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青春校园>做真正的老师>第一章:理念理论思海扬(2)

第一章:理念理论思海扬(2)

作品名称:做真正的老师      作者:飞红霞      发布时间:2015-06-21 12:55:23      字数:14124

  和老师一起做“服务生”(妹篇)
  “老师,班长打人!”几乎每一学年开学后,孩子们都会反映这事,接六(4)班初期也是这样。开学伊始,我任用了大家推荐的杨慧颖同学为班长,她想老师所想,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可是两个星期后,便有学生(我去年教过的)私下向我反映班长打人的事。
  “是不是像以前马旭刚开始当班长那样?”“嗯。”来的学生点头。“没事的,‘民主’会改变‘专制’的。”(《“民主”改变“专制”》是我去年写下的一篇教育随笔)几个学生懂事地笑着走了。
  我并没有找杨慧颖淡话,只是利用班会的时间,向同学们阐明老师的教育理念。我重申:“班级的大事小事都是我的事”,只要有事都可以找老师,因为老师就是你们的服务生,当然班干部都是大家推荐出来的,大家荐举我们不是让我们高高在上,而是要我们为班级服务的。不管以前你怎样看待班干部,以后应该改变看法。当班干部是辛苦的,一方面以身作则,另一方面还要为班级、同学们服务,但我相信班干部都能做的很好。比如劳动委员任森林,他每天都和值日的同学一起打扫卫生区,从来没有间断过。另外小组长带领大家值日,从没有高高在上指手划脚,最苦最累的活他们总是留给自己做。班干部也是这样,他们负责、吃苦,为了班级做事从来没有怨言……
  事后我又召开了班干部会,再次阐述班主任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是一个为同学们、帮助同学们进步的服务生,当然也更希望所有的班干部都能树立为同学们服务的思想,善待同学们,真正帮助同学们进步。特别是思想落后、成绩不佳的同学,只要我们真心对他们,一定能温暖、感化他们。我为班干部分析了这些同学的心理,以及他们少有人关爱的现状,还为他们讲解了一些班级管理上的技巧、艺术,和怎样善待捣乱的同学的方法,并且指出给予这些同学改正的机会,相信他们能一点点地进步。——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找老师。班级的管理需要在拨乱反正与不断调节中开拓和谐与美好的境地,学生们的进步是最快的,我发现,讲台上那个竹笤帚把充当的教鞭悄悄地消失了。
  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感到我在真心实意为他们服务,重要的还是以身示教。从分卫生区开始,每天早上我就坚持到卫生区和值日小组一起打扫。学生们乱扔垃圾的现象严重,每天中午我就坚持到班里捡垃圾,后来成了班干部有意识地捡,不久越来越多的同学也加入了。看着班级一天天干净起来,我便取消了每天打扫教室的任务,改为一周打扫一次。唤起学生内在的自律意识,产生的力量是无穷的。
  当没有高压与严管之后,恶意捣乱的行为也就失去了意义。班干部也都扑下了身子心甘情愿作班级的服务生。比如:每次发作业本、新书,班干部总是把每摞书的前后几本有折皱的留给自己;在主题班活动中主动把机会让给其他的同学;一旦有大扫除等事时,班干部总是最冲在前……班里的事务越来越少时,班干部就把帮助落后学生的任务承担了起来。
  “既以为人己更有;既以与人己更多。”我们班每一个同学心中都谨记着这句话。为班级服务、为大家服务快乐美好。
  
  附:
  2014年7月班主任谈丛征稿启事(《河南教育》编辑晓月)
  本期话题:班级民主选举出现问题怎么办?        
  在班干部的换届选举中,原先的班长小敏竟然落选了。她平时工作认真负责,不徇私情,因而得罪了班上的一些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后来据我了解,那几个同学在选举前相互串通拉票,让小敏落选,而他们几个则分别被选举为班长、纪律委员等职务。看到这样的选举结果,我不由得担心:他们几个连自己都管不好,又如何去管理班级呢?如果宣布此次评选无效,那学生会不会觉得老师说过让大家民主选举,却又说话不算数呢?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让“爱资”和“贵师”共鸣
  那天,杨岚、杨佳汉的妈妈一起来访,让我吃了一惊。家长对学校可谓“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两个学生成绩不好,真对杨佳汉我还写过《弥补心灵的缺憾》一文。对班主任工作我一直如履薄冰,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了解她们的来意后,我便欣慰了。
  原来杨岚和杨佳汉的母亲是妯娌俩。以前两个孩子经常说不想上学了,自从进入六年级后就再没有说过。杨佳汉的母亲还说:“儿子以前厌学,总说学校不好老师批评他,而老师也经常打电话要求管他,但六年级开学到现在也没有接到过这样的电话,而且他比以前要懂事多了。”为此两人一起来校,特意感谢,当然还说了不少夸奖的话。其实,这都是家长自我的感知,对于六(4)班,我不过是在践行自己的“让欣赏伴随成长,让教育可以改变”的理念,在班级的管理上放得开些,学生有快乐的活动空间罢了。
  让孩子快乐学习,快乐地接受教育是老师的职业本份。给予孩子们长远的发展教育任重道远,但是改变那种单调乏味的知识灌输与压制逼迫的现状,是老师的当务之急。怎样让孩子喜欢自己,又喜爱所在的班级,我让理念转化为行动。
  欣赏每一个孩子只见“本本”不见人的教育让学生厌学。从尊重孩子开始,以平等、公平、公正善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真正感到被尊重的快乐。欣赏每一个孩子,用宽容、包容接受每一个孩子犯下的错误,在他们的意识上扬起更改与对正确向往的帆,在他们的心灵上播撒自律、自爱、自奋的阳光。欣赏每一个孩子,让沟通真正走进心灵,在心灵上给予高层次的点拨,不仅赢得学生深层的敬重,对自己也是一种启智的惬意。扬起“欣赏”的目光,流露“欣赏”的微笑,吐出“欣赏”的话语,让学生走在老师“欣赏”的怀抱里,厌学又从何而生?
  搭建班级大舞台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也最能锻炼他们,在这样自由自主构建的空间里,让他们释放需求,建树人格,养成良好的品行,最大限度地挖掘孩子们自身的潜能。在我们六(4)班有两大主题班活动,一个是为提高孩子们朗读能力而创办的“我爱朗读”主题班活动;另一个是为激发孩子们写作热情而开办的“我的作文我做主”主题班活动。两大主题班活动交潜进行,隔周一次。课内习作批改多半是由孩子们自主进行的,互批互评,互赏互荐,交流与展示共举。语文课堂更是以学生为主体学习的,采用的是和孩子们一起创下的“三步”教学法。课堂即舞台,即学即展示,互动与互赏洋溢课堂。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的,在这样的班级舞台上,拉近了师生、生生的距离,活动中孩子们得到了不同程度上需求的满足,乐此不疲。没有了老师的灌输、逼学,何谈厌学?
  走进孩子的心目中和他们一起成长以孩子的心态建立师生关系,以公平公正、开放民主、关爱守信、豁达宽容等美好的品质树立老师的人格魅力。“爱以天下,若可寄天下;贵以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班级就是班主任的“天下”。走近孩子和他们惜心交往,认真倾听纯洁的心灵,教育自然、和谐、美好。孩子是大自然最伟大的杰作,伴随他们一起成长也将是老师最大的快乐。我们不能让孩子厌学!
  人最大的需求是快乐。当我们无法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找到快乐时,厌学便如荒草一样蔓延在教育的田园,美好的心灵被单调、乏味与逼迫占据时,代表教育的老师还有什么意义?老子曰: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当老师不珍爱自己的学生,当学生不爱戴自己的老师,这种看似聪明的做法其实是糊涂到了极点。那么就让我们从“爱资”开始,为学生建立一个快乐美好的班级,来赢得学生的“贵师”之举,留住厌学的孩子!
  
  
  让写作自然流淌
  执教四(2)班已经将近四个月了,孩子们已经和我渐渐地熟悉,他们也有了一定的写作意识,我想这些都应该来自班级氛围对他们的影响。
  学年初我曾在不经意间询问学生以前是怎样写作文的,有学生回答以前很少写作文,都是背作文的。“没有写过自己的作文吗?”许多学生说以前就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作文,还有个学生回答以前就写过一次作文的。天那,难怪我对学生们写作头痛,我总觉得孩子们的文章结构没有布局,标点胡乱点、语句生涩、语病、错字……让人不敢想象,习作的能力差极了,像是跟本没有一点基础。对孩子们的写作境况,我一直在反思自己,认为自己可能在写作上顺手,有一定的能力,现在对孩子们的文章越来越缺少欣赏的眼睛了,我甚至在怀疑自己在意识上是不是背离了我的教育理念:让欣赏伴随成长,让教育可以改变。
  我知道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很难,但再难这也是我做为一个老师必须去做的,第一次习作,我就先鼓励孩子们,写作文是容易的,是有趣的,怎么想就怎么写,想写啥就写啥。我要学生放开来写,还要求学生不打草稿,因为打稿修稿那是在能写会写的基础上才去进行的。现在对孩子们来说重要的是有写作兴趣的培养,不能让孩子们在修来修去上伤了写作的积极性。其实一个对学生作文指手画脚的老师,本身的写作能力也是欠缺的,我们不缺少方法,缺少的是写作的兴趣,直接写在作文本上,这也是真对考场作文的。这次习作我等了两节课,还是有七八个学生没有按时上交,看得出他们真的不会写。不过我就想他们是写得少,怕写不好挨批不敢写吧。我鼓励他们写,并且在二三天后交齐了。
  我对学生作文的批改从不苛刻,不管写得怎样我都能接受,为孩子们写下了鼓励的话语,而且做批改记录。我要让他们认识到有作文课了,写作文不是难事而是快乐有趣的活动。在批改时我为写得好一些的孩子加了一颗红星,就在他们作文的封面上,并且评作文时告诉同学们这作为一项永久奖励。我点了班内写得好的同学,并且在他们当中挑选出了较好的文章,念给大家听,往往一念就是一堂课。念一念是让大家知道习作的得失,但更多的我想应该是鼓励,能被老师念到作文,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怎样一种鼓舞呀,这也是习作的重要一个环节。
  第二次习作时,就没有几个不能按时交的了,其中徐彬是最晚第二天上交的。第二次批改和上次一样,我要在学生的心中形成对作文课的认识。我知道孩子们能力不强,要求他们每人备一个笔记本,每个星期写一篇班级随笔,开学已经一个月后,我尝试开展了“我的作文我作主”的主题班活动。我们定在每周四下午第一节课进行,和学生约定,不管“刮风下雨”主题班活动不变,这样主题班活动是专业为提高学生写作兴趣设置的。
  具体的作法是由班内推荐作文写得好的同学到讲台上展示,随机在班内抽选评委打分,在展示过程中还不定地找三二个记录员,记录活动的内容。整个活动有绘画设计(每次主题班活动都要孩子们自己在黑板布置主题班活动板报,意在锻炼孩子们用粉笔做画的能力,也是为了增加活动氛围)、有展示、有记录、有听众、有评委,最后获得总分排前的选手还有奖励(作业本)。开始孩子们觉得新鲜,老师还要指导他们怎么做,一段时间后,在班干部的管理下同学们自己就可以开展了,我也由指导员变成了听众——善于倾听与鼓掌的听众。我知道没有班主任的认真就换不来孩子们的认真。
  当然主题班活动还是不够的,后面黑板也是一个展示园地,让学生办板报,增加班级凝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我强调黑板文章必须由自己来写,这样从旁带动学生的写作意识。
  第三次习作的批改,我便交给了学生。批改作文前,我先让学生们学习怎样批改作文,我给每人发一本去年六(4)班学生的作文,因为以前的六(4)班有103人,我们现在的四(2)班也刚好103人,人手一本。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别人是怎样批改作文的。而后提出了以后作文批改的步骤:
  总叙:作文批改很容易,改批作文要大气。
  1、把文章从头到尾先读一遍,了解文章大意。
  2、再细读文章,读时为作者画出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读时感觉好的语句也要画出来,然后批注说明。
  3、审读文章,想一想文章的得失之处。
  4、对文章进行点评(写出文章的优、缺点,也可以用赏析的形式来写)。
  5、要写鼓励的话语,并注明批改人,为你觉得好的作文加星。
  6、推荐你认为好的作文给组长,组长再推荐好的作文给老师。
  7、作文展示(全班欣赏)
  就这样我们班迈出了学生批改作文的第一步。因为要求批改后必须书写自己的名字,所以学生都很认真。在作文加星与推荐的过程中孩子们自觉主动,乐此不彼,因为推荐出来的作文老师还要亲自展示(就是念给大家听,然后口头点评),所以被推荐出来的学生倍感荣耀,能够受到大家的推崇也成为习作的动力。让学生爱上写作文,在不知不觉中深入意识,这样就形成了稳定的作文课课堂氛围:第一节批改作文,推荐作文,第二节由老师展示优秀作文,第三节进行下一次习作。不管怎样,现在孩子们已经有了写作的意识,有了上作文课的意识,有了想写作文的愿望,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习作了。
  对于学生习作,我还有一个法宝,那就是收藏学生的文章。我准备了一个专用的笔记本,只要发现谁的文章写得好,就让他抄在上面,有时写不及了,就发活页纸。自己的文章能被老师收藏自然就是激励,有时并不是文章写得好,而是完全为了激励。但我相信这种有形的激励会改变他们对习作的喜欢,我也相信自己一定会有无形的回报。让欣赏伴随成长的教育理念不会徒劳无果,花开是迟早的事,看不到花开的人,只会是那种没有信心的人。
  在孩子们写作更上一层楼时,还要有更广阔的激励,创建班级文学社会团,发刊物,投稿件等,这些想法不自今日始,以前的五(2)班我就这样做过,所以方法经验并不缺失,缺失的是时间,我要坚持,要等待孩子们的习作起色。
  这样有孩子们每周“我的作文我做主”主题班活动;有坚持不懈的课堂写作;有激励学生的作文收藏,还有拓展学生习作的广阔天地……就形成稳定的班级习作环境。有形与无形的渗透,有意与无意的培养,树起班级激励的氛围,用坚持与坚定的信念稳步向前,我相信孩子们无论是写作意识还是书写文章,都会在自然之间流淌。
  
  
  善待学生疑问
  不久前,我与学生交谈时,谈到问问题,有个学生说:“俺老师在课堂上提问的问题,他在备课时,早将答案记得滚瓜烂熟,我们回答不对也好,对也好,最后都是他的答案标准,我们不如照他说的背就是了,何必浪费时间。”学生一席怨言深深触动了我,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课堂表现力差?为什么现在的学生问问题越来越少?问问题的意识日益萎缩?我们不止一次告诉学生:要勤问,要多问。可无济于事,我们的学生对于提问题没有多大的主动性,我们该找找原因。
  在课堂上,对于本节课无关的问题,我们告诫学生不要问,如果有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产生联想性问题,我们告诉学生课下再问,我们只限于学生提跟本节课知识联系紧的、课本中规定过的问题。学生的思维被我们紧紧的攥着。我们向学生提问题,把问题设计得精彩玄妙,淋漓尽致,把答案设置得高深莫测,无与伦比,我们既撒网又收网,有把许多答案归成标准答案的能力,学生答错了给以警示,不必说了,即使答对了,我们也会用最好是××的标准答案来委婉排斥学生的答案。有最好的,还要别的干什么!于是学生不愿意为答错而出丑,也不愿表述自己正确的见解,更不想提什么问题,自找麻烦。他们不再举手,万马齐喑,回答问题和提问题的意识就这样逐渐减弱,慢慢学会了消极听课,等待老师自问自答。
  我们口头上向学生要问题,却用实际行动阻碍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向学生抛砖,不但没有引出玉来,反而砸伤了学生潜在的积极性。我们该反醒。
  创造始于问题,科学的发展,自然的改造,无不是从问题开始的,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会有创造的成果。所以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进行素质教育,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问问题的能力不能少,我们应提倡善待学生疑问。
  首先,应该改变教师教学中的问题观。要让学生善于提问题,对于学生的问题和答案,不要冷淡视之,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不要让学生始终栓在自己设置的问题里,应引导学生寻找问题,和学生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问题的答案。我们知道,学生的思维是建立在自己的知识水平上的,他们的问题和答案很多时候不完善,教师不能流露失望和不满,伤害学生的潜在意识,更不能拒绝学生创造性的回答,像语文老师否定冰融化成春天,这是一种扼杀。做为教师,不要怕回答不出学生的问题而出丑,和学生开诚相见,真心相待,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大胆交流,敢于提疑,那种死要面子的老师对于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种封杀。
  其次,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提疑;要牢记鼓励是最有效的方法,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足以使学生如坐春风,如沐春雨;在解答问题时,老师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是必要的,也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学生潜在的能力。
  最后,真佛无言,善待无价。
  
  
  神秘的教参
  今天下午上完课,我示意孩子们放学,站在讲台前等待他们离开。
  这时,第一组的董长健同学在经意地翻看自己的《教材全解》。很显然,家长为他买了一套,有语文和数学两本,这两本崭新的书就放在他的课桌上。他拿起语文的,示意我看,我亲切地贴过去问他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他摇了摇头,拿着书很自豪又有点难为情的样子。我明白了他的心思问:“你是不是相借给老师看?”他点了头。我知道了,他可能认为我上课除了带课本以外没有什么参考书,想让我看看他的。一个真心为老师着想的孩子,说明他对老师很关注,也很关心,他已经把书递了出来,我拿在手里,感觉到了它的重量,也闻到了它的油墨香味。
  “是你妈妈为你买的?”他“嗯”了一声。“那你可要好好学习呀!”他有些不好意思,我知道即使家长买没有人引导孩子也不会去认真看的。我又说:“这是你的书,你要好好利用,老师有教参的,而且我有一本最好最好的教参。”我把书放在了他的桌上,他并没有感到失望,并且表现很机灵地问我:“是不是这么大,这么厚的?”我看他在桌子上比划着,立刻知道了他的意思——“你说的是《顶尖教案》吧?”他点点头。“以前我们老师都看那个的。”我摇了摇头,他一下子犯难了。我接着说:“你还真得好好猜一猜老师有的这本书是什么书?”
  这时,班内已经走了一大半学生,剩下的只有三四十人了,其中大部分都是住宿的学生。有几个同学也围了过来,他们觉得老师的话有意思,也表现出了要猜的热情。我就再次重申:这是一本神秘的书,谁猜出来有奖。“《教材全解》。”其中有学生回答了。董长健说猜错了,刚才猜过了。“《顶尖教案》。”又有人猜了。“也猜过了!”“不会是《教师用书》吧?”这是贾可馨的声音,我摇了摇头,那它会是什么呢?围过来的孩子都限入了沉思。
  已经放学了,这几个孩子还要去食堂买饭的,我不想过多点用他们的时间,于是就直言道:“老师的这本神秘的教参就是——我们班上所有的同学!”大家这才恍然大悟。但并不以为我是在拿他们开心,因为我不止一次地说过:孩子们,你们自己就是一本最好的教参,你们对文章的认知都是最好的解读。在每节课学完后我还要夸一夸他们:孩子们,这都是你们自己解决的问题,你们太伟大了,你们的解读比任何一本教参都完整,都精彩。孩子们拿着碗离开了,我也走出了教室。
  这神秘的教参真的是孩子们自己,因为开学这么多天来,我还真的没有用过教参。我上课《从“0”出发》(这也是我刚写过的一篇随笔的题目),完全是利用孩子们自己的认知在学习,我要让所有的孩子都知道,语文课很容易,自己学到的东西才最快乐,也是最好的知识,我的课堂是孩子们自己的课堂。其实现在想来,教学参考书完全没有必要,它能讲到的学生们都能想出来,并且想得更好,更具有智慧的灵动,因为这是一百多个大脑在思考,比起编者一家之言不知道要丰富多少倍,什么教学目标,什么知识结构,在孩子们自我精彩的解读中已经化得毫无价值。所谓编教参的这些人在教参中所记录认识的,我们做为适用者也同样有,如果把我们自己的解读加以记录、整理,那不就是一本完美的教参吗?
  在课堂上,把孩子们的认知与解读整理下来,并不比哪一本教参差,为什么我们要把一篇课文用自己的认识梳理些硬性的知识点定格下来,成为模板,又用考试的手段把老师和学生的思维固化在这些所谓的教参里。形成了现在教学教教参,考试考教参,改题对教参的局面,培养了教师毫无创新思维的意识,使他们懒惰地躺在教参里,只会拿背背背、题题题、分分分去搞教育。而作为教参编写者却洋洋得意,名利双收,欣欣然看着自己的想法千篇一律地流行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为之以为伟大,以为为之了不起。难道不是这种行径配上适合这种行径的高考机器在扼杀了老师与孩子灵动的大脑吗?这已经成为了我们民族泯灭未来的最好毒素。
  我确信,最神秘最具活力与智慧的教参就是孩子们大脑。在那里住着教育丰富、神往与快乐欣享的天堂!
  
  
  问渠要得清如许
  今天早上,当学生诵读过后,我便带着我们班的学生孟春奇去到瓦房庄秦本基的家。秦本基是六(1)班的学生,牵扯到他也牵出了我们班迄今为止发生的最大的一件班级事务,事情复杂容我慢慢来讲。
  在上周三中午,我们班的秦本智和孟春奇一起下楼。当时秦本智边走边玩一台mp5,在楼道的拐角里有六年级的学生在飞奔打闹,推撞了孟春奇,而孟春奇又撞上了秦本智,不幸的是秦本智手里的mp5掉在了地上不能开机了,于是孟春奇提出星期日期带回家修。到了星期五离校时,他把mp5在书包里放好,坐上了校车,在车上他嫌书包碍身,就放在了车后边,那里许多同学的书包都在,回家后打开书包,mp5不翼而飞。直到星期日返校时他才哭着告诉了他的妈妈。后来家长打电话给我,我当时十分生气,我不止一次在班上宣告:同学们,你的大事小事都是我的事,有事一定找老师。可是班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我竟不知道,气恼之余也在想孩子们长大了,必竟有时想试着解决问题,只是这中间又出了差错。
  于是我开始对秦本智的mp5进行调查,他说是到姑姑家玩时拿表弟的,他表弟在新星学校上学。因为牵连到赔偿问题,我告诉他中午回家一定让他的姑姑来学校见老师,下午还没有上课,我就进班见到了秦本智,他说那个mp5不是他姑家的,是六年级学生秦本基在他姑姑家玩时放那儿的,他拿时不知道,拿错了。事情更加朔迷离了,我要求见秦本基,很快他被叫了下来,他还不知道自己的东西已经丢的事,还是因为要赔偿,我要求见他的家长。
  今天早上,秦本基来校后被我叫了出来,他说他家开着小店,他妈妈说有空才来学校,这怎么能行?事情究竟怎么样我必须要弄清楚,于是我便骑车子带上孟春奇来到了瓦房庄,根据秦本基的描述找到了他的家。
  初次和秦本基的母亲见面,我已经知道了,赔是肯定要赔的,她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的。她说这个mp5自己还不知道,秦本基对她说是拿同学的。是拿同学的吗?这丢了mp5的主人真的千呼万唤吗?我请求她去学校向孩子问个明白。很快我们一起来到了学校,三个学生也都被叫到了一块。秦本基说mp5是过年时她的姐姐为他买的,给他时姐姐叮嘱别让妈妈知道,不然她会生气的,他们的妈妈曾经因为她去年回来时给秦本基买玩具大吵大闹。所以她才让弟弟隐瞒了。因为这秦本基才谎称自己的mp5是拿同学的,并且很多的时候不敢带回家。这也印证了他把mp5为什么放在秦本智姑姑家的缘由。
  一切都清楚了,该是谈赔偿的问题了,秦本基死死地咬住要自己的mp5,她的母亲在一旁不做主,只问自己的孩子怎么办?想怎么办?要怎么办?我知道这些都得意于母子来我办公室前的短暂的交流。于是我也说了些大声的话:“孟春奇是一个受害者,第一次被人撞,第二次被人偷,人家家长还主动提出要老师找你们沟通,对这件事做出赔偿,如今你(秦本基)非要以此相逼,那好,你就去秦本智的姑姑家去要吧,你不吭声放在人家里,人家也没有对你承诺要看管的,不会给你赔。即使赔也应该找秦本智,而孟春奇虽然碰了秦本智,但秦本智也知道是六年级的学生在楼道内打闹所致,就应该去找六年级的学生,到这里也挨不上孟春奇的边。你看一看你的东西在哪里?能要回来吗……”我一阵锵锵的陈词,她的母亲在一旁不安了,一个劲地打圆场,最后秦本基同意赔钱。赔多少又成了问题,我单刀直入,掏出一百元钱道:“老师也不希望你吃亏,这一百元钱算做补偿吧!”我弟给了家长,家长也没有客气就收了,这也是我预料之中的。事情就这样了结了。
  在这里我不想议论什么长短对错,我只为自己弄清了事情的原委而安慰,因为自己是老师,自己有责任弄清班级的每一件事,让事件清清楚楚,给孩子们一片清白,在孩子们的心中筑起公平公正的杠杆和信任的长堤。从教十五年来,这也是我管理班级事务,塑造“民风淳正”的法宝。
  
  
  幸福在孩子们的眼睛里
  “……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学习,我的座位就在最后一排的同学那里。”说完我搬起凳子,拿着书本向最后一排走去。
  最后一排中间只有5名学生,其它的中排都是7名。我向后走着,孩子们齐刷刷的目光跟着我移动,那眼神里充满了鼓舞与兴奋,一直把我送到最后排,最后排左边男生眼神里立刻有一种莫名的欣喜:咦,老师要和我坐在一起了!在大家的注目里,他的荣誉感很强烈,眼里含着冲动盯着我,身子却在向右自觉地移动——他欠着身子,双手抓住自己的凳子向里灵活地移动着,一下,二下……
  在同学们新奇的眼光里,我把凳子放在那个男生的凳子边上,他顺势又把自己的书本向右移。在他移动的时候,其他几个同学脸上也带着惊喜,带着对我接纳的表情,也都在自觉地移动。就这样我的座位被让了出来,我把自己的书放下后,坐了下来,这时同学们也都知道了老师座的位置,跟踪的目光渐渐散去了。挨着我的男生一直兴奋着,我便和他聊了几句,先是问他叫什么,然后夸他字写得认真工整。他很开朗,回答很贴切,只是眼神里的兴奋劲一直未减,就连他抄写的动作里都含着愉悦和兴奋。我把黑板上抄写的内容给了他,他的眼里又是一种欣喜,赶紧放在了右同桌和他的中间,他俩一起认真地写起来。多么亲切又懂事的孩子!
  我摊开书写字时,一个女生又蓦然回头,向我注视,她来自第六排,离我并不远。她回头向时,手里拿着一端带花的圆珠笔正好搁在眼睛下面,那朵笔花很大,有七彩的花瓣,开得很旺盛,她浓浓的睫毛轻敏地上下来回挑动几下,善睐的眼球滚动着,溢满天真、新奇、信赖与雀喜的光芒。眼睛像是被花儿托起的两个精灵,闪动着天籁的灵性,这种眼光是对一个新老师最好的解读与信赖,这种眼光就撒在接触还不到两天的老师身上。这双眼睛似无限的霞光,照亮我的整个心房。它像一扇天窗,让我感触到无邪纯真的洞天,心灵在这霎时间透明透亮;它又像一潭清泉,清如纯玉,让我明晰这无瑕的洁静,心魂在这刹那里明朗明丽,整个心胸都在这天窗里徜徉,整个心灵都在这清泉之中涤荡。
  这是怎样信任的眼光,这是怎样欣喜的眼神,这又是怎样激动的光灵。老师也要和他们坐在一起学习,就是这样的美好,就是这样的惊奇,就是这样的鼓舞,就是这样的极富感染。而这种感染、欣喜与新奇都交织在这对老师一望的眼神里,这一望传递的又是无限的希望,是对老师真挚又殷切的希望,是找到了信心与勇气的希望。是我的行为开启了她的灵性,也是她开启了我美好的心灵,这些天来的灰色被赶得无影无踪。
  又一个暑假去了,我收拾散慢的心情开始出发。本来学校是让我教六年级的,但我却主动请缨,要去教四年级,条件是让我跟班走,一教一个班三年,这样就打乱了我校学生一年一换老师的传统,成为学校第一个要“吃螃蟹”的人。校长很欣赏,一切都依我,还说有什么困难都要为我解决。本以为原来三个年级,到四年级又增加一个班,每个班的学生会少些,有七八十个最好,可是开学第一天就收了101个。这么多的学生,我犯愁了,我的教育理念是:让欣赏改变成长,让教育可以改变。这么多学生用高压的手段管理肯定没问题,可是扬自己的教育思想,持久关注关怀到每一个孩子真的吃力。最让我担心的是课堂,要让这么多的孩子展示自己的思考有时间吗?开学两天来,我的心始终惴惴的,尽管我不停地为自己打气,鼓劲,但还是走不出心底的阴影,甚至后悔自己的决定了。就这样我怀着淡淡的心情安置着学生,却也在不自觉地走向学生,走近学生。在我搬凳子坐在他们中间时,我感到了来自孩子们的真诚悦纳与喜欢的目光,这让我由衷地庆幸、感动,我知道我应该丢掉所有对现实的不满,全身心地去投入了。就是因为这天真的目光在向我传递,传递一群无私无邪、纯真可爱的灵动之气。传递大自然最为杰出的精灵之光。
  现在,来自心灵碰撞的快乐感化了我,被孩子欣赏与悦纳的幸福,使我的心底萌发了快乐,在这种欣享的感化中我提升着自己对教育的痴心。我再次明晰自己对教育执着追求:要让自己的教育时光充满幸福,充满甘醇的滴露,用自己的智慧去感招、引领,用自己的心灵去呵护、开启,从而带给孩子们一片广阔的天地。
  孩子,感谢你,在你的眼睛里住着我的幸福!
  
  
  做简单的老师
  岁月的河载渡人生进入中年,职业的扁舟也驶进河道中间;皱纹不知不觉爬上脸颊,两鬓也在悄悄中斑白。还在为微薄的工资而愤?还在为职称进不上而伤?还在为教育改革春风度不了“玉门”而痛?还在……不惑之年的我只会付之一笑。光阴无欺,我不自欺,就做一个简单的老师。
  人生缭乱,大道至简。简单的心境需要在喧嚣中修炼,洞开心灵的天窗:简简单单才是真实;简简单单才是美好。人生因为太多的负重而累;生命因为太多的欲望而苦。终于有那么一天,站在自己的心灵上,我发自内心地喊:“为自己减负,今生今世只教书育人,做一个简单的教师,行走在从教的心灵上!”肺腑之言每天都会萦绕在耳边,我开始俯视自己,抚慰内心,简化自我。让自己简单到只有教室和住室;让自己简单到眼里只有学生和书籍;让自己简单到和孩子们心灵相通;让自己简单到无欲无望自刚自强。美好的甘泉竟訇然大开,泄下一弘幸福,享受在心灵的田园里。我觉得自己变了,变得胸开意广,变得信心十足,变得会欣赏、夸奖,变得激情昂扬……我的班级,我的孩子们也在老师的变化中改变着,他们快乐懂事,大胆上进,善于思考,赋予表现,勇于创新……简单带给我的是一片欣喜与收获。
  做简单的老师,是善待自己的一种境界。人再苦,不能失去希望;人生再累,也要寻找幸福。简单恰恰是有意识为自己减负,认识自我的开始。人一但认识自我,就能开心智,增心能,达到身心合一,自我驱动,树立人格,进入忘我境界。尼采曾说:“聪明的人只要能够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丢失。”所以我们要做简单的老师善待自己,认真审视自己的职业:平凡又伟大,无衣食之忧,稳定的家庭,让人羡慕的长假,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天真可爱的孩子,“孩子是大自然最杰出的著作。”做简单的老师就是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的乐趣。身体的安康来自心灵的健康,简单的心灵让我们不再会为分、分、分威逼学生,而是走在对学生心灵与智慧的开启中。简单的心境就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让自己快乐地生活,传递、感染孩子们,让孩子们也能快乐的投入到学习中。简单是我们抛开庸俗后专心致志的从事职业进步的阶梯;简单是我们净化心灵后,自我内在力的奋起、正能量的积蓄;简单是我们的教育眼中有孩子、化爱开启美好情怀的开始。
  做简单的老师,是心无旁鹜、脚踏实地、求实求真的朴素恪守。“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而简单正是让我们照着一口井打,照着一件事去做,当一个人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一件事时,他的成功就可想而知。做简单的老师,不是幼稚,更不是一种退化,而是在经历人生风风雨雨后对生命作更高层次的回归。做简单的教师,关不是头脑简单,不做思考,而是我们洗净心灵的积垢,保持心灵的简约淡定,不为纷繁所扰,主动专心做事。做简单的老师,投入辛勤的努力和勤劳的汗水也将是心田上的享受。
  做简单的老师是人生智慧的选择;是摒弃了重负后心灵雕琢的纯玉;也是教师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升华。人入中年,简单可以让我们轻装上阵,树立只打一口深井的意志,积蓄自己的潜能,向成功做最有效的冲刺。心灵没有简单的净化,就体会不到简单的魅力、可贵,就没有从教的幸福与快乐,对于教育、学生只能也必然是一种伤害。
  教育的美好呼唤老师向简单出发。
  
  
  做让学生“勤”的“懒”老师
  启开教育艺术的殿堂,美好的情素如甘泉,涓涓不竭不歇,清清如诗如歌。寻求从教快乐的支点,开启学生积极主动的勤奋之阀,做一个在会“懒”、善“懒”之中能使学生“勤”起来的老师,欣享教育艺术的诗篇,品味艺术教育的甘甜。
  常听同士说:教育譬如种地,任一勤,任一懒;关键是看你会不会勤,会不会懒。我从教十几年也常常为“勤”、“懒”上下求索。记得在初中任教时,有两个物理老师,一个姓李,年高资深,工作认真,讲课细致入微,知识、经验都非常丰富,课堂上知识点展示全面,每节课讲得足足的,学生笔记也记得全面。有学生问问题,他常常顺藤摸到瓜,讲解许多同类型的题,恐有不到之处。另一个姓金,讲课漫不经心,课堂上常常挂一陋万,简单的讲解后就让学生自学。课下学生有疑问时,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么简单自己弄会。这使许多学生问问题也消极了。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对于金老师的评价都不如李老师好。可一个学期过去了,一个学年过去了,测评成绩差强人意,金老师教的班总比李老师好。这不得不让人重心审视两位老师的教法,重新看待学生学习。李老师给学生的好比是丰盛大餐,吃什么就有什么,甚至不吃也做好了,学生不“做饭”就享有一切,吃“腻歪”了。金老师恰恰相反,给予学生的是“清汤寡水”,想吃“好的”就要自己动手做来,还能独享“做”的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李老师的勤让学生终感记忆不深,懒惰了;金老师的“懒”却使学生从自我做起,躬身勤行。李老师的勤无形中夺去了学生认知的能力;金老师的“懒”却有意培养了学生自力更生的本领。对比鲜明,让我们不得不为教师的勤与懒作出新的理解。“勤”于包揽未必胜过“懒”于放手。
  古人云:“劳其形者疲其神,悦其神者忘其形。”怎样才能让学生“勤”起来?“悦其神”肯定是一个好思路。让学生愉悦地学习,就必须为他们让路,为他们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我想到了“懒”。去年执教五(2)班,我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自治、自学,在管理上倡导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进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解读课文,展示、分享自己的收获,老师真正“退居二线”,成为了为学生搭建平台,营造课堂氛围的“服务生”。这样,一边是老师欣赏鼓励,一边是自由展示的天地,学生们其乐融融。
  老师“懒”了,可是学生却“勤”了起来。每次班级卫生评比总是第一;每次主题班活动学生们都准备充分,每次“学习园地”学生们办得有声有色……学习上更是你追我赶,毫不放松。老师“懒”着,只给予鼓励和点拨;学生“勤”着,在老师的引导下快乐地学习、做事。班级成为了一个团结向上、和谐幸福的大家庭。教育是一门灵性的艺术,在这个永无止境,永远都需要开拓进取的境界里,只有让学生勤起来,让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才是幸福教育之源。
  诚然,对教育没有一种孜孜以求的精神,没有一种倾心从教的态度,没有脚踏实地的干劲是不行的,敷衍教育,搪塞学生,这种真正意义上懒惰的老师是培养不出勤学好学、勇于上进的学生的。
  教师的“懒”一定要“懒”在点上,这种“懒”在一定程度上是放手让学生自治、自主、自我完善的推助剂,这样的“懒”渗透着智慧的光芒。这种“懒”的艺术,需要老师用真爱和会爱去解读。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