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风雨民师>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作品名称:风雨民师      作者:牛存金      发布时间:2015-02-16 13:20:43      字数:7279

  像鸟儿长了翅膀,刘波舍己救人的消息风快地传扬开来,瞬间就传遍了远远近近的村村寨寨,城镇街道,机关学校。闻此噩耗,学校领导来了,村领导来了,镇里县里的领导也赶来了。大家惊叹着,感慨着,赞美着,闻者无不流下了悲伤和辛酸的泪水。
  刘波满头白发的父母老泪纵横,发疯般地抓住儿子的遗体,呼天抢地,撕心裂肺地大放悲声。刘波、张燕的家人胸佩白花、臂戴黑纱哭着相劝,院子里一片凄凉。
  其情其景,令人难以忍睹,众人百般劝说都无济于事。
  那天,刘波下地后,张燕抓紧洗了几件衣服,就开始忙着做饭。他知道刘波最爱吃水饺了,平时工作忙没时间包,就想借星期天慰劳慰劳他。择菜、切馅、和面,擀皮,麻麻利利包完了三鲜水饺,又为他炒了两个菜,准备了一点儿酒。一切都准备妥当,全部摆上了桌子。忽然她又冒出一个离奇的想法:把这些都藏起来,等他疲疲惫惫饥肠辘辘回到家,大声喊着渴了饿了的时候,冷不丁地端出来,哇!给他一个惊喜,一份温情,一份甜蜜。这样该有多么浪漫,多么美!
  等啊等啊等,她不时地看看太阳,看看钟表,还到门口探头张望了几次。万万没有想到,却等来了这致命的一击,这夺人心魄的塌天横祸!
  乍听到这个消息,她几乎要发疯了,脑中出现了长久的空白,全身的血液仿佛凝固了。她怎么也接受不了,一个鲜活鲜活的生命,一个鲜花一般刚刚绽放的青春年华,转瞬之间就消失了,陨落了,而且是这样的突如其来!这样的不可想象!连一点凶险的征兆都没有。
  她撕心裂肺地哭,声嘶力竭地哭。她哭干了眼泪,哭哑了嗓子,简直是死去活来。半天中昏死过去三次。醒来后像着了魔症,失了魂魄,眼睛怔怔地老盯着一个地方,想想,再哭。
  各级领导,亲朋好友,街坊邻居挤满了屋子和院子,大家一拨一拨,无不含泪对他们一家进行着劝慰和开导。
  在为刘波遗体着装的时候,张燕、张莺、刘成、方天晓、夏静淑他们在他随身携带的日记本里,无意中发现了一段秘密日记:
  1985年12月2日晴有微风
  我发现,我们农村的孩子实在太苦了。有的连学杂费都交不起,几近于辍学的境地。现在,我比他们强多了。原本我也是挺落后的,在广州,是弟兄们的爱心感化了我,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在学校,是老师们敬业爱岗的精神影响了我,他们不计名利,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奉献着。尤其,从栾永现老师、方天晓老师、董娜姐等身上找到了自身的差距,是他们使我僵化的灵魂得以复苏。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要戒掉烟酒,再节省其它的杂支开销,对贫穷学生献上一点爱心。社会需要真情,学生需要关爱。
  这问题我要对所有人保密,不搞张扬,不图名誉,不求回报。也免得不理解的人说我哗众取宠,说我别有所图。
  王宝玉:父亲患肝癌,家中债台高筑。于十二月三日资助他200元。
  张吉树:母亲患癫痫病,家贫。于元月二十一日资助他60元。
  黄敏:去年家中着火,损失严重。于二月六日资助她100元。
  刘加芳:本人患气管炎,需治疗。于二月十九日资助她80元。
  ……
  到牺牲前,刘波已对十一名贫困生秘密救助一千二百零八元。在封皮的内页里,还有被救助学生给他写的几封感谢信和决心书。
  在场的人们看了,个个唏嘘不已,人人热泪滚滚。
  各级领导对刘波的事迹格外重视,一方面先做安慰刘波张燕家人的工作,一方面处理诸多善后事宜,一方面将刘波的光荣事迹火速上报,一方面组织民众师生,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集体哀悼这位人民教师的光辉典范。
  会上,几位领导郑重强调,全体教师,全县人民一定要挥泪继承烈士遗志,化悲痛为力量,学习刘波舍己救人的光荣事迹。各行各业要以此为动力,查找自我,推动各项工作的进行。县委、县人民政府共同授予“革命烈士教师楷模”的光荣称号。
  随之,一个学英雄见行动的活动迅速地在全县铺展开来。
  刘波的英雄壮举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光荣,更是兴隆中学的光荣。全校师生以此为契机,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学英雄事迹,当辛勤园丁,育四化新人”和“学英雄,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活动。誓师大会上,全体师生慷慨激昂地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意志。“走英雄道路,创英雄业绩,做时代新人”已成为大家的坚强决心。通过这次活动,大家的思想觉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高,心灵得到了升华和净化。学校呈现出了蓬勃发展、人心思上、你追我赶、争做贡献的大好局面。
  学习英雄的高潮过去以后,绝大多数老师都以刘波为榜样,积极扎实地开展工作,以优异的成绩慰祭烈士英灵,为教育事业增光添彩,多做贡献。但也有极个别老师无动于衷,甚至保留着原来我行我素的不良作风。
  这天,预备铃响过以后,方天晓到办公室安排大家填统计表,无意中发现侯庆申还没有来,就站在门口稍等,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师们都上课很长时间了,侯庆申才气喘吁吁地赶了来。只见他蓬头垢面,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儿,身上的泥巴星星点点,下面挽着高高的裤腿儿,肩上扛着一张大铁锨。看那模样,不像是个人民教师,倒像地地道道的泥瓦匠,打工仔。看到他这幅尊容,大家忍不住大笑起来。
  有人开玩笑说:“老三,是挖藕去了,还是逮鱼去了。”
  侯三呲牙笑笑:“既没有逮鱼,也没去挖藕,到责任田里浇玉米去了。”
  看到侯庆申随便迟到,方天晓很有些不满。他想,这种行为和学英雄见行动的形势多么格格不入啊!但又考虑到,民办教师确实有自己的困难,既要教书还要种着责任田,这点别人不知道,作为老民办的自己可是感同身受。但有一点,无论如何也应该早来几分钟,家务再忙也不应耽误升国旗和上课。
  看到方天晓在这里,侯三放下铁锨,手忙脚乱地拿起课本去上课,刚走到院子里,又折身跑回来,他忘了拿粉笔备课本了。
  于是,方天晓皱了皱眉想说什么,而终于没有说出。他把来到唇边的话又咽了下去,到另一个办公室去填统计表。
  这两天,他实在太忙了。汇报材料一个接着一个,上报表格一张接着一张,弄得他应接不暇头昏脑涨。有时他就想,咱们中国人是怎么了?老是在外表形式上、虚假事情上下功夫。整不完的材料开不完的会,报不完的数字填不完的表。就拿填表来说吧,哪一年不得填几回?什么姓名、年龄、家庭出身、文化程度、籍贯,何时参加工作,条条缕缕,事无巨细,而且上级每次都说,“要认真地填写啊,这次填表很重要啊,还要分类入档案啊。”他不明白,既然这么重要,以前填的表都到哪里去了?这样填来填去,把宝贵的时间都填没了。填没了时间不说,还引起了档案的极度混乱。说句不中听的话,有些人就是没事干,穷忙活,瞎折腾!说来说去,还是邓小平的话精辟:发展才是硬道理。无论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
  第二节的时候,侯庆申没有课,他从兜里掏出一个小酒瓶来,一边举着一边高声说:
  “来,哪个哥们抿一口。原装的,好酒。”
  别人都忙着备课改作业,只有一个人应了一句:“大清早的,喝什么酒啊?”
  侯庆申说:“你们不知道,晚上浇地又累又困,眼都睁不开。隔一段我就喝一口,既提神又解乏。这是我的新发明。”说着,扬起瓶子,滋溜就是一口,而且声音特别大。屋里立时就弥漫起了浓浓的酒香。他想借此勾引别人的馋虫,来融合与别人的关系。他见别人对这个并不热心,就换了个话题。
  “哈,每次浇地都是争吵打闹的,钻头不顾腚的大有人在。昨晚,本该是我们家浇地,可吴二秃子却偷偷扒个口子浇自己的。被我发现后,就把口子堵上了。我说他他不但不认错,还张牙舞爪地向我进攻。我老侯是干什么的?借着他的来势伸手这么一带,把老家伙摔了个狗吃屎!吴二秃子岂肯善罢甘休,爬起来,一边骂着一边气势汹汹地向我撞过来。说时迟,那时快,我他妈轻轻这么一闪,他一头跌倒在水沟里,哼哼唧唧,半天也爬不起来。哈哈哈,老家伙哪里是我的对手?这回书就叫作:老民办星夜浇玉米,侯三爷大战吴二秃……”
  方天晓来收表格时,看到侯庆申晃着酒瓶大声炫耀,不但自己不办公,还在影响别人,再也忍不住了,说:“侯老师,迟到了就已经不对了,现在又高谈阔论,影响他人工作。”
  侯庆申一边整理书本一边振振有词:“浇地浇了一晚上,骨头都散了架,头晕得抬不起来,像抽干了血似的……”
  “累了,休息一会就是了,不该这么大声喧哗。”
  “人长着嘴,除了说话就是吃饭,不说话不把人憋死呀!”
  侯庆申原本倒不蛮横,辩论也不是把好手。以前,在领导面前,总是缩手缩脚低眉顺眼,跟刚过门的小媳妇似的。没想到脾气也会膨胀,自从和袁、康联了手,尤其告郑孝文校长告出了成效,胆子就渐渐大起来,甚至有恃无恐了。
  “我知道我来晚了你不满意,故意找茬儿。以前你当民办时,不是也要浇地。”
  方天晓说:“不错,以前有些地方我也做得不对。但是,现在社会进步了,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咱们得调整自己,适应形势的发展啊!”
  侯庆申站起来,翻翻白眼说:“不错,我迟到了,我喝酒了,我讲故事影响大家办公了。你说怎么办吧?是打是罚这一堆,你总不能把我赶出兴隆中学去,赶出中国赶出亚洲去。”
  “没人把你赶出中国赶出亚洲去,但你这样做就不对。”方天晓严厉地说。
  “不对怎么着?实话告诉你吧,校长我们都不怕,还怕你这破主任啊!”
  “猴子,快住嘴,放肆。”大家见他口无遮拦,越说越离谱,赶快喝斥着把他截住,争吵才算停下来。
  工作上的争论属于正常,过后各自反思一下也就算了。可侯三傲气正盛,觉得当前谁也奈何不了自己。于是就把这事告诉了袁立冬和其他人,而且添油加醋无中生有,大加渲染。说方天晓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目空一切,如何看不起咱民办教师,嫌民办教师种地影响工作,应该尽快整顿淘汰等等。
  几个不明真相的人,立时怒火中烧,对方天晓表示强烈的不满:
  “他方天晓是从小喝的家乡水,如今忘了杜鹃山!”
  “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
  “这叫好了疮疤忘了疼,自己转了正不种地了,就看不起咱们老民办了。”
  “亏了是个破主任,要是当个大官儿,还不得把咱们放到脚底下,再踏上一只脚!”
  在兴隆这样的农村中学,民办教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教学方面的生力军,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和感受。侯庆申的有意挑拨,不论对工作还是对方天晓都极为不利,不但激化了矛盾,还给今后工作埋下了不小的隐患。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天下午,几个彪形大汉风风火火地到了学校。他们二话不说,坚决要见见那个鸡巴老师方白冰,看看这小子是不是长着三头六臂?是不是长着五个鼻子八只眼?是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最好是先拉出来,到操场里亮一亮拳脚,斗上几十个回合分分高低。然后再问问他为什么打学生,为什么平白无故撕学生的本子。
  多年的生活磨砺,使方天晓渐渐地老练了,成熟了,见来人火气很冲,一触即发,他赶忙微笑着迎上去,把他们拉到办公室,先让他们坐下,然后一边倒水递烟,一边歉意地询问情况。他知道这种事必须要先降温,冷处理。稍有不当,就会激怒对方,让对方抓住话柄反目争吵,把事情弄坏弄糟,甚至不堪收拾。
  为了给他们消消火气,方天晓笑着说:
  “你们几位师傅真有意思,别说一个方白冰老师,就是十个二十个也不是你们的对手呀!”
  一个叫姜三彪子的大汉听后非常得意,两眼立时眯成了一条缝,马上起身站好马步,揉揉腕子,挺挺胸脯,让身上的关节啪啪作响。然后挥拳踢腿,舞得呼呼生风,说:
  “哼,我量他老小子也不敢!”
  方天晓说:“一看就知道你们是练家子,有真功夫,是不是学拳武当山或者少林寺啊?”
  姜三彪子得意地笑了笑:“没,没去武当山少林寺。我们是跟本村的张大嘴,不不不,我们是跟本村的张全友师傅学的。”
  “等哪一天,邀请你们给我们师生表演表演,叫大家开开眼界。最好,再给我们教上几招,若是出门遇上歹徒,三下五除二,打他个落花流水。”
  姜三彪子心花怒放。他摩挲着头皮,有些羞涩地说:“嘿嘿嘿,主任,要说表演表演也倒行,当教练我们却不敢。我们只会耍拳踢脚,理论上却不精通,你们可都是文化人啊。”
  方天晓说:“别谦虚了,就是再不行,也比我们强一百倍。”
  他仍嘿嘿地笑着:“主任,我们也是半瓶子醋,三脚猫的功夫。哪里敢当教练啊!”
  喝了会儿水,看他们火气快消下去了,方天晓这才提出了打学生的话题。对方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控诉方白冰的罪行。当然态度比刚来时和善多了。
  方天晓听完后,知道这件事错在老师。更何况不管什么原因,老师打学生都不对。国家对此早有明文规定,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于是他打比方举例子,一再向他们承诺:“你们各位先不要着急,国有国法,校有校规,我们马上着手调查,等调查出真情实况后,学校一定要对这老师严肃处理,保证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那学生家长说:“我们都是闯江湖的人,通情达理的人,孩子犯了错误,老师管教批评是应该的,但是不能打骂。老师不是辛勤的园丁吗?园丁只能种树,浇树,锟树,却不能折树砍树!”
  方天晓又耐着性子,和他们谈了好一会,才把他们打发回去。
  送走了学生家长,方天晓立即找到那个班的学生,细致询问调查了一番,弄清了事情发生的原委:
  今天上午,方白冰和董娜吵过架后,满腹怒气到教室去上课。他一手抱了课本作业本,一手去推门。不料,刚一用力,呼呼啦啦,一大推垃圾从天而降,弄了一身一脸不说,还吓了他一大跳。随之烟尘滚滚四处弥漫,呛得他连连咳嗽,半天喘不过气来。
  看见他那副狼狈相,学生们有的惊恐万分,有的忍不住哈哈大笑。
  他仔细一看,门楣上掉下的是一包粉笔面和两把破笤帚。
  “简直无法无天,是谁搞的这恶作剧?”他怒火中烧,气得课也不上了,开始逐个调查。效果还真不错,一会儿就有两个学生承认了。他们说,“老师,我们不是冲着您,是和同学开玩笑弄的,后来把这事给忘了。我们承认错误,以后要坚决改正。”
  按说,学生承认了错误,老师批评几句也就算了。可由于他刚刚和董娜吵了架,火气还没消下去。又见这两个学生还赶什么狗屁时髦,留着长头发,上穿红褂子,下穿喇叭裤,看样子就不是什么好鸟!这样气上加气,数火齐发,他就揪住学生不放。说他们品质恶劣道德败坏,目无师长,有意欺负老师破坏教学秩序等等,又是挖苦又是讽刺,无限地上纲上线,还对他们大打出手,挥拳踢脚,撕了他们的作业本子。
  由此,方天晓久久地陷入了深思。近年来,各级政府连续下文三令五申,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学校也多次学习讨论,明令禁止。但在本校,在整个教育系统,这种现象还屡禁不止,不同程度地发生着。前几天本校已经出现过一起。如果不及时地敲响警钟加以制止,任其发展,必定会摧残学生的心灵,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在社会上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决不能等闲视之。
  想着,他立即去向周子奇校长作了汇报,并提出了整改的意见和建议。周校长对此事也非常重视,立即组织教师召开了专题会议。
  会上,校长周子奇首先带领大家重新学了有关文件,并着重强调了,教师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时时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带着情绪到课堂,都不能迁怒于学生,尤其不能对学生污辱谩骂和施暴等。
  接着,方天晓谈了因材施教的几点意见。他说:“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必须像大禹治水那样,有疏有堵,疏堵结合,两者并用。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采用多种手段和学生沟通,取得教育教学上的主动权。尤其要懂得:第一,赞美创造奇迹。教师应该对学生多理解、多交心、多赞赏、多微笑。用真情去关爱学生,用智慧去启迪学生,用理想去塑造学生,用爱心去成就学生。根据心理学的原理,只要是人,大都喜欢赞美性的语言,大都喜欢自己的言行被肯定。所以,面对未成熟的孩子,咱们必须把握好尺度,使学生在愉悦中健康成长。这里有个赞美出现奇迹的例子,足可供我们借鉴。
  某地有两个猎人外出打猎。一天回来,他们每人打到了两只野兔。回家后,甲的妻子冷冰冰地说,‘出去一整天,就打到两只兔子吗?真没用。’甲猎人听了,心中大为不快,情绪自然很不好。第二天出去打猎,他遇到兔子也不主动出击。结果围着山转了一天,故意空着两手回家,意思是对妻子说:你看看,打兔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别说两只,一只都不好打!而乙猎人遇到的情况恰恰相反。第一天,妻子见他打回两只兔子,喜出望外,‘嗬,你真不赖,居然打到了两只兔子!’乙猎人听后满心喜悦,心想,打两只算什么?明天叫你看看咱的真实本领!第二天,乙猎人一天都精神抖擞,为了显示自己的本领和价值,为了对得起妻子的赞扬和赏识,他全力出击,居然打到了四只兔子。
  这就是贬斥和赞美带来的差别。
  第二,要善于发现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许多长处。教师要善于发幽探微,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加以因势利导,哪怕是瞬间而逝的火花。这点,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故事,很值得大家深思和借鉴。
  陶行知在育才中学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他看到一名男生要用砖头砸同学。陶先生便责令这名学生到他办公室去。那名学生就到了他办公室,陶先生掏出一块糖果,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我说的时间到了办公室,说明你是很守纪律的。’接着又掏出了第二块糖果,‘拿着,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让你停止打学生,你立即停止了。这说明你是很尊重师长的。’此时,这名学生现出了半信半疑的目光。陶先生又说。‘据我调查,你打那名学生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很有正义之感,所以再奖给你第三块糖果。’这时,本来认为要被严惩的学生却受到了意外的奖励,惭愧的哭了,说,‘校长,是我错了,同学再不好,我也不该采用这种方式……’陶先生面带微笑,轻轻地拍拍那男生的脑瓜说,‘没想到你能认识这么快,你认识到错了,又敢于向老师承认,很好!很好!’于是,这名学生得到了第四块糖果。‘好吧,我的糖果没有了,咱们的谈话就到这里。相信你今后一定会做得更好!’”
  方天晓喝了一口水,看了看台下,全体老师一片寂静。有的认真倾听,有的蹙眉深思,有的奋笔纪录,他清了清嗓音:
  “第三,急于求成乃教育的误区……”
  这次会议开得非常成功,如果说校长周子奇是从“堵”的角度,说明教师不应该怎么做,那么,主任方天晓则是从“疏”的角度,引导教师应该怎么做。这样,各有侧重,互相补充,相得益彰,起到了防微杜渐、净化心灵、开阔视野的作用。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