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3)
作品名称:太阳里的冬天 作者:三口 发布时间:2015-06-02 14:11:42 字数:5031
第十三章
(一)
机械公司现在有江兰掌握着大局,林若飞感到十分轻松。又凭着他的身份,从市里有关方面了解到“开平特案”的进展并不顺利,尤其是对原机械厂厂长的坠楼案,阻力更大。听说公安人员最近到公司来过几次,找过党委王书记,但并没有人向他询问,王书记也没对他谈起过这件事,现在还弄不准是有意对他保密,还是真觉得此案与他这个广东老板无关。不过,即使如此,自己也应该迅速行动,以防万一。
近来公司的效益不错,工人们对他和江兰更是尊敬有加,市里主管部门的一些领导也多次在各种场合对公司给予表扬,把它树为一面全市企业改革的旗帜。从这些方面看,目前的形势对自己的行动十分有利。但是,他同时也更加清楚秦红旗的性格,他进入政协后,又成了市里的明星企业家,接触到不少上层人士,从中了解到好多有关这个人的情况,知道他是一个疾恶如仇、正直无私的优秀警察。看来只要是他接手办得案,侥幸逃脱是不可能的,现在,自己唯一能争取到的仍然是——时间。
这天,他去市里参加一个会议,休息时,一个同会的老板凑过来与他闲聊。他是市里机械行业的名人,当然他不一定认识别人,可别人却都认识他。
闲聊中,得知这个人是渭河县政府旗下一个农机公司的经理,叫王大勇。他们现在急需一批农机配件,如果去外省厂家订货,一是时间来不及;二是成本太大,自己无利可图。所以,他有意接近林若飞,是想能和他们公司合作,以便自己多得点利。
实际上讲,他的这个农机公司只是挂靠在县政府的名下,其实仍是一个个体公司,无利可图的事他不会办。
林若飞一听到他是渭河的,心里马上闪出一个念头,于是,他便开始认认真真地同他交谈,而且也主动热情起来。
会后,林若飞答应他,明天一早自己就过去看看,到那里再具体敲定。王大勇当即喜出望外,一口应承到了他那里肯定要好好招待他这位大名星不可。
(二)
王大勇原来也是县政府的一名干部,他的一个亲戚离休前是县里的一位主要领导。在那些年政府经商的热潮中,他下海承包了原县农机公司,凭他的靠山和自己的精明,干得红红火火,成了县里的能人,县里的现任领导也都对他另眼相看,当然,他们相互间也都从中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王大勇虽说是个商人,但人却十分仗义,县里的三教九流都能交上朋友,黑白两道都混得很熟。县里一些执法部门的头头和各乡的头头大都和他称兄道弟,他在渭河也俨然是财大气粗。
这次他准备和林若飞做笔生意,其实除了经济利益之外,他主要也想结识一下这个在开平同他一样炙手可热的明星企业家,常言道:英雄惜英雄。王大勇愿意多结识一些同他一样在改革大潮中能乘风破浪的弄潮儿。
第二天,林若飞带着崔星军和李丽一起来到了渭河。
主宾寒暄过后,王大勇在县政府宾馆设宴招待了林若飞一行三人,陪座的大都是县里各执法部门的一些头头,这些也都是王大勇的铁哥们。
由于林若飞此次来渭河有自己的目的,所以便没让江兰出面,而单独找了崔星军两口子。他俩现在的身份是北方办事处的业务员,李丽在广州混过几年,所以场面上的事也应付自如,尤其是县城这级档次的场面,更是没什么问题,林若飞也比较放心。
酒席的场面十分热烈,酒菜也十分丰盛。别看县城不大,但省城大宾馆能吃到的这里也基本全有,只是烹饪技术差一些,好在这些当地的官员们也不在乎口味,便幺五喝六地拼起酒来。
作为东道主的王大勇当然得见风使舵,既不能慢怠客人,又不能让客人出丑。所以,开场时就先给林若飞戴了高帽,目的也是给这些陪酒的官员提个醒,他说:“各位,林经理可不单是生意人,我得给你们隆重介绍一下,林经理是复旦大学的高才生,开平市的政协委员,也是广东公司驻北方办事处的经理。咱们今天能请到林经理来此,是咱们大家的荣幸,各位一定要陪好,但不能弄咱们喝酒的那一套,我丑话得说在前面。”
林若飞明白他的意思,当然他并不在乎喝酒,只是不愿意把场面弄得太俗,便借坡下驴的说:“谢谢各位,林某乃一介百姓,还仰仗各位多多帮助,林某不胜酒力,望各位原谅。”说着,先敬了各位一杯。
对李丽,这些人可就不再放过。李丽本来也兼有替林若飞挡驾的义务,所以也就来者不拒,气氛十分活跃。好在她这些年在外面也练出了海量,女人喝酒本身又占优势,最后,除了林若飞和王大勇,其余的基本都到了量。
酒后,林若飞一行被安排在县政府宾馆休息,王大勇亲自陪着。
休息了一会,王大勇告诉林若飞说,县长和一位在家的县委副书记知道他来了,说要过来看看。林若飞明白这一定是王大勇通的信,目的是在县领导和自己面前都能显示一下他的能力。
林若飞觉得让县长来看他不妥,便要前去拜访但已晚了,县长和副书记已经走了进来。
双方经王大勇介绍后,县长询问了一些有关公司的问题,听他的意思也是想让林若飞能同县里搞一些合作,作为他们招商引资的一项政绩。
其实林若飞并不知道,王大勇除了向县长介绍了他的基本情况,还特意加上了他自己道听途说的林若飞与曲副市长的关系,当然,市政协委员这顶帽子也给他添了不少的光彩。县长觉得这个人有必要一见,所以才大驾光临。
林若飞在县里当然没暴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和插队的经历,他不想让更多的人对自己有所了解。
谈话时,他用外交词令应付着,不过谈吐不凡。县长见他确实是才华出众,分析问题很有见地,便更觉得此人可交,于是,当场答应如果他来此投资,一切能帮上的忙全不在话下。林若飞对此深表感谢,答应就这些问题让江兰亲自来谈,对于名扬开平的女强人江兰,县领导当然有所耳闻,所以也很高兴能与她面谈。
县领导走后,林若飞告诉王大勇,让他明天就可以派人拿着图纸去找江兰,具体事宜可以同她商量,他刚才已和她通过电话,告诉她这批加工活机械公司可以不赚利润,如果时间紧,可以让工人加班。
王大勇一听,觉得林若飞确实是干大事业的人物,办事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不过人家不赚利润,他总觉得不妥。他在县里也算是一个人物,如果这么着,有些没面子。
他说:“林经理,既然你说了公司不赚利润,那我这提现金也方便,我给你和江总提些回扣吧。”他说得很诚恳,没有虚情假义。
林若飞笑了,说:“老弟,刚才你还说我不只是个商人,怎么这会又提钱了?”
“唉,林经理,你说这……”他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王经理,你就记住一句话,用钱买不到朋友。这样吧,你先忙,晚上我有事找你。”
(三)
晚上,林若飞做东单独在宾馆小餐厅请王大勇,并说有生意外的事相求。
王大勇不肯让林若飞花钱,觉得自己这样更没面子,可林若飞坚持必须这么办,对他说:“大勇老弟,今晚是咱们的私人交谈,这顿酒必须大哥请才更亲切。大哥知道你怕没面子,可大哥也得有面子啊,你说是不是?”王大勇这才勉强答应。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林若飞这才把话转入正题:“大勇,大哥现在把你当成老弟,想给你说句实话,有个事你得帮大哥办一下。”
王大勇楞了一下,忙问:“大哥,你说什么事吧,只要是在渭河的事,小弟基本都能办。”
林若飞望着他,端起酒杯跟他干了一个,这才慢慢地对他讲了自己在此插队的经历。
他告诉王大勇,这次来渭河,自己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想请他帮忙收拾杨根发。接着,他又详细地对王大勇讲了早就想好了的具体实施方案。
王大勇听完他惨遭陷害的经历后,也十分气愤,便当即表示这件事难度不大,还帮他修改了一些细节。保密的事让他放心,自己肯定能办好,当场就打电话让人明天一早到他那里听从安排。
杨家杖子的杨根发现在已经落魄至极。“文革”一结束,他便受到了县里和公社的审查,虽说没受到刑事处理,但却只能回家种地去了。
他本是个不务正业的无赖,老实本分的庄稼人从来都瞧不起这种人。只是当时他在位时没人敢言罢了,但心里没有一个不讨厌他的,下台后就更成了一堆臭狗屎,人们都尽量躲着他走,见面也都管他叫“杨骚子”。
他妻子死得早,大女儿早就嫁到了外县,基本不回家,据她的一个女同学说,她很怕父亲掀她的被子。现在,他只和有些弱智的小儿子一起过。当年他威风时,家里的日子还算富裕,可眼下就穷得叮当响了,儿子又傻,快三十了还找不到个媳妇,俩个光棍住在村口的一间小房里,除了种地,就靠他捣腾点山货(音he。是一种当地山区的菌类特产。)挣点钱,可村里却没人可怜他,都说这是他的报应。
杨根发年轻时游手好闲,除了投机钻营外,还干了不少的花事和坏事。当民兵连长时,打人又狠又阴,损招极多。最残忍的一次是,他把一个偷吃队里几穗青苞米的外地讨饭妇女抓来,用绳子栓住已经干瘪下垂的乳房,另一头绑到民兵连部里间的门把手上,又反绑双手审讯,那个妇女站不起、蹲不下,被折磨的死去活来。他却对着前来看热闹的村民说,这就叫无产阶级专政,谁要不老实,这就是下场。心软的偷着抹泪跑了,剩下的也只是敢怒不敢言。
对金秀萍、陈继青、贾庆这帮人,他却不敢太张狂。他知道这帮小子在市里、县里都手眼通天,家里又都有钱有势。
陈继青每次回城回来都给带一些他从未吃过的副食品和从未喝过的酒,外加一条“大生产”。金秀萍给军代表当秘书的大哥穿着四个兜的军装来过一次,县里和公社的头头全围前围后的跟着转,那气势吓得他连边都没敢沾。贾庆虽然家里没大能耐,可这个“小时迁”却和当时公社革委会主任的小舅子打得火热,俩人一起偷鸡摸狗、跳墙钻洞,十分合拍。他对此只能是睁一眼、闭一眼,装着看不见,即使有人来报案说亲眼看见了,他也只是瞒三过四的打发走了事,那些老农民只能自认倒霉。
那些年风光无限的杨大主任在村里的地位绝对是踏一脚全村的地都乱颤。他整天披着金秀萍送给他的那件绿军装,叼着纸烟在村子里和民兵连部晃来晃去,看谁不顺眼便叫人抓起来一顿收拾。除了大队书记和大队长,他能给些面子外,别人一概不理。
人说“饱暖生淫欲”,他老婆一直是个病秧子,长得又没个模样,闺女大了也不敢轻易胡来,所以有权后便开始“采花”,睡了不少的老娘们。当然没人自己承认,但互相传谣的也不少,至于到底睡了多少,只有他自己知道。
一次,林若飞去村口代销店去买两颗崩掉的纽扣,见柜台里没人,又听见西厢房那里有动静,以为遭了小偷,他便像那时小说里描写的那些英雄一样,准备偷偷地摸上去,抓个正着,保护好国家财产。
他溜到厢房的窗下,用手指沾着唾沫悄悄地捅开窗纸,望里一看,不觉“啊”了一声,扭头就跑。听到喊声,一个人从窗户里伸出头一看,从背影上认出了他。
原来西厢房是库房,里边也有一个小火炕。林若飞往里看时,只见杨根发正光着屁股趴在代销店的那个女售货员身上动做着,两只手还揉搓着那对挺白的乳房,而那个女人的两条光腿高高地举着,私处正对着窗户……他哪见过这情景,所以才一时吓得叫出声来。
说来也巧,不知道是因为杨根发干得太多,还是林若飞命中注定就是他的克星。那件事刚过了不久,他中午休息时,准备去村外没人的地方偷着看会书。路过一片高粱地时,听见里边有响动,他以为是谁家的猪跑出来祸害庄稼,便准备进去给撵出来。他拣了两块石头,顺着响声进去一看,又是一惊,不过这次他没叫出声,只是往回跑时弄响了高粱杆,结果还是让人认出了背影。
原来,杨根发中午在村口溜达时,堵住了从公社请罪回来的一个下放到村里的“四类分子”家属,他一时兴起,便把她逼进了高粱地里……他知道这个“四类”娘们绝对不敢告他,也不敢违背他,上面也不会相信她的话,否则,她就是诬陷贫下中农,想变天,罪加一等。让他没想到的是,又被林若飞这小子撞上了,杨根发倒不是怕他,但却觉得这小子肯定是有意跟踪他,所以他觉得林若飞确实挺可恶,便一直想找机会收拾他一回,这就埋下了后来林若飞入狱的祸根。
那天,陈继青和几个小集团的知青来找他,向他报告说,他们发现林若飞正在强奸金秀萍。他听了一楞,心想:这小子没这胆儿啊?金秀萍是什么人,要说她强奸林若飞还差不多。可他眼珠一转,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便嬉皮笑脸地问:“那你们怎么不给我抓来?”陈继青说:“杨主任,您是无产阶级专政,咱们那敢啊。”杨根发一听,乐了。心想:专政这玩意是厉害,正好我想收拾这小子,机会说来就来了。这样想着,便披上绿军装,一摆手,带着他们几个来到了那间小屋。
临出狱时,林若飞才从那个老看守嘴里断断续续的得知,杨根发一次喝多了酒,在村里的民兵大会上,说了句:“知道我杨根发太多事的,都没有好下场,林若飞那个狗崽子就是例子。”此刻,林若飞终于找到了他入狱的其中一个答案,而金秀萍怀孕的事,至今他仍然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