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生命弦音>第三章(1、2、3)

第三章(1、2、3)

作品名称:生命弦音      作者:放情凌霄      发布时间:2015-05-02 08:08:29      字数:8180

  
  
  (1)壮大发展,搬进新家
  就是搬家至万斗的第二年,庆新八岁了,正是上学读书芳龄,他也该上学了。所以露兰早在准备着,她视庆新为“掌上明珠”。庆新是她唯一的依托者,她呕心呖血为使自己的儿子快长大成人作出努力,她是最关心自已儿子读书大事的,她同凝青心想到一块去了,凝青说:“我们祖辈都在田里爬着,没有一个像样的读书人,真没有出息,一定要把庆新读出个名堂来才好。”
  凝青算是远近闻名的种田大户,他早出晚归,数十亩土地,加上山林,相当繁忙,请来二个长工,还经常雇短工来帮忙,有时与当地人工对工,就是你帮我几工,再我帮他几工,放牛必须雇了二个牧童了。由于椿寿公年事己高,只能搞些另活,如送饭、送茶、送点心到田头,有时还陪着牧童一起去放牛,庆新总喜欢跟着他爷爷去了,他很喜欢放牛,以为放牛是很好玩的事,他跟了去就同牧童玩开了,如同兄弟朋友一样开心。椿寿公则对牧童视若自己的孙子一样,有什么好吃的总要给这些娃子同吃,很快乐。这时牧童给牛喂得饱饱的,牛肥头肥脑的,椿寿公与凝青乐开了,至年底给这些娃子给工钱外还给他一人一包押岁包,椿寿公他另拿些零碎钱再奖励这些放牛娃子,使这些娃子乐得笑嘻嘻,乐得这些娃子都不愿回去说:这里比家里好得多,尽至数年都不愿回去过年,都在李家过新年。过了正月初一,初二回家住了一天,初三他们早早来到了李家,椿寿公叫他们在家里多嬉几天再来,放牛的事阿公与庆新先放几天就是。他们都异口同声:阿公,叫您老人家放牛对不起的,反正我们在家里白嬉还难过呢,宁可到您家比我们家还快乐得多。听得椿寿公捋着胡须笑呵呵说:“好孩子真好,真乖。”平时牧童的父母也经常来李家作客,口口声声说:阿公好,青叔好,真是荷花结子心连心呵。
  新年过后,春的嫩绿又回到了大地,新绿总会给人带来了无限的生机。看迎春花盛开,新春新学年又要开始了,凝青为庆新去城里买来了小书包及一年级课本,还为小庆新买了一双小皮鞋,叫来庆新说:
  “新儿,阿爸、阿妈己商量好了,你己经八岁了该读书了,好好读书啊,将来有出息,你一定要读好书啊。”
  “阿爸,我晓得。”
  庆新头跳尾跳、蹦蹦跳跳,十分喜欢与愿意读书。开学的一天,庆新打扮了一番,穿上新衣服,着上了新皮鞋,背上新书包,很像个读书胚。凝青提着一个红色纸绷包,领着小庆新,一路朝着万斗小学走去,万斗小学设在一个大祠堂里,里面十分宽敞,还有一片露天操场,给孩子们运动场地很大,四周围墙圈起来,很像一个大“学府”。
  这个学校办学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教学质量、师资素质都是一流的,有几个老师还是大学毕业的。所以学生数量一年比一年递增,由当时100增至现在1000人,很多是外地学生。开学的一天,学校可热闹了,一片欢腾,红绿彩旗飘扬在操场的上空,犹似欢庆重大的节日一样,周边许多村的儿童都在这学校读书,很多是其父母陪着来的启蒙小孩子,各班级的学生,将学校20个教室坐得满满的,这个学校从一年至六年级,规模够大的了,都是同时开课二个班,20个教师真够忙的。庆新一走进校门,早有先生在校门口迎候了,“孩子,欢迎你来,好好读书啊。”庆新向老师深深地行了一个鞠躬礼,进入课堂,这课堂全是新入学启蒙的孩子,他们一排排地坐满了教室,小朋友大家都笑嘻嘻地歪着小脑袋,一齐拍着小手迎接着新同学到来,时间到了,师生都来到了,老师打开了各个学生送来的纸绷包,统统倒出了一大堆吃的东西,有饼干、红枣、柿饼、香糕、状元糕、糖果、蛋糕……尽是吃的。老师一一分给了孩子们,一人面前一小堆,真有“排排坐,吃果果”的味道,每个孩子笑脸盈盈,一边吃着笑着,然后个个静静地听着老师说着话:
  “小朋友们,各位同学,今天大家来学校读书,大家都是学生了,你们都是同学了,今后你们在家听爸爸妈妈的话,在学校中要听老师的话,您们同学之间要像兄弟姐妹一样亲密团结,不要吵架,更不能相打好吗?”
  老师正面扫视了一下又说:
  “大家做到做不到呀?”
  “做到!”
  上午的开学典礼结束了,大家像灶锅上蒸笼热气腾腾,师生情绪可高呢,庆新高高兴兴一路蹦蹦跳跳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他的爷爷及母亲早在门口等了,将庆新接了进去。从此,庆新天天上学,他也自觉读书的重要,小小的心灵深处暗下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所以他每天早晨雄鸡打鸣了,他即随母亲一同起床,母亲在烧饭,灶火熊熊也照红了他的小脸蛋,他坐在柴仓凳子上,一边借着不亮的灯光、一边借着灶膛的火光,他翻开了书本,琅琅读书声就在满房子中萦绕着传得很远很远……书声开启了庆新求知的大门,从此他用功劲头更大了,做到一日功课一日完。他将书本背得滚瓜烂熟。他不仅背熟书,而且还理解书中之意,得到理解记忆,能在作业上运用出来,往往受到了校长及授课指导老师的好评,每逢考试总是前十名,特别进入二年级时,雄居全班第一,历年来每次期终成绩均获得“优秀”,十里高山观景站得高,看得远,他更用功了。
  1932年11月,庆新9岁了。母亲露兰生下了庆新的弟弟,庆新为自己有了小弟弟格外高兴,蹦蹦跳跳,他每次放学回来,总要看看自己的小弟弟,抱一抱、亲一亲,逗得弟弟似笑非笑,一双乌溜溜的小眼睛盯住了庆新不移开,小弟弟长得又白又胖,待满月了,全家人为其取名字,经过了全家的讨论,庆新也参与了意见,他说,“就叫庆弟吧,庆祝阿弟诞生好不好?”大家听后笑开了,“这小孩子还真有点心计呢?”最后全家认定就叫庆余吧,他是寒冬十一月生的,也正是飞雪满天的夜晚,他的出世,瑞气满室,喜庆吉祥,今年正是壬申年,家中农业大丰收,间前屋后满是黄金谷,好儿间囤着稻谷,五谷丰登、丰衣足食、绰绰有余了,名字叫庆余是最合适的。最后由凝青拍板就这么定了。庆余这个名字真好,喜逢良辰吉日,取得了这个吉祥的名字“庆余”,以展示了年年丰收庆有余的意思。这个名字取得虽有俗味,不含艺术,但内涵丰富含意深刻,一直跟随着他人生沿用到今天。庆余长相是十分俊秀、帅气的。引来了邻里亲友一致前来祝贺,皆夸这小孩前途无量,是个有出息的读书料啊!大人们总是在期盼着孩子的今天、明天和将来的,旗杆顶上装喇叭响(想)得高的。
  
  (2)春笋脱颖,“天使”活现
  农家盼的是有余,人人想的是幸福,家庭要的是美满富裕,这是人之常情,物之常理。凝青为其小儿子取名不也正是为了这个基本点吗?是的,他为庆余这个名字,感到十分满足与自豪呢!他认为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无钱是万万不可的,但钱应该从艰辛的劳动中得来才是正大光明,像石灰吟“留得清白在人间”才好。
  庆余像个“小天使”一般,日长夜大,他长相可爱、漂亮,人见人爱,人见到他总想抱抱他、亲他、逗他,将他的小脸蛋亲得绯红,更受人喜爱的是他那双大大的眼睛,眨着聪颖睿智的光芒,带给全家人的喜悦与快乐。凝青每当从田头归来,放下锄头,首先一件事是要看看自己的小儿子庆余,他双眼凝望着庆余的漂亮脸蛋,这时露兰也乐呵呵,乐得笑弯了腰,她笑脸写满了喜悦,真像绽开的三月桃花,椿寿老俩口也乐得满怀高兴。合家开怀的笑、甜美的笑、激动心灵的笑、真是人的精神升华的笑呵!
  庆余长得十分活泼、可爱,从他结实的身体,显出十分童趣与稚气,少时他十分爱动,那时庆新放学归来,总先漫步在河畔绿叶萋萋的柳荫下做作业或复习功课的,待功课完成后,他即牵着庆余沿着河边散步,已经4岁的庆余,随着庆新走了一段路,看着青山绿水,空气清新,夕阳透过晚霞,红光照到了兄弟俩的脸上,似乎吉诉他兄弟俩该吃晚饭的时间到了。
  “哥,我也要与您一样读书好吗?”
  “您才4岁,再过四年也读书了,记住。”
  “哥,我读书时,你到哪里读呢?。”
  “到您读书时,阿哥我可要到温州读书了。”
  “温州在哪里吗?”
  “温州是很闹热的地方,比这“城底”大多了,同上海一样。”
  “哥,我要到上海读书去。”
  “还早呢,您如果到上海读书,已经是大学生了。”
  “哥,那到温州读书是什么学堂呢?”
  “初中、高中都有……”
  这些话深刻地在庆余的脑海里萦徊着,这时在庆余小小的心灵中,开始憧憬着自己终有一天也同自己的哥哥一样,一直读到初中、高中、大学……平时他见到庆新哥总是捧着书,甚至星期天也带上一本书跟着椿寿爷爷去放牛,庆余什么事都要学哥的,也十分模仿他哥,也拿起一本看图识字书,坐在自己的大门口津津有味地,他口中自说自论,好像与书讲什么话似的,引起了大人们发笑了他也不觉得。庆新经常讲些故事童话之类,庆余最爱听,都引了他极大的兴趣,百听不厌、他听得入迷了,不吃饭也行,总缠着庆新将故事讲完,才高高兴兴去吃饭。每当庆余放学回家或外出归来也罢,他总在庆新面前撒娇起来,弄得庆新没办法,只好讲了三句半应付打发他走了事。
  一直到庆新读初中时,只有放暑寒假了,才在家中度过,庆余平时总是问其母亲说,阿哥还不回来怎么了,我等他回家一定要阿哥讲100个故事好。当庆新回来时他可高兴了,摇头摆尾的、蹦蹦跳跳,阿哥长阿哥短,可庆新也是个勤劳之人,每次放假回来总想帮着父亲干些农活,几乎替代了爷爷椿寿公放牛、送饭等事。他很懂得孝顺,只叫爷爷多休息,放牛之事全部由他干好了,其爷爷也放心不下,庆新每次放牛上山,他老人家总也要跟着庆新同去。庆新每次放牛,庆余总要争着要跟去,庆新只好牵着小弟一同去了。
  在夏天的漫山碧绿丛中,任牛儿吃个痛快,兄弟俩蹲在大树的浓荫下,听泉水叮咚;或在秋冬看红枫叶的飘零瑟瑟作响时,让牛儿自已找吃的,庆新则找到一块向阳平坦的石墩牵着庆余同坐下来,阳光照到人的全身,格外的温暖。庆新第一句话,“阿哥讲个故事给你听好吗?”庆余迫不及待地说,“哥,快讲,我真想听呐。”夏天白天特别闷热,这时山风阵阵吹来,十分凉爽,庆新话盒打开了,庆余听过好多童话,如《猪八戒背媳妇》、《卖火柴的小姑娘》、《丑小鸭》、《小猫钓鱼》、《猴子捞月亮》、《农夫与蛇》、《爱撒谎的牧童》、《小马过河》、《天方夜谭》、还有《安徒生童话》等等。庆余特别深刻的就是那丑小鸭,历尽了歧视和曲折,终于把自已磨练成高贵的白天鹅。
  入冬了,庆新正放寒假在家,和煦的阳光照得人们通身温暖,兄弟二人找准了一堵避风向阳的山坎,面对温暖的阳光,一边看着牛啃着嫩草根,庆余一面聆听着庆新滔滔不绝的童话与故事,使庆余的心中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联想图。整个人像似走入了童话的世界中,小庆余听得多畅块、多美呀!难怪他每次不厌地缠着阿哥讲故事呐。从他的表情看出,尽显万状的童稚欣起乐趣来,他的心像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庆新、庆余哥弟俩,从小就结成如此亲密无间的兄弟同胞情,是如此的深厚,是如此的纯美,一碗水端平没说的了,兄弟亲密、尊老爱幼,使李家都包融在幸福的天伦欢乐之中了。在庆余的记忆中,有一年的夏天,月明星稀,流萤在飞舞,他与几个孩子一个劲的扑打着,捕捉到的都装进玻璃纸袋中,很有趣形成一个光团,庆新说这个快拿到房子里可以当一盏灯呢,果然在黑暗中照亮一大片,他带着好奇心态问了他哥哥:
  “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啊?”
  “萤火虫是一种昆虫,种类甚多。雌雄均鞘翅,腹部末端下方有发光器在发光,发光的原因是由于呼吸时侯‘荧光素’的发光物质,经氧化所致的,这种昆虫一般都喜在夜间活动。”
  庆余听得一知半解,总算知道了个大概而已。
  接着庆新就是讲长篇了,他讲了一个《海的女儿》,使庆余感受特别深刻,这个悲壮而凄美的爱情故事,当时10多岁的小庆余,只听热闹,不知爱情为何物,心中更恼怒那王子,为什么不要如此美丽可爱的人鱼公主呢?,而让她变成了泡沫?人鱼公主不变哑了该多好呀!王子若知道了真情,结局肯定就会是另外一回事了。若干年后庆余才读懂爱情,又一次次地读懂了这个故事,深表同情人鱼公主。为了得到凡人爱情,放弃了海底三百年的荣华富贵,忍疼饮巫婆的苦药,直立起来,换取了一双美丽的腿,她忍受着非人的折磨,在刀尖样甲板上跳舞。当她得不到王子的爱情,想一剑刺死王子,复原自已往昔的风采,但是她不愿伤害心爱的人,仍是做出自己的牺牲,宁愿自己变成泡沫,这是多么无私高尚的爱情呵!于是,又一个最令人魂牵梦萦的便是“美人鱼”的故事,为那份对爱情的忠贞与执着,尽管她没有获得凡人的爱情,但她有一颗永恒的灵魂,骑在玫瑰色的云朵上微笑地看着人们走在春花秋月中。这时,庆余的心已如一潭平静的水。其实安徒生是通过这个童话与人们进行心灵的诉说。美丽、勇敢、善良的人鱼公主及美人鱼都怀着宗教的虔诚,追求一份与灵魂相关联的爱情,她默默忍受着无尽头的苦难,没有怨恨,当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反而以德相报,她是顽强而坚定的。现在庆余才知道这部作品正折射出安徒生心灵世界是他的人格。尽管作家出身卑微,命运多舛,一世忧患,然而,他在诉说磨难与苦痛时也始终脸带着笑容,真是向上、向善、向好的精神与力量呵!
  庆新认为童话对人挺有益处,所以他经常讲给庆余听,既有趣味又能使人们深刻感悟到做人和处世的道理,尽管那些虚构的情节与人们现实大相径庭,却包含了极深奥的做人的基本道理。其中蕴藏着“苦尽甜来”,“爱拼才会赢”,“要有同情心”等道理。重申童话,使人实际上也感受一种倾诉沧桑的透悟。譬如一头驴子,徘徊于两垛青草之间犹豫不决,最后竟然饿死了。譬如一个猎人遇到两只免子,他兴奋不已,下决心两只兔子都要追赶,而最后连猎人自己都迷失了方向而兔子也逃之夭夭。在幼稚气中包含了道理,所以说童话有滚滚而来的人生哲理,有益有趣,回味无穷,正是其魅力所在。
  
  (3)事业待成,过早完婚
  1935年庆新高小毕业,他以优异的成绩,积极迎考初中,县城没有一所中学,庆新13岁考入了温州联中,一同赴温考中者,有万斗村共六个学子,庆新高兴劲,犹似"鲤鱼跳龙门,兴奋几夜难入眠,从他的眉宇间流露出无限的欢快与憧憬……他有自已的决心,决心将来上大学成博士,正是"花开在春天,学习在少年"的时候,怎不教庆新不积极向上呢?他的好学精神,不知则问,不懂则学,达到了"造烛求明,读书求理"的境界,他知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他体味到学业是天平,想多收一分知识,就要多加一分劳动的法码,这是八仙桌上放盏彩灯明摆着的道理。所以他是个十分用功搞好学业的学生,家乡离温州在当时说等于去上海,路途遥远,全赖小河轮,长长河水100里地,去温州谈何容易,整整一天的路程。他整个学期全部都寄宿在学校中,只有寒假与暑假才回到家乡,安度假期,或放农忙假在家过几天,也是来去匆匆,尽管多忙,他每逢从学校回来,总要带些糖果及玩具给庆余,又给庆余讲了许多故事,教庆余一些做人的道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庆余的脑际中挥之不去的印象。
  1937年,庆新刚15岁了,椿寿已是80岁高龄,在其敦促下,他想着自已的孙子庆新也已长大了,应赶快订婚,按照民俗子女婚姻,都由父母作主。就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情况下,庆新就与山里一位媚秀姑娘订了婚,她读过私塾三年,将一些古诗背得烂熟,可算是个典型的有些知识农村女子,她人长得倒很俊秀,是个生长在勤俭人家的闺女,在椿寿公的催促下,凝青与露兰都认为这门亲事相当,经合婚排八字通过。
  “八字”,是中国的一种算命方法。认为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用两个字代替,四项就有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即可推算一个人的命运。旧俗订婚时须先交换八字帖,也称“庚帖”,简称“八字”,正好匹配,就订下了婚姻。庆新当时还在学校念书,根本不知道,经后知道了,一切订婚手续都已办好了,他是个孝子,既然父母上辈己经定了也就算了吧。
  1938年的冬天,庆新从学校中归来,正当放寒假之时,庆新的婚事就在很热烈的氛围中进行了。全家屋里屋外,装扮一新,都贴上了红双喜,表示了一对新人新婚生活的开始。据说贴红双喜,这是从古下来传统的礼仪与习俗。据说有一段美丽的传说,说宋代宰相王安石20岁时尚未娶妻,那年他上京赶考途经马家店,只见一飞檐门楼下挂一盏走马灯,上写着:“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的字联。王安石信口说道:“好对,真是好对。”便扬长而去,此话恰被站在门旁的一家丁听到,即去禀报了院主人马员外,等马员外闻讯出来,王安石已无踪影了。
  翌日王安石在考场顺利考完并交了头卷,受到了主考官的赏识,又传他面试,主考官带王安石走进一间屋子指着墙上挂的一面飞虎旗说:“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让王安石对对子,王安石不慌不忙略一思忖,便道:“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考官见王安石镇定自若,对答如流,赞叹不已。
  京考完毕,王安石在回家途中又经过了马家店,被马家家丁认出,遂将其请入府中拜见马员外。马员外见王安石知书达礼,气度不凡,便直截了当请他对对子。原来,马家门口走马灯上写的对子上联是马家为闺中千金择婿而写的,如果谁对出下联,即将千金配其为妻,王安石立即接过笔,铺开纸,不加思索地写出下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写完不由笑了。马员外见王安石对的下联,既快又巧,字写得也工整,当场问明身份,将小女许配给他,并定下吉日,在马府完婚。成婚那天,王安石亦金榜题名,皇上饮定为头名状元。马员外听后大喜,忙命家人重开酒宴,再鸣鼓乐,王安石喜上加喜,不免带有三分酒意,飘飘欲仙,随手拿过笔砚,在门上的喜帖旁并排又写下一个“喜”字,成为“喜喜”字。从此“喜喜”字便被人释为双喜,意谓着,“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一直至今人们在新婚喜庆之日,都要写一个大红“喜喜”字,贴在门上,既能表达良好愿望,又能烘托喜庆的气氛。
  就这样,庆新未曾追求过一轮圆月似的纯真爱情,他又没有享受过早晨的花香,他亦没有拥有过初恋的幸福时刻,也没有进行过自由成熟恋爱就完婚了,究竟对象是啥模样的人,他是一概不知的,十二岁作媳妇什么也不懂。庆新这时只有16岁的人嘛,仅是初级中学的年龄段,正是求知勤学的美丽年华时,他也未曾描绘好自已人生宏伟的彩图之时,过早地结婚了。
  庆新的婚事,完全是采用民间婚俗进行的,结婚求吉利、讨凑个好兆头,人称红喜事。首先是结婚红帖发到每个亲戚朋友家,礼品中必有红喜蛋,因蛋呈圆,谐意为“状元”,并与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合成“早生贵子状元郎”的彩话。婚后,将此蛋果连同喜糖分送给亲邻、朋友。凡嫁妆、厨房重盛、门窗墙壁均贴上红双喜或太平钿(吉祥图案剪纸),结婚第二天会亲,由新郎、新娘一起回到女方娘家,至第三天偕同岳父岳母姑舅等同回到男方家会亲,结婚新人要买手袋送亲,意喻“代代相送”。媳妇媚秀则预先要买鞋敬送给公公、婆姿,“鞋”与“闲”谐音,以示媳妇过门后,公公、婆婆可以安闲了。
  庆新结婚喜事真热闹了两天,头天喜乐吹打班登门敲打吹唱,搞了一个通宵,室内贺客济济一堂,好一派场面空前,整个华堂充满幸福、欢乐与温馨,小庆余更活跃了,他穿梭于人群中跳呀、笑呀、吃呀、玩呀、他与客人小孩嬉笑闹玩着,大家都穿着新衣服,嬉嬉笑笑、谈谈唱唱,亲人济济,真好!忙个不停,真是比过年热闹得多了!
  翌日结婚大红花轿将要出发了,一路吹吹打打、鼓乐喧天,经过山道弯弯、流泉叮咚,穿过松林,走过竹海,大红花轿到了新娘家。轿到了女方家后,经过一番招待后,新人入轿了,娘家关门,三响爆竹,新人抬起身,一路吹吹打打转回门。先由利市公、利市婆左右同时掀开轿珠帘,迎着新娘出轿,举起贴红双喜的米筛遮盖住新娘头由轿夫前路铺布袋寓意“传代”,然后让新娘步入踏着布袋直至堂上,经过了拜堂: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夫妻对拜。成亲入洞房了,夫妻合吃和同饭,一般都吃汤圆(缘),另饮交杯酒、闹洞房……同时大摆婚宴。第一桌是外公、舅父、媒人桌。酒至中巡,由新郎、新娘,逐桌向上辈致拜礼敬酒相见,三拜九叩,进行敬酒。待拜了敬酒完毕,长辈客人们随将红包投入茶盘中,待一桌桌相见礼成,酒毕,新娘奉茶献礼。从此庆新、媚秀一对陌生男女,似云南老虎蒙古骆驼素不相识,今聚一室,鸳鸯共枕,百年夫妻共白头了。
  翌年十月,庆新得一子,还是初中生的庆新,就做了一个孩子的父亲了。李家祖孙四代同堂,合家称庆,喜气盈盈。椿寿俩老均健在、笑口常开,虽然他俩老已是耄耋之年,但精神焕发,十分劲健,如今丁财两旺、康泰平安,自然万分高兴,这是大年三十吃肉还用你说。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