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错位>第三十四章 分娩前后

第三十四章 分娩前后

作品名称:错位      作者:楚水      发布时间:2015-04-18 11:03:43      字数:4029

  前段时间,何孟莹的妊娠反映十分严重,先是呕吐,整天不知饱饿,不想吃饭,实在想吃了,就吃两根胡萝卜、青菜梗;两条腿也十分沉重,晚上上床捞起衣服一看,呀!肿得像棒锤,手指用劲按了按,一按一个凹塘,杜心烨看得心疼,陪她去医院妇产科检查,医生说这是孕妇的正常妊娠反映,只要熬过一段时间就好了。果然,过了个把月,这些现象逐渐不见了,胃口大增。吴惠带着病,给她烧些可口的饭菜。退休在家,找些事情做做,反而觉得踏实。为了帮助孟莹消除烦恼,杜兴烨有空就在家陪她,还带回不少报纸、杂志让她看。礼拜天上午,何孟莹挺着大肚子坐在阳台的椅子上看报,看到邓小平主持中央、国务院工作以来,大刀阔斧整顿经济秩序,心里一阵喜悦:这几年国家已经被折腾得不成样子了,再不整顿,国民经济危险呀!她还看到在这则消息的旁边有两条短讯:一是鼓励农民在自留地上自由种植,二是允许个体经济合法经营。她反复看了又看,眼前一亮,从父亲多年来的蔬菜经营中意识到,这可是一声春雷呀!这么多年来,上上下下都是一个劲地喊割资本主义尾巴,农民在土地上种什么,怎么种,都是大呼龙,一个模式,不许走样,像这样哪来的积极性?产量怎么能上去?一些待业青年在家闲着没事干,可他们也要生存呀,无论做个什么买卖,统统都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一旦发现,轻则没收货款,重则还得关押,这让老百姓怎么活呀!从这几则消息中,她似乎嗅到了一股春天的气息,冰封的大地快解冻啦!她把报纸递给兴烨,兴烨看了不以为然,提醒孟莹说:“这可是阶级斗争的新动向哦!”孟莹惊讶地望着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阶级斗争新动向?难道农民自由种植也算是阶级斗争?那些待业青年、贫穷的农民做个买卖也是阶级敌人?”她又想起两个月前,哥哥逃来避难时的狼狈情景。
  那是去年国庆后十来天的晚上,月亮在云层里时隐时现,风习习地吹在身上让人感到阵阵寒意。怀孕五六个月的何孟莹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去看望爸妈了,不知父母现在生活如何,心里时时惦念着。她仰望着沉沉的夜空,抚摸着挺得高高的肚皮,喜悦中仿佛有一种不安的思绪。是啊,困难方知柴米贵,养儿才知报娘恩!眼看自己马上也为人母了,可父母仍然在贫困线上挣扎,这怎么能不让女儿牵肠挂肚呢?正在她思念亲人时,“嗵嗵嗵……”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她连忙走出房间,打开大门,哇!她大吃一惊,只见哥哥穿着一件破棉袄,满脸血迹,抖抖索索地站在门前。她一把拉过哥哥:“哥,快进屋!这是怎么啦?”她拖着沉重的身子跑到厨房,给哥哥打来一盆热水让他洗脸,又从抽屉里找出一些止血止疼的药,想到哥哥可能还没吃饭,转身又到厨房下了碗面条,打了两个鸡蛋,当她把面条端到哥哥面前时,只见哥哥泪流满面在呜呜地哭泣,自己也禁不住流下了眼泪说:“哥,别哭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呀?”见哥哥只顾低头抹眼泪,又说:“哥,你先吃吧,又冷又饿的。”转身到房间,从衣柜里取出一件兴烨的棉袄让哥哥脱下破棉衣换上身。哥哥坐在大桌旁,一手扶着面碗一边哭泣着说:“妹呀,这日子让人怎么活呀?”“哥,到底是什么事啊?”哥哥这才抽泣着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天冷了,自己没间门面房,爸爸的青货生意日见清淡,路头上风大,爸爸吃不消,可一家三口要生活呀,我就凑了些钱到上海贩了二十条万宝路香烟,准备回来转给几家烟摊,算算账也能赚个几百块钱,没想到刚下轮船就被民兵小分队抓住了,说我是投机倒把,一定要割去资本主义尾巴,没收了我的全部货款。跟他们拼命,被他们拳打脚踢,还说要批斗我,只好躲在外边,两天两夜没吃没喝了,想来想去就溜到妹这儿来躲几天……”孟莹听了,伏在哥哥的肩上掩面痛哭。哥见她是双身人,不敢让她过分伤心,扶她坐到沙发上,这才哽咽着开始吃面。一会儿,杜兴烨带着一身酒气跨进门,看到小舅子,问清了缘由,默默地在西房间摊好床铺让他休息。一个礼拜之后,孟莹送哥哥回家,临上车时塞给哥哥500块钱,叮嘱哥哥回去好好照顾爸妈。一晃两个月过去了,今天看到这份报纸,心头自然高兴,哥哥可以正大光明地做买卖了。没想到兴烨是这个态度,还说这是阶级斗争新动向,要紧跟无产阶级司令部,斗私批修……难道普通老百姓求生存也算私?农民在土地上自由种庄稼也算修?这是哪一家的逻辑?联想到上次认王局长夫妇做干爹干妈之后,兴烨就一门心思用在巴结上司上,总想着尽快把副科级谋到手,可这首先要在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才行啊。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一个人能不能发展,一要有机会,二要有人帮,三要自身过得硬,而这第三条才是根本的根本,如同一座楼房,根基不牢,其他再好也不顶用!她隐隐约约感到自己和心爱的丈夫在某些问题上存在一条轻易触摸不到的线,正是这条线让她联想起许多往事,看来,自己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地沉浸在全职太太的喜悦之中了,人在社会上,必须走自己的路,必须……正在这时,肚子里突然一阵激烈的疼痛,“哎哟……”她弯下腰,用手抚摸着跳动的肚皮,“这小家伙这么调皮,还没出世就让妈妈痛苦……哎哟……”疼痛一阵紧似一阵,兴烨丢下报纸过来扶住她问:“怎么样?去医院吧!”孟莹皱着眉头一手摁着腰说:“已经九个多月了,看来小家伙急着要出世呢!好吧,还是去医院放心。”于是指挥兴烨到房内取了些被褥和事先准备好的童衣……兴烨扶着她下楼,随手拦住一辆的士,来到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检查后,确认孟莹已到临产期,很快就会分娩,于是住进了产房。兴烨在产房外候着,抽空给妈妈挂了电话。
  下午两点多钟,产房里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给杜兴烨的脸上带来了幸福的微笑,他摩搓着双手在产房门前来回踱步,从今天起自己将为人父了,为人父就得有个为人父的样子,对国家要忠,要紧跟毛主席;对父母要孝,父母年龄大了,而且身患重病,要尽量让他们休息,颐养天年;对家庭要尽职,要敢于担当!这些他相信自己一定会做好。他又想到刚出世的孩子,不知是男是女?若是男儿,就要从小培养他的沉稳气质,古代帝王巡游,总要封泰山而祭天,禅小丘以祭山川,而神农、尧舜等远祖则封泰山而禅云亭,可见云亭山历史之悠久!要让儿子像云云、亭亭那样沉稳、悠远、有气势、有担当……好,男儿名字就叫杜云亭。若是女儿,一定会像她妈妈,孟莹可说是当代美女了,女儿将来也一定是个绝代佳丽,可与古代著名的美女西施、毛墙媲美,那女儿就叫杜施毛……想到这儿,他扑嗤一笑,恰巧产房门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位护士,便笑容可鞠地迎上前:“请问,宝宝是男孩,女孩?”护士笑笑说:“是个小美人儿。”杜兴烨点头说:“谢谢!”不久,吴惠从产房里出来,见母亲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知道母亲心中不乐,难怪呀,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岂能一下子消除?他上前挽着妈妈的胳膀笑嘻嘻地说:“妈,这孩子出世跑得快,让把儿跑丢啦?”“可不是吗,实指望今儿来抱孙子的呀!”他笑着安慰道:“妈,男孩女孩都一样,过两年保准给你生个胖孙子!”“唉!”
  吴惠叹了口气说:“不知能不能等到那一天呢!”兴烨哈哈笑着说:“妈,你一定能看到的!”
  第二天下午,杜兴烨扶着孟莹回家,把床单铺好,插上电热毯,让孟莹上床,又从母亲手上接过可爱的女儿,让她躺在孟莹的身边,然后在孩子细嫩的小脸上逗了逗,盖好被子便忙着去厨房煮糯米粥。吴惠给媳妇冲了杯生姜红糖茶。大约一个小时后,兴烨端着一碗稠稠的红糖糯米粥进房,坐在床头柜前一勺一勺地喂孟莹,一碗糯米粥刚吃好,忽然听到收音机里传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庄重而悲哀的声音:“全国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因病医治无效,今天凌晨在首都医院逝世,享年78岁……”,屋内三个大人惊愕地瞪着眼睛,一时间,房间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敬爱的周总理呀,几十年来,你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殚精竭虑,多少惊涛骇浪,你临危不惧,力挽狂澜,使党和国家转危为安;总理啊,你一心为民,高风亮节,爱民如子,爱国如家,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你是全党的楷模,民族的希望;敬爱的周总理啊,你权大不争胜,职高不居功,三十年图强盛,费尽毕生精力,你的丰功伟绩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而今你突然辞世,尤如石裂天惊,倾天折柱,栋梁材摧,瑶筝弦断,琵琶声绝;敬爱的周总理啊,但愿你的英灵安息于九泉之下,暝目于天府之中!大江上下,长城内外,白发老翁,学语稚童,泪眼迎送,共御悲风,总理呀你浩气长存,总理呀,你的英灵藏在亿万人民心中!正所谓:
  大鹏瞑慧目,悲歌恸九重。
  五洲峰峦暗,八亿泪眼红。
  丹心酬马列,功与日月同。
  灰撒江河里,碑树人心中。
  悲恸,让孟莹泪湿枕巾;悲恸,让兴烨泪流满面。突然,吴惠跨步床前,弯腰用手娟捂住孟莹的眼睛说:“孩子,坐月子的人不能哭,不能流泪呀,忍一忍,啊!”这时候孟莹、兴烨才从极度的悲痛中缓过神来,他们想象着八亿人民在为总理洒泪送别的情景呢!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女儿毛毛满月这天,一家人欢天喜地为孩子庆贺,就连整日不说一句话的杜崇远也换了一身新衣,颤颤巍巍地逗着孙女儿在嘻笑呢!毛毛好像懂事似的,粉白细嫩的小脸咧开嘴唇咯咯咯地笑得像一朵花,逗得老俩口哈哈大笑。吴惠挽着老伴的臂膀对儿子说:“你看你爸,几年没见他笑得这么开心了,是孙女儿给他带来了这份好心情啊!”兴烨、孟莹自是格外高兴,忙里忙外招待满堂的亲友宾朋,直到酒阑人散。
  过了满月后,孟莹定下心来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虽然她和兴烨的感情恩爱如初,特别是女儿出世后,更增添了一份成熟女性的自信,但内心深处那条看不见的线仍然时时叩动着自己的心弦。是啊,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立足于社会的本领,任何时候都不能完全依附于他人,否则你就会失去自尊!当然,他对自己的爱是真诚的,这一点从来没有怀疑过,但是能不能持久、永恒?谁也不敢说,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这是自然规律,倘若忘记这条规律,失去清醒的认识,那就会……她不敢再往下想了,她决心从现在起,一边哺养女儿,一边开始学习,她要准备着揪准机会为自己觅一份工作,只有这样,对自己、对父母、对家庭、对女儿才会有益。对,人生得自立自强,走自己的路!她在心中默默地下定决心。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