至做邻居十几年,都没说过一句话。
  “妈,奶奶,我回来了。”郝佳刚进门,一边脱鞋,一边朝房里喊。
  郝佳的妈妈,穿着一张围裙走出来,估计正在厨房里忙活。
  “佳佳来了,哦,这是肖先生吧,谢谢你上次帮了我们郝佳。”
  “阿姨好,您太客气了,叫我小肖就行。”
  “呵呵,那进来坐吧,佳佳,招待好客人,我先忙去了。”
  郝佳说:“那你去忙吧,多做点好吃的啊。我妈手艺不错的,一会可以尝尝。”
  客厅里,一位七十岁左右的老人正在剥豆子,郝佳说:“奶奶,我回来了。”
  老人的脸上漾出阳光一样的笑容,说:“佳佳回来了,你朋友啊,快坐下。”
  郝佳问:“你要喝水,还是喝茶?”
  “不渴。”
  郝奶奶说:“小伙子,你随便啊,不要拘束。”
  “好的奶奶,您忙您的。”
  这时候,郝妈妈在厨房里喊:“佳佳啊,给你舅舅打个电话,叫他过来一起吃饭。”
  
  郝佳的家人十分热情,郝妈妈使尽浑身解数做了一大桌子的菜,过了一会儿,饭菜刚端上桌,郝佳的舅舅来了。一见面就热情地握着我的手,说:“肖兄弟,对不起,上次的事情,真对不起,我这人没什么毛病,就是性情急躁,早就想表达歉意了,就是没机会。”
  “没关系,您这也是关心郝佳,着急,怕她受委屈嘛!”
  “就是,这肖兄弟说话就是中听,来来,把酒倒了,我们喝一杯。”
  “对不起,我不喝酒。”
  “不喝酒?男人哪有不喝酒的,多少来点。”
  “对不起,我真的不喝洒,一点都喝不了。”
  “真不喝?”
  “喝不了,只要一喝,哪怕就是一口,都非常难受。”
  “你不喝我自己喝。”说着,这位性情的汉子,自己给自己倒了大半杯。
  我不喝酒,郝妈妈显得意外,问:“不喝酒,要喝点其他饮料不?”
  “都不用,就吃菜,这么一大桌的好菜,我要多吃一点。”
  郝奶奶呵呵地笑,说:“这小伙子,真会说话。”
  “那就多吃点菜。”
  郝佳的家人一个劲给我夹菜。
  郝佳的舅舅问:“肖兄弟,你现在在什么地方上班?”
  “在报社。”
  郝佳说:“《逗乐快报》的主编,现在他是我的实习老师。”
  郝舅舅说:“了不起,我就佩服你们这些有文化的人,来,不喝酒多吃菜。”
  说着,又给我夹了一大片肉。虽然我有与生俱来的巨大食量,最后还是吃撑了。
  
  吃完饭,郝佳和她妈妈到另一间房里,不知道他们说些什么,传来郝佳嗔怪的声音。眼看时间差不多了,我也应该回去了。回去可能还要看一下肖芸芸发来的样报。她们出来时,我表达要告辞的意思。郝佳妈妈说,现在还早,要不再玩一会再走。
  我跟他们说,我要回去看报纸把关,明天报纸还要出来,晚了不行。
  “那郝佳,你送送小肖吧,大晚上的,就打个车去。”
  “不用,郝佳送了我,她还要回来,大晚上的不好,我自己回去就是。”
  喝得半醉的郝舅舅说:“不碍事,我送。肖兄弟,我送你。
  郝妈妈说:“你喝了几口酒就在家里呆着,一会又给我惹事,还是郝佳送。”
  “不会,姐,你太小看我了,这点酒根本醉不了我,我送。”
  “行了舅舅,你在家呆着吧,肖哥,我送你去。”
  “不用了,我自己回去就行。”
  “没关系,我送你坐车就回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