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青春校园>做真正的老师>第四章:师生诗意吐蕊芳(2)

第四章:师生诗意吐蕊芳(2)

作品名称:做真正的老师      作者:飞红霞      发布时间:2015-07-06 15:47:43      字数:7882

  不惑心
  驻足人生的站台,时光依旧在眼前飞逝,无奈的撕裂化为淡定的宁静,倾听自我,寻觅心灵的璞归,打点人生的航向,思索前方……
  乱花迷眼,声色浮云。生命之中注定平淡,喧嚣几何也将平庸;人生之中注定磨练;浮华有几也将惨淡。释注时光,析解生活,一杯浊酒,久饮久醉;一朵残花,久看久痴。人生生不完光怪陆离,五颜六色之中,五花八门之外,已经迷乱。意欲熏心,盲动盲求,乱动乱求,好动无求成为一种无知的时尚。冥冥中被躁狂笼罩,玄玄中被轻浮所控。小脚阔步,可以忽略根基,头生脚轻的摇摆,却又愿意自悬自浮,哗众、哗然、哗声片片……
  听到的都是华美的言词,看不到任何着实的躬身,说教与强制成为一种流素,安塑在澎湃的欲望里……
  我心飘然,随之几波几起,欲欲合欢而共奋,无奈情为真不去,意为实而不悖,几许寡欢望尽天涯路,沉舟侧畔览看千帆,病树之塌卧顺春色,四十载如灰匆匆碌碌,争争求求,枉望奢靡,极欲竭穷……终将徒穷,终将白耗,终将无形……化争为守,化动为静,化繁为简,凝重中凝聚,凝固中恬淡,凝练中自奋,凝求心灵的桑田,凝结属于自己的志远……
  教书育人,一生无奈的无奈,挣扎求索,觅寻幸福的支点,身心憔悴,万念俱焚才能在涅槃中重生。看惯览顺,容宽如水,爱以寄人,心灵的小溪渐渐汩欢,心田的青色铺向阳光,践行快乐,舞动善美,写尽从教情怀,为没有改变而改变,为化解自我而非凡。知人者智,在自知中明。为生命减负,为人生减载,脱胎在不惑的站台。
  守恪事业教育的天职,开启自我崭新的理念,支起一个幸福的点,擎起四季育人的天蓝,让无言的灿烂在桃李下开怀……
  人生不可以重度,情怀却可以再来。岁月只是一重历练的险滩,摆渡的强者趋之志坚!
  
  
  让好书擎起四季
  
  读书也像交朋友,选择怎样的书就选择了怎样的朋友。那么读好书就有了好朋友;读不好的书就有了坏朋友。书中的恶习会慢慢感染你的心灵,像一种慢性的药物一样浸渍你的大脑和行为。有许多朋友说我也爱读书,没少读,怎么不进步呢?原因就在于此。
  人分三教九流,书分三六九等。现在书市利益所驱,鱼龙相混,林林总总的书海,色彩斑斓,往往泥沙俱下,不取舍很容易读上“三流”下品。这种书还是不读的好。古人云:“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也就是说读高品味的好书,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中”层次上的心修;如果在中品味作品的话,我们得到的只是“下”层次上的心修。更何况读一些“三流”下品呢?
  让好书伴随自己走过四季,你的心态就会平和,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愉悦感。选择读书又何必在乎季节,一个养成读书习惯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打开心灵的门窗与“好友”交流。在那里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书犹药也,久读可以医愚。
  读书还有泛读和精读之法。一般的作品,我们泛泛读来,作为一种消遣,打点时间上的惬意。自己认为好的作品,我们一定要用心品读,特别是想在读书写作上有建树的朋友,一定要有精心品读,因为品读是一项溶感知、领悟、消化、吸收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它是品与读的结合。在读中品,在品中读,方能渐入佳境,产生“于我心有戚戚焉”的共鸣。
  语言的构成有具体的情境,唯有品读语境,才能理解词语的具体、明确的含义,体味出词语的表达效果;唯有品读语境,才能领略到语言的无穷魅力。自我品读是走进文章,走近作者,欣享作品的最好境界,潜心品读会在“天光云影共徘徊”中找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灵界。
  品读好书,交好朋友,欣享平和的和美;品读好书,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的蓝天;品读好书,深谙养晦,创造美好的人生!
  
  超市看书的女孩
  
  她圆圆的脸膛,稍黑的皮肤显出她淳厚,那喜欢微笑却又不爱说话的嘴巴给人以清雅与文静。熙熙攘攘的超市人流如潮,怎么也打扰不了她沉静的心,手捧一本喜欢的书如饥似渴,没有凳子,她就这样站着、站立着,站在星期天那个属于她的角落里,她在用自己的身形为超市塑造一处独特的景致。
  书对于现在乡下的孩子来说似乎很遥远,因为像这样一个十万多人口的大镇,竟没有一个书店,卖书的倒是有两家,但都是附助的,进的书种类少,质量也不高,仅现于对学生作文、考卷等。因为除了学生外没有人看书了,也就没有了卖书的市场。后来开了几家超市,为了吸引孩子,也常常弄上两三架书,都是对准学生的,不管怎样多了几个书点,时不时也有家长为学生买上一两本,在极丰的物质生活中精神虽然贫脊也没有被弃,起码还有人用实际行动证明让孩子多读点书。
  高红谨,一个四年级期末考试语文只有63分的学生,她的作文被扣了25分,我知道她作文的功底不好,不爱看书,一写作文就无所事从。开学已经四个月了,我始终认为我的鼓励和感召对她不起作用,所以想对她改用过去死逼硬背的方式要成绩。但是半个多学期以来,我一直也没有这样做,也包括对其他的差生。我的愿望是做学生的领跑者,不做那种“挥鞭赶羊人”。
  一直到现在,我并没有几次关注过她,而她也从来没有一点儿“波澜”。直到今天下午,我去了她家,和她的妈妈谈话时问及她,这个开朗热情的女主人打开了话匣子。
  “去看书了,到六点半我去接她。”
  “看书?”
  我愣了,街上哪里有图书管?要是在家看书怎么用去接?难道是上了学习班,学习班是不看书的。我把疑问说出来。她的妈妈道:“在‘新春晨超市’,那里有书的,而且她每个星期只要一做完作业就去那里,已经三个多月了……现在在好的电视也不看了!”
  “那里有阅览室?人家(指超市)让在那里长时间看书吗?”
  “让,去的次数多了,也就认识了,孩子在那里很规矩,他们也喜欢有人气。”
  接着她喜上眉梢,说起了孩子现在的变化,再接下来又……
  今晚,我把高红谨看书的事在班里和住校的学生一说,许多同学都说在那里不止一次碰到过她。
  看到的已经看到,还有像高红谨这样以前就没有被了解的,我也经常为自己的感召不能被所有的学生理解而苦恼,想要放弃,更曾想为一分之得要死逼学生到血斯底力。可是我始终没有这样,虽然我只教他们一年,虽然这一年很短暂,可是我要为他们开创一个实实在在快乐学习的新天地。也许我并不能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种下自己的感召。佛度有缘人,我相信能够和我心灵相通的孩子会越来越多。起码她已经成为我自信路上的基石。
  和学生一起清理完厕所已经八点多了,我拿起了笔,写下上面的文字。
  
  
  阳光属我心
  
  ——写给吴振
  一个没有一米二高的小男孩,他已经十二岁了,妈妈说他从来没有长大,爸爸说他一直生活在襁褓里,可是他已经能离开家,在十几里外的学校独立生活了。他就是我。
  那天,当我站在六(4)班门口,立即引来同学们的瞩目,他们对我特别感兴趣,甚至上来了几个大胆同学,他们拉我、扶我、摸我、抱起我。我在他们的眼里成了稀罕珍奇的宝贝,我被他们众星拱月,我被他们奉为“精灵”,这是怎样的荣誉?别的哪个同学也享受不到。就这样我陪他们走过了开学的欣喜,我也从此拥有了一个班的102个朋友。这是多么大的快乐!这是多么美的阳光!因为只有让别人心灵阳光的人才更阳光,我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我知道自己“才貌双全”,我知道大家对我忍让有度,我知道怎样和大家友好相处。在我的心里只要布满阳光,别人的阴影就投不到我心上。大家给予我的我欣然接受,改变外界不如改变内心。我要做一个快乐的小男孩,我有健全的身躯、我有健美的膀臂、我有健康的内心,强大的心理。我最相信努力,我最相信坚持,人生的道路要自己开拓,握紧自己便拥有了自己的天地。十二岁的人生,我已经找到前进的真谛,坚持自己的信念,坚守自己的内心,坚树自己的信义。人生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走过着,经历着,我也伤心过,哭泣过,但每次短暂的伤痛之后都是坚强。痛痛快快的泪水,洗刷去脆弱的河堤,留下的是坚韧和刚强,所以我不拒绝哭泣和泪水,它们可以让我感到人生更美。经历是丰富,人生是色彩,生活也应该缤纷,看懂、经历就是人生的财富,足够我一辈子去珍藏。相信美好,相信良善,相信人生可求,相信事在人为,相信精彩无限!
  我一个阳光的小男孩,走在阳光的大道上,让无忧无虑写满心田,让快乐天真抒出豪情,让别人的眼光成为我成长的动力,善待自己,让自己的心灵永驻灿烂的光芒!
  (注:吴振是我们六(4)班的一个孩子,他个矮总是找不到自信,写下这篇文章,我想给他一分特别的鼓励,引起同学们的认识,让大家也能多帮助他些。)
  
  在未来的大学里读书
  
  今天晚上,孩子回来吃饭时,对我说起他写作文的事,说是一节课写两页半的文字,在文字中向老师建议要是取消日记,改成读书和写自己想写的文章,因为日记都是拼奏硬夫的。接下来他开始畅想自己的大学生活,说是在自己将要去的大学四年里,怎样怎样的读书,怎样怎样的写文章等等。我没有打断他,任他怎样去遐想,只是点头,示意我在用心听,请他说下去。
  他一直说完我都没有插嘴,最后我也没有表态,就权作听听,但在心喜忧参半,喜的是他已经有了自己的读书意识,忧的是大学的图书馆就一定那么美好吗?以前我不止一次地向孩子描绘大学图书馆的好,可是现实真的会那样吗?现在图书已经被淡出人们视野,人们追求文化品味已经成为细枝末节。未来还将恶化的。而他现在只是一个七年级的学生,能走进大学的校园至少还要五、六年的时间,而这五六年的时间怎样平稳地向大学过渡?怎样还能让他像现在一样喜爱读书,保持对书籍的兴趣?我的心里不禁涔然汗出。有读书的环境才有爱读书孩子,有读书的氛围才有读书的快乐。这样的大环境在社会上,在家庭里,在学校里是多有欠缺的。
  上了七年级后他就没有了读书的时间,整天泡在作业与读背的任务之中,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少之又少,星期天还有一大堆的作业,还要有上网玩小游戏的释放压力的时间,还要上补习班……
  有这样的欲望总是好的,随着孩子的成长,我开始培养自己的读书习惯,在我的带动和影响下,孩子一步一步爱上了看书,所以看书买书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部分,每每去县城或宛城都要逛书店买书,不管花多少钱,现在又学会了从网上购书,每年对于买书的投入不下几百元。但为了孩子能够有亲书看书的意识,我觉得值,当然买回来的书是一定要看的,孩子也养成了看书的好习惯,一本书不管看多少天,总能看完,而且在没有看完一本书时,对其它的书视而不见,自己认为好的书看了不止一遍,他喜欢《老人与海》这本书,足足看了四遍,而且说过有篇文章就是仿照《老人与海》的文字风格写的,读书已经成为他成长路上的不可缺少。
  这些都是他自己读书的收获,我很少对他进行你该怎样怎样做这样的施教,有几次他作文写得差不多,我就给打了在网上发发,除此无它,我知道读书能力是一个慢长的培养过程,现在他还在我的身边,我还可以去影响他,但是去上高中呢?去大学校园里又怎样呢?有没有读书的氛围?有没有求上进的风气,我真的为孩子担心。只有美好的教育才能培养美好的人生,社会的读书风气是没有的,读书的无用已经传播着,我身边很少有人看书买书,我也很少见过有自觉买书读书的人,我们的学校图书馆有名无实,到高中会有孩子们自由看书的图书馆吗?不可能,到大学呢?希望有吧,也希望那时的孩子还有这样爱书爱看书的能力,还保持或是更加拥有爱书看书的欲望。希望我的孩子未来能在大学的图书馆看书。
  
  孩子,哭吧!
  
  今天,我们班的刘菲哭了,她双眼红肿,牙齿紧紧咬住嘴唇,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从脸颊滚落,但没有抽泣,只就任泪水流着。弄得我原本激愤的心里也湿漉漉的。她和我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三个星期来,从写文章到背文章,再到一句一句地领悟练习,这个坚强的孩子没有半句怨言,后来我提出让她和李可心合作讲演,她也欣然同意,并且两个人互相鼓励,勤奋上进,我们树立的目标是展示自己,必夺桂冠,从开场的动作,到结束的语言,每天中午我们利用饭余时间进行。这样坚持着,练、改、练,倾注了所有的热情,激情和信念,更为有这样一个机会而充满信心,欢欣鼓舞。
  今天这个机会突然间化成了零,我没有泪,有的只是愤怒,我想骂人,两个孩子听后也伤心地哭了。当然刘菲哭的最痛,最伤心。而造成这种原因的就是中心校的一个管事的主任,习惯性地为自己的关系户开了后门。上一星期这场县里组织的比赛就已经结束了。而我们还都蒙在谷里,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傻傻地练着,等待着,真的有点可悲啊!
  三个星期前,学校的中层领导一个找我说,学习张伟、焦裕禄精神,县里要有一个身边的好老师演讲比赛,你们班有人才,上报一个指标吧。我也没有推让,就这样开始选人,一步步走到现在,原本以为离比赛越来越近,也越来越有信心,结果等来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
  孩子能不伤心吗?我清楚,教育之所以走不出怪圈全是教育政客门在不做实事,大捞钱利的结果。但孩子们还小,她们现在就没有了机会,没有了公平,还知道这个社会需要公平公正吗?她们只能用泪水磨砺无奈!
  孩子,哭吧,哭后会更坚强!
  
  
  “都”的力量
  
  “爸爸,今天下午第四节我们有电脑课,你得给我三元钱,我要买包‘酱香饼’。”
  “第四节,守门的老师能让你出来吗?”
  “我一会儿买,带进班里,第四节吃。”
  “你看,现在你吃饱了,买也吃不下去,第四节又快放学吃饭了,你干脆放学回来买,带回来吃多好!”
  “不行,第四节人家都吃,我怎么能不吃呢?”
  “钱就在桌子上,自己去拿吧。”我觉得我无话可说了。
  午饭后,儿子拿了钱匆匆地走了。我想:确实大家都在吃包,他又怎能不吃呢?我还能怎么劝,说别人吃包不好吗?大家都吃了。我想大家都吃包,应该也会有同学给他点儿来吃的,所以他要买包自己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答谢赠包之人吧,要不然他的语气不会那么坚定。
  儿子常常给我说起班内的事,我知道他们上电脑课是一半一半上的,因为电脑不够,所以班内男生女生轮着上机,而班内男女生对等,也就是一半一半上的。上周电脑课老师带女生走了,班级成了男生的天下,而男生都不向老师打小报告告男生的,于是大家都掏出了小包大吃海吃起来,吃得津津有味,吃得天昏地暗,吃得美气,吃得爽歪歪。听儿子当时讲话的语气,大家吃出了情趣,吃出了留恋,吃出了约定。这不今天又是女生上机,他又怎能不要钱买包呢?
  孩子从小就不多意吃包,更是很少有自己买包吃,当然也就很少乱花钱,养成这样的习惯真的不容易,正像他拥有自我学习的习惯一样,都是一点一点培养的结果。可当下吃包正不知不觉地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有业内人士吐露,老师们上五天的班不如星期日下午学生返校时一晌卖包挣钱多。有点儿可悲吧,但足以说明,生活富了,孩子们每星期带的零花钱多了,学校家庭又都没有买书读书的氛围,所以钱自然而然流向了吃包,这也最实惠实用的,符合现在社会风尚。所以君不见小包满校飞,孩子们围着小包像陀螺一样转,而我们家长哪一个又不是以给钱买包来哄小孩的,以至于我们有老师也要用包来奖励学生中的上进者,为吃包推波助澜。如此的一种氛围,哪个孩子不想吃包,谁又能经得住诱惑呢?这些现象成为一种平常与习以为常,尽而还能转化为自然而然。
  既然大家都习惯了,那不吃包的就是不正常,肯定被视为异类,要把他同化掉,不然永让他不安生,至于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本身就是不想被“都”同化者的悲鸣。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适应者,也所谓适者生存,不适者将被“都”淘汰,这也是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进化核心就是随“都”走,不然就会消亡。“都”的力量是无声的,他感染你必须这样去做,不然你就没有发展的余地,它让他处处碰壁,心灰意冷,“顽固不化”终将成为“都”的弃子。在“都”中做得好的将成为成功者,大家追捧的对象,可奉为楷模。然而“都”往往不会恪守良好,有利而争都不会安分,有权而弄谁会不想高高在上。当意识、欲望成为“都”的时尚追求时,不愿逐利弄权者将成为无能和愚蠢被抛弃。可是谁又甘心被抛弃呢?现在社会物欲浓厚,而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也是这个理。
  尼采说,当社会已经不能承载良善之时,良善将成为人们的公敌。“都”的力量就在于是全方位的包围,给予不同者身心毁灭性的打击,冷漠、麻木,直到不同者发出改变的信号,而往往没有不被同化的,真正能抵住“都”的同化力量而成功者少之又少。对于“都”的认识不自今日,“都”的力量更是积毁销骨,噬人无血。
  曾几何时,我扬起自己的教育理念,但是“都”没有改变,我又能走多远,形影相吊中不得不将自己封闭,选择放弃也将是最理智的。“都”没有改变时,不会都有改变的。孩子在成长,我知道自己对于他的影响苍白无力,所以我更担心,有一天这种培养会在“都”中消亡。
  
  和真爱会爱一起成长
  博望一小六(4)班:刘菲
  
  知识在畅想中游弋,智慧在心灵间开启,激情在感召里放飞,快乐在欣赏中徜徉……老师,简单的您最懂得我们的心声,幸福的您在用真爱与会爱托起明天的朝阳。一学年来,我们在美好快乐中度过,感受您从教的情怀;享受您充满激情的教育与智慧的光芒。
  老师,记得您的第一节课上,没有铁的纪律宣布,也没有钢的惩治要求,却都是您对我的承诺:您说您是我们的服务生,班级的大事小事都是您的事;您说您将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您说您的教育理念是:让欣赏改变成长,让教育亏以改变。真的,一直以来,我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您不是一个班级管理者,而是一个带我们奔跑、点拨、呼唤、感召我们内心动力的“领头羊”。
  老师,您是一个善施教化的启蒙者。您用公平公正来处理班级事务,使同学们心服口服,没有了纷争;您教我们怎样有分寸地处事,怎样处理面临的难题;您感召我们做最好的自己,改掉以前的坏习惯;您教我们人生的智慧,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爱好;您教我们热爱生命,珍惜生活,珍爱自己,养成好的品行……
  老师,您是一个有教育思想的求索者。以生为本,欣赏孩子是我们以前从未有过的待遇。氤氳在您欣赏的情怀里,最调皮的学生也开始安生,最厌学的孩子也有学习的兴趣。一路走来,您始终面带微笑为我指点前进的方向,欣享您赏识的目光,美好的情怀在心底里流淌。您和我们一起创下了新的学习法,又让我们来命名,大家一致推荐了徐君文的“自由飞翔”学习法。有了这样的学习法,我们的学习再不是被动地接受了,我们用自己的思维放飞课堂,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
  在您的放手与帮助下,我们班有十几位小老师走上了讲台,他们组织课堂一次比一次精彩,而您却坐在了我们的位置上,和我们一起展示、分享、探讨、回答。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我们的课堂掌声无限,新颖的思维与创造性的理解绽放在积极与主动里。还记得那次小史店乡小来我校检查,当时就是张玲和臧紫宁组织课堂学习的。她们的表现另校外的老师惊讶称奇。以前作文是我们最怕的,但在六(4)班,作文却成了我们最喜欢的课,批改、展示、分享、掌声,充满无限快乐与欢畅,在您欣赏我们成长的点滴里,心灵的篇章愉悦地释放,书写的情感自然地流淌。
  老师,您是一个脚踏实地的笃行者。一学年来,您买了多少书,看了多少万字,写下了多少有关教育的文章,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您在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您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您的《做简单的老师》一文中,您发出“只教书育人,读书写作”的真执心声。老师,您不仅是一个深懂教育的研究者,更是一个脚踏实地的践行者,您在用自己的行动抒写教育的春秋。
  老师,在我的眼里,您最可爱,也最可信。说不完的师生情,讲不完的师恩意,我们珍惜和您相处的日子,我更希望您能伴我们一起升入中学,我们需要和真爱会爱一起成长!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