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乡愁>第八十四章

第八十四章

作品名称:乡愁      作者:独行的闰土      发布时间:2015-03-25 15:31:20      字数:3522

  
  梦兰的情绪有些激动:没想到,没想到,真没想到!
  宋天鸿立马说:“是啊,记得当年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们俩还没结婚,受路书记的委派给她当护花使者,去你家喝喜酒。今天既然还有这么个缘分见一面,那就去我们家聚聚,就在前边三百米处!”
  陈东方笑着摇头:“知道你们住在这里,那就不着急了。今天还真是没空,这家药房是我儿子开的,今天开张嘛事情就多一点,等一会我还得帮着他们做午饭。倒是你们今天必须留下来吃了午饭再说,我们得好好聊聊了。”
  他边说边将他们让进里间的房子里,沏上一杯香浓的绿茶,就问起了他们夫妻俩的状况,听完之后他大发感慨说:“你们了不起啊,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都成了亿万富翁了!”
  梦兰说:“谁也想不到有今天这么大的变化!四十年啦,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有时候去回想,好多好多的事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清晰!你知道么,有一个情景我终身难忘,那就是我离开我们插队的地方去莲花桥的那一天,你骑着辆破单车去送我,我坐在后面耳朵里听着你绝望的牢骚怪话,看着你痩削的肩背上残留的粉笔灰,想着自己前途未卜的未来,心里没有别的,只有焦虑和绝望!特别是上了汽车,看着你呆呆的湮没在车后黄黄的烟雾中,我哭得一塌糊涂,引得车上的人以为我出了什么大事,都围过来问候。哎,这几十年,你怎么过来的?”
  陈东方道:“说起来一言难尽呐!当年我在学校当了上十年的教师,后来随着政策的改变,岳父领着村民将一半的红薯土改种了药材,后来又劝我辞去教师职业,跑药材生意。没想到几年功夫下来,我竟然发了!我利用在全国到处跑的机会,留心药材的栽培技术,将一些适合本地种植的药材引进来,指导村民大力种植,我再回收投放市场赚取差价,我富了,村民也跟着富了起来。岳父退休时,村民一致推选我当上了村长,把生意越做越大。儿女们都长大成人后,就投资在县城开起了第一家私营大药房,交给孩子们管理,我仍然忙乎着村里的事情。几年之后儿女们都成家立业了,把药房也开到了邻近的几个城市形成了连锁店。因为老伴住不惯城里,我也只好把儿女们要求我们二老住城里享福的建议拒绝了,一直在村里干,直到早几年才退下了,陪着老伴颐养天年。”
  他长叹一声说:“光阴荏苒喔,一转眼就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唉,梦兰,你知道,当初我和老婆结婚时,我对他们一家没有一点感情。到了学校后,从不过问家里边的事情,只是星期天学校没人做饭,被迫回到那个没有感情的家,寒暑假一到,我就跑回城里陪伴在父母身边。说来你都不会相信,三个儿女小的时候我都没抱过几回。岳父他们从未埋怨过我,总是把好吃的东西给我留着,或让孩子们带到学校里来。特别是有一年正月,岳父不知从哪里弄来半边野兔,他们舍不得吃,想着等我从城里回来吃,我老婆忘了放盐腌着,等我正月十五回来时,拿出来一看,那来之不易的野味早就臭烘烘的了,气得我岳父把她骂了个狗血喷头!”
  他们知道我与他们的距离,总是小心翼翼的伺候着我,老婆更像一个仆人,对我百依百顺。当我在岳父的建议下,辞职下海经商,腰包逐渐鼓胀时,三个儿女像一堵墙似的站在我面前,看着身形日渐佝偻的岳父和长期受风湿性心脏病折磨的岳母,我麻木的心灵复苏了!震撼了!我放下了手头的任何事情,带着岳母南下广东,东进上海,北上首都各大医院。我有钱,我有的是钱,我也不怕花钱!为的是保住她的命,让她在这世上多活几十年!她太累了!一直拖着病体抄持着家里的一切,照看拉扯着我三个孩子长大成人。我从老婆嘴里还知道,因为没有生儿子的缘故,重男轻女的岳父一直嫌弃她,动不动就训斥她!她一辈子默默地逆来顺受的接受生活带给她的艰辛和磨难,而我一直视而不见,没有任何的悲怜与同情,心里一直忿忿不平的自大的理所当然的享受着他们的给予和慷慨。当医生说他也回天乏术时,岳母拉着我的手说,东方,我没生儿子,但是村里那么多的老人,有谁能像我一样把全国几个大城市转了一个圈?看了那么多好看的地方,吃了那么多好吃的稀罕物,有你这么个女婿,我知足喽!
  岳母的话就像刀子一样戳在我的心窝里,那一刻我哽咽无语潸然泪下,想想我对自己的父母和她的父母,究竟付出过多少?她去世时离年满六十还差三个月,面对那一堆黄土,我内疚,惭愧。钱!钱有什么用?钱是它娘的王八蛋!
  岳母过世之后,我就寻思着帮父母买一套新房子,改善一下他们的居住环境,没想到我父母断然拒绝,倒是很乐意来乡下住,我岳父听说了,更是异常的高兴:现在的乡下一点也不比城里差,吃的穿的都有了,吃的东西甚至胜过城里,老年人住在乡下更适合,吸进去的空气都新鲜得多!
  我把父母接来后,他们三位老人很高兴很和谐的生活在一块,我老婆依然像保姆一样照顾着他们的生活起居,直到他们寿终正寝。我依然忙着做生意,这时的我已经没了任何的负担,儿女们也不要我的钱,他们的钱比我还多!后来我干脆把赚来的钱做些公益事业,帮村里修水泥路,改善水利设施,出资帮镇里建了一个养老院。千金散尽之后,我现在陪着老伴颐养天年,她每天陪着村里一班老头老太太玩麻将,我就在家种菜做饭还喂了几十只鸡鸭,家务事完全不用她插手了,得空看看电视,上上网!
  宋天鸿说:“我的心情也和你一样,感同身受——异地久住成故乡!就当时的境况来说,确实无法预料到今天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当初我们这些人本来没有必要非要去那么艰苦的地方,只是由于权利的膨胀滋生出近乎专制的政治理念,那只挥动的大手,又受着盲目而狂热的追捧和拥护,便迸发出超自然的力量,生生将一个十几亿人的泱泱大国拽往停滞不前。好在许多事物的发展有那么一条物极必反的规律,几番沉浮的邓公及时的踩住了正在倒退的巨轮,剔除了许许多多的假大空的东西,让人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又经过几代领导人的努力,实实在在的稳步发展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陈东方笑道:“你这话有道理,过去我最爱在岳父家发牢骚,把心里的怨气发出来。现在想来,当时的形势确实荒唐,好在那个“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口号,随着他老人家在七六年九月睡过去再也没醒来而终结!”
  梦兰说:“你又想发牢骚了?”
  陈东方道:“这不是牢骚,是真心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许与自身的经历有关,我从不崇拜任何人,我只佩服他老人家让世界瞩目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厚的文学修养。”
  梦兰笑道:“以前是‘人治’,如今是‘法治’”。
  陈东方说:“对,这确实有着本质的区别。我父母来乡下住的时候,父亲对我说过几句话,我觉得有几分哲理。他说我是阴差阳错的改变了一生轨迹,就在一家人都感到无望的时候,却来了一个大逆转,所拥有的一点也不比当初有些回城的人差——有的人眼看就要退休了,却下岗了,同样上有老下有小的,还要面临着另找职业谋生。你的一切除了归功于好的政策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与岳父一家及当地百姓的支持息息相关,人啊,就应该心存感恩!”
  宋天鸿说:“当年我因为家庭出身问题,许多时候一直是夹着尾巴做人,不敢乱说乱动。你的身份——那时叫政治面貌——比我好,还可以口无遮拦的发发牢骚,讲讲怪话什么的。我是被迫去接受所谓的教育时怀着如履薄冰的心态去的,出乎意料的是我处处受到照顾和看重,让我与那块原来没有任何关联的地方,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牵挂。我们这些人在受苦的同时,又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而这些有恩于我们的人,恰恰是那块土地上最底层的普通百姓们,他们骨子里留存的淳朴和善良不会因为环境的影响而改变。今天的我们确实是得益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正如你的感悟和义举,我也在想我是不是也该为他们,为那块曾让我休养生息的地方做些有益的事情。”
  陈东方深有体会的说:“人就是怪,没钱的时候,拼了老命也要去挣,挣多了,存进了银行就觉得仅仅是一个数字而已,如今的富翁们做慈善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了。想想也是,你能吃多少,花多少?”
  梦兰道:“这中间就是包含这么一个认知的问题和情感问题!”
  宋天鸿说:“我现在经常回去看看,村里有几个当年的小屁孩,如今也是人到中年,在家像模像样的搞起了养殖合作社,而且获得了不错的效益。尤其让我佩服的是他们几个带领乡亲致富的大公无私和生财理念。早些天与我联系,要我与他们合作在省城开酒楼,把产品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都拽在自己手中,提升产品的最大附加值!我真的很欣赏他们!这不,我们准备明天趁当年的老指导员九十大寿,回去住上一些日子,也顺便考察考察他们的所需,再做具体的帮扶措施!”
  陈东方道:“我们都是有过经历的人,对农村熟悉了解,有能力帮家乡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最好。也难得你们夫妻同心。”
  梦兰笑道:“我早就说过,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只要不饿死我就行!”
  宋天鸿道:“这个不用担心,就是把千金散尽,也饿不着你——有儿有女还有企业外加养老保险,怕什么!”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