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作品名称:风雨民师 作者:牛存金 发布时间:2015-02-22 14:39:21 字数:5094
有哲人说,生活是一方沃土。你播种什么,你就收获什么。
事实的确如此。
自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各大专院校的门一直敞开着。在如火的岁月中,在多梦的年华里,每个年轻人都做着这样那样的梦,千奇百怪的梦,色彩斑斓的梦!只不过,有的梦仅仅停留在梦幻里,有的梦则变成了现实,变成了美好的生活。兴隆中学的教师也是如此。有志向有抱负的民师们,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像工蜂那样勤勤恳恳,锁定那前行的目标,锲而不舍地拼搏冲刺,圆着自己那玫瑰色的梦、橄榄色的梦!其中的佼佼者,几经努力,终于金榜题名如愿以偿。
但终因招生名额有限,大多数民办教师仍被拒之门外。于是,名落孙山一蹶不振者有之,屡败屡战百折不挠者有之,望而生畏知难而退者有之,不求进取坐山观望者亦有之。
当然,除了升学梦,事业梦,还有情爱梦,升官梦,发财梦……
为了提高教师们的整体素质,上级领导多次下文强调,全体教师一定要在提高道德修养的同时,努力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做到不断开拓勇于进取,及时充电知识更新,以使自己适应形势的需要。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是:不要甘当教书匠,立志要当教育家!
在此精神感召下,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之余,纷纷拿起了课本,有的开始文化进修,有的努力钻研教材教法,有的学习并深入地研究中外教育理论。
多年的生活磨砺,已经铸就了方天晓不甘沉沦孜孜以求的性格。一天,他找到了黄一如说:
“哥,当年学习你一直扬帆领航,走在前面,怎么现在搁浅了。你看,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了。咱们业务干部更应该把握时机,努力先行。”
黄一如尴尬地笑了笑说:“不错,这几年我是落后了。当年,我靠实力拼出一了条生路。可自打师范毕业后,我认为有正式工作了,大功告成了,就变得松懈了。”
方天晓振奋地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在国家开创了自学考试,这种方式是在职进修,不离职离岗,对咱们特别适合。”
黄一如说:“不错,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固步自封,几年不充电就会落后,就会得贫血病。只是,家庭负担太重了。”
方天晓说:“听说日本的教师六七年就全面地轮训一次,叫做知识更新。咱们国家现在可做不到。近来的工作中,我时时感到知识匮乏,指导工作很难做到高屋建瓴游刃有余,捉襟见肘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就知道,别人在前进,自己已经落伍了。”
黄一如赞同地说:“不错,还是古人说得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方天晓又说:“教导教导,就是要带领大家跑。以前,你在前边引路领航,为我们大家树起了榜样,希望你继续带好这个头。”
黄一如谦虚地笑笑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现在你早就超过我了。”
方天晓见他开了窍,进一步启发他说:“我认为,只有真才实学,才不至误人子弟,才不愧对社会。付出了努力,等到人至耋耄寿终正寝的时候,咱们可以问心无愧地对后人说,虽然我没有创出惊人的高度,没有做出什么突出的业绩,但是,我曾经拼搏过,奋斗过。”
“不错,等到咱们白发苍苍的时候,可以理直气壮地对子孙们说:我这一生没有虚度,没有耗费这大好年华。”
两个人越说越投机,越说越激昂。方天晓说:“我看就这样,下一步我进修大本,你进修大专。明天咱们就去报名。”
黄一如笑笑说:“真是具有戏剧性的一幕啊!当年,我督促你努力上进,奋力拼搏。今天,你启发我振作精神,赶超时代,正好大翻了个儿。这回,哥听你的,继续努力继续学。”
“咱们说干就干,争取两三年把学历拿回来!”方天晓握紧了拳头,响亮地说。
国家对民办教师的优惠政策,除了让报考师范院校外,还有一条极其狭窄的路——那就是,偶尔选拔一批特别优秀的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有时还把各种荣誉成果作为转正的必要条件或附加条件。受这一利益的趋使,一年一度的评优选模便成了激烈竞争的焦点。
为达到这一目的,不少老师扎实工作,奋力拼搏,想以辉煌的政绩赢得这神圣的选票,赢得这一特殊的待遇。但也有极个别人,他们平时工作吊儿郎当,敷衍了事应应付付,不是努力工作创造条件,而是到参评选优的关键时刻,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投机取巧,勾结拉拢,攫取荣誉。袁立冬、侯庆申就属于这一类人。
一天,袁立冬对侯庆申说:“自从康老弟被开除后,我总感觉失去了一个左膀右臂,一个沙场骁将,常常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所以我想招兵买马,扩充兵力,使之为我所用。”
侯庆申说:“哥,不光是你,我也感到力量单薄。所以必须尽快补充兵员发展同盟军。可到底发展谁呢?我心里没数。”
袁立冬说:“不用急,老兄我已成竹在胸。”
侯庆申问:“谁?”
袁立冬笑笑说:“方白冰。”
侯庆申疑惑地说:“方白冰,他、他行吗?”
袁立冬说:“当然。方白冰虽说是个公办教师,但事业和家庭并不顺达。不仅近来和董娜争吵不断,弄得鸡飞狗跳,而且因为体罚学生受到领导的严厉批评,心中充满了压抑和无奈。所以我想用他来补充战斗力量的不足。”
侯庆申想了想说:“对,我赞成。目前,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这天,袁立冬把侯庆申、方白冰召到顺兴小酒店,商议评优选模的行动方案。不甘寂寞的他总是别出心裁,审时度势,搞出一些花点子新名堂。
老板娘杨桂花笑嘻嘻地迎出来,一边冲水一边问:“三位,想吃点什么?”
侯庆申见杨桂花两个奶子圆鼓鼓的,上下颤动着,挺逗人。不禁咂咂嘴说:“我看你那奶子挺喜人。”
杨桂花眼睛一眨,立马回击道:“哟,小时候还没吃够啊,大了还想吃。先等着,妈一会儿喂你!”
侯庆申本想油油嘴,沾点儿便宜,不想一个回合就被女老板绕了进去。他一时应对不出,弄了一个大红脸。
袁立冬白了侯庆申一眼,表示对他的无能十分不满。只见他两个眼珠向中间一逗,略一思忖,对杨桂花说:“老板娘,我看看你们都有什么菜,回来再点。”说着就向厨房走去。
一会儿,袁立冬从厨房里出来了,见茶水已经冲好,便端起茶杯边喝边说:“我说老板娘,咱们十里八乡都知道,你杨桂花是个出了名的俊媳妇、巧媳妇,阿庆嫂似的人物,干什么都是一把巧手快手。只是不知道,点几个菜,你能不能做得出来?”
听了袁立冬的恭维,杨桂花十分受用,两眼顿时笑成了月牙儿。她瞅着袁立冬说:“袁老师,不是咱朝你说大话,只要是店里有的,咱保证能做上来。要是点那山珍海味可不行,那得专门坐飞机去买!”
袁立冬说:“咱不动用什么飞机火车、汽车轮船,只说店里有的,你要是做不出来呢?”
杨桂花神采飞扬,自信地把脖儿一挺,笑嘻嘻地说:“开国际玩笑嘛。不是咱杨桂花说大话,只要是店里有的,我要做不出来,今天算我请客!行吧?可我要是做出来呢?”
“我们付双倍的价钱!”
“君子一言,”
“快马一鞭!”
两个人立完了誓,杨桂花催促说:“要做,那你点菜吧。”
袁立冬顺手拿起她递过来的圆珠笔,在本子上刷刷刷写了几行字。
侯庆申、方白冰忙伸长脖子看过去,只见上面写的是:看不见。听不着。煮不熟。洗不净。
侯三、方白冰两人连连摇头,大惑不解:这叫什么菜!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更别说吃了。两人怔怔地对视着,呆若木鸡,一脸的迷惑和茫然。
袁立冬把菜单递给老板娘杨桂花,说:“把你的看家本领拿出来。只是要快呀,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办呢。”
一盏茶的功夫,老板娘杨桂花眉头紧锁,面带愁容地走出来说:“对不起袁老师,你点的这几个菜,咱店里一个也没有,俺没法儿做。”
袁立冬嘿嘿一笑说:“技术不行就认输,怎么睁着眼睛说瞎话呢?刚才我看过了,前两个菜在磁盆里泡着,后两个在墙旮旯里堆着呢,你怎么说没有?”
“你才是瞎说呢,没有就是没有嘛!”
袁立冬说:“别多说了,请客吧你。看看到底有没有?没有我们认输。”说着,在原菜谱后边添了几个字,那谱菜就成了:
看不见——对虾(瞎)
听不着——木耳
洗不净——灰菜
煮不熟——生菜
杨桂花看后,略一琢磨,恍然大悟,感到确实有些道道。这袁立冬不是瞎说,对虾、木耳、灰菜、生菜本店里都有一大堆。她不由臊红了脸说:
“谁知道你出这些花花点子,叫人费死那脑筋。”停了下又说:“好了,袁老师,这回算我输了。我杨桂花说话算话,今天我请客,算是跟你学了点见识。只是有一条,你们今后可要常来啊。”
说着,吩咐厨师赶忙做菜,自己则拿个凳子坐在袁立冬身边,亲热地给他点烟倒水。
袁立冬眨眨鸡逗眼说:“八月桂花遍地香。你老板娘这么优秀这么美,我们当然愿意来。”
侯三刚才吃了亏,一直耿耿于怀。这下终于等来了时机,忙报复她说:“老板娘,我们早想尝尝你这道菜了。”
杨桂花听了不声不响,却慢慢地掀开褂子,掏出白嫩嫩圆鼓鼓的奶子。她正在哺乳期,奶水充足得很。乘着侯庆申不注意,按住奶头用力一挤,一道细长的乳线向侯庆申直射过去。
侯庆申猝不及防,被弄了满满一脸,淋淋漓漓,有一股子还射进了嘴里。侯庆申一边甩着脸上的奶水,一边呸呸地吐着:“呸,呸,小娘们,真坏。呸、呸,小娘们,真坏。”
杨桂花拍着巴掌笑弯了腰,问:“猴子,你不是愿意尝尝吗?香不香,甜不甜?”
在座的客人见了,禁不住哈哈大笑。
这名手出招,高下立判。袁立冬一招制胜,白白赢了一顿酒饭;而侯庆申则连连败北,既丢人又现眼。这就是差距。
侯、方二人实在对他佩服之至,连连夸赞袁哥才智过人,非同凡响。
袁立冬说:“好了,闲话已过,书归正传。今天咱们相聚,是想商量一个重要的问题。”说着,又面向方白冰,“叫方老弟来,是想请你帮个忙。”
方白冰说:“只要大哥看得起我,用得着我,我当鼎力相助。”
袁立冬长叹一口气说:“老弟,你看看我老袁已近不惑,侯老弟也已过而立之年,可还是拿着书本的农民,被人瞧不起的游击队员,转正的事实在遥遥无期,所以今回请你帮个忙。”方白冰说:“大哥有话直说,用不着拐弯抹角。”
袁立冬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眼看这学期又要结束了。每到这时,学校就开始评优选模。我想今年争取选个模范教师,为转成公办创造条件。这是一场‘美丽而又残酷’的竞争——我考虑,要想一举成功,咱们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操作过程必须分工明确,单线联系,全力拉取选票。如果平均每人拉十张选票,那么咱三人就有了三十张选票,三十张就超过了半数儿,就能大功告成。而要想达此目的,死拉硬拼绝对不行,只能在情感上多下功夫。也就是说,咱们要以弱者的身份出现,多说好话,以取得大家的同情,人都是感情动物嘛……”停了停又说:
“当然,用情感攻不开的,就来真的动实的,用上二十响(香烟),手榴弹(瓶酒),炸药包(点心)什么的,用物资刺激一下。这次咱们志在必得,只要达到目的,用什么手段都不过分。”
侯三说:“袁哥说得对,有钱能使鬼推磨,是得花点本钱。”
袁立冬说:“为了集中火力,今年先解决一个人的问题,多了会分散选票。”说到这里,他看了看侯庆申说,“三弟,今年是不是先解决你啊?”
侯三连连摇头说:“不不不,我哪里敢啊,当然是大哥优先,小弟为后。”
袁立冬说:“那好,今年就先解决我的问题,明年再解决侯老弟的问题。这叫做集中火力,各个击破!至于白冰老弟嘛,堂堂的国家干部,拿着工资,吃着国库,哪用得着这狗屁玩艺?也就用不着再瞎折腾。等咱们事情办成了,方老弟就是功臣第一,就是我们的贤者上宾!只管大模大样地喝喜酒就是了。”
侯三说:“对,对,方老弟属于有功之臣。到时候,一定叫方老弟喝个小辫儿朝天,一醉方休!不行再给老弟买点纪念品。”
方白冰听了,十分得意,晃着拇指赞赏地说:“袁哥的安排十分科学,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照此办理,必能立竿见影,马到成功!高,实在是高!”
侯三更是佩服之至,恭维地说:“有袁大哥坐镇指挥,有方老弟鼎力相助,必定万无一失水到渠成!”说着,两眼直瞪瞪地盯着袁立冬的眼睛,不眨眼地瞅。
袁立冬说:“老三,盯住我干嘛?快补充点意见啊!”
侯三说:“袁哥,以前听有人说,你这人聪明绝顶,是兴隆中学的人精尖子,眼皮一眨巴就是一个心眼儿,两眼珠儿一逗就是一个怪招儿。说你怕不有一万个心眼子,我还不太相信,这回我是真服气了。叫我看,你胸有韬略满腹经纶,能顶大半个诸葛亮!从今以后。我侯某惟你马头是瞻,你说向东咱不向西,你说打狗咱不骂鸡,你一声令下,是个火坑我也跳!”
袁立冬嘿嘿嘿地笑了:“我哪里有那么神?不过比你多吃几年干饭,多穿几身布衣就是了。叫你跳火坑,老哥我有那么损吗?我不求别的,只要弟兄们和睦相处情投意合,就比什么都强。”
侯庆申说:“真的,袁哥有仁有义,是个江湖侠客。”
袁立冬说:“下面,咱们就开始研究那出则必胜的细节,力争做到一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