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作品名称:乡愁 作者:独行的闰土 发布时间:2015-02-24 15:43:30 字数:3256
马部长当年在这里蹲点的时候,他是起早贪黑的带领社员们坚定不移的执行“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在“人定胜天”的感召下,用近乎军事化管理的模式开展农业学大寨,白天干了还不行,秋冬季节的晚上他想出用一截竹子灌满煤油,拆一双纱手套,抽出棉纱插在中间掏了洞的白萝卜上做灯芯的好办法。几十根竹子灯插在土里,他亲力亲为带着大家在四宝峰山脚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热火朝天的开荒造田!
春季春插的大清早,天还未亮,他几乎是挨家捶门,叫醒大家起来扯秧。他还知道哪家的年轻夫妻贪睡,故意站在人家的窗户下面连敲带叫----松榨啊!松榨啦!老抱着干嘛!夏季的“双抢”时节,先召开动员大会,“春争日,夏争时”,晚上必须扯秧。他手持一根三尺长的竹棍,在秧田里丈量好,规定一个主劳力扯几米长,一个半劳力(妇女与学生)扯几米长,完成后才能回家睡觉。搞得一群男女老少连走路都打着瞌睡,大家背着他大骂----马不长不得好死!
同样疲惫不堪的七爷还得做大家的思想工作----不管他的工作方式如何,我们得明白一个道理,马部长一是为了响应上面的号召,二呢,到最后马部长也不会带走一粒口粮一分钱,都是帮我们大伙.....
来到现场的马部长脸色凝重地问明了情况,还重点盘问了宋天鸿。天鸿将昨晚遇见的可疑人影说了出来,并将自己昨晚换下的沾有泥巴的衣物给大家看了。
马部长先来到了天鸿睡觉的守夜室,仔细的查看了进仓门上的锁与封条,确认无疑后,才叫保管员罗大伟开了锁,进去看了看被盗现场,很肯定的说:“鬼就出在墙上,走,下去看!”
仓库的墙虽然是土砖砌成的,但砖都是横着砌的,厚度是普通民居的两倍!要在墙上凿洞而不被人发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现在墙上除了满墙的蜘蛛丝外,丝毫未见被凿动的痕迹。马部长左顾右盼的打量了一阵,确定了大致的位置后,就站在了相应的墙下,睁大着一双鹰眼细致的观察着布满蛛网的土墙。他看得相当的仔细,不放过每一块砖,每一条砖缝,不时地用手指抠一抠有疑点的地方。就在离地大约八十厘米的地方,他终于发现一缕蛛丝存在异常,不像蜘蛛结成的那样自然,他用手一拈,就发现这蛛丝是被人为挂上去的。蛛丝一拿开,就能看出墙上的干泥巴明显是新鲜的!他用手抠掉那一坨干泥巴,秘密就露了出来!抠掉泥巴的地方塞着一团破布,将破布扯掉,就发现墙内里高外低嵌着一个大竹筒!稻谷正哗哗的顺着竹筒泄下来!马部长将破布塞紧,看着地上摔碎的泥块,发现泥块的表面虽然是干的,里面却能看出隐隐的湿痕,这就说明宋天鸿反映的昨晚看见的人影就是盗走稻谷的盗贼,由此推测宋天鸿反映的情况属实。
根据已经被盗的大概数量来看,说明这个盗贼是很多次的在此行窃,马部长的眉头紧锁着,习惯性掏出了纸烟点着了,很吸一口后,憋了好一阵才将烟雾吐出来。面对如此状况的现场,他一时理不出什么头绪,也不得不惊叹盗贼手段的高明与狡猾,当然同时暴露出守夜人宋天鸿存在非常严重的失职----如果他不是同谋的话!
案情分析会就在队里的会议室就地召开,所有的大队及生产队的大小干部无一缺席,连不在家的海六子也被七爷差人去送了信,他马上风风火火的赶了回来。马部长在仔细地听取了四队所有的领导小组成员单个的汇报,又结合宋天鸿反映的昨晚发生的情况与现场的实际。重点打听了守夜人宋天鸿平时的为人与表现,在他看来,除了自己,现场的每一位都有可能成为怀疑对象!
七爷率先表态:怀疑无罪。在案子没破之前,我们每个人都是怀疑对象。要说宋天鸿的表现,据我这些年的观察,我的结论是无可挑剔!
队上领导小组成员几乎都认可七爷的发言。马部长分析,这座仓库还是公共食堂解散后建的,距今已有十一二年了。从现场情况看,那个竹筒是当时在建时就嵌了进去的。因为从来就没有过余粮,早稻仓在去年冬季就被打扫干净了,当时是由指导员皇甫七和保管员罗大伟两人清扫的,据两人反映,当时墙上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内墙是粉了石灰的,白色的墙上如果有一个洞,他们不可能不会发现,这就说明此盗贼的年龄应该在三十岁以上,盗窃稻谷就是在今年早稻收割入仓后,这几个月里发生的,而且被盗的数目如此巨大让人咂舌。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知这个盗贼在墙上嵌了几个这样的竹筒,为什么以前没有进行盗窃,这些都是等待我们去解开的谜团!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赶快组织力量迅速破案!他严俊地说:“同志们呐,毛主席就是说得好哇,拿枪的敌人被我们打倒了,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啊!阶级斗争这根弦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现在我们就具体的研究一下方案,争取早日破案,把隐藏在我们身边的阶级敌人揪出来!”
与会的干部们一致同意放手发动群众,实行大检举,大揭发。而且规定所有社员都不能外出走亲访友,必须全力配合大搜查行动。同时赞同马部长的意见,对守夜的宋天鸿暂时送去公社实行隔离调查,在案件未破之前无法洗清他的嫌疑。守夜室这段时间每天晚上安排两名社员轮流看守,一个上半夜,一个下半夜,不能睡觉。
马部长像临战的指挥员,作了统一的部署:马上行动,挨家挨户搜查,哪怕是掘地三尺,也要把赃物搜出来,将盗贼绳之以法!对今天已经分粮到户的人家,带称上门,重新核对重量。
海六子也检讨了自己的失察,还提出搜查就从他家开始,并建议派人调查十多年前,当时是谁砌的西头后墙。因为当年砌墙的师傅都是本大队和邻近大队请的,时间过去并不长,师傅们应该有印象。这样的双管齐下,或许也能发现端倪!大家纷纷表示赞同,无异议。
于是一场空前的大搜查在四队范围内开始了!具体的搜查由队上的领导小组成员与民兵执行,马部长和大队干部们一旁监督,一家一家的来。房前屋后,翻箱倒柜,每一个角落都不能放过,地窖地下要用锄头试挖一下,看看是本土还是有回填的迹象,连菜地里都要仔仔细细地看过。一连几天的时间里,白天挨家挨户搜查,晚上在灯火通明的学习室要求广大的社员群众展开热烈的讨论和揭发,提供线索。第二天晚上则以马部长为首的大队与生产队领导小组成员一起研究对策,部署每一步的行动方案。全队全部搜过了,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迹象。
派去找寻砌墙师傅的人回来说,这墙是隔壁大队的陈师傅砌的,当时他砌墙时就五十多岁了,去年因肺结核去世了。前去调查的人说,我们大队范围内,没有那位陈师傅的亲戚。也就是说,基本可以排除砌墙的陈师傅的嫌疑。这条消息对已经折腾了好几天一无所获的人们来说,无疑是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连续七八天的搜查,搞得人心惶惶,精疲力竭。连赃物与盗贼的影子都没见着,马部长坚定的表示不破此案,他决不收兵!他与领导小组成员说,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立足本队,要把搜查范围扩大到全大队。因为现在阶级斗争的动向非常复杂,也不能完全排除有其他生产队的人参与的可能,特别是有过偷盗前科的人,要作为重点怀疑对象。
当然,整个大搜查也有意外收获。大家在宋天鸿太爷爷用过的厨房里靠墙的一根竹子房梁中发现了异常,一个民兵手持铁棍无意中敲了几下被烟熏火烤看不清颜色的房梁,发现不同的部位发出的声响明显不同。当下大家就怀疑,按当年老宋家的财力,不可能房梁用竹子来做,而且其他的房梁都是上等的杉木,唯独靠墙的这一根是竹子的呢?
马部长一声令下,马上凿墙取下来,用刀剖开一看,大家傻了眼,我的个娘哎,竹子里塞着整整八十块大洋,全是袁大头!马部长用袋子装了,很严肃地说,要拿去上缴公社。
现在的黄姓房主大着胆子对马部长说:“现在房子是我的,这大洋是不是该算我家的?”
马部长眼睛一瞪----你怎么这么不明事理?这房子是谁分给你的?还不是共产党!这大洋是地主浮財,按规定要交公!懂不懂?
大家倒是乐了,都推测是天鸿太爷爷当年瞒着家人私藏的,后来年老糊涂了就忘了交代给后人。可叹后来的宋家大奶奶受尽折磨,差点搭上性命,也招供不出家中有何财宝。
还有几个年轻人突发奇想地说,这地下还有可能埋着宝贝呢?
七爷笑道,这些地面当年全是方形青砖铺就的,现在的仓库地基就全是取自宋家大院的方形青砖,连底下的土都被刨去四五寸,挑到田里做了肥料,现在的地面都是后来新填的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