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罢相
作品名称:漫话宋史 作者:王世热 发布时间:2015-03-29 11:09:21 字数:3686
有了权力的欲望,就会有追逐权力的疯狂。任何追求,越极致越危险。越危险,却越想得到;得到后,就死死攥住,害怕失去。权力是不能分享的,也不容亵渎,神秘是权力的外衣,没有它,权力就什么也不是。所以,攫得越紧,权力越大,放纵一丝,犹如敲破车窗。赤裸裸,就连权力也不会有尊严。
皇帝是最大的管理者,对于人性,如果没有胜于常人的领悟力,就算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也和没穿衣服一样,不仅会受到人们的嘲笑,更危险的是,没有权力的当权者就成了别人前行道路上的绊脚石,是要被踢的。赵匡胤深谙此道。
灭了后蜀之后,为了显示自己对蜀人没有成见和重视,赵匡胤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都为他捏一把汗的决定。他要从孟昶的亲兵中选出一百多个武艺高强的士兵作为自己的贴身侍卫,称为“川班内殿直”。这些人的待遇和原来的亲兵没有两样,当然肯定比一般的士兵要好的多。
有一次,赵匡胤和左飞龙使李承进聊天。赵匡胤问:“庄宗那么英武的一个人,平定中原,功绩显赫,却那么快就国亡身死,这是为什么呢?”李承进说:“庄宗很喜欢打猎,有时候对将士过于姑息了。每次到郊外去,那些禁兵卫士就会拦住庄宗的马哭穷,请求赏赐,他们想要什么庄宗基本上都会满足,赏赐没有节制。这样一来,皇帝的威严也就成了儿戏。”赵匡胤颇为感慨,说:“辛辛苦苦二十年浴血奋战才得到天下,就因为军法不能约束将士,从而导致他们欲望膨胀,在皇帝面前就像儿戏一样。我抚养将士是不吝惜奖赏的,但是如果有谁违犯了我的法令,我就只有以剑相向了。”
郊礼之后行赏,赵匡胤给了御马直每人五千。川班内殿直听说有人加了工资自己却没有,都很有想法,想起后蜀时每次讨赏都有收获,认为这次应该也不会例外。于是,他们击鼓列队,痛陈起自己的苦楚来:什么家有老母,下有儿女,怎么可怜就怎么说。这种用在孟昶身上的方法到了赵匡胤这里就行不通了。赵匡胤非常生气,叫中使告诉他们:“我给你们的赏赐就是恩泽,它不是惯例,是不能攀比的。”一挥手,就斩了四十多个闹得比较凶的,其余的全部发配到许州做苦力。川班内殿直就这样废了。
人们之所以怕皇帝,就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哪只脚就踩到地雷,落得个身首分家。赵匡胤一语道破天机,无例可循,让人感恩戴德,人治,玩的就是心理。
赵普作为开国宰相,可以说是衷心耿耿,全心全意为大宋服务。他做事刚毅果断,敢于进谏。如果他想任命某个人做哪个官,不达目的,他是不会轻易放弃的。赵匡胤今天不答应,他就明天再奏,明天不答应,就后天接着奏。说得赵匡胤耳朵生茧大为光火,拿过他的奏折,一把撕开,扔到地上。赵普居然淡定如常,既不羞赧也不害怕,慢慢地捡起奏折回家去了。
如果你以为他知道碰到钉子知难而退,那就错了。他回家干嘛呢,捣点浆糊,把被撕破的奏折修修补补,第二天再拿给赵匡胤签字。赵匡胤也是聪明人,知道赵普这样推荐一个人说明这个人肯定有过人之处,也同样说明赵普的心底坦荡。想明白了,就在奏折上签字同意。如果有哪个人立了功,应当升迁的,赵匡胤却因为平时比较讨厌那个人而不予提拔,赵普也会尽力请奏。赵匡胤生气了,有点孩子气地说:“我就不给他升官,你能怎么样?”赵普说:“刑法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而赏赐是对功劳的肯定。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一个人的刑赏,怎么能凭借您的喜好专擅呢?”
听了这话,赵匡胤当然不高兴,站起来走了。赵普也不说话,就在后面屁颠屁颠地跟着。赵匡胤进入寝宫,把赵普挡在了门外。赵普就在门口站着,不敲门,也不说话。赵匡胤知道赵普就在门外候着,心理又哪里静得下来。最要命的是,赵普那家伙是对的。他就派人暗中看看赵普还在不在,不在的话这事就算过去了。结果,太监每次回来都汇报说:“赵普还在呢。”没办法,自己本来就理亏,如果再坚持,那自己和那些昏君有什么不同呢?
皇帝也是人,喜怒哀乐有时还甚于常人。有一天,赵匡胤大宴群臣,天公居然不作美,下起了大雨。大家左等雨不停右等又不停,一件好事就眼睁睁泡汤了。赵匡胤非常生气,一脸怒容让群臣极为害怕,生怕自己哪句话没说对就撞到枪口上去了。赵普上前行礼,说:“这场雨是老百姓盼望了很久才来的,实在是一场及时雨啊。我们大宴有什么损失呢?不过是打湿帐子和乐官的衣服罢了。有了雨,百姓自然高兴,我们大宴作乐也显得适当其时。要不这样吧,就让乐官们辛苦一下,在雨中奏乐。”坏事变成了好事,赵匡胤也挺高兴。
官做大了,事儿当然也就多了,权衡优劣轻重,有取有舍,当然就会触动别人的利益,一个不小心就可以把人给得罪了。赵普的办公室里放着一个大瓦壶,从全国各地上奏来的表疏,如果赵普认为不可行,就来一个空中抛物,全都扔到瓦壶里,再掺一点棉麻,点上火,烧了。这一烧,当然就烧出了很多人的意见。
右监门卫将军赵玭犯了法,房子要充公。公文是赵普下的,他自然是对赵普有天大的不满。他就趁赵普上朝的时候,在路上拦住他的马,一五一十把赵普的不法勾当全都抖了出来。自己的屁股不干净就不要胡乱指责别人的屁股脏。赵玭说:“你赵普又是什么模范良民?秦、陇两地的大树政府是明令禁止私下贩卖的,可你赵普倒好,不仅派亲信去买来建造房屋,还纵容手下做二手贩子,在皇皇京城干起了木材生意!”
这话很快就传到了赵匡胤的耳朵里。赵匡胤非常生气,当着百官的面,他就要治赵普的罪。他问太子太师王溥:“赵普应该治个什么样的罪名?”王溥说:“赵玭这是诬陷大臣。”听了这话,赵匡胤才开始冷静下来,命令武士把赵玭拖下去打几十大板。原本是要看热闹的大小官员看到皇帝的态度心理也就亮堂了。御史当场就摆开架势要起诉赵玭,赵普当然也不会袖手旁观,自然是求情说好话。于是,皇帝开恩。赵普也就有惊无险地过了一劫。
大宋的势利越来越大,渐渐有了吞并之势,其他小国不敢与战,却也不愿就降,谁都知道凤尾不如鸡头,时间才是最宝贵的。吴越王钱俶就有这样的想法,觉得拖住一天这皇帝的宝座就多坐一天,也是舒服的。所以,公关是少不了的。赵普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关键时候就能改变历史的方向,这样的人,钱俶当然是要讨好的。他派人带着十瓶金瓜子和一封语气谦恭的书信去送给赵普。赵普还没来得及看,都把它们放在了侧房。
想不到这个时候赵匡胤居然突然到访。赵匡胤看到这些瓶子就很好奇,都是些什么呢?他问赵普。吴越王送来的海鲜,赵普说。吴越王送来的海鲜那一定是好东西呀。赵匡胤这样说,赵普总得要给他看看,没办法,只有叫人把瓶子打开。一道金光刺痛了仆人的眼睛,十个瓶子里全都是模样诱人的金瓜子,让人眼睛一亮。事情到了这份上,赵普也慌了,赶紧跪下来磕头谢罪:“我还没来得及看信,所以也不知道里面是些什么,如果知道是这些东西,我一定不会接受,并且向陛下禀明的。”听了赵普的话,赵匡胤倒非常大度,他笑着说:“你就接受下来,没有关系。他们都认为国家的事情都是你们这些书生说了算。”
话虽这么说,你说赵匡胤心理一点想法都没有,鬼才相信。更让赵匡胤不高兴的是,枢密使李崇矩本来就和赵普私从过密,两个人一来二往,居然还做起了亲家。你们好的像块铁,我赵匡胤成了什么?赵匡胤隐隐感到了来自赵普的威胁。事有凑巧,李崇矩的门客郑伸因为受到冷遇,心怀不满,把李崇矩给告了。说他拿了太原人席羲叟的黄金,暗中托翰林大学士扈蒙给羲叟定为甲科。还有板有眼地拉出了范阳刘审琼作证。虽然经过查证后赵匡胤知道李崇矩是冤枉的,还是借机罢了他的枢密使,为镇国节度使。赐给郑伸进士出身,让他做了酸枣县主簿。郑伸死了以后,他的母亲孤苦无依,跑到李崇矩的儿子李继昌家里讨饭。李继昌的家人可没忘记曾经的冤仇,骂的骂,撵的撵。李继昌却不记前嫌,把老人家让到屋里,给了他一百两银子。
雷德骧弹劾赵普“擅赠刑名”,商州知府奚屿为了讨好赵普,一纸奏章把他给告了,说他写文章诽谤朝廷。甚至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一条锁链就把雷德骧给扣了。结果,雷德骧被罢官,流放到灵武。雷德骧的儿子雷有邻为了报复赵普,一直在寻找机会搜集证据。终于,他发现了一个突破口,就是赵普的堂后官胡赞和李可度。作为赵普的属下,他们受贿不法。这些事情赵普应该是知道的,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去了。赵普的包庇行为让赵匡胤很生气,明摆着就有拉帮结派的嫌疑。赵匡胤是不会轻易放过的,下令彻查,又牵出了秘书丞王洞、刘伟刘侁兄弟,以及宗正丞赵孚。这些人最后都没落下好下场,刘伟被砍了头,其他人抄家的抄家,开除的开除。就连雷有邻得了奖赏后不久也病死了。
赵匡胤对赵普的成见看来不深都不行,他时不时就找人问问赵普的为人为事,可是,就连卢多逊在他面前也没有一句好话。卢多逊说,赵普曾经私下用空地交换种植尚食的菜园,损害皇室利益,扩建自己的别墅。不仅如此,赵普还经商,与百姓争利。听了这些话,赵匡胤心里的鼓就敲得更响了。他把李昉找来证实。李昉说:“我的职责只是写诏书,赵普做的事情,我不太清楚。”明显的护短,让赵匡胤的心理很不是滋味,赵普做的坏事,朝臣居然连讲都不敢讲。为了分散赵普的权力,赵匡胤重新起用了薛居正和吕馀庆,进入都堂,参与宰相议事。
不久,赵匡胤就打发赵普到河阳去了,节度三城,为赵普的宰相生涯画上了一个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