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不治之症 第三十三章 发现人才
作品名称:错位 作者:楚水 发布时间:2015-04-10 11:22:01 字数:7061
第三十二章不治之症
这几年,杜崇远眼看着吴惠设计哄骗唐文林书记,心里既害怕又紧张。害怕的是人家毕竟是区委书记,一句话就能压死人,心里那个紧张呀,老是提心吊胆的,深怕有朝一日真相毕露,惹下祸来不得小,心想,老婆这样做,也太缺德了,还是安安逸逸本本分分的做人好啊!可自己又不敢说,害怕被老婆骂,再说,自己又没本事帮儿子入党,让儿子当官,只好睁只眼,闭只眼,由着她去。可前段时间,溪桥镇上老百姓的议论也忒刺人了,我们老杜家难道就这样被千人指,万人骂吗?心里那个气呀,不好发作,只好往肚子里憋,越憋越气,越气越伤身体,偏偏这几天,吴惠每天夜里都是一惊一乍的,说梦话,说胡话,弄得自己神魂颠倒,心神不宁,只好忍气吞声,没事就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想起这几十年,自打与吴惠结婚,没一天过上舒心的日子。还记得那时候,吴惠是村妇救会副会长,经常来农会联系工作。农会会长是个热心肠的人,对她说:“我们农会这么多小伙子,到底谁中你的意?只要你看中了谁,我来替你做主!”吴惠红着脸指着自己说:“我就合适他!”那时候自己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心想,自己哪有福分配上这么能干这么漂亮的女人?王会长一把拽住问:“咋啦,不同意?”一时间,自己憋得满脸通红,只得怯懦地说:“我是,是让会长做主!”“好,就这么定了,正月十六喝喜酒,怎么样?”吴惠笑着大大方方地说:“请会长大哥做主,我没意见!”就这样,两个人算是订了婚。
那时节,自己两间茅草屋,一里一外,里间住着母亲,外边一间自己住,还放了一只泥锅箱做饭,这么个房子怎能当新房结婚呢?王会长看了,大笔一划,把庄上欧阳地主家的三间瓦房分到了自己的名下。第二天,王会长和妇救会长带了一帮男女会员来帮助布置新房,男的刷墙,女的搁床,剪窗花,还在窗户上贴上两个大红双喜。
1949年正月十六这天晚上,杜家大院里好不热闹,七八张大桌摆放得整整齐齐,土基叠起的灶台腾起红红的火苗,厨师掌着大铲子在炒菜,农会会员们排开大碗,抱着酒坛子筛酒,土生土长的乐队还在一旁吹拉弹唱,奏着喜庆的乐曲。酒过三巡,闹罢洞房,吴惠就给杜崇远来了个下马威。他至今记得那天晚上送走了客人,杜崇远兴冲冲一脚踏进洞房,吴惠就开了腔:“喂,天井里那么多桌子上的碗筷去收拾了吧,不能让你妈一个人忙呀。”杜崇远一听,对呀,只是自己今儿个是新郎官......他迟疑了一会儿,吴惠笑吟吟地说:“咋啦,不愿意?我来!”一边说一边卷着袖口往外跑,杜崇远连忙阻拦道:“不了,还是我来,我来,嘿嘿......”就这样,把个新郎官忙到深夜1点钟。他拖着疲惫的身体进了洞房,吴惠问:“收拾好了?”“收拾好了,嘿嘿......”“那好......”见他呆呆地站在那儿手足无措的样子,吴惠这才娇嗔地说:“你站那干嘛?过来帮我解衣服呀!”新郎官如梦方醒,一步上前,小心翼翼地帮她解开纽扣,脱去一层又一层的衣服,然后自己笑嘻嘻地宽衣解带……打那以后,杜家的大事小事,全凭吴惠安排,杜崇远只有无条件服从,没有回嘴的份。
解放初期,组织上调自己到邮政系统担任邮递员,不久升任股长,一年后调到溪桥镇担任邮政局长。那段时间,吴惠跟在后面工作。县局一把手来溪桥检查工作,吴惠补充讲了溪桥邮政局将一封20年的死信救活的经历,局长听了心头一亮,邮政部门在新时期如何为人民服务,溪桥局的先进经验可在全系统推广。不久吴惠成了溪桥邮政局长,自己反成了副手,这是什么玩意儿呀?再一想,反正是自己的老婆当局长,肥水不流外人田,心里也就坦然了。
这一次为儿子的事,在溪桥镇闹得沸沸扬扬,特别是那些街谈巷议,人们指手画脚议论纷纷,嗐!为人处世理应安守本份,诚信待人,岂能这般模样!可是这口气又只能憋在心里,不敢在吴惠面前发作,时间一长,闷气淤积在心,常感胸闷心悸,到医院就诊,中医告诉他,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心头长期郁闷,不能宣泄,造成气血阻滞,医生建议他服用宣泄发散之药,要他每天清晨在郊外或河边坚持大喊大叫几声,排泄胸中的闷气,可杜崇远天生就是个三棒打不出个闷屁的人,他岂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喊大叫?因此,这股几十年淤积在心的闷气,愈积愈厚,愈积愈深,已经到了非排泄不可的时候,随着年岁的增加,生理机能也非得让他排泄,可他的性格偏偏不让他排泄,于是整天痴痴呆呆地坐在椅子上,目不斜视,你问他想什么呢?他“啊,啊”两声,直翻白眼。吴惠晓得他这么多年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心里有气,又发不出,如今年岁已高,就处处让着他,由他去发呆。有一次杜崇远坐在椅子上,椅子正好挡着大橱的门,吴惠要开大橱,请他让一让,杜崇远翻着两眼,“啊啊”地哼着,吴惠有些不耐烦,挥挥手叫道:“你让开!”不料杜崇远伸出臂膀隔开了她的手臂,随手拿起桌上的啤酒瓶朝大橱的玻璃门砸去,砰砰砰几声,玻璃门被砸得粉碎,吴惠拦他,杜崇远竟朝吴惠的头上砸来,嘴里还喃喃地发狠:“你要打我,你要打我!”吴惠吓得连忙躲开,打电话要儿子赶回家。杜兴烨到家看到这情况,一把抱住父亲,送到医院,医生诊断后说他心智失常,有疯癫症状。从此,杜崇远常年卧床不起,不时给他服用安眠药,让他安定。
就从这一天起,吴惠也渐渐感觉精神大不如前,整天恍恍惚惚想睡觉,好在办了退休手续,不用上班了,可近来常感右腹部疼痛,有时候疼得十分厉害。在儿子、媳妇的陪同下,吴惠去县人民医院做了全面检查,这一查,儿子、媳妇吓出了一身冷汗:病历上四个大字赫然入目:“肝癌晚期。”
儿子、媳妇愣了半天,眼里流下了痛苦的泪水,决定先不告诉母亲,让她安心治疗。
第三十三章发现人才
楚水县是苏北地区的鱼米之乡,百万人民用他们勤劳智慧的双手把这片广袤的平原打扮得五彩缤纷、霞光遍地。
春天,绿油油的麦苗象刚出娘胎的孩子,一天天看着它往上风长,那拔节的声音,响在农民的心中,笑在农民的脸上;粉红的桃花、金黄的油菜花映得人们眼花缭乱。
夏天,黄澄澄的麦子登场了,裸露的田块很快被女人们像绣花似地,转眼间插满了绿油油的秧苗;姑娘们脱去厚实的冬衣,换上了时尚的裙装,孩子们像花蝴蝶似地在街巷中飞来飞去,老人们看眯了眼,别看这些花蝴蝶,他们可是老人们眼中的希望哟!
秋天,是水乡平原最漂亮的季节,一眼望不到头的稻谷犹如刚结婚生子的新娘,先是害羞地吐着白花花的乳汁,待婴儿喝足了奶水,便收起丰满的乳房,整整衣衫,被风推着,你挤她,她搡你,一浪一浪笑嘻嘻地一直溜到天边;更有那池塘里密密匝匝的一湖碧叶,露珠儿在上面打着滚,仿佛颗颗珍珠在玉盘中跳动,微风吹过,跌落在湖面,一朵朵俏立的粉荷,在流动的碧波上渲染着遗世的风情,给人们洗净了夏日的浮躁。
冬天,人们把金灿灿的稻谷围成一个个粮囤,把银晃晃的棉花打成一个个包裹,用卡车,用机船送到国家收购站,换来一叠叠工农兵钞票,然后喜滋滋地走进商场,为儿孙们挑选五颜六色的新衣裳;孩子们在新年赶着燃礼花、放鞭炮,一个个喜笑颜开,那笑脸比雪中盛开的腊梅还要好看,还要逗人!
可是这几年不知什么原因,从四面八方拥到县人民医院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什么高血压、糖尿病、什么冠心病、米尼尔氏综合症,还有什么胃癌、乳腺癌、肝癌、食道癌……各式各样的病,五花八门,就连医生们也感到困惑,这到底是怎么啦?
胸内科办公室里,几个同事经常议论这事儿。按理说,人们的生活水平总体上在不断提高,可患病率却有增无减?四十多岁的张医生扶扶眼镜说:“听说去年好多地方搞起了联产承包,包产到户,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像蒸笼的热气直往上冒,生活水平一下子提高了,粮食多了,农民只晓得拼命地吃,不懂得节制,更不晓得科学养生的道理。”五十开外的王医师说:“还有一个原因,现在的人生活不愁了,却不注意体育锻炼,活动意识淡泊,吸收的各种营养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年近六旬的赵医师捧着茶杯站起身说:“你们都住在城里,不知道农村情况,刚才说的这些虽然有道理,但我告诉你们一个根本的原因,因为我家在农村,这些年来来去去,亲眼看到农民种田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大雨冲刷后,田里的水带着化肥农药的残留物质从四面八方向河流汇集,成年累月,河里的水都被污染了,不再象以前那样清甜可口,到处是墨绿色甚至是泛黑的水,有些河沟里还淤塞着大量的水浮莲、水花生,那里的水已经发了臭!”年轻的朱医生一拍大腿说:“赵老师说得一点不假,星期天我们到郊区农村玩,看到河沟里一大片一大片的植物,密密麻麻,水都是臭烘烘的,我就不懂了,这水浮莲、水花生是从哪儿来的呢?”赵医师喝了两口茶笑着说:“你们年轻不知道,这水浮莲、水花生还是六十年代初期为了大积大造自然肥料,特地从外国引进的呢!”小朱瞪着眼睛问:“为什么?”赵医师告诉他:“那时候还没什么化肥,种田全靠沤草塘泥当肥料,拿什么沤呢?稻草麦草要烧饭,要造纸,每到秋后只好打树叶子,可树叶太少,不够用,有人发现了水浮莲、水花生,用它来沤草塘泥还不错,于是就从国外引进了这东西。没想到这东西繁殖力特别强,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它的繁殖成几何级数倍增,想灭它都灭不掉,现在成了污染水源的一大元凶!”“哦!”大家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看来,引进任何新鲜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千万不能盲目!主任医师总结道:“看来现在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水源变了质,导致水质逐年下降,就连城里的自来水质量都不过关,这就是现代人患病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大家听了连连点头,都说李主任说得对。
唐伟仪静静地听着大家的议沦,想起家乡的情况,大伙儿说得一点不假,再细细一想,现代人患病率居高不下的原因虽然要全面分析,但是广大群众不懂得营养均衡,不善于体育锻炼,加上环境污染,水源恶化,水质下降……这些无疑是当前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从表面上看,这些问题似乎与医生职业并无多大关系,但是祖国医学认为防重于治,《黄帝内经》中的“四气调神大论”在总结了春夏秋冬四时的阴阳之气之后就讲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它告诉我们,祖国医学是一门预防科学,在人们没有生病之前就要根据各种征兆弄清楚为什么会生病的原因,就会把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那样就能大大降低人们的患病率。倘若能够把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来,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进而提高人民的卫生保健知识,普及群众体育锻炼,加大投入,改造环境,保护水源,提升水质,这岂不是造福人民的一大好事吗?想到这里他十分兴奋,从此,他利用工作之余开始调查研究,从环境污染的现状到造成污染的原因、后果,到如何治理以及采取哪些措施提高人民群众卫生保健知识,如何引导、组织群众开展体育锻炼,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最后用鲜活的事实和详实的数据写成了一篇论文:“治理环境保护水源造福人民”。文章不但具有前瞻性,而且可操作性很强。没想到两个月后在《人民日报》发表了。省有关部门负责人看到这篇文章后,认为文章抓住了当前农村民生问题中突出的矛盾,是一篇眼光独到、令人兴奋、令人鼓舞的好文章,于是省农林厅、卫生厅、环保局、体育局四家联合,给这篇文章另加了按语,作为省政府文件下发到各地。
楚水县委书记梁恩来看到这篇文章后,心头一惊,这么多年来,农村里每天都能看到的触目惊心的现象没有引起我们的思考,却被身边的一个医生提了出来,并且引起了高层的注意,真是始料未及啊!一个普通医生能够把目光关注到重要的民生领域,并为党和政府出谋划策,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年轻人难能可贵,后生可畏!他决定亲自到人民医院去拜访这位医生。
第二天上午,梁书记轻车简从,一个人步行到县人民医院,来到钱院长的办公室。钱院长从病房回来刚刚脱下白大褂往衣帽钩上挂,一转身,见梁书记跨进了门,连忙迎上前问道:“梁书记,怎么就你一个人来呀?”梁书记伸过手笑笑说:“怎么,还要前呼后拥的呀?”钱院长摇摇手说:“不是不是……不好意思,刚从病房回来。”然后转身用肥皂洗了洗手,给梁书记泡了杯茶端到沙发前的茶几上说:“梁书记,江局长知道你来吗?”梁恩来说:“不知道。”“要不要通知他呀?”“可以让他来一下。”然后端起茶杯呡了口茶,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人民日报》,翻到国内要文版,指着一篇文章问道:“你看过这篇文章吗?”钱院长接过报纸,见是唐伟仪的论文:“哟,《人民日报》发表啦!小唐刚写好时给我看过。”梁恩来接过话问道:“这个小唐怎么样?”钱院长这才打开了话匣子:“这个小唐可不错唷,上班不久就治好了一个疑难病症,患者得的是一种极其少见的嗜铬细胞瘤,连主任医师也没查出来,被他发现了,病人一家送来了锦旗。更可贵的是这个小唐一点儿不居功自傲,对病人的服务态度特别好,几年来经他手上治好的疑难病症不下几十例,科室里挂滿了锦旗,主任医师自感惭愧,已经几次向我提出让贤的请求呢!”“哦,看来这小唐不但眼光犀利,关心社会民生,而且医学知识深厚……”正说话间,一个大个子“通通通”跨进了门——楚水县卫生局局长江长河。江长河笑呵呵地三步跑到茶几前,弯腰握住梁恩来的手说:“书记来医院怎么不让我当向导啊?”梁书记笑笑说:“大局长忙,哪敢打扰你呀!”江长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哪里哪里,这是我的失职。”说罢拖过一把椅子坐到书记的对面。梁恩来说:“今天我是来医院拜访人才的!”“人才?”江长河瞪着一双大眼睛看了看钱院长,梁恩来看他那样子,把茶几上的《人民日报》推给他,又从包里取出一份省政府的文件递给江长河说:“看看这个,人才就在你们眼皮底下,你们都没发现,这个小唐写的文章,不但在中央机关报发表,而且省农林厅、卫生厅、环保局、体育局四家联合加上按语,由省政府转发各地县,可见这篇文章的分量有多重,其影响力有多大!你们说这是不是人才!”江长河听了书记的这番话,面带愧色地说:“看来,我们太迟钝了。”他拿过省政府文件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问钱院长:“这小唐是个什么样的人?”钱院长说:“这个小唐朴实诚恳,不善言辞,但好学习,肯钻研,工作责任心很强,上半年已经取得了副高职称。”梁恩来、江长河静静地听他介绍,江长河插话问道:“他是哪里人?”钱院长一笑说:“这个小唐,说起来你们都应该熟悉,他是水产局唐文林局长的儿子!”“噢!”梁恩来听了往沙发靠背上一仰,伸手拍拍额头说:“想起来了,想起来了,这个小唐我知道,不过没见过面,老钱,快把他叫来!”钱院长转身来到办公桌旁,一个电话挂到病房,转胸内科办公室,主任电话里说:“小唐去查房了,让他马上到院长办公室?好!”
此时,梁恩来的思绪回到了几年前的一个中午,唐文林接到调令后前来报到,最后汇报家庭子女婚配的情况,大儿子好像就叫唐伟仪,想不到这小子这么有出息,不愧是将门出虎子,好啊!他在心里为唐文林高兴,“呼”地往起一站,跑到门口,不料与匆匆赶来的唐伟仪撞了个滿怀。唐伟仪见一个五十开外的人被自己撞了个趔趄,一叠声招呼说:“对不起,对不起!”梁恩来定睛看去,只见小伙子穿一声灰色西装,白净的面庞上架一副近视眼镜,那高高挺起的鼻梁跟他老子唐文林一模一样。笑着问:“你就是唐伟仪?”唐伟仪愣在原地,听他问到自己的名字,连连点头说:“嗯!是,我叫唐伟仪。”钱院长上前介绍说:“小唐,这是县委梁书记!”伟仪听了一愣,握住梁恩来的手说:“梁书记,对不起,刚才我行色匆匆,不好意思撞了您,对不起!”梁恩来拉过伟仪笑笑说:“好了,还要说几个对不起呀?”一句话把江长河、钱永禄都逗笑了,唐伟仪也不好意思地憨笑了起来。
唐伟仪见茶几上放着公文包,包旁有几份文件,还有一份《人民日报》,眯眼一看,好像就是刊登自己那篇文章的报纸,嘿嘿地笑了笑说:“这篇论文是自己心血来潮写成的,想不到真的发表了,还请梁书记、江局长、钱院长多多指教!”钱院长说:“你这篇文章不但报纸刋登了,还被省政府发到各市县呢!”唐伟仪脸上掠过一阵惊喜说:“真的?”他拿起省政府文件略略翻看了一下,欣喜地说:“这,我还不知道呢!”梁书记把唐伟仪拉到自己身边的沙发上坐下然后问:“结婚了吗?”伟仪点点头:“嗯。”“有孩子了吗?”伟仪脸上起了红云说:“还没呢!”“小伙子加油,你爸爸着急呢!”唐伟仪只是嘿嘿地笑。一会儿,见几位领导不再说话,爽朗地问道:“梁书记,江局长,钱院长,还有什么指示吗?刚才查房只查了一半,病人还等着我呢!”梁书记微微点头说:“好吧,你先去查房,以后有机会再聊。”“好的,那我先去了!”和几位领导一一握手后,转身离开了院长办公室。
唐伟仪走后,梁恩来对江长河、钱永禄说:“这个小唐是个人才,你们得好好培养。”一会儿问道:“他有没有入党?”钱院长说:“小唐在大学里就入党了。”“哦,既然这样,又是老革命的后代,更要加强培养,你们打算怎么办呀?”江长河示意钱永禄,钱永禄说:“科室主任己经几次提出让贤,我们想今年下半年让小唐挑起科室主任的担子。”“然后呢?”江长河、钱永禄四眼相对,不知怎么回答。梁恩来说:“你们呀,要从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象这样的人才我们不培养还要培养什么人?我的意见,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在适当的时机让他挑更重的担子,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意见,你们医院党支部,局党委再认真议一议,然后拟一份计划报县委,你们看如何?”江长河马上表示:“我们一定尽快落实书记的指示,请钱院长争取把支部意见早日报到局里。”钱院长笑了笑说:“好啊,人才出在医院,这是医院的光荣,我们一定尽快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