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东北传奇故事之年代>第五章

第五章

作品名称:东北传奇故事之年代      作者:杨末      发布时间:2015-03-25 23:11:27      字数:5707

  每逢阳历年末,县里总会下来调查组,来集中清理总场的业务记录,和一些等待处理的琐事,在消除‘田三’和‘孙老歪’户口的时候,多少有了些麻烦,因为二人岁数都不大,而且不是正常的生老病死,自然也需要调查走访一下。
  在详细的询问了当时参与救援的人员后,又和父亲八叔核实了情况,走访了两个人的家属,确定二人系意外死亡。可这意外死亡,也确实够邪乎的,以至于县里来的同志都发毛,说这事这么邪性呢,就这样二人的名字,在那犹如判官执掌的花名册户口簿上,二人永远的消失了……  
  就在来总场调查的队伍中,有父亲的一位老同学,也是父亲多年的好朋友叫宋春。头些年一直在总场民兵部当政委,后来被调到‘安达县’里某街道的派出所,任命指导员工作,随后便全家搬进了城里。
  这次回来一来是处理公事,二来也是看望多年未曾见到的父亲,便小住了二日才返回县里。临走的时候又和父亲约好过几天再回来,因为要安排他的上级领导来草原打猎。
  眼看这一年又要过去了,母亲盘算着回娘家看看‘姥爷’‘姥姥’,还有那未出嫁的小姨。
  父亲送走了他的老朋友后,便开始张罗找车,好送母亲回娘家,因为妹妹当时还小,也怕把她冻着,最后民兵连给父亲安排了总场领导的212吉普车,那时候这吉普车可是高级玩意,全场就这么二台,要不是父亲人缘好,就算有再多钱在那个年代也是很难雇到车的。
  1986年那会通讯不发达,谁家要是有个急事什么的,就只能靠发电报通知了。转天中午母亲就安全到了娘家。司机师傅要急着回单位,便吃过午饭便匆匆赶路回去了。  
  下午父亲和母亲,便带着从马场拿来的特产牛肉,野鸡,纯粮烧酒。去四队看望梁老太太,自从那梁大娘给八叔成功接骨后,父亲已有二年多时间没见到这位‘仙风道骨’的梁大娘了。  
  这次是在白天,可是父亲并没有走那条近路,而是带着母亲走的大路。二十几分钟的路程,他们便赶到了四队梁奶奶家,进屋客套寒暄互相问候这两年的变化,父亲看着那梁大娘神态和身体都非常不错,这老太太已经70岁的人了,可是依然身体硬朗,思维敏捷,梁大娘和母亲唠了会家常,便又问了问八叔恢复的情况。
  父亲说了八叔的情况,他已经恢复的和正常人一样了,当听到八叔已经结婚并生了个儿子后,老太太突然好像想起了什么,随手掐着手指半闭着眼睛,沉思了片刻说道;“杨斌哪,你那个老八兄弟,在十五年后,一定要注意给他孩子躲个大灾,如果稍有偏差,弄不好他便会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我人已经老了,就不怕泄露了仙家禁忌的话,若有机缘巧合,让他带着孩子来找我,我定在想办法给他破关……”  
  父亲和母亲把老人的话记在了心里,又坐了半个多小时,便起身赶回了姥姥家。哪成想自从这一别后,第二年开春梁奶奶便仙逝了,多年后父亲讲到这里,叹了一口气说道;“本想着过了年以后还能去找这梁大娘。谁知道这一别便没了机会。”
  那时候通讯不发达,梁老太太去世时,姥姥也没有办法给父母消息,父母也没能知道这事,自然也没有机会在看上她一眼。父亲时常会想起这位慈祥,而身上又带着一种不同于常人气息的老太太。而八叔家十五年以后发生的事,因此也留下了莫大的遗憾。
  父亲在姥姥家住了一日,便打算第二天要赶回去工作,末了这丈人爹发了话,让父亲必须多住上一天再走。
  这老爷子也是抗美援朝的复员战士,腿上当年依旧残留着2块弹片,他荣立过三等功二次,二等功一次,是这‘友爱乡’的知名英雄。
  更是位铮铮铁骨的汉子,在记忆中他高大威武的身躯,就犹如在画册上看到的毛爷爷一样,梳着大背头,穿着老式中山装,长背着双手,笔挺着肚子在乡间小路上散步。
  下午父亲和姥爷喝着酒聊着天,这菜还没上齐呢隔壁的老邻居王老太太就来了,因为知道母亲回娘家来了,赶紧来串门溜达看看,看看这个已经远嫁他乡的二姑娘,王老太太便拉着母亲的手坐在那炕头上,聊着家常,问问生活和婆媳关系的一些琐事。
  说着说着,就说道了她大女儿‘大琴’家发生的一件怪事,就在中秋节以后她大女儿家养的一条大黑公狗,每当到了阴历十五,天上升起那圆圆的月亮时候,就对着月亮嗷嗷的嚎叫,而且是专门等月圆的时候,却一点的残月它都不叫唤,而且是叫唤够了就溜达到窗下,用那两个前爪子扒着窗台,伸头向屋内张望。
  开始也没人注意这事,直到有一次大琴女婿半夜喝酒回来,一进院门就看见那个黑狗,犹如一个人一样扒着窗台,正透过窗帘的缝隙向屋内看呢,此时屋里正在洗澡的大琴完全不知道,在哪窗帘缝隙外有这样一个畜生在偷偷的看着她的身体……
  看着黑狗又扒着窗台,酒劲冲上了头的大琴女婿,拿起扁担就冲了过去,黑狗听到声音扭头就跑,扔出的扁担正好打在了黑狗的腰上,这狗叫唤了一声,就一溜烟跑到别人家院去了。
  进屋后大琴还不知道,听女婿说完也是一脸的尴尬,两口子在家就琢磨上了,是不是这狗小时候在屋里待惯了,总想着进屋呢,可是这大琴光着身子洗澡,那狗怎么会愿意看呢,二人最后也弄不明白,便也没太当回事,男人就搂着大琴关了灯睡下了。
  哪成想这黑狗被这一扁担打过以后,反倒改变了习惯,不等月圆的时候,就开始摸扒着窗口偷看了,几次的喝斥也没见什么效果,夫妇两人也就不在理它随它去把。
  就这样直到入冬以后,这狗都一直没消停过,东北冬天冷了以后,都会在窗户上蒙上厚塑料布用来抵御严寒,这大琴女婿,自打他动手把窗户蒙上塑料布以后,这黑狗爬窗台就看不清屋内了,黑狗的性情就突然变了,只要是看见大琴女婿,就时不时的呲牙咧嘴的低声哼哼。
  这不就在前几天,大琴女婿在二连翘家喝酒,又是晚上回来的,刚进院子回身关大门的时候,这黑狗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上去就扑倒了大琴女婿,跟着就张开大口,就奔着他喉咙咬去,幸好当天大琴女婿喝酒不多,用胳膊一挡,躲开了这致命的一口,随后他一脚蹬在了狗肚子上这狗就跑了,这不一连三天了都没再见到这黑狗影子。
  父亲因为常年打猎,多对一些恶兽的习性也摸得差不多少,可是听完‘王老太太’的话也不禁觉得奇怪,按说这自家养的狗怎么可能咬自家主人,尤其是之前对着月亮嚎叫更是异乎寻常,这狗莫不是招惹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一屋子人分析着,也研究不透其中的玄机。
  最后王老太太对姥爷说道;大哥让你家二女婿用枪把这狗打死吧,不然我这心里总是不踏实,感觉早晚是要出事啊。
  父亲点点头也觉得这事情蹊跷,便答应了下来。  
  可是这黑狗已经连续三天,都没回自己的狗窝了,上哪去找啊。
  母亲琢磨了一会便说道,今晚让大琴睡觉别拉窗帘,把窗户底层的塑料布也解开,看看那黑狗能不能回来吧。
  就在天黑前一切都以准备妥当了,入夜父亲和大琴女婿,便带着手枪躲进了大琴家的西仓房,隔着窗户等待着。临近快九点的时候,果然这狗不知从哪,看见了窗户上的塑料已经掀开了,便又如那从前一样轻轻的溜回到了窗下,此时屋内的大琴也假模假样的脱掉了衣服,漏出贴身肚兜和那雪白的皮肤,而且故意的在灯光下,来回的走动着,开始大琴不相信这公狗是在看她那丰盈的身体,所以她也不时用眼睛瞄向窗口的玻璃。
  果然黑狗溜到窗下后,只见那黑狗仰起脖子,头刚好超过窗台,那畜生一双冒着亮光的眼睛,就仿佛那饥渴的男人一样,贪婪的盯着大琴漏出的雪白身体。
  大琴此时也看见那畜生,眼睛一直看着自己,而且大琴故意来回走动,那狗都是转着头跟着她来回的看,慢慢的那狗居然张开了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舔着嘴唇,此时那狗的眼神中充斥着一种贪婪和欲望。
  躲在仓房里的父亲和大琴女婿,借着灯光居然看见公狗的生殖器,已经慢慢的漏了出来。
  此时大琴女婿示意父亲开枪,父亲慢慢的举起了手枪,瞄准了大黑狗腿部的位置,砰…狗被近距离发射的子弹,瞬间击中了后腿,那12毫米的弹头直接穿透了狗腿的骨头,黑狗嗷的一声惨叫,便摔倒在窗下。
  枪声过后屋里的人看到父亲站在了窗前才敢出来,只见那黑狗躺在地上,呲着尖牙依然带着那种对它主人才有的攻击性的愤怒。畜生自作孽不可活,砰……  
  第二天一早父亲收拾好行装,骑上自行车便奔向了160里外的老家。半天的时间才赶回了家里,那时候年轻人近距离都是骑着自行车来回赶路。甚至当年所有结婚的新人,都是骑着自行车给媳妇接回来的,几十年后看着那成排的车队,真是新旧社会两重天的区别啊。
  但是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也同样享受着同一种幸福,因为人人都是平等的观念,没有贫富的差距,大家都一样的辛勤劳动着,开心、快乐、健康就这么简单
  晚上父亲在分场办公室,见到了八叔,两人聊了聊两天的工作,也没什么大事,可是父亲心里,却揣着梁奶奶活着时候说的话,他最终也没能说出来,怕八叔因为这个迷信的话语在产生心结,而梁奶奶已经去世了,就算是八叔信了这句话,又有谁能把这事给圆了呢。聊了一会二人就各自回家休息了。
  几日后父亲的老同学,带着一行三人来到了马场,除了他们派出所里的人。还有一个年轻妖艳的女子。
  那个年代能打扮的这么花枝招展的女人,不是演戏的,就是卖身的,再就是现而今说的小三。这女人还真是哪位胖领导,闫所长的情人她叫周文丽,也就二十四五岁模样,而且是搔首弄姿、惺惺作态的样子。
  解开她围在脖子上的毛围脖,胸前就会漏出那深深的乳沟,那个年代能穿这样的人绝对是非常稀少的。而这样的风瘙女人,在那个年代也是非常遭同性生厌的。
  场里妥善接待后,便安排了食宿,定好明天在下草原打猎。说到这打猎,老习俗的猎人都是有讲究的,不打怀孕带崽的,不杀抱窝下蛋的,不杀不能下肚的。这就是老祖宗们留下的生态平衡。
  当晚父亲和他的老同学宋春,坐在办公室聊天。
  宋春说;“这胖领导没啥别的爱好,就这两个缺点一喜欢喝酒,另外就是比较好色,而且是非常听着小娘们的话。”
  这已经是最差劲的两个缺点了,却碍于他是执法部门的领导,谁又能把他怎么样呢?  
  第二天吃过早饭,几个人开着场里吉普车,带着猎枪就朝着北边界壕奔去,雪地这个时候也适合打猎,野兔也多,一半天就打了八九只野兔子,按说这些野兔也够了,这玩意是野生的,也不能把它当饭吃当家常菜吧。父亲看着差不多了,就让宋春开始张罗着往回走。
  这时候那40多岁,胖得一脸横肉的闫所长开了口,说道;“我那个媳妇说要二条狐狸皮的围脖,咱们今天晚上再出来溜溜打它个二只回去,给她弄个大皮围脖,好打扮漂亮的过年回娘家啊。”
  在那个年代的北方,根本没有穿貂皮大衣的,更别说狐狸皮围脖了,亏她也能想的出来,而且还是要弄两条,这小情人养的自己都跟三孙子一样,可真够孝顺的。
  父亲便和他老同学宋春说,这狐狸一不是吃肉的猎物,二祖宗定下的规矩,这是有灵性的动物轻易杀不得。
  老同学碍于是顶头上司的话也没得拒绝,硬着头皮说;“晚上开车来溜溜看吧,没准所长运气不好还碰不到呢。”
  狐狸这动物不同其它野生动物,它们一般的时候晚上也出来觅食,而且这狐狸看见光亮喜欢看热闹,一般都瞪着眼睛傻愣愣的盯着看,它们那一对眼睛就如黑夜里的明珠,灯光一晃就会特别的亮,而且在黑夜里是犹如宝石一样锃明瓦亮……要不说有的人长在晚上的坟地里看见,晃动的明珠,多半都是狐狸在找食物呢。  
  下午一行人开着吉普车,就回总场去了,傍晚吃完饭后,天也开始擦黑了,这胖所长就开始张罗着要走,父亲先是几番拒绝,最后还是被请上了车,这次就奔着草原里的雪道,朝着西北方的坟地,土丘就开了进去……一直搜索到到晚上7点多也没看见狐狸的踪影。
  一伙人也都走的累了,就奔着吉普车的方向往回走,说来也真巧,就当他们往回走的时候,那胖所长用的强光手电,照射到五六十米远的雪包边上,还真就有个动物在哪里站着,而且是一动不动的望着这些人,眼尖的小民警看出那是只‘狐狸’,而且是一身紫红毛的火狐狸,那一身火红的皮毛,在雪地上灯光下放出淡淡的红光。
  他妈的运气真是太好了,终于找到一只…….胖所长说着脏话,随手把手电筒递给了小警察,抓过口径步枪就瞄准了狐狸的腿,为何要打腿,这胖所长还真明白,如果打在狐狸身上必然会留下子弹穿过的窟窿,那样就会影响围脖美观呗。只见他站稳瞄准后毫不犹豫就是一枪。
  这口径步枪可不是洋炮,那打出子弹都是独头的标准尖弹,而且精度高、稳定性好、射击距离二百米都可精确打中目标,这五六十米的距离,打一只狐狸那岂不是非常容易。
  清脆的一声枪响后……眼看着那红狐狸轻轻一跳又落在原地,‘呀没打中’胖所长自言自语着,眼睛没离开准星,紧接着他又是一枪,这一次狐狸不但没跳,而且连动都没动,按说一声枪响后动物都会转身就跑,这狐狸居然在这二枪过后才转过身,头一上一下晃荡着,慢悠悠的要走。
  父亲上前一步,便按住了又要开枪的所长,大哥别在打了二枪够了,此时那胖所长一把推开父亲,喊道兄弟你别管!抬手举枪瞄准又是一枪,砰……这一声枪响后大家看到的却是,那一只崭新的口径步枪,从枪管中间崩断的画面.
  爆炸后飞出的碎片,瞬间击伤了胖所长那托枪的左手,鲜血刷的一下就流了出来,众人被眼前突然的一幕吓了一跳。还是那反应机敏的小民警,赶忙撕下制服棉衣内的衬布,缠上了他喷血的左手,大家赶紧扶着胖所长朝着吉普车跑去,吉普车颠簸了一会便上了公路快速的向县城奔去……
  当晚紧张的手术缝合,总算保住了胖所长的性命,因为爆炸时伤了左手的动脉血管,所以失血过多的他,也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主治医生问在场的民警,这是怎么弄的啊?是和歹徒搏斗被砍断了吗?众人面面相视也没有人回答这样的问话。  
  要说那口径步枪崩断的瞬间,弹片却唯独伤到了胖所长,他左手拇指被齐刷刷的崩断了,那时候的医疗技术没法为他接上残缺的断骨断筋。最终胖所长的左手,手指变成了4根。
  父亲说道这里的时候看了看我,说道咱们老祖宗虽说是以打猎为生的民族,但是从来都是有规矩的,这无规矩定不成方元,这规矩就是道理,就是‘人’在自然中生存的法则。
  自从发生这件事以后,父亲对打猎的事也是比较忌讳了,便很少在夏天繁殖期去猎杀那些野兔、野鸡,父亲说这世间只要不是祸害人的动物,就都有它们生存和存在的意义。
  要不为什么你奶奶每逢过年、过节、杀鸡、杀鹅,都会念叨这样几句话,小鸡小鸡你莫怪,你是人间一道菜,脱掉毛衣换布衣,来世投胎不变鸡。俗称杀鸡咒。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