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青春校园>做真正的老师>第二章:聪教聪学课堂情(1)

第二章:聪教聪学课堂情(1)

作品名称:做真正的老师      作者:飞红霞      发布时间:2015-06-22 10:30:52      字数:13339

  聪教聪学课堂情
  
  三尺地,大舞台。课堂不是知识残片传输的空间,课堂是一种人文的生态,尊重、平等、民主、公平、诚实、守信、德爱等等富含其中,不应该是属于哪一个老师,而应该属于智慧与艺术的磨练场,是激情与思维飞扬之所。
  
  
  学习最快乐
  学习是一道景,一道最美的风景;学习是一首歌,一首人间最美的歌;学习是一部正在上映的电影,一部最最感人的电影。学习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更是一种修为,更是人类追求内心快乐的需求。拒绝学习人生将注定被外物所包围,拒绝学习生命将注定被物欲所吞噬,拒绝学习,人类将在精神的匮乏之中走向灭亡。让学习永驻内心,让学习从孩提时代开始培养,学习是最快乐的,让我们走近学习,让我们快乐学习。
  课堂是同学们学习的主阵地,开启孩子们自己的课堂,阅读读得有声有色,津津有味,读得神情专注,神采飞扬。读书是学习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直接最享受的天地。思考是学习进步的阶梯,奇静的教室里,一百多个大脑在自由自在地绽放思维,思考的灵光在尽情地游弋,思维的火花在经意中绽放。记录思维的笔尖在纸上辗转腾跃,方正优美的文字承载着意念的主旨。当自我的解读成为雏形,小组交流的号角就会吹响。安静的教室立刻沸腾,合作为的组员跃跃欲试,你我交流,我你争执,热烈的气氛喧腾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英雄所见略同,共识在此刻达成,一人的思维带动几人的智慧,共同的进步就这样生成。展示的天地你抢我争,小组的荣誉一起得赢。让回答精彩无限,让掌声此起彼伏,群组逐鹿,群英荟萃,共塑课堂的快乐!
  “老师,我想去你家学习。”放学了,几个住校的孩子挤到我跟前,满怀期待。“可以呀,什么时候去都可以,但老师那儿地儿小,只能坐十来个人。”学习是不分时间和地点的,只要想学习,什么时候都可以。一群小鸟,叽叽喳喳到了我的住室,放下书本先去吃饭了,然后又陆续回来,开始了学习。自觉就是不一样的,七八个孩子围坐两张大桌子,静得能听到笔尖“嗤嗤”。翻阅课本,查阅资料,能动手的自己动手解决;低头沉思,直目凝视,昂头转目,思维的能量自然释放,思考的潜力自觉地延伸。偶尔的求助打破了宁静,点在要害之处,启在顺畅之间,洞开在心灵的窗口,豁然在脑海的瞬间;欣喜在寻找中满足,愉悦在觅求中充实;快乐在完成时流露,笑声在临走时荡漾。不是课堂,一样的快乐流淌。
  经典诵读只在星期天上午,一二十个离校近的孩子雀跃而来,坐进了“少年宫”,品读先贤圣文,品味智圣哲理。一遍又一遍地读诵,一句又一句的感悟,字字珠玑住进心里,只待用人生去开启。学习就这样的平常,学习就这样简单,学习就这样的快乐,让我们坚持自己的脚步,欢快地迈向更深更远的天路。
  学习最快乐,快乐有始,快乐无终,快乐就在欣享的每一分钟!
  
  
  课堂,我在探索
  今天是我第一次用“导学案”来组织学生学习的时间。在下午的四节语文课中,第一节是孩子们的“我爱朗读”的主题班活动,第二节,我给了全班七个小组充分的时间学习,组长们带领大家热热闹闹地开始了学习,有的组学得非常认真,而有的组却不行。我发现一个组长好像顾不过来十几个组员,我们的班级七十四人,分七个小组,每个组都至少十人。他们显出了鞭长莫及,于是我又临时为小组长配备了副手——副组长,希望他们能结合起来搞好小组学习。我认真地观察着,这样老师算是让出了讲台,还孩子们自我学习的一片天地。这一节课我一直没有叫停,就这样每个小组学习着。
  下课了,许多同学围过来,面对今天放开的课堂,他们有着莫名的兴奋和怀疑,我趁机向她们询问:“我们班的小组学习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放开,大家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困难,那么想一想怎样才能学得更好?有什么好的方法向我提一提?”有的小组长抱愿组员不听指挥,自以为是。我说我们刚迈开第一步,能有这样的学习情景已经不错了。王秀岩插嘴道:“老师,我觉得我们还是没有放开。”显然她对这样的学习还是接受的,我问是不是“导学案”有问题?她没有表态。我又说:“我们可不可以把‘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两个模块放在一起,这样像以前我们采用‘三探一练’形式中的第一个环节‘预设自探’那样学习。”“这些都是您设置的问题,没什么区别吧!”郭婉莹看着我回答。
  “这是两个层次,第一个”自主学习“层次上要求同学们自己自主学习的,组长进行评价评定就可以了,第二个层次上是要求同学们在小组内一起合作探究的,不一样的。”
  她似懂非懂点了点头。大课间开始了,同学们都离开了教室。而我却在思考。
  第三节课上,我们进行了展示活动,大家发言非常积极,但是也暴露出小组合作的不充分,比如:一个同学站起来提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竟然在小组之间没有交流。看来这样的学习还需要我进一步指导。另外课堂上对于学生、小组的评价也应该早一步正规起来。
  说实话,一期以来,我一直都在进行课改的探索,在进行教学尝试。从接受我县“三探一练”开始,到创建自己的“四(3)三步教学法”,再到学习西峡“三疑三探”,一直都在放眼学生,开放课堂。特别是近来读了李炳亭的《高效课堂22条》,碰撞之下,觉着使用“导学案”会更有利于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更能让孩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宰者。今天在自编“导学案”的指导下,总算是彻底开放了课堂,把一个大课堂分成了七个小课堂。孩子们是积极的、主动的,但却实有消极的因素存在,我没有叫停,也许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也许这是不容易成功的。但在我的课堂上,班级民主、平等、快乐的精神已经注入孩子们心中,所以这也是我敢于尝试的基础,当然我也做好了接受失败的准备。但我深信,我能够找出更适合孩子们学习的最佳方式,摸石头过河也要来为自己的课改努力探索。
  这四节课,我都保持了高昂的激情,对孩子们也算做一种激励。只有这样我才不觉得累,我的投入都在课堂,都在关注孩子们身上,因为我要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品享课堂的快乐。
  我也常为那些不积极、不主动的孩子而感到婉伤。也常常觉得自己一个人这样走很荒凉。成功的路你在哪里?我怎样让那些学困的孩子一个个感召进来,让他们也融入到我的课堂?我改变了他们中的许多,可是还有许多我在为此而等待,在努力。
  
  
  课堂•快乐•生成
  下午当“上完”第二节课走出教室时,我竟忍不住会心地笑出声来。是一种对教育的倾情,是一种对职业的心仪,还是一种内心激荡的幸福,都有。然而这节课我却没有说几句话,只在教室里“装作”认真倾听,可以这样说课不是我上的。
  应该是对孩子们再次放手的时候了。新的学期开学,我就大胆地试用小老师来讲课,一个单元四课有四个小老师先后被试用,她们是臧紫宁、李艺涵、郭明慧与李可心。我欣赏这几个孩子面对课堂的尴尬没有退缩的勇气,但对她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认为不够给力,于是我找她们谈话,给予她们肯定与鼓励后,又对她们组织课堂学习的方法给予指导。没有想到今天下午的课上得那么成功,让我真正感到了孩子们无限的潜力,会心的笑是发掘孩子们内在潜力的美好感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冬阳•童年•骆驼队》。下午第一节上课,当我走进教室请出今天的小老师臧紫宁后,便站到了讲台一边。臧紫宁已是第二次来组织同学们课堂学习的,她显然已经比第一次更胸有成竹,她进行了几分钟的课堂导入,让刘菲吟诵了一首《童年》的诗,之后便让大家回忆自己的童年,在简短的提问中引入了课题。
  接下来使用的是我们自创的“三步”学习法:第一步,阅读—入境;第二步,品读—入文;第三步,赏读—入情。在第一步同学们进行阅读之后,她进行了提问,这个环节要求同学们用高度的概括力来简洁说明文章意境的。她提问了四五个同学,最后总结文本的意境为:童年的我与骆驼队不解的情缘。她自豪又自信地看着我,示意我板书。第二环节是一个让同学们自学的环节,时间一般定为十分钟,由同学们自觉地品读课文,写下自己的旁批。今天的“品读—入文”一直用了十三分钟,同学们都批完后。臧紫宁道:“我们总结文章的意境为‘童年的我和骆驼队的情缘’,那么这个情缘体现在几件事上?是哪几件事?”问题抛出后很快得到了答案。然后她不慌不忙又道:“这几件事在文中可以分为几个小节?那么这几个小节分别在文章的哪几个自然段?在同学们的回答声中,我做了板书,几件事又被命各为几个小标题:驼队来家、看驼吃草、议驼铃、惜驼退毛、夏盼驼队、随驼长大。这里只是为第三个环节作铺垫的,我也明白她的用意。这样就可以让同学们在每一个小标题下展示了。“赏读—入情”是一个老师与同学们互动的环节,这个环节时同学们可以尽情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刚进入这个环节展示不久,下课铃就响了。
  第二节课接着第三个环节进行。这个环节也是“三步”教学法的重头戏,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展示中寻找自信的愉悦,展示时不时地响起掌声。只要你的解读能打动同学们,同学们就会不自觉地鼓掌叫好,在互交互动中同学们沉浸在快乐的学习之中。小老师一边倾听,一边解说,忙得不亦乐乎,看得出她也调用了自己浑身的解数。展示完了,最后小老师带领大家进行课文总结。今天的总结也特别精彩,我摘录了其中的几段分享如下:
  本文作者以优美、纯真的笔调,把我们带入她童年的回忆中去,其中人物与情感交错,时隐时现,骆驼队成为作者童年真切美好的回忆,而驼铃则成为勾起作者回忆童年的乐章,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童年的依恋与不舍之情。(李艺涵)
  童年带给我童趣,还给我遐想,带给我童稚,带给我了童真,让我做下傻事,童年现在只变成我了的回忆,那学骆驼咀嚼,与爸爸议驼铃时不同的想法,想为骆驼剪毛,企盼驼队的美好将变成一个收藏盒。童年对我来讲是一个美好的过去,我不会忘记,因为童年带来了快乐与幸福。童年过去了,我还在怀念,童年就是一首高昂的乐曲,而我就是一个调皮的音符,童年是纯洁无瑕的白云,而我就是那可爱的小鸟在天空翱翔。我不会害怕别人的嘲笑,只会用天真去幸福地度过。童年啊!我的童年,我可以怀念你吗?我还可以打开我的收藏盒吗?里面还有你带给我的快乐和回忆呀,我的童年,你真美!(卢婕)
  文章写了作者童年的四个小片段,看骆驼吃草、驼铃的遐想、骆驼脱毛、怀念驼队。作者的童年充满了纯真、甜美,使作者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童年如梦如幻,如痴如醉,如诗如画,如天上的白云,洁白无瑕,如珍珠晶莹剔透。表达了作者对驼队和对童年美好的时光的怀念,以及时光流逝的感叹。让我们体会到了时光易逝,我们要珍惜时间,把握人生,把握未来,让自己充实快乐创造属于自己的天蓝。(刘菲)
  文章写了童年的四个生活小片段:看骆驼吃草、驼铃的遐想、骆驼退毛、怀念驼队。而让我们感知到了童年的美好,让我们感知到了童年的天真,让我们感知到了童年的无邪,童年如一幅画,可以让我们放飞梦想,童年如一朵云,可以让我们自由自在的遨游天际。启发我们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珍惜未来,充实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蓝天。(郭明慧)
  童年是什么?童年是爱的回忆。童年啊,你是什么味道?童年是快乐的起源。童年啊,你是怎样的色彩?童年是对那驼铃的幻想。童年啊,你为什么那么迷人?童年是刚刚萌生的幼芽。童年啊,为什么我很爱你?童年是学骆驼的咀嚼。童年如诗如幻,而作者的童年充满想象,童年来去匆匆不知你的童年已经溜走了吗?,现在让我们珍惜所剩无几的记忆吧!(贺志萍)
  孩子们用自己热情倾情地投入到课堂,融入到文本之中,这样的课堂我还能说什么呢?我只有站在一边认真地倾听,倾听这美好的解读,欣享这美好的学习氛围。这是一个开放自由的课堂,是一个在民主与平等下建立的积极主动的课堂,在这样的一个课堂里,没有了老师一言堂的板上钉钉,没有教参的一家之说,没有标准答案的至上权威。有的是同学们思维的放飞,有的是同学们自我的感知和理解,有的是同学们自我欣赏与激励,这样的课堂是生成的课堂,在课堂中我们一起欣赏文本带来的美好情愫,一起去文本的文字里寻找自我思维的延伸。赏识与分析同在,倾听与展示共举,和谐与美好同行,快乐与进步同在!
  课堂是孩子们展示的天地,课堂是孩子们快乐的成长园,课堂也是老师欣喜的耕田。课堂永驻孩子们学习的快乐,教育将是美好无期的。
  
  
  课堂让孩子们自己飞
  课堂是孩子们学习的天地,也是老师施教的主要场所,在这个充满生命与灵动,人文与人性的小天地里,走不出知识的灌输、分数的威逼是教育的悲哀,在这个小天地里生活的是“大自然最伟大的杰作”,所以任何不适应儿童、背离孩子的教育行为都将是对教育的亵渎,欣赏孩子是教育最好的出路,为孩子解开有形无形的束缚也是一个作为教育者的责任。在课堂之中作为一个主导者,引领、调控课堂,让学生做为主体,自觉主动去学习,并且养成自身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好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孩子们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课堂,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自己飞,是我不懈的追求。
  开学已经两个月了,我们班已经学到了第二十三课,在这二十三课中,只有三课是我组织课堂来学习的,其它的二十课都是由小老师来完成的,有十位小老师走上了讲台,他们组织课堂一次比一次精彩,其课堂组织能力已经超过了我,这是我班学生共同认为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嘛,我这个大老师退位了,坐在学生的座位上,成了一个大学生,和孩子们一起提问、回答,当然课堂上小老师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只有向我请教了。我成了课堂的参与者,调控者。课堂能走到今天,都是我一步一步引领的结果。
  课堂,我已经不再叫“上课”、“讲课”、“教学”,因为这样的称谓确实不当。在课堂上沿用的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创下的“自由飞翔”学习法。它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阅读——入境;第二步:品读——入文;第三步:赏读——入情。我们对于每一篇课文的学习都是这样的。在第一个环节中学生自己阅读,然后总结文章的意境,第二步是学生自我品读批注,深入文中认知、解读、批注的环节。第三个环节是一个融展示交流、质疑解答、鉴赏归结为一体的全班性交流的环节,也是三个环节中占时最多的环节。这三个过程中没有老师的“教”,完全由学生自己学习。而老师只能组织学生展示,在展示与交流中帮助学生、调控课堂。(基于此我们的课堂学习法才命名为“学习法”,而没有命名为“教学法”。但凡有“教”的思想都走不出对既定知识的灌输,在对“自由飞翔”学习法的总结中,我论述得比较详细。所以现在的课堂我称之谓“组织课堂学习”。)既然老师成为了一个课堂组织者,不需要既定知识的灌输,那么让学生来当小老师,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还能增加课堂活力。生与生的交流更能带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这已经被实践证明,用小老师自我激励的一句来说:把精彩留在课堂,把自信带给自己。
  还记得4月2日上午的事。那天,小史店乡小携县教委的“上方宝剑”来我校检查,当时数学老师忙于接待应酬,还没有来得及进班,偏有两位老师坐进我们六(4)的教室。孩子们一边通知我和数学老师,一边自己开始讲课。等我赶到班时,两个小老师臧紫宁和张玲已经带同学们进入了“阅读——入境”的环节。我就在她们的座位上坐下,倾听她们组织课堂学习。她们把下午要上的课提前上了,讲的是第十八课《神奇的丝瓜》(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两个小老师生动精彩的课堂组织,和学生们近乎完美的配合,让两个前来听课的老师大为惊奇:学生都有这样高的课堂组织能力,老师又将怎样呢?其实,孩子们已经作出了判断:小老师们比我这个大老师强,当然对于孩子们的能力我也心服口服。我相信自己的教育理念“让欣赏伴随成长,让教育可以改变”,更坚定自我从事教育改革的决心。在我的课堂,在我的班级,我要达到的目标是:让孩子们自己飞。我相信,给予孩子一个怎样的舞台,孩子们就会还给我们一个怎样的展示。教育因该是为孩子引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自强的信心和自己行走的能力,最终达到让孩子自己走,自己飞。
  我曾和孩子们调侃:“孩子们,你们看,现在你们的课堂都是你们自己来完成的,终会有一天,我会被你们踢出教室的!”孩子们很懂事,不知谁说了句“老师万岁”,接着大家一起喊:老师万岁!老师万岁……我止住大家道:“我知道大家这句话的意思,意思是说我现在是你们的老师,以后永远是你们的老师。”这时刘菲立即举手,我示意她讲话,她站起来道:“老师,您说的只是其中的一层含义,还有一层重要的没有表达出来,那就是我们对您的尊敬。”下面许多同学点头应和。我真佩服孩子们敏锐的思维力和无拘无束的表达能力,当然这样的能力也都是我们开放、自由、快乐的课堂释放出的能量,它像和煦的春风,吹开了一朵朵勇敢、自信又充满智慧的花。
  让孩子们自己飞,我用自己教育的思想践行在从教的春秋;让孩子们自己飞,我用自己恪守职业的脚步欣然投入,欣喜追求;让孩子们自己飞,让美好的教育理念为孩子插上健全的双翼!
  
  
  课堂在解压中成长
  课堂是有活力和生命力的,活力在于展示思维与意识的生成;生命力在于智慧与灵动的绽放。课堂是思维的海洋,开启思海承载“艨艟巨舰一毛轻”,达到“此日中流自在行”的深境界。课堂是学生在思海寻宝的过程,神采风扬与乐此不疲富含其中。当然这样的课堂需要民主、开放、激励等多种因素有机地结合,也更需要老师有引领的智慧、艺术与人格魅力等综合素质来载承。当前课堂改革依然严峻的状况下,我们让课堂“生态”发展就必须为课堂解压。
  首先解去“苦学”的金箍。课堂学习不快乐,对于学生就是一片昏暗的天地。学生的主要学习时间都是在学校进行的,学习是人生必须事,所以我们做老师的应该帮助他们做好,做好了学生眼前一片光明,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老师应为他们树起快乐学习的大纛旗,让孩子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十年寒窗”、“学海无涯苦坐舟”、“不受苦中苦难熬人上人”……把当代的孩子放在苦海里,教育出来的要么是尽尝苦涩的“苦罐子”,要么是逃离苦海的厌学者。“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违背了教育的规律,自然带不来教育的美好。为学生解去“苦学”的金箍,让孩子们向往学校、课堂,才会有更多“乐知者”产生。
  其次解去思维束缚。大脑是课堂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一节课孩子的大脑活了,那么这节课就是成功的。大脑活跃,思维就可以激情放飞,沿着课堂动脉自然流淌,生成就像光和作用下叶绿素合成有机质一样。孩子的思维受多方面的影响,先是自身知识与认知,这正是老师应该面对、接受与研究的。再就是老师的授课方式、行为习惯、以及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因素、班级学生对待思维的态度等。
  为思维解压,要尊重孩子思维,就是从教师的层面上建立能让学生的思维尽情释放的课堂环境。要摒弃现成的回答、标准的答案。老师更不能拿自己的见解强加于学生的思维之上。让孩子凭能自己的潜能展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课堂中老师是一个具有综合能力的解说员、一个课堂航船上的舵轮老手、一个思维导向上的引领者。
  最后为课堂解压用欣赏建立快乐、互助的机制。被欣赏是人内在的需要。欣赏的魅力在于能让孩子内心产生无穷动力,古人云:“劳其形者疲其神,悦其神者忘其形。”欣赏就是“悦其神”的最有效方法。万物众生皆有情,日本科学家江本胜的水结晶实验大家早已耳熟能详。给学生欣赏是收益最高的方法,欣赏他们的思考,欣赏他们精彩的展示,给予鼓励的掌声,让课堂在自由的探究、展示与愉快中不断地生成。有了老师的欣赏,就有了孩子们自己对自己、自己对同学欣赏的基础。这便产生了综合的效果、互助的力量,慢慢地形成学生自我激励的氛围。氤氲其中,学生快乐地延伸思考,释放思维的能量,提升思维的品质,拓展思维的广度,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愉悦?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幸福的人。”为课堂解压带来的不仅是课堂生态的优化,还有学生学习的幸福,还有教育环境改良,还有我们教育美好的明天!
  
  
  课堂在调节中远航
  孩子们已经跟我三个月了,我已经在不知觉中改变着他们,这种改变又是他们乐意的,因为他们开始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一件有趣的事了。
  我记得今秋开学时,我苦恼之极,因为在我第一节课就察觉了不对劲。在课堂要学习课文了,学生们都在认真地看着我,而不看课本,他们想看我们自导自演,然后在属于他们的时间里背知识点,我也知道他们现在希望这样的学习,不会自己学习。我提问题,没有几个人举手的,新的学年,新的老师,新的精神面貌,一百零三颗求新的大脑啊,都在干什么?课堂真的成为了冰井。蹩脚地上了几节课后,我实在上不下去了,我知道我讲得再好,他们也不会得到什么的,他们会在下课走出教室时,把我讲的所有都丢在教室里,他们已经习惯了那种厉声责斥的逼学方式。当时我清楚地记得,有一节课下课后,我在内心大声地呼喊:“我要改变他们!”我又想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让欣赏伴随成长,让教育可以改变。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是搞不好教育的。孩子们不会学习,也可能认为学习太难了吧,他们没有自己学习的习惯和欲望,更不知道怎么学习。现在要是采用我以前执教的课堂学习法肯定不行,我现在当务之急是要教给学生怎样来自我学习,我想到了要把课文化繁为简。我尝试一篇课文就用“六个什么”来解决,在课堂上提出了:“读什么是什么,想什么是什么,感悟什么是什么。”的学习法来激励他们。就这样一堂一堂地运用练习,一堂一堂地鼓励,只要能举手想说就提问,就表扬,只要回答得好我就带头鼓掌,孩子们举起的小手越来越多,但我不怕回答问题费时,尽力地让孩子们展示。在几个星期后,我真的又限入了忧虑,因为我们班有103人,课堂上小手已经成片,刚提问的又举了起来,没有举的也跟着举,真的提问不过来了。孩子们站起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小,不管我怎要求大声,都不行,因为他们以前少有机会回答问题,许多同学表达能力都不行,展示时好多同学都听不到。课堂上形成了少数人展示,多数人心不在焉的现象,我在提问时还不时地维持秩序,这可怎么办?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也曾大伤脑筋。在课堂上浅浅地展示,虽然锻炼了他们说的能力,也增加了他们的积极性,但是他们的思维不深入,流于泛泛地说,加上班大,听不清,弊端已经突显,是该换一种课堂学习模式了,换什么呢?
  我想到了以前总结的课堂学习法,如数家珍般在大脑里过了一遍。二年前总结的“四(3)三步学习法”是不行的,这里面有“读阅+品读”的环节,它要求学生自己来品读文章的,今年春在执教六(4)班时总结的“自由飞翔学习法”也不行,它也有“品读—入文”的环节,也要求学生自已深入解读文章。现在孩子们对于自己感受文章很浅,还不到应用的时候。看来只能用去年执教五(2)班时的小组合作学习法了,这也是我县在2011年秋推广“三探一练”教学法后,我应用而内化为自己课堂的学习法。
  于是在开学一个多月后,我进行了第一次挑座位。我在全班挑出八个能干的小组长,然后均衡地分给每组不同程度的组员,这样每个小组有十二三个成员,组分的太大了,我又让组长自己认命一名副组长,把一个大组化为两个小组,这样组长带六名组员,副组长带五名。接下来我让每个小组为自己起个代表性的组名,结果就产生了“先锋组、智慧组、快乐组、进步组等八个小组,这样小组划分好了,接下来就是怎样应该用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了。
  既然分了组,得有激励上进的机制,我觉得以前小组合作评价机制就适合,于是在教室的后墙上贴了一张小组评价表,提前告诉学生要采用新的学习法了,让学生在心理在有个准备。我知道,小组学习必不可少的是展示,学生声音小,在学校又没有配教学扩音器,于是就自己出钱提前网购了一个,这样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在学习课文《水都威尼斯》(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时我觉得不能再等了,便转入了小组合作学习。说来也巧,那天正好要开会,我想这一节不能上自习,于是就趁下课的间隙,设计了几道题目,美其名曰“课文预设”。让同学们拿出课堂练习来做,强调一定把自己的答案形成文字。当会后我回到教室,孩子们都在认真地书写着,我一直等了一堂课,以往那种迫不及待举手又急切等老师提问的骚动没有了,有的是心灵与文字的碰撞与交融。我真的不愿意打扰他们,于是就样这一节课过去了,万事开头难,用一节课也值。我知道以前那种浅浅地只有一些同学能回答的课堂要变了,变得所有的孩子都要围绕“课堂预设”来了静心解读课文了。
  第二节,我给了他们小组交流的时间,并且对交流进行了指导,一直用了半节课,然后我们开始了小组展。这个过程由老师为每个小组展示的答案打分,三个班长轮流记录分数,在展示时,分小组内推荐展示和老师随意提问展示,这样更能照顾全面。在展示时,教学扩音器派上了大用场,同学们对着麦克风声音响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我成了一个为大家拿扩音器的服务员了。当然也在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就是认真地倾听各组的展示,然后给他们打一个合理的分数,这个环节的展示一般需要四五十分钟。这样一篇课文用了三节课。当然还会有一个质疑的过程和总结的过程,让有疑问的孩子提出来,提的好也可以加分,这样加上课前对课文的熟读,有时篇课文需要六七节课的时间。虽然课慢了点,但都是学生们自己在学,走了这样一段时间,我觉得他们还是有收获的,他们知道了小组之间怎样合作,知道了怎样书写和完善老师给的“课堂预设”。怎样组织和运用语言来赢得同学们的掌声和老师的赏识。当然我也是在根据孩子们思维书写的新颖程度给予分数奖励的,只要敢于用词,只要敢于表达,只要回答趋于完善,只要有创新创意就有高分。我把分数建立在孩子们的思维品质之中来激励他们进步。
  每篇课文孩子们都阅读、思考、书写,展示,乐在其中。我也不停地在调节课堂,为把思维引得更深,我把每课的“课文总结”改为了“课文赏析”。学了几课之后我觉得不尽理想,因为开始我曾说过一过误导孩子们的话:课文赏析也可以写成“课文总结”的形式。所以孩子们还是照着老路来走,尽管我一次一次地告诉他们赏析很灵活,可以不是“中心思想”的形式,但他们真的走不出去这个课文总结的圈子。思来想后,应该给孩子们一个引领,小学的孩子们真的不知道什么是“赏析”,要让他们“赏析”老师要“以身说法”。于是在学习第22课时,我尝试先写下一篇课文赏析,后来又觉得不够,因为既然对学生说了赏析可以随意写得,那么就应该再为学生展示一篇,于是为这一课《七颗钻石》我写下了两篇课文赏析,今将其摘录如下:
  赏析一:《七颗钻石》以无私的爱为主线,讲述了一美丽的传说。文中以小姑娘为救母亲找水而起,写了水罐的五次变化,水罐之中无水至满,是她辛苦找水的感动;水罐掉而不烂,水依旧满满的,是她没有怨恨小狗羁绊的感动;木质水罐变成金的,是她善待动物的感动;水罐变成金的,是她和妈妈互敬互爱的感动;罐中跳出钻石,涌出甘泉,是她关爱他人的感动;小姑娘用爱的感动为我们编织了一道爱的虹光,那升起的七颗钻石化为炫目的北斗七星,就是对爱的最好诠释与升华。爱就像北斗七星,永远照亮在人世间。课文以小姑娘找水施水为线,为我们展示了三种爱:亲情之爱,善待动物之爱和关注他人之爱,三种爱交织在一起托起了人类无私大爱的美好心灵。让世界充满爱,教化人们学会关爱,让自然界里充满爱的气息,这是课文最高的主旨。品读课文,让我不禁再次想起《爱的奉献》这首歌,是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用爱装扮世界,是人间最美好的景!
  赏析二:一个美丽的传说,倾诉了人间真爱,这爱是的那样的平凡普通,却又那样的伟大高,这就是《七颗钻石》带给人们的心灵震撼。它讲一个可爱的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在她美好的帮助与关爱的情怀下,她手里的水罐先是自动盛满水,然后摔掉地上也没事,然后又变成银的、金的,最后涌出甘泉,跳出钻石,七颗钻石升上天空,化作北斗七星恒照人间。这是多么美好的情愫,启发我们要关爱他人与动物,以及大自然。老子言:“治人事天莫若啬。”要人们对待人事、自然要心怀敬畏之感,不要做那种违背天道的“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事。对于社会,对于自然都应该有爱心,只有爱才是人类自己走向发展久远的路途。列夫托尔斯泰以小见大,启示我们“莫以善小而不为”。一点点的人间真爱就会化作永恒的七彩虹光,让我我把小姑娘和她伟大善良的真爱永存心间,让我们像她一样为人间播撒爱的火种。让爱牵起美好的明天!
  当这一课孩子们展示完,获胜的四个小组加上红星后,我把自己的赏析一一读给孩子们听,我先读的是第二篇,因为这一篇不好懂,是超越他们的欣赏水平的。只作为一个可以书写的例子。第一篇赏析大受他们欢迎,我读着,孩子们竟不停地为我鼓掌,我相信这样的赏析他们深受启发,但是具体的运用恐怕还要一点一点地练习。但不管怎么说,想让孩子打开自己的思路来解读课文,想让他们自己用自己的知识水平来破解课文,让孩子们扬起自己的风帆,就必须欣赏他们的思维成果,就必须给予他们更好的思维品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趋于完美,必须建立一种能使其拓展与延伸自己思维的机制,这种机制就是打造孩子们喜欢的“生态课堂”。让思维在滋养中尽情生成。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真执从教,倾情教育,求索在自己的心田,我们课堂在调节中远航!
  
  
  小组凝聚晶莹
  今天下午第四节课,我突然袭击,让学生们默写生字,每小组抽出一个人进行评比,默写优秀的小组加星。默写错一个字的,要求全组学生把这一单元学的生字写一行;错两个字写两行,依次推下去。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因为近一段时间同学们学习上有所懈怠,因为学校“六一”会演节目,每个班要献上至少一个节目,我们排的是小品《学习雷锋好榜样》,要十来个同学参与,所以抽人排练耽误了不少课堂时间,也使得班里的学习氛围下降了不少。
  这样的突袭似乎另大家措手不及,再加上每组中我们抽取的学生都是程度较差的,所以我料定受罚的小组应该不会是少数,很快结果出来了,只有超越组和胜利组抽出的同学默写全部正确,其它小组都有错误,并且快乐小组错字最多,总共9个。我为默写全对的组加了红星,并宣布他们的小组今天晚上没有作业。两个小组兴奋高呼,几家欢喜几家忧,我重复了快乐小组的作业并郑重告之:一遍也不能少,今晚写不完,明天停课也要写完,然后放学。
  说实话,放出这样的狠话我还是第一次,而这样惩罚学生也是第一次。我的心里也忐忑不安,不止一次地问自己这样合适吗?可是话已出口,又不能出尔反尔,我庆幸这不是对全班,而是对其中的一个小组。我更担心的是小组中会指责这个被抽的同学,如果一个小组的同学都来攻击一个同学,那将是一种怎样的打击,我不知道。这个小组面对如此的困境能垮吗?我心有余悸,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将近一年了,这一学年我们五(2)班是学校唯一一个真正小组合作学习的班级,而且坚持着走着。
  做晚饭时,就有学生三五成群来给快乐小组求情,但都被我顶了回去。快吃完饭时,冯滢璇一个人来找我,她怯怯地说:“老师,你能不能给快乐小组减减作业?他们全组都没有吃饭在那里写。”“走读的同学也没有回家吗?”“没有!”看着她真诚的目光我说:“你先去吧,老师随后就去。”丢了碗我进了教室,果然,快乐小组的十一位同学都在伏案写作业。他们那执拗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在堵气。臧紫宁站起来说:“老师,你就给他们减减作业吧,他们怎么劝也不吃饭。”说着流下了眼泪。还有几个同学眼睛也都红了。
  我看到黑板上这样写道:谢谢大家,你们的好意我组当涌泉相报!我明白了一切,他们没有相互指责埋怨,而是一直接受了惩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怎么办?面对这一群固执的孩子,我应该怎么收场呢?真的让他们写,恐怕要写到半夜三更吧!我为自己的鲁莽感到不安。可是已经说过不会为他们减作业开绿灯的,现在就是减了,这些孩子也不会认账的,他们会认为老师在有意地为自己开脱。他们一个个紧绷的脸就是答案,怎么办?
  我开始对全班宣布,对于快乐小组的作业不减,但是可以换成另一个更为严格更为苛刻的条件:那就是明天上语文课时,全组默写生字,如果有其中的一个同学错一个字,全组都要加十遍,错两个字加二十遍。可是他们没有一个领情的,都在专心致志写着,生怕会少写一个字似的。其他的同学一时间也猜不出老师的意思。其实这一单元生字只有21个,不要说明天下午上语文课,就是一会儿,学生也可以记住。我实际上是想为他们解围,看来他们也不领情,我又问组长,组长田振宇站起来征求大家的意见,没有人领她的情,她不得不又坐了下来。
  “写、写、写,你们都愿意成为抄写的机器,而不愿意把这些字记到脑子里去吗?”我装作生气:“看来罚一百遍,一千遍也比把一个字弄会容易!或者说你们抄写一百遍,一千遍也不相信自己能会写这个字!太可悲了!”这装作气愤的一句话,让快乐小组全组的人都抬起了头。
  一场“危机”就这样化解了。但从这件事中折射出我们班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现象,那就是组荣我荣,组辱我耻。这是一期多来小组合作培养起来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小组的荣誉至上,小组的耻辱共受。我真没有想到在这样的困难打击面前,孩子们会如此齐心协力,我真的为他们感到骄傲,这种十几颗纯洁的心凝聚的“珍珠”,晶莹剔透,照亮了我向前教育教学践行的路。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