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生命弦音>第四章(1、2、3)

第四章(1、2、3)

作品名称:生命弦音      作者:放情凌霄      发布时间:2015-05-05 08:49:15      字数:5521

  
  (1)日本强盗,铁蹄践踏
  1939年8月开始,浙南地区遭到了日寇的飞机狂轰乱炸,浙南大地失去了安宁,浙南人民不断遭到空袭,浙南笼罩在一片恐怖之中。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存亡,人民陷入了无限的苦难之中,中华的神圣领土遭到日寇铁蹄的践踏与蹂躏,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奋起了抗日高潮,大刀向日本鬼子头上砍去!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奔向抗日的最前方。庆新初中毕业前后,正是日寇疯狂入侵神州大地,正是抗日烽火连天之时,早在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强盗首先侵略了我国的东北,由于蒋介石政府坚持对日寇不抵抗,对内加紧剿共,致使日本在四个月内,就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并在1935年占领了热河、察哈尔的北部。1935年占领河北的东部。日寇对浙南进行时断时续的空袭,单M县人民惨遭敌机炸死l16人,伤100多人,炸毁民房300多间,炸毁茶叶2700箱,炸毁渔船26只,炸毁轮船1艘。
  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反蒋的方针,发动和组织工农群众开展了广泛的抗日救亡斗争,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抗日民主救亡运动。这时,活跃在各地的青年站在这个运动的最前列,发挥了先锋和桥梁作用。
  在日寇铁蹄践踏下,工人失业,学校停课,大城市疏散人口。庆新也从温州离校,那时水陆交通都被破坏,单靠步行绕着山路辗转到家乡,沿途行李书籍丢光,只独自空手回到了家中,经一场浩劫后,半年不能复课,他在家中与庆余相依为命,终日在一起,庆新白天帮助父亲凝青下田干活,有时就同庆余一起上山放牛。
  那年正是杨梅红的季节,庆新就牵着庆余一块上山看守杨梅,山岚蒙蒙,似烟若雾,兄弟俩走入一片翠绿丛中,颗颗红满枝头的杨梅,闪红透亮,艳紫的梅果,“夜潮才落清晓忙,摘来颗颗含甘浆。登盘此是杨家果,消受山中五月凉。”这是入夏以来,浙南山区杨梅果实累累如火如霞季节的特点,好一幅明丽色彩的画卷啊!
  《竹枝词,咏杨梅》,“梅子结时多好风,梅子青时三月中。梅子黄时梅雨过,杨梅已熟满山红。”说起杨梅,古代称为“朱梅”,早在汉代己有栽培,人们喜爱杨梅,它的独特风味在于微酸,宋万岳有诗云:“筠笼带雨摘初残,粟粟生寒鹤顶般;众口俱称甜似蜜,方知奇处是微酸。”庆新教庆余有一个吃法:在食杨梅前,先把它置于淡盐水,或者在吃杨梅时蘸点盐,这时令人体味到“玉盘杨梅为君设,呈盐如花皎白雪。”则其味更深了。人们年年有杨梅浸酒的习惯,谓之杨梅酒。其酒通红艳甘馥,久藏不坏,浸下可贮一年之久不坏,饮之有开胃祛暑,消食止泻之功,《南方草木状》中说:梅香醇,非贵人重客不得饮也。陆游称之杨梅为“骊珠”诗日:“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颔得骊珠。”
  庆新说,五月杨梅红满林,美不胜收,明代余姚有个叫孙陛的人,在京城做官,每到杨梅应市,他远在万里之外,想吃家乡杨梅而不能如愿,便以诗抒怀:“旧里杨梅绚紫霞,烛湖佳品更堪夸,自从名系金榜后,每岁尝时不在家。”反映出他对家乡杨梅深深的思念。明人芦襄也有诗云,“北京地冷无南果,最恨杨梅未得尝;极目杭山涎欲下,移家聚坞不能忘。”更是充满了异乡客对江南故土的眷恋。这时庆新坐在杨梅树的枝干上,摘着颗颗鲜红的杨梅入篮,将最紫的抛下来给庆余尝个够,真甜。庆新也当然会想起,古人为什么那么热爱荔枝,何不品尝杨梅呢?他们只看到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苏东坡也对杨梅也有一番赞扬:“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
  庆新牵着庆余到一棵最大的老杨梅树下,看着树条如虬龙般拔地而起再向四周射出,长月形的叶子叠叠层层地覆盖在枝头,嗬,今年是“大年”,老杨梅结果更多,无数点灿烂的红色都在这青枝绿叶间闪动着,更有独立孤芳自赏的味道,有三五成群共挤在一起,有的红得发紫的,有的鲜红如血,有的则半红朱红羞答答地躲在叶后。庆新看着杨梅在其眼前,演绎着生命的灿烂,释放着生命的力量。这时,哥弟禁不住攀上了另一棵老杨梅树,庆新是爬树内行人,可庆余半天也爬不上去,只好靠着庆新牵手一臂之力了,二人上了树丫上坐好,伸手又是摘杨梅,一个个放进了篮中,真是丰收,这时十分安闲,庆新继续讲着杨梅的故事,他说:我国是诗的国度,也是杨梅故乡。明•吴宽“五月果初熟,枝头鹤顶丹”,我国杨梅己有二千年的历史,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吟咏杨梅名篇佳句。陆放翁的“绿荫翳翳连山市,丹实累累照隅城”;宋代郭祥的“红实缀青枝,温柔照前坞。”;明代徐阶称杨梅为“龙睛”;“折来鹤顶红犹湿,刺破龙睛血未干。”;明代李东阳称杨梅为“隋珠”,“名从传鼎遥分派,价比隋珠亦称情”;梁代江淹作《杨梅颂》:“宝跨荔枝,芳轶木兰”;“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枝焉得到长安”;宋人杨万里的咏杨梅诗:“玉肌半醉生红粟,墨晕微深染紫囊。”
  
(2)手足情深,哥是老师
  庆余感到自己的哥哥肚中货色多,真像百科全书一样,虽然听得似懂非懂,但得到知识很多很多。他是跟着庆新身边成长起来的,衣食是父母亲给的,文化是庆新给他的,他是学校外的老师。从听童话及故事中不知给了庆余几多的人生的知识与启迪。
  夏天的夜晚,凉风习习,早已赶跑了白天的暑气,当一颗皓月当空,月光如洗之际。一班邻居合在一起或卧在竹榻上,仰看流星与斗牛。这时庆新歌喉开腔了,引起了一班小孩子的兴趣,他朝向了孩子们,口中唱出:“顶顶啷,呱呱啷,初一十五有月光,月光当中有山榔树,山榔树顶开白花”、“月光光溜溜,囡儿嫁温州,温州能家好,吃来番薯枣,番薯枣打擂,碰着表妹,表妹哮咕,碰着姨夫……”、“牛牛尾巴整球,马马尾巴整扎,羊羊尾巴丁能长,鸡鸡趁更飞,鸭鸭上镬熟”、“月儿弯弯挂天边,扁担弯弯挑粮棉,犁头弯弯好耕种,琴丝弯弯弹丰年”、“山歌好唱口难开,樱桃好吃树难栽,白米饭好吃田难种,鲤鱼好吃落深潭”;“一根扁担射过东,隔壁老老教我摘‘郭公’,我问‘郭公’只那摘?一手摘去红彤彤。一根扁担射过西,隔壁老老教我杀田鸡,我问田鸡只那杀?切了头来剥了皮。一根扁担射过南,隔壁老老叫我推喃喃,我问喃喃只那推?白刀进来红刀出。一根扁担射过北,隔岸老老叫我推乌贼,我问乌贼只那推,勒了底来墨能黑”、“里山茶,里山茶,里山茶叶好泡茶,细茶叶,金漆茶盘花朗朗”;“底山高,外山高,红糕给你兑白糕,荔枝给你兑圆眼,糖金樱给你兑香桃”、“毛竹生笋透上天,蚂蚁生卵生成千,白鸽生卵生一对,老母鸡生卵叫皇天”、“要唱山歌好声音,要吃老酒盏盏斟,做官要做包文丞,做佛要做观世音”、“正月灯,二月鹞,三月麦杆做吹萧,四月地擂密密跳,五月龙船两头翘,六月六,狗洗浴,七月七,烘烧杂麦麦,八月八,月饼嵌芝麻,九月九,登糕上捣臼,十月十,拾稻穗,十一月,吃汤圆,十二月,糖糕印状元”,庆余与别儿都一齐跟着庆新唱起了山歌。
  这时庆新更打开了话盒子,他可以在每次乘凉时,讲故事给在场的人听,他说了虾勾弹的故事:自古以来,海边一带打渔人中流传着一首顺口溜,“龙头凿尾过浙江,百万渔民见到慌,你若讲它貌生丑,它当年还见过嘉靖王。”他说:“一年冬天,明嘉靖皇帝吃尽山珍海味,一日,他同张阁老下棋,想起浙江海味来,叫张阁老去代办。圣旨传到杭州府,府台发出布告,限海边打渔人三日内出海捕捉最好吃的海鲜进贡皇上,打渔人听到这个消息,撑歪墙的木柱子死顶,就讲了现在时间己到冬至,哪有什么最好吃的东西呢?皇帝老子要,没办法,大家在老渔人的带领下,顶着刺骨的寒风出海去,果真什么海味也没有,只打捞上来一些虾勾弹,那如何办呢?就把虾勾弹送到府里去,府台一看,这个物事这样难看,就问:这就是最好吃的吗?打渔人讲,我们出海捉来的净是这么东西,看是难看,可它的肉是最好吃的,您只管把它给皇帝吃好了。”
  府台官也没办法,只好将虾勾弹装在麻袋里差人连夜送到京里。送给张阁老交了差,第二日五更皇帝登上金殿,群臣朝见后,张阁老献上虾勾弹,嘉靖帝一看,心想这物还确实没吃过,马上吩咐御厨煮熟。嘉靖皇帝问张阁老怎样吃?未等张阁老回答,嘉靖帝已拿起最大的一只虾勾弹咬起来,那晓得一合拢嘴,这虾勾弹就势溜到他喉咙里。嘉靖帝不会讲话了,眼睛只看张阁老,用手指指自个喉咙。原来嘉靖帝吃吓勾弹时节,把头放进嘴里,尾巴朝外,这样就无法把虾勾弹取出来,虾勾弹有一身甲壳,如刀刺一样的痛,张阁老也吓慌了,根睁睁看皇帝面色铁青,眼睛翻白,像剥了皮的蛤摸还在挣扎,只好用手捏牢嘉靖喉咙,慢慢让虾勾弹溜到肚里去,总算还好,嘉靖皇帝从那以后就病了,不久就死了,打渔人个个拍手叫好,皇帝吸烟烧了枕心,怨不得别人。
  
  (3)庆新好学,故事多多
  又是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大杂院早就闹开了,大家都出来乘凉了,一片闹盈盈,特别是孩子们,都抢先活跃在这夏天的夜色里,有的拿着扇子拍打追逐萤火虫的、有的嬉戏老鹰抓小鸡的、有的玩捉迷藏游戏的,庆余也与这些小精灵也玩开了,有的孩子向庆余提出,叫你阿哥讲故事好了,像水里的蚂蝗粘上难脱身似的,庆余也有同感,连忙去要求庆新哥来一段吧,这时,很多大人也是喜欢听庆新的故事,庆新他就不客气了,九月的菊花逢细雨,点点入心头,开始有了下文。他说:今天讲一节给大家听,这时,整个大杂院顿时静下来,仿佛连大家呼吸的声音也能听到似的,汉刘秀的传说就讲下去了。话说刘秀被王莽打败,单枪匹马逃了出来,他慌里慌张骑马只管拣荒僻的道路逃,逃呀逃,逃到了平阳麻步渔塘这个地方,被一条大江挡住了去路,刘秀冲到江岸,骏马长嘶在江边团团转了几圈,只见江面江边空荡荡,连根木头也没有,只有江中浪涛滚滚,根本过不去,马急,刘秀更急,如何是好呢?追兵就在后面,喊声越来越近,刘秀急急跳落马,跪在江边对着苍天讲:“苍天啊,苍天,我刘秀今天难道就会死在这里吗?”念好后,他想想没路走,就脱下战袍向江中一掷,遂拨出剑来想自杀。你讲奇怪不奇怪,刘秀战袍浮在江中,随即引来了好多好多的大鱼来抢,一下功夫筑成了一条鱼堤直通对岸,刘秀看看江中高起一条长堤直通对岸,他也觉得很奇怪,就放下手里的宝剑,跳上马,鞭一抽,马即刻踏上鱼堤过了江,等刘秀的后马蹄才上岸,追兵就到了,只见那鱼堤哗的一声散开去,无影无踪了,追兵见了奇怪,带兵的大将即传令:“砍树架桥”。这时节刘秀早就逃出很远了,后来,这地方名就叫渔塘。
  刘秀逃出渔塘后,向西面山区逃奔,王莽军在渔塘架桥过江后,仍旧追赶,刘秀在马上逃了几日夜,人也软马也无力,路也走勿动了,慢慢地又被追兵盯上了。这一日,刘秀逃过南湖上了闹村的岭头,追兵更近了,只有几丈路了,突然间,从后面射来一支箭,刘秀听得十分清楚,连忙将头一低伏在马鞍上,那支箭擦着马头的鬃毛射过,钻到前面一块岩壁的缝里,刘秀吓得半死。这时节追兵已到半山腰,刘秀连躲的地方也没有,如何是好呢?刘秀在马背上又念了,“汉家若未灭,请苍天救我一救!”
  奇事又来了,刘秀的话音才刚落,闹村南岭脚就突然浓雾滚滚,淹没了山村、树林、田野、河流,他站在岭头向下一看,如同大海一色。刘秀一想有办法了,就用出了知了脱壳之计,把一双鞋甩在岭头,赤脚骑马冲下岭,只一歇儿就在浓雾中没踪迹了。追兵追上山,个个都呆了,忙向带兵的大将报告:“前边是汪洋大海。”大将在马背上一看,当真是海浪滚滚,看不到边。回头看看兵士搜索到刘秀的鞋,大家讲:“嘿嘿,刘秀跳海了,大将就命令兵士后撤退出。”
  刘秀从雾海里逃了性命,后来登基做了皇帝,就封这村名为雾村,不知从哪年哪月起,大家又称它为“闹村”,闹村的雾同别处勿一样,又大又浓,叫做“半山雾,岭头的那个箭孔现在还存,凡南湖与闹村过岭的人就能见到它,自然会想起两千年前的汉刘秀来。”
  刘秀从雾海当中逃出,怕王莽追兵看出毛病,怕重新追来,他就躲到近旁山林一个破寺院里。这个寺院名叫百僧堂,其实没有几个和尚,门庭破落,全是霉气,刘秀即从后门往里钻,门槛四周全是蜘蛛网。刘秀只顾逃命,也没有看清,可奇怪的是刘秀钻到里面后,蜘蛛网又密密的结了起来。
  再说王莽军大将下山后,一路想着,总觉奇怪,山里哪会有海?再派兵丁上山看,这一看可就看出问题来了。这时节雾己完全退了,闹村这边的山、田、河、房屋都看得灵清。领兵大将又令队伍追赶,一直追到百僧堂。兵丁正想从后门走进搜查,统兵大将用手一拦说:“慢,您们看看,刘秀会不会躲避这里?”部下看见门槛还结着厚厚的蜘蛛网讲:“将军,里面结着很厚蜘蛛网,不曾有躲过的痕迹。”大将就带部下向另一个方向追了。
  刘秀进到百僧堂,受到一班和尚接待,刘秀只讲自己是个过路人,借住几夜。和尚头起先也没疑心,几次碰面后,总觉得刘秀的讲话,行动不同普通人,一副帝王相。再加上这几日外面又传来王莽军追杀刘秀的消息,夜里近旁山里还时常听到马叫。当家和尚想想,这人一定就是刘秀。当面问不好,于是当家和尚就派人到山里搜查,结果发现一匹马同盔甲刀剑等。
  这一日,当家和尚叫人摆上鱼肉款待刘秀,刘秀勿晓得什么事。几个和尚陪着刘秀,只管劝酒,自个都勿喝,等到刘秀吃到有儿分醉时,当家和尚向门外叫一声,一个和尚牵着一匹枣红马走进,马背上还有盔甲、宝剑。刘秀见事情已败露,慌忙跪下讲,“还请各位师父关照”。
  “快起来,快起来!”当家挽起刘秀一同坐在观音大士前面讲:“刘公子,王莽不得人心,你上顺天意,下得民心,我看天象,汉家当立。”一番话讲得刘秀心头热乎乎……刘秀在百僧堂住了一段时间,外面传来有绿林军兵攻落长安,杀死王莽的消息。这时,刘秀决心要走,百僧堂带一班人直送刘秀到十里以外,才依依道别。后来刘秀做了皇帝,立即降旨把百僧堂改称为“报国禅寺”,还亲手写下了“报国禅寺”四个金字。听了刘秀的故事后,大家感到十分惊奇,似乎也从中悟出一个道理来呢?正义者永远是胜利者。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