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情漫山河>第一章 勤劳创业

第一章 勤劳创业

作品名称:情漫山河      作者:雪后彩虹      发布时间:2015-03-26 16:57:07      字数:5397

  一
  榆社县历史上以农业为主,生产落后,受浊漳河水患及其它自然灾害的影响,人民生活极其艰难。18世纪末,社会动荡不安,苛捐杂税繁重,不少地方的田赋还进行预征,一次预征许多年,全国人民都处在了水深火热中,到处民不聊生,榆社人民更是穷困潦倒,饿死的、病死的;卖儿的、卖女的,到处可见……
  家住榆社县城西园子的王猴小家,祖辈几代人都是靠租种地主家的土地生存,全家人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下来,所收获的粮食几乎全部作为租金缴纳了地主,全家人天天是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过着非常贫苦的生活。
  王猴小从小就聪明伶俐,但是由于家穷,从没念过一天的书,斗大的字不认识一个。长大后他不但是一个侍弄庄稼的好把式,而且还在农闲时偷偷看别人盖房子,从而学会了盖房子的手艺。
  王猴小成家后,由于家庭人口多,并随着子女的逐渐长大,家里的负担更是越来越重。
  王猴小的两个儿子——大儿子王志成、二儿子王栓成——长到十二三岁时,就跟着王猴小,平时在地里辛勤劳动,农闲时就给人们盖房子,挣些钱补贴家用。
  王猴小盖房子的手艺好,不论给穷人盖还是给富人盖,也不论是在县城盖还是在乡下盖,总是竭尽全力,即使费上再多的功夫,浪费再多的时间,也要做到不仅不浪费材料而且要美观大方。经他的手盖起来的房子都得到房子主人及周围邻里的称赞。再加上他们父子三人实诚,更是受到人们的欢迎,生意越来越好。
  当时的榆社县法院院长贺思斋,听说王猴小父子盖房子的手艺好,就派人找来王猴小,要王猴小到他的老家云簇镇的壁图画,翻盖原来的旧房子。
  当时王猴小一是觉得人家贺思斋有钱,能要上工钱;二是考虑到贺思斋是法院院长,有权有势,得罪不起,于是带着两个儿子就去了壁图画为贺思斋盖房子。
  以前普通老百姓盖房子除房基用石块砌外,墙面全是用土积垒起来的,只有有钱人家才能够体面地在正墙前面挂一层灰砖。
  榆社有的是石头和土块,砌房基用的石块和打土积用的红土,只要人勤劳点就可以自己采集到,缺的是砖块和木料。
  当王猴小父子来到贺思斋壁图画的老宅时,院子里已经堆满了足够盖五间房子所用的石头、红土、灰砖以及搭屋顶所用的檩子、椽子和扇子等木料。
  王猴小领着两个儿子,先在所盖房子的位置,按贺家老爷子的要求挖好了壕沟;接着,王猴小一个人在壕沟里用石块砌房子根基,两个儿子在院子里打土积。
  王栓成和王志成,先在红土里和上碎麦秸再和上水,和成泥巴,再用铁锹把泥巴铲到一个长方形的木架子里,两个人抬着打土积专用的石锤使劲地捣木架子里的泥巴,捣得泥巴沉下去以后再往里面填泥巴,直到架子里的泥巴不再往下沉,与木架子平上后,再把木架子抽出来,空在地上的方土块就是所要用的土积。挪个位置如法炮制,不一会儿院子里就排满了整齐的土积。等打好的土积七成干时就拿起来竖着垛起来,让它们干透。
  一个月后,当王猴小砌完根基时,两个儿子已经把院子的四周垛满了两米多高的土积。于是父子三人开始垒土积。
  又过了两个月,房子盖好了,村里人纷纷前来观看。
  贺思斋家盖的房子是五间正房,房子的结构和普通老百姓家的是不一样的。普通人家的房子不论几间,如果是一排的话,就是排得整齐的五间正房,门都在正面;贺家的五间房子其中中间的三间是正房,左右各是一间大的东、西耳房,这种房子是榆社县以前有钱、有地位人家的所谓的“厅房”。从院子里的正面看,五间房子活像一个“凹”子形:中间的三间正房,房顶和左右耳房的房顶是一体的并且齐平,但是房子没有同左右两间齐平,而是凹回去三分之一。正房中间有一个宽大的门,左右墙上各一扇宽大的窗户,窗户上的木头方格子非常漂亮,上面糊着整齐的麻头纸;正房左右的两个东、西耳房,之所以叫耳房不叫正房,是因为虽然它们突了出来,但门没有留在正面,左边的东房门在凹处朝西,窗户留在正面的墙上,右边的西房门在凹处朝东,窗户同样留在正面的墙上;在正房凹回去的地上,在房檐处竖着两根两个人才可以合抱的大柱子,这两根柱子并不是随便放在那里的,而是均分正房屋顶的距离,支撑着房顶。
  拾阶走进凹回去的地面,任凭刮风下雨都不怕,走进正房,左边盘着一个满炕,占了房间的三分之一的空间,剩余的空间是放家具的地方;走进东房,在门的对面墙角垒着一个灶台,一看就是厨房;走进西方,再屋子的里面也盘着一个满炕,是一个客房。
  壁图画的老百姓是头一次见这种布局的房子,除了认定人家贺家有钱外,还都不断啧啧称赞王猴小父子的手艺。本村的、周围村的村民都纷纷邀请他们去给盖房子,王家父子渐渐手里有钱了。
  后来在壁图画村隔河对面的东庄村给一地主盖好房子后,就在东庄也盖好了自己的房子,把全家人马都搬到了东庄,落户到了这里。
  东庄村是一个只有鹿和游两大姓的大村庄,王家成了村里唯一的一家外姓人家。
  二
  家安定后,王猴小租了桃阳村大地主李四秃的三百亩土地。
  王猴小认识到,虽然自己盖房子挣到不少钱,但是非常辛苦,是靠苦力和看别人的脸色得到的,不会长久,只有自己有自己的土地,才能真真成为有钱人,才会受到人们的尊重。他以每亩一石粮的租金租了三百亩土地,自己种了一百亩;剩余二百亩以每亩一石二的租金租给了桃阳村和东庄村的没有土地的贫苦村民。
  王家父子三人都是种地的好把式,他们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积累了一定的钱财和粮食。
  王家父子不仅勤快而且头脑灵活,他们不仅继续种地、收租,而且开展了多种经营方式——开磨坊、办油坊,喂猪、喂羊,赶马车……开磨坊、办油坊、赶马车,这在东庄村是首家。
  如今,石碾已经被日新月异且精密绝伦的科技之轮,甩在了历史的寂尘里,但是,在很长一段人类历史的长河里,人们要把玉米、麦子等粮食变成食用所需的各式面粉或米粒,都必须把粮食放在石碾上碾,直到把粮食碾成齑粉或米粒为止。石碾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生产工具。
  石碾是用白石做的,是由一圆形平面的碾盘和一圆柱滚形的碾磙构成,碾盘中间有一个洞,里面插着一根木柱,是整个石碾的中心轴。碾磙用木框匡着,一头固定在中心轴上,碾磙前面的木框上插一根长长的木棍,用来推碾。推碾的时候至少需要两人,一个人专门推碾(专门推碾的人可以多些),一个人需要在碾磙后面,一手推着碾棍,另一手拿着笤帚,扫那些轧蹦到碾盘边上的粮食,一圈又一圈地推,碾磙一圈一圈地轧,碎了的粮食又一遍一遍地被过箩,直到不剩下渣子为止。就这样,在一静一动的两石之间,人们不停地推碾,不停地推着一天天的日子。
  说起石碾,还有一段动听的传说。
  据说,重庆市有个石碾村,很早很早以前,这里的乡民生活非常艰难连加工粮食都全靠碓窝。哪家办红白喜事,必须提前一个多月就请人舂米。
  话说有一年一户温姓人家娶新娘,舂的米刚够客人吃三天。
  中午,不晓得从哪个旮旮角角里冒出一个又老又邋遢的叫化子来讨饭吃。有人撵叫化子,叫化子不走;有人舀馊稀饭给叫化子,叫化子不吃。
  当家人看见,忙吩咐人去舀一碗干饭,拈些猎肉给叫化子。叫化子吃得打饱嗝后,又向当家人要一碗米。当家人二话没说,又喊人舀了一碗米出来。叫化子装好米,欢天喜地地哼着山歌走了。一些毛小伙都在背后说怪话、挥拳头。
  一会儿,有人大叫:“快看,那边有一台石碾子哩?”
  大家蜂拥而去,摩挲着崭新的石碾啧啧称奇。
  “神仙!”一位白胡子老头大声地说。
  大家一齐向远处望去,叫化子正消失在山口。
  从此,石碾解了老百姓的生活之忧。
  这一消息一传十十传百,附近村子,甚至更远的人们都纷纷来这个村子观看石碾,回去都仿造它的样子制造了石碾,从此,石碾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为了纪念送石碾的神仙,人们便把这个村取名为石碾村。
  石碾,它们作为石头的当初,在那个缺少运输机械的年代,人们从大山里刨出,又艰难地运回村中,还必须经过工匠们辛苦地锤敲钎凿,才能锻打成浑圆的碾盘和滚圆的碾磙。这之中要花费人们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般的老百姓是断然承受不起的,所以只能是一个村集体集资打造一盘石碾或者由村中的地主出资打造,这样的话,石碾就是人家地主的私有财产,使用时必须征得人家的同意。
  东庄村当时还没有能力打造一盘石碾,村人碾面必须到紧邻的桃阳村。王家弟兄出资打造了一盘石碾,不仅自己使用,而且让全村人使用,更主要的是用自己的驴子拉磨,给人们磨面,但是并不是贴上牲口和人力为村民白服务,而是给你磨一次,你必须给王家半口袋喂牲口的粮食——玉茭、谷子或豆类。推碾是一项又累又慢的劳动,同样一袋子黍米,牛、马半晌就可碾完,人推就得一天甚至一气儿熬到半夜。所以只要有条件,人们都愿意让他家的驴子来拉磨。这样,王家就有了多余的粮食。
  为了发家致富,王家父子不怕吃苦受罪,只要能挣到钱,不惜每一份力气。
  王家开磨坊挣到的粮食积少成多,换成钱后就瞅准时机买了四五个骡子,组成了运输队,干起了赶马车的营生。每天从东庄出发到云簇镇买上粮,拉到岚峪乡的圪塔滩村卖掉,再从圪塔滩买上煤炭拉回云簇镇卖掉。每天总是满车出去,满车回来,从来没有空着车回来过,而且每天走的时候总是天还没亮,回来的时候总是披星戴月。
  赶马车也是个苦差事,夏天晒得够呛,戴个破草帽,脸上的皮都晒翻了。冬天冻得要死,穿着脏兮兮的破羊皮大衣,腰里扎一条黑腰带,脚下穿一双黑乎乎的老毡筒,戴着黄黑色的破棉帽,头发、眉毛、胡子上都挂着白霜,戴着破手套的手都冻僵了,握不住鞭子,就夹在腋下,走着心里都是凉冰冰的。赶车还比较危险。
  “一勤天下无难事。”在王家父子的辛勤劳动下,王家的财富不断积累,在财力上可以和东庄村的鹿、游两大地主家抗衡了,于是不断扩大自家的产业,他们在东庄盖了自家的土楼房、戏楼和廊坊。
  三
  1894-1895年满洲清国和日本的甲午战争,导致满洲清国的垂死挣扎彻底失败,不得不再次搜刮中国人的民脂民膏,向日本支付巨额战争赔款。战后,日本依靠两亿两白银的赔款,实现了原始积累,经济和军事实力飞速扩张,迅速实现现代化,称为和欧洲并驾齐驱的列强,为日本进一步四处扩张奠定了基础,为其在20世纪30年代大举侵华埋下伏笔。
  满洲清国对外出卖主权和领土,对内加紧了剥削中国人,最终激发了民族主义大起义。义和拳活动主要集中在中国华北的山东和河北,最初义和拳同当时清朝大部分秘密团体一样,反对满族统治,以“反清复明”为口号,遭到镇压。
  1894年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被日本打败,被迫在1895年签署马关条约,引起欧洲列强的野心。1896年,有意瓜分中国的欧洲强国对清政府提出无理要求,并要求准许修建铁路和采矿。1897年11月,山东发生“曹州教案”,两名德国传教士能方济和理加略被冲入教堂的村民打死(起因不明)。德国立即作出了反应,乘机出兵占据了胶州湾和胶澳(今青岛)。德皇更对其舰队训言,谓:“如中国阻挠我事,以老拳挥之。”接下来的一个月,俄军进驻了辽阳南方的旅顺,英国和法国之后分别派兵占领威海和广州湾(现在广东湛江)。外国的进占,更激发起山东各地的排外情绪。1898年3月,拳民活动在山汤加剧。1899年,捐官出身的汉裔旗人毓贤出任山东巡抚,提出“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对义和拳采用安抚的办法,将其招安纳入民团。于是义和拳成了“义和团”,而口号亦由“反清复明”改成“扶清灭洋”。于是人们纷纷参加义和拳。
  虽然王家有钱了,可是他们家毕竟是外来户,经常受到本村鹿、游两大地主的欺负与排外。当时村里有好几个人参加了义和拳,王栓成一是为了学些武艺少受欺负,二是为了强身健体,于是也参加了义和拳,学了一身的武艺。
  义和团被招抚后,发起了反动外国洋人的运动,称外国人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于是全国上下到处烧教会、杀教士。
  虽然榆社县处于非常偏远的山区,但这一消息还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到了榆社县。1900年9月,王栓成和村里的另外七名义和拳成员在云簇镇林头村义和拳组织的指挥下,同所有的榆社义和拳成员在林头村教堂一起打死了一名洋人,于是他们都被县衙门抓住坐了牢。东庄村八名义和拳成员,有七人不是姓鹿就是姓游,都是本村人,只有王栓成不是本村人。本村的六人都被村里的鹿、游两大地主出面保了回去,只留下王猴小和游大江。
  王栓成不是本村人,所以人家不保他,而游大江家太穷,村里和本家都不管。后来经由王家人的不断上下打点,王栓成才被释放,但是王家的一大家业——王家的土楼房、戏楼、廊坊全被充公了。
  游大江最终被判从军,后来杳无音信,据说是随军打仗死在了外面。
  王家两代人辛苦创下的家业就这样赴水东流了,王猴小既气愤又心疼,积病卧床不起,不到两年时间便撒手人世。但是王家的两个儿子并没有倒下,他们认识到有钱人家都有文化,都非常重视儿子的教育,有文化了就能当官,不仅有钱而且有权,这样世代就都会是有钱人,不会受穷不会受人欺负,只有欺负人的份。他们决心将来他们有儿子了一定要送到学校念书。
  王志成和王栓成接过父亲手中的钥匙,继续带领全家人创业致富。他们更加勤劳地劳作在父亲留给他们的租地和作坊里。村里人都说,王家孩子不认识爹。王家兄弟总是三更天就起床干活去了,晚上孩子都睡觉了他们才回来。
  随着财富的不断积累,王栓成的儿子王进贤、王志成的儿子王进福相继出生,在他们长到八岁时,他们的父亲就把他们送到村里的私塾上学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又把他们两个送到了武乡县的圪嘴头村上学。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