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6、7)
作品名称:生命弦音 作者:放情凌霄 发布时间:2015-05-06 07:55:50 字数:9939
(6)民俗文化,遗产多多
正月十五称“上元”佳节,夜晚称“元宵”,这是庆余与大家一样喜欢的日子。道教有“三元”之说,据说正月十五天官生日为上元,七月十五地官生日为中元,十月十五为水官生日为下元。道教宣扬天官赐福,所以每到这一天,人们都要隆重庆祝。元宵节的称谓始于汉代,汉高祖刘邦死后,吕氏篡权,公元前180年,刘恒(汉文帝)在周勃、陈平等人扫除了吕家势力后登上了帝位,因平定诸吕之乱,这一天恰好是正月十五。正月又称元月,“夜”古代又叫“宵”。所以汉文帝就把这天定为元宵节。
元宵节是春回大地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庆贺农历新年的高潮。每逢元宵,庆余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看得出神,他乐开了花,上元有提灯放灯之举,灯会一般为六天,正月十三谓试灯,十四至十六谓正灯,十七为残灯,十八为落灯,庙宇悬灯击鼓开宴,名谓闹灯酒,街道搭竹棚、挂彩幕,悬各色花灯、放花炮。家家户户制作各种花灯,城镇还举行花灯游行,俗称“放灯”,有儿童马灯、还有滚龙舞狮、高跷、鳌山、高阁等。还有“头发吊灯”,其灯呈八角形,直径一米,分上中下三层,每层八面,上中二层用纸人制成,有“武松打虎”、“姜太公钓鱼”、“狄青比武”、“空城计”等画面。用头发丝牵住纸人主要关节,下层制成旋转的走马灯,中放木炭火盘,因受热气流影响,纸人的头、手、脚则自行活动,人看灯旋转,大家称奇,煞是好看,庆余百看不厌拍手笑,久久不愿离开。
正月十三日上灯的一天,庆余早早提着灯笼在大院中东走西去,闹着要父亲同他到城底看灯。
“傻孩子,现在刚开始不好看,要看十五带你到街上看放灯。”
“不啦,我要先看嘛。你不带我去,我就自己去。”
“不行你只有10岁多的小孩,人多找不到路,被人骗走的。”
他闹得没办法其父亲只好叫隔壁16岁的魁哥带他去啦,庆余同魁哥去了,凝青即从口袋中拿出零钱塞到庆余手中,嘱他买点吃的。节日前的县城,张灯挂彩,在热闹的十字路口已搭好了灯棚,每个商店店面己挂好了彩灯。各式各样的花灯,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有“嫦娥奔月”、“刘海戏金蟾”、“桃园三结义”、“武松打虎”,还有花果灯和动物灯,供人们观赏,一饱眼福,引来了人们阵阵的掌声与赞赏,一直热闹到正月十八落灯为止,这一段的日子里就称之为元宵灯节了。
灯节,其实正月初一就已开始了,这段时间民俗所盛行的则是龙灯和马灯,多少年来,久盛不衰。一支龙灯队几十个人,舞龙手个个龙腾虎跃,还有敲锣鼓和分贺帖的,贺帖是木板印成的狭长红纸贴上的,上书“恭贺新禧”、“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字样,当每家接到贺帖后,都要拿出一点喜钱。龙灯开始了,即绕着主家的庭柱转,或每到祠堂前或大操场上或到大户人家的大天井中,龙灯队都要作精彩的表演。最常见的是打“落地梅花、腾挪、翻滚、跳跃、坐卧、摇钻”,常常赢得了围观群众的喝彩,除大龙外,还有小人龙灯,其整条龙灯皆用稻草扎成,铜脸盆当锣鼓,它也像大人龙灯一样煞有介事,到村内来去盘舞。如演得引起主家的情趣来,则欣然送喜钱给他们,不比大龙少。还有跑马灯的玩艺,它是由四个化了妆的小孩子,也伴随着乐队,比盘龙灯还闹得猛烈,其中配有十面锣鼓,笃板,有狗叫锣、二胡、笛子等,还有一个“大头和尚”,随着马灯队员的歌唱声,常做一些令人发笑的动作,每逢如此场面,庆余往往跟着大人看热闹,流连忘返,他好半天才回家。
在元宵节,庆余母亲露兰可忙碌了,如穆桂英上阵女将一员,忙前忙后。元宵节有玩有吃,各家户户有吃汤果、汤圆的习俗,以象征着全家幸福团圆、和睦欢乐、吉祥如意的内涵。这一切的一切,都已把庆余融汇在欢乐温暖之中去。街头可热闹了,猜灯谜是经常活动的乐事,从历史上曾留下了无数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呢!庆余听老师说,在北宋时,有个名叫宽似道的人,他镇守淮阴(今扬州),有一年元宵节张灯挂彩,门客中有人摘了唐诗之诗句作为门灯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此联为我国最早的灯联,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张贴,或是镶挂的壁灯联、门灯联,不仅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内容。
庆新可是个猜灯谜的高手了,而庆余却一窍不通,他对猜谜根本是门外汉,每逢猜灯谜他就是缠着阿哥猜,当庆新点拨他猜着才恍然大悟。庆新说,灯谜是运用艺术的手法和汉字的组合规律形成的,着眼于字义、词义的变化,常用一词句、一首诗来制成谜面的,既能起到娱乐目的,又能使人增加了知识。当时人们又将灯谜称为谜虎,把猜谜者叫射虎,灯谜一般分为物谜和字谜两大类,就体式言,分有扣字、离合、会意、象形、谐意别解、假借等;格式则分卷帘、秋千、系铃、解铃、求凤、齐飞、脱帽、加冠、纳履、遥对、折腰等20余种……庆新讲得头头是道,庆余听得好像“雾里看花”,一窍不通如冬天摇蒲扇不知春秋。他只有连忙称赞哥哥是猜谜第一高手,这时兄弟俩相视而笑了。
二月二日亦是一个节日,古来家家户户中午有吃芥菜饭的习俗,到了这一天每个家庭主妇都忙把芥菜青叶切细,先煮好米饭,搓入鲜猪肉煮熟,待饭煮好,同时将切细的芥莱叶放在油中炒熟,然后将煮好的饭拌入切细的芥莱在一起炒透,又油又香,味道鲜美,极为可口。父母对庆余说:要多吃芥莱饭,有益身体,不生疥疮又不生癣了。紧接着三月又是清明节了,据说清明有个含义,即春分后15日即每年阳历4月5日前后为清明,这时气候温暖,雨水充沛,民间多于此日开始春耕春种、植树插柳农事活动。按照古例,清明前两天叫寒食节,在这一天不起烟火,只吃事先做好的熟食和冷食,寒食同清明往往共为一个节日,在清明这一天,民间有插柳、植树、扫墓、踏青的习俗。
从唐朝开始,清明已成为民间传统的节日,如宋代诗人吴惟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即是对当时清明踏青盛况的描绘,庆新经常对庆余说,以前温州一带,清明节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插上柳枝条儿,表示家门“清吉”。儿童们三五成群地头戴柳枝圈而外出游嬉,或备上清明饼及干粮踏青去(春游),杜甫有诗云:“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白居易在游庐山花径时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红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移向此中来”;庆新与庆余兄弟俩最喜欢出外游了,每次外出游嬉直至天色将晚,也并未想要返回,大自然的景色,已令这兄弟俩陶醉。
是啊,人们喜欢春游,不是没有缘故的,难怪庆新庆余每年都要游一次,他说阳春三月,空气中的“长寿素负氧离子”较多,据测定,大城市的房间,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只有40个50个负氧离子,而郊野中却有700个10000个负氧离子,海滨和山谷则高达2万个以上,对促进人体健康大有稗益的,因为负离子能改善心、肺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对提高骨骼的造血能力大有好处,故称空气维生素。
有一首《踏青词》庆余记忆犹新,“踏青侣伴过南塘,二月春风夹路香;蜂蝶紧随衣袖舞,梧埏十里菜花香”。不禁使庆余联想飞扬,不是吗,在封建社会里,那些千金小姐在平日养在深闺中,是不能轻易走出绣楼,抛头露面的,只有清明时节才可以破例出行的道理来。这些平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少女们在这时节都兴高采烈地跨出了绣楼,走向了郊野,当时她们袅袅婷婷的身影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足见古代人所以憧憬自然,意味着生命与自然是多么的息息相关呵!
端午节到了,又引起了庆余活跃一阵子,端午节是别具风味的节日。它带着历史文化的积淀,且又有吃有玩,何乐而不为呢!凝青也不止一次的告诉过关于端午节是个龙的节日,它起源于四千年前我国吴越部族(江、浙一带古代的氏族部落)的图腾祭祖活动,远古的人,在自然势力威胁之下,常疑心某种生物或无生物有着不可思议的超自然力量,因此他们就认定那东西为他的氏族的祖先作为保护神,“龙”是吴越祖先的保护神,后来演变成为华夏族团结的保护神,它是崇高神圣的标志,它带有神秘且令人敬畏,是人人祟拜的神物,因而十分虔诚地把祭日订在五月五日,叫做“图腾”崇拜,并要在每年五月初五,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龙”的祭祖活动。这一天赛龙舟、吃棕子、或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里或包在树叶中,一面往水里拥,以献给图腾神吃。
端午节是由对龙的图腾崇拜演变过来的,到春秋以后,又增加了新的内容:一是南方传说是为了纪念投水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二是北方传说是因“龙忌”日,寒食是为纪念介子推的。
南方人将屈原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而死的缅怀,故将棕子投水以祭之;北方人根据太原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神灵不乐举火而寒食,后将寒食移至清明前的一天为寒食节。
端午节,人们习惯吃重五水,祖辈传说,在端午节大家皆要清晨到野外“拉露水”洗眼,能祛病明目。后将端午节追思屈原作为龙的传人,便成为华夏民族精神的凝聚者,故端午节也就有了爱国的内容特别是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最珍视的精神品质气节。而今只要是炎黄子孙,都是为着纪念屈原而过端午节的,以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因而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髓,即成为中国人民生存中的大节了。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屈原精神,正是端午节文化精华了。所以,每逢端午节,习俗气氛十分浓厚,活动内容也十分丰富。
庆余在小时就是从大人手中拿过来的菖蒲做成剑状,用红纸条粘贴在门上,可以避邪。观看龙舟竞渡实是端午节一大特色,其历史渊源已久,起于越王勾践,直至明清之后才演变成为纪念屈原的活动。划龙舟一般是五月初一开始至初十结束,端午节是赛龙舟的高潮,届时龙舟所到的河道,锣鼓喧天,彩旗飞扬,划者群情激昂,观者人声鼎沸,呈现出特有的节门氛围,俗称“划龙船”;包棕子是民间端午必不可少的食物,家家户户皆备以棕箬,棕榈叶或咸草等。浸过的糯米,用棕箬自包棕子,其馅心有猪肉、火腿、豆沙等,没有馅心的叫“米棕”,也有用早稻的杆烧成灰,用沸水淋之取其汤汁煮棕,俗称“灰汤棕”,别有风味,“灰汤”带碱性,食之可助消化,并使棕子久放不易变质。煮蛋,抹雄黄酒,是端午节又一个特色,庆余年年遇到的,早晨煮鲜蛋或咸蛋与棕子作早餐的。事先将棕子与鸡蛋搁在“草头汤”内(就是合上中草药共煮),内有金银花、对叶肾、花麦肾、白毛藤等十多味中草药混合而成。煮蛋给小孩吃健康活泼,留草头汤用作沐浴可利肌肤,喝汤又是清凉解毒的饮料、能驱暑避热。正午了用雄黄酒喷洒室内板壁及角落,一股酒气满房香,母亲露兰早早将剩余下来的雄黄酒抹上了庆余的头心、手心、足心,还有耳部、额头等部位上,一片红黄色的成了花脸。据说雄黄酒有杀菌预防疾病及保健康的作用,家家户户都如此。随着时代进步,科学发展,人们现已认识到雄黄内含着砷类其毒性很大不可食,有害健康,但它对于杀菌、祛毒的功效还是卓著的。也有将雄黄酒与生石灰喷洒房间内的阴暗角落或潮湿之处,以防“五毒”滋生。
薄饼、香袋与午时茶,民间认为端午节是个大节日,故要在中午这一餐要比平时丰盛得多,全家欢聚一堂,第一道必定是“薄饼”,包薄饼卷的馅心一般以绿豆芽,韭菜为主,以不同人的口味配以肉丝、蛋丝、香菇丝等;妇女则利用多色小布片做成鱼、虎、狮子、猪、花卉样如玉兰、桔子、批把形状的饰物,也有用散线(一种染成多种颜色的稍粗丝线)制成网袋挂在小儿童胸前,或悬在床帐上,还有家家制作午时茶(陈皮、柴胡、藿香、连翘)合剂,待夏天饮用,有去湿、解暑、健胃之功效,是一剂良好的夏令药。
(7)童趣荡漾,乐在其中
家中的柴仓几乎是庆余的娱乐场所,尤其是在冬天,户外大雪纷飞,他与几个邻居的小朋友,挤在灶下的柴仓里,在炉火的映照下,红彤彤的脸蛋开始兴奋起来,相互讲些故事,猜些谜语,做些游戏,温情融洽,尽将寒冷化作一片欢乐。
但是那时做大人的可能对柴仓并无多大好感,如邻居的阿朝叔,个子矮身体瘦,讲话声细,与他老婆的体态和风格形成了鲜明对照,他的老婆似乎对全世界所有事物都不满,整天粗声恶语,牢骚满腹,究其根源便是她的婚姻现状。因此邻居们心中都很清楚:阿朝的柴仑就是阿朝夜晚压制情欲的地方,柴仓就是他的眠床。
庆余家庭己经是十口的大家庭了,偌大的厨房间,炉灶颇大呈丁字型,炉灶之大占了厨房的三分之一。因而柴仓也跟着霸去了很大的位置,通常柴仓三件宝:柴刀、火钳、吹火棍。当时按照庆余祖母的说法柴仓越大越好,越大则能显出家庭的兴旺与富裕,所谓“大人家”了。“大人家”必有大柴仓,逢年过节整个厨房人来人往,热气腾腾,是一个幸福家庭的象征,可以炫耀一方了。
毕竟利益最大的仍是庆余一批孩子们,这些小精灵在柴仓里挤来挤去,挤出好多快乐来,当然快乐过度也会招来忙碌的大人们的斥喝与责备。庆余就是经常在柴仓里翻筋斗,被凝青斥责过多次,他经常赶到灶下帮助母亲露兰生火,一次他竟玩起火来,不知怎样火星溅到柴仓中燃起大火,险些被露兰早发现马上用水扑灭。生火拣柴活恰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庆余喜欢生火,由于生火容易变成了玩火。儿童玩火是禁止,而生火则是家务劳动,亦可将危险化为乐趣。庆余小时就是跟着母亲露兰转,母亲做饭烧菜,庆余坐在柴仓边缘那一块被屁股磨得光滑的榆木板上,先拣出儿根的“柴爿”塞入灶肚,用刨花(木废)点燃后便抓紧添些干柴条儿,盯着那火苗渐渐地红了,这时耳边就会传来母亲露兰的赞扬声,立灶台掌厨的当然是母亲露兰的事了,她掌勺子是把好手,炉膛中的火苗子是跟着指挥节奏加强或减弱,庆余更是乐此不疲。有时庆余还捧着一本书,借着熊熊的炉火读开了,算是他小学二年的“学风”了。但是他读书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说不定在临考时还在看小人书,往往此类闲书,若被凝青发现,他发起火来灶膛兴许即是这本闲书的“刑场”了。尽管如此,庆余对儿时柴仓总保留着好多美丽的回忆。
春暖花开,又到了放风筝的时节,二年级的庆余,风筝都是自己母亲扎的,其母亲在一个星期天制作起来的土风筝,别看风筝简单,首先是扎,再糊、绘、放四道工序制作完善才飞上了天。庆余就入了风筝阵,他看朵朵白云的下面,飘渺着各式各样的风筝,忽大忽小,忽近忽远,俱牵着孩子们深藏的一颗“童心”。不论大朋友,还是小朋友,放风筝是年年如此的。一到三月阳春,莺飞草长之时,正是放风筝的大好天气,无疑放风筝是个大乐事,各家孩子们在阳光和春风中,手拉线绳,将鹞送入晴空,随着线绳的拉长,扶摇直上,宛如轻盈的彩蝶、活泼的飞鸟,时而呼啸着驰骋蓝天,发山“筝”般的妙音令人心旷神怡。
在放风筝的季节里,有一年,梅雨连绵,连着数天大雨,农村地势低矮,屋前屋后,尽是一片汪洋,分不清,哪是田野、哪是河流?这时农民们都活跃了,很多人去捕鱼,庆余只是跟着父亲去,凝青及庆新用手网便抓了许多活蹦活跳的鱼虾,合家高兴一场。
又一个星期天下午,庆新带着庆余上山牧牛,他与往日一样,将牛放在山坡上,一任黄牛选百草,庆余一边静听庆新讲故事,不知不觉己是夕阳西下了,这时偶然发现了一山坎壁上,有一个土洞,庆余十分好奇,“阿哥,这是什么洞?”庆新遂拿来一竹条往里一捅,果然惊飞而出一只彩色鸟“清趣”,真美,庆余也急着用双手探进去,一只二只共抓出了六只小“清趣”,回家后将它们眷养起来,大概养了一个多月,小鸟更好看了,张着可爱的小翅膀。听别人说:鸟类是最讲自由的,长期关着它是养不活的,放了它为好。庆新主张放掉它们,让它们白由翱翔于大自然中,庆余则依依舍不得。庆新说:飞鸟总是林中物,不是人家所养的,如果养孬了,岂止生命,更失去自然景观呢,山中无鸟便失色,任它去吧。他便走到了鸟笼边拉开了笼门,鸟一下拍拍翅膀飞出去了,看它那股高兴劲……庆余这时在想,小鸟尚知自由好,何况人乎?他看到翠绿色的小鸟,在天空飞翔,频频回首,好像在说,感谢主人,给我自由。庆余看着它们飞向了蓝天,消失在白云深处,寻找着它们自己的归宿,这时庆余心中真正流露出无限的欢欣与痛快!
农民最辛苦要算酷热的伏天了,旱情严重,禾苗枯焦,土地龟裂。种田大户嘛,种了数十亩田实属不易,不得不雇工经营,尽管日夜奋战,还是遭旱情所迫,那时人们抗旱能力极差,只是使用木结构的水车算是“机械化”了,这个原始工具,几乎每户农民都有的水车。它有两大部件一是踏车架,供人上去踏着木檑转的,二是水车水箱,其中用很多串连话络带水板,构成了长长的履带,连着踏车架上木轮盘上,当调整好咬合适度就成了,然后三人上架踏檑,轱辘转动,则不断将水带上,引水入田,二天只供应二亩田,旱情严重,半亩田需要一天功夫,夜以继日,每天日夜连轴转,经常通宵轮流不断车水。在河水水位不断下降情况下,一台水车够不上,必须连续架二台,甚至三台。众人一起干才将水引入田,人手不够,全家出动。10岁的庆余也是其中的劳力,但他出勤不出力,他踏上车水架,人也够不上架子高,实在出不上力,勉强跟着凝青车了半天,算是特大贡献了,一天踏下去,双脚心都肿了,真是受不了!
但是上水车也是庆余的乐趣,他不仅不用力气,相反造成大人的负担,因而大人宁可二人踏也不喜欢庆余上来碍事,庆余就这样凭兴趣爬上爬下,大人看他小孩也在所不计了。这时庆余顾自玩着,看见蜻蜓或蝴蝶就一个劲地追逐去,偶而看见了蟋蟀就引起了他的兴趣,非扒开洞穴逮住它不可。
庆新放暑假了,他是个勤力人,一般都帮着父亲凝青干些农活,他经常参加的劳动是车水,凝青也是个乐观之人,这夏日的傍晚更加恬静了,只有河滩的蛙声还在呼唤着,夜深人静,在皎洁的月光下,万籁俱寂,只听见车水的吱嘎吱嘎地响个不停,为了调剂精神,他唱开了山歌:“月儿弯弯挂天边,扁担弯弯挑粮棉,犁头弯弯好耕种,琴弦弯弯弹丰年”、“锄头柄,蛮能长,放落还有半年粮”、“樱桃好吃树难栽,白米饭好吃田难种,鲤鱼好吃落深潭”、“牛角弯弯牛头上,山水弯弯是坑边,松树弯弯山顶尖,稂箕弯弯山中央”、“叮叮朗,嘎嘎朗,拜佛都是老人家,种田全靠后生势,唱歌全靠小儿郎”……
夜深了,月光也显得疲倦了陷入云层中,一会儿,月亮现出笑脸,她又给大地涂上一层轻纱样的光明,如此淡雅,如此柔和而又深邃的色调呵,除到处听到车水的潺潺水流声外,加上凝青的唱腔,唤醒了宁静的夜境,似幽深中透出清音,这夜色多美呀!给整个田野上车水的人们精神为之一振,伤佛有一种巨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给整个大地增添了无限的生命活力,真正体现出“农家之乐”。
最使庆余不忘的,就是与人家捕蟋蟀及斗蟋蟀了,每天早晨,天刚一放亮,他与住在同一条巷子里几位小伙伴,当然会来约庆余一起到附近山边去捉蟋蟀,这几位小伙伴都是捕捉蟋蟀的能手,在他们中间,庆余通常只能充当“情报员”的角色,即发现哪里有“敌情”,即及时向“捕蟋蟀能手通风报信”。每每接到庆余的“情报”,“能手”便蹑手蹑脚地悄悄向蟋蟀的窝巢靠近,而使用一条硬草将它从洞中引出来,然后一个猛扑,一双灵巧的小手己将蟋蟀罩住,顿时蟋蟀成了他的囊中之物。庆余看着他们捕捉蟋蟀手到擒来,很钦佩又羡慕,有一次他也耐不住手痒,觊觎着想自已动手捉几只来,他抱定试试的好奇心,于是趁他们不注意来到一僻静处,他判定蟋蟀的准确方位后,即采取“独立行动”,他照样画胡芦,用一根细硬草,将蟋蟀从洞里赶出来,当蟋蟀一蹦,庆余即猛一扑,立即一只原本活蹦乱跳的蟋蟀,竟在庆余的掌下变成了一堆烂泥死了。庆余不甘心即起身找第二个目标,循声找去照法泡制,这回蟋蟀是逮住了,可被庆余扭断了一条后腿,按照那时规则,凡腿脚、触须、翅膀有缺损的蟋蟀,均属残废,是无资格上场打斗的。奈何,庆余只得把这只残废的蟋蟀放归山林了,他想自已捉蟋蟀不在行,还是乖乖当“情报员”得了,待分来几只玩玩就算了。
与庆余一起捉来的蟋蟀,一般归大家共享,各有一只木制的小笼,用来关养蟋蟀,笼盖是一面透明的玻璃,可以前后推动,笼里每只蟋蟀各占一个小方格,彼此井水不犯河水,方格笼房边设有一条狭长的通道,这叫“打笼”,是用来斗蟋蟀的地方,通常庆余把刚捉来的蟋蟀先放进“打笼”,通过打斗进行选拔。别看蟋蟀黑不溜秋的那么一丁点儿大,当它们在“打笼”里狭路相逢的时候,那张牙舞爪的样子着实让人谅叹!它们互相撕咬、左右扑腾,还拼命振动双翅“吱、吱、吱”地吓唬对方,几个回合之后,那只小的、胆怯的,便偃旗息鼓,卖个破绽转身逃出“打笼”,于是,胜利者振翅高歌,一副不可一世的模样。经过筛选,用这种打斗方法选出“老一”、“老二”,然后捧着蟋蟀笼到别处与别人蟋蟀挑战,按规定,参斗的蟋蟀中输掉的那一只要给赢的一方。所以,一只能征善战的蟋蟀就可赢回一笼蟋蟀,要是遇上劲敌输掉满笼蟋蟀的事也时有发生。好在田野山林有的是蟋蟀,只要忙乎一个早上,就又可以手捧蟋蟀笼,向人家耀武扬威了。
万斗村前面河边溪畔有数排柳、槐、杨树、翠竹,郁郁葱葱,风景一片秀丽。每到夏季,树上之蝉,整日高唱。在夏月午后及傍晚时,人们皆至河边溪畔树阴下休憩,庆余几乎每天在那边纳凉。一次学校组织班级十来个同学来这里野外听课,老师说:“蝉噪林愈静”为题,要求每人回去作一篇作文,一听到老师一面解题及如何入手写作,如何联想等。庆余对这个题引起了兴趣,心中感到新鲜,顷刻在他的心灵屏幕中构成联想,现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图景,仿佛身在闲适与静谧的幻境中了。这时凉风阵阵,炎热的夏暑似乎增添了几多清凉与舒身。老师说:蝉,俗称知了,别名叫“齐女”。报记载,从前齐国有一位王后,怨王而死,后变为蝉。日夜登庭树,唳鸣不休,齐王悔恨不已。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给蝉唱又带上了凄绝、深沉的色彩。古人对于蝉,有很多感受,唐宋诗词中就有不少咏吟蝉鸣的诗句,都是寄寓于作者内心的感情而有各种各样的表达。王昌龄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李端的“盘云双鹤下,隔水一蝉鸣”,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以各自的心情,把蝉鸣写入了诗词中。
古人以为蝉是靠饮露为生,把蝉视为高洁的昆虫,因而爱之,咏之。并用蝉来寄托自己的理想,暗喻自己坎坷的身世。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骆宾王因为上书议沦政事,触忤了皇后武则天,被诬以赃罪,身陷囹圄。他写了《在狱咏蝉》诗:“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借蝉喻已,慨叹“露重”,“风多”,才华末展,壮志未酬,纵使高洁,无人理解。李商隐的《蝉》诗也写:“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簿宦梗犹泛,故国已评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诗人满腹经纶,抱负高远,然而想不到陷入了牛李党争之中,不受重用,潦倒终身。他抓住蝉“居高食洁”这一特点,来抒写自己清高而境况困厄的惆怅心境,发杯才不遇的牢骚,流露出一些对当时封建统治不满的怨恨情绪。咏蝉诗中也有讥讽它的污浊的。唐陆龟蒙和罗隐的“蝉”诗:“只凭风作便,全仰柳为都。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开地工夫一为遗,与君声调偕君绥。风凄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给唐末社会的腐败,官场的污浊,进行了有力的讽剌。
庆余只是喜欢捉蝉,认为蝉唱响亮、其不畏高温而歌唱的气质。人们便会从蝉鸣声中,感知到树梢上的天空越来越蓝,明净得叫人心醉,适时,蝉声寥落,预示着秋天将要到了。蝉声,固然是夏天的主题乐章,载着日影,送来南风,是一阵阵毫无保留的夏天欢歌。不过,当您在静静地阅读书本时,听到一片蝉声,无疑是一阵噪音,听来令人心烦!然而,“蝉噪林愈静”应从另一个境界中来体验了。
对于农村的孩子而言,夏月捕蝉、游泳是两大快事。所以,庆余乐于捕蝉,看蝉的双翼像扇子一样颤动,倒有趣味。他对于捕蝉,倒有一套自已制作的工具,一是捕蝉罩,就是用铁丝做一个带柄的圆圈上缠上一只透明的丝袜袋子,固定在竹竿的一端。捕蝉的时候,根据蝉声,静静地观察到蝉的位置,再小心地将带袋的小竹竿轻轻靠近,一下罩住它,蝉出于本能反应,往上一窜,则正好窜入袋中,他将袋口朝下,慢慢收回竹竿,将急欲冲出的蝉,便成为掌中之物了。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在长竹竿顶端粘上一团松脂油,粘胶得很,庆余根据蝉的着落点,然后慢慢将釉上松脂油的竹竿伸向蝉处,稍一用力,就粘了它的双翅,使它动弹不得,乖乖就擒,饶有趣味,乐趣横生,不厌不倦。
庆余尽管光着头,赤膊身子,曝晒在猛烈的日光下,竟不觉得热,烈日把他的皮肤烧烤得刺痛,但捕蝉收获的喜悦足以冲淡了一切。这时一帮孩子手中都拿着捉来的蝉,看看谁的蝉声最响亮,鸣叫得时间多长为乐事,但如果碰到哑巴蝉一时未开叫,在孩子的心目中蝉声是多么热闹动听的音乐啊!这些小精灵则用手轻轻按摩它的肚腹,则"知了、知了"叫个不停,而看到的蝉,它们就在自己凄楚的"知了"声中耗尽了生命,蝉的外壳为蝉蜕,就是蝉在生长过程中不断脱壳长大。它脱的壳是一味清热滋阴解毒的中药呢,真是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