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作品名称:风雨民师 作者:牛存金 发布时间:2015-02-16 12:34:41 字数:6039
自担任了教导主任后,方天晓比以前忙了许多。教学工作永远是学校的重头戏,学校工作的成败很大程度上是看教学质量。所以丝毫马虎不得,松懈不得!所有的教师都知道,每当接过一个新班,就等于套上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就要千方百计地发展和超越,就要为质量不分昼夜地提心吊胆牵肠挂肚,尤其接任毕业班。因为全社会的人都抖足了精神,瞪圆了双眼,密切地关注着,哪个学校,哪个班出了多少人才。
教师的责任就在这里!
每年升学成绩揭晓的前夕,不少老师都在战战兢兢心绪不宁!唯恐成绩低下,难以面对学生和他们的父母,难以面对铺天盖地的社会舆论。曾经有一名教师,当看到自己的成绩不够突出,所任班级升学率偏低时,心脏病骤然发作,随之轰然倒地,竟猝死在了办公室里。还有的学生,因为中考高考落榜,难以面对公众的舆论和压力,精神崩溃,断然自戕跳崖或者喝下那剧毒农药。
所以,教师不但要对学生的成绩负责,还要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甚至一生负责。从这个角度来讲,医生是救治人的躯体,教师是塑造人的灵魂。
教师的压力就在这里!
可怜天下教师心!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减少工作失误。有时工作忙,方天晓就在学里住一晚上,以便静下心来,细细考虑工作中的成败与得失,梳理今后的任务和进展。目前,他正全力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教学工作看起来是老生常谈十分简单,实际上是纷杂浩繁博大精深。尤其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主战场。知识的传授和接纳基本上都在这里体现。所以,应当不断探索,常做常新,抓住课堂这个平台,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他决心从这一关抓起,从评选教师的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这些基础抓起。
他又想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求得教学上的高分,不少老师不是从教研和管理出发,而是走捷径,一味地搞管卡压,大搞题海战术,布置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甚至连星期天都不让学生过;还有的将教学任务程序化简单化,或老调重弹,或照抄参考,或人云亦云。他们从家门到校门,整天忙忙碌碌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考试总结等,这看起来挺忠于职守敬业爱岗,实际上却缺少自己的理念和创新。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一种惯性和职业惰性,就磨光了锐气志气和豪气,只年复一年地惊人地重复着这历史的陈规和印辙。
因此,要想尽快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必须不断地摆脱各种樊篱的束缚,不断地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清除陈规陋习,以全新的思维来统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务之急就是要鼓励教师敢想敢干,敢于突破和标新立异,走出一条事半功倍的路!
吃过晚饭后,天已完全黑了。他正考虑着这项活动的实施方案,就听后勤区内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声,接着就是摔打器皿的乒乒乓乓清脆的声响,他不由自主地循声觅去。
等走近了才知道,原来董娜和方白冰又双双亮剑,开起了战火。近来一段,他几次听到他们争吵,而且越吵越凶,几近于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听今天这个气势,分明又是一场鏖战!双方丝毫没有和平休战的意思。方天晓很想过去劝说一下,老是吵架既伤感情又伤身体,对孩子的成长也很不利。
心里想着,他急速地向前走去。刚刚走了几步,忽而转念一想:不好,自己曾经和董娜有过恋爱关系,最后又不欢而散,去了会不会引起反感,会不会引起误会,从而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思着想着,脚步便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唉,袖手旁观不好,前去规劝也不好,真是欲进不能欲退不忍呀。
就听董娜说:“不看孩子不做家务,整天三个饱一个倒。这么多家务你交给谁?有时间不是下象棋就是来扑克,你看不见当前优胜劣汰的严峻形势么?看不见别人都在积极进取努力创造条件么?就你满足现状、抱残守缺,抱着那个过了时的铁饭碗不放!”
“要上进你上进啊,我又没不叫你上进?你上进了,考个大学中专什么的,考个研究生博士后,弄个全国劳动模范才好哩。我也跟着沾沾光享享福,脸上光彩光彩!”不言而喻,说这话的是方白冰。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想当初,你是咱们学校最早的中师生,最早的公办教师。公办,那是教学的骨干,那是全员的核心。和你同等情况的,现在不少人都读了专科和本科,还有的当了校长、当了主任什么的。可看看你,混天度日无所事事,年复一年,不但学历没有提升,至今还大头兵一个,连个教研组长没混上。”
“我混不上算我没能力,没本事,怪我不会奉承巴结领导。你看谁有出息就去跟谁啊,我又没把你的腿拴住!想我堂堂的公办教师,正式工作人员,在册的国家干部,找你这破民办已经够倒霉的了,除了教学,还得替你去种什么狗屁的责任田!”
“现在你认为倒霉了,吃亏了,是我硬嫁给你的吗?是我卷着铺盖跑到你们家来的吗?当年,是谁狗屁颠颠地去追我?也托媒人也写信,恨不得跪下磕头去求我。”
“我那还不是一时之迷!鬼知道是怎么昏了头找上了你!当时,有三个公办教师都托媒拉线,对我明讲暗求,我都没理那个茬。这真是鬼迷心窍喝浑汤了。”
“感觉错了,现在反悔还来得及。谁也没写契约卖给你……呜呜呜……”屋内传来董娜伤心委屈的哭声。
凄凉哀怨的哭泣声使方天晓听了很不是个滋味。一个人整天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实在是个悲剧。他不想听之任之,很想前去深深劝解一番。但理智告诉他,不能介入,不能。夫妻不记隔夜仇。也许气消了就好了。世界上的事情不一样。有些事是越掺合越好,有些事是越掺合越糟,还是顺其自然的好。想着,便放轻了脚步慢慢地向后退。
就在这时,他忽然看到有个人影在矮墙边猛地一闪,接着又缩了下去。过了一会儿,那人又站起来探头探脑地谛听张望着。这到底是谁呢?鬼鬼祟祟贼头贼脑的。
想着,他猛地警觉起来:夜入民宅,非奸即盗!八成是不法之徒翻墙而入伺机作案。前一段时间,学校里就混进来两个小偷,趁夜间把几位老师家的贵重物品拾掇一空。不行,倘若真是小偷,就给他个厉害,叫他有来无回!想着,他赶忙到一旁去寻找,最后找到一根木棍子。他紧紧地攥在手里。哼!你坏小子胆敢反抗,就朝你狗腿上狠命地一击,先打翻在地,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过去……
他正紧张地考虑着如何一招制胜,就见方白冰咣当把门一摔,气呼呼地走出来,拐弯抹角地走向另一家。想必是去下象棋或者甩老k。
他刚刚走出不远,那个黑影就鬼鬼祟祟的闪出来,轻手轻脚地去了方白冰家,然后开始叫门:“白冰哥在家吗?白冰哥,开门呀。”
方天晓心想,白白地虚惊一场。原来不是什么盗贼!可这人也真怪,明明地看着方白冰出门去了,却又装模作样的敲门叫他,这人想干什么呢?想着,便蹑手蹑脚地朝前疾走了几步,仔细看了看身形,辨了辨声音,忍不住哑然失笑了:嗬,原来他不是什么小偷小摸,是本校的英语教师李立青。
这李立青可真算是个特殊人物。有人说,李立青在出生的时候,正赶上阎王爷犯困打瞌睡,糊里糊涂中给他填错了性别,男子汉偏偏生了个女模样、女性格。走路时甩臀扭胯不说,连说话都是慢声细语的一副娘娘腔,真像个被阉割了的太监。历史老师大老王很有创意,干脆给他赐名叫李莲英。
然而这假太监毕竟不是真太监,男人的功能一点都不差。他看到董娜那么靓丽诱人,便不时地打着鬼主意。最近,见董娜和方白冰老是在吵架,他认为夫妻感情不和,正是乘虚而入的大好时机,就变着法儿地去勾引董娜。
董娜对这样的人非常厌恶,但又不愿意得罪他,就说:“你喜欢我,这我知道。咱们以同志以兄妹相处不是很好么?”“不行,我想使关系再近一层。”“这不可能。”“我说可能。”董娜见甩不开他,就开始劝阻他、斥责他,他却浑然不觉,还自我感觉良好。
方天晓心想,现在,他一定又去没皮没脸地纠缠董娜。真是古语说得好,家不和睦外人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要叫方白冰知道了,一定不会装聋作哑,善罢甘休。况且,他本来就是个酸溜溜的醋罐子,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但愿董娜早早地使出杀手锏,让李立青知难而退,不再纠缠。否则,一定会生出什么绯闻,甚至引发出血腥大战来!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谁都没有想到,一场意想不到的横祸落到了张燕一家头上!给她和两个家庭带来了致命的一击!
六月的一个星期天,吃过了早饭,刘波说要到地里给花生除除草松松土。张燕说:“要去咱俩一起去,人多干得快。”刘波看了她一眼,笑笑说:“快别逞能了,看你都五个月了,挺着个大肚子多不方便。那点活儿我一个人干就行,怎么敢劳你大驾呢——哎,小燕子,请注意,目前和今后,你就是咱们家的重点保护对象。咱们全家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全心全意地来保护你!”
张燕“噗哧”一声笑了,轻轻给了他一拳头,娇嗔地说:“贫,你才是个大怪物大熊猫哩!”
“大熊猫我可算不上,大熊猫那是稀有的国之瑰宝。像我这样的,尽多算个大花猫,喵呜喵呜叫着逮老鼠的大花猫。”刘波张着两手,行声并用,把花猫的样子描摹得惟妙惟肖,非常滑稽可笑,逗得张燕吃吃吃地笑个不停。
刘波朝张燕的脸上使劲吻了两下,说了声,“小燕子,中午见,鄙人告辞了。”便笑嘻嘻地扛上锄头,大步流星地向门外走去。
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而行,不久就到了大青山。今天,刘波的心情特别舒畅,所以一切都感到美好。举目远眺,远景近观尽收眼底。西面是一望无际的青纱帐,大豆、高粱、玉米、谷子长得葱葱郁郁,油绿一片。西之边缘,就是闻名遐迩的九曲黄河。近处,群峰连绵,梯田层层,到处繁茂着浓郁的庄稼。田埂上、荒坡上到处盛开着烂漫的山花。田野里沟壑里,弯曲的山间小路上,三三两两走着忙碌着辛勤劳作的人们。
田垄里,一只小野兔蹦蹦跳跳地溜过来,站住脚,两只大耳朵竖得高高的,警惕地向四周张望着。刘波看见了,张开手,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想一把捉住它。小野兔见有危险,甩甩耳朵蹦个高,速速逃遁。刘波跑着去追赶,小野兔穿垄跳堰,连蹦加跳,一溜烟儿。刘波用力地跺着脚,虚张声势地大喊:“追追,追追追追……”然后哈哈大笑。
这如诗如画的田间美景,给郁郁大地增添了焕焕神韵熠熠光彩。此时,刘波的心在激荡,在燃烧。他感到天高地阔,胸胆开张,感到天地万物是那么可爱,那么可亲,连天都是那么蓝,空气都比以往鲜。
同时他也思绪绵绵:啊,这么美好的图景以前居然就没有感觉到!触景生情,他不由地想起了豫剧《朝阳沟》里描摹的那番情景。以前看这部电影时,老说剧作家杨兰春过于夸张,把个农村景象描写得过于美好,把个王银环,高栓宝的情爱夸张得过于浪漫。现在看起来,是自己错了。山野田间就是这么美!人类生活就是这么美!爱情故事就是这么浪漫这么美!
想着,激情格外地充盈洋溢,银环下乡时那段优美的旋律便脱口而出:
满坡的野花一片又一片,
梯田层层把山腰缠。
小野兔东奔西跑穿山跳堰,
那又是什么鸟点头叫唤?
东山头牛羊哞咩乱叫,
小牧童啊,
小牧童喊一声打了个响鞭。
……
哼着唱着陶醉着,他开始挥臂锄草。地里的花生一团团一簇簇,格外青绿精神,正值花期,满地花儿朵朵,金色灿灿,像一颗颗调皮的眨着眼睛的小星星。看到这些,刘波由不得灵感一动,想到了,这回张燕若生个女儿,就取名叫花儿;若生个儿子,就取名叫果儿。嗬,最好生对双胞胎。那样就叫分别叫花儿和果儿。不行,下星期天无论如何要带张燕去医院检查检查,要是怀对双胞胎那是再好不过了。花儿果儿,果儿花儿,他细细地品味着,咀嚼着,不禁哑然失笑了。这么美丽动听的名字,小燕子听了,一定会高兴得心花怒放手舞足蹈的。他很为自己这美好的创意而高兴,为可爱的接班人即将问世而骄傲,而自豪!啊!生活啊生活,生活充满着雨露阳光!生活充满着理想希望!生活是多么亮丽美好!
“嗬,嗬——注意了,放炮喽——放炮喽——”
大青山采石场里传来一声声高亢急促的呼喊声。这是采石工在提醒附近的人们,先暂时停止劳作,快快地躲到远处去,躲到那安全的地方去。
听到这呼喊声,附近正忙碌着的人们赶忙扔下手中的活儿,慌里慌张地跑向远处躲避起来。刘波也把锄头一扔,脚步匆匆地向远处跑去。远处的地堰上有一排柿子树,柿子树繁茂蓊郁,如伞如盖,枝肥叶稠。刘波就躲在这稠密的柿子树下,观注着开山炮的惊天动地。
“嗬——注意了,放炮喽——放炮喽——”又是一阵高高的呼喊。
忽然,一个凄厉而焦急的声音传过来:“小壮壮,小壮壮,张玉壮,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啊?快回来啊——要放炮了——妈妈等着你啊——”
刘波举目看时,原来是本村一名妇女。那妇女一边跑着,一边声嘶力竭地疯喊着,惊恐万分地狂喊着。由于焦急,她嗓子都喊哑了,都走腔变调了。原来,年仅四岁的张玉壮跟着妈妈到地里来玩。妈妈忙碌起来,他就漫山遍野地寻花朵,逮蚂蚱,后来越走越远。现在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
听着这声嘶力竭的呼叫,刘波再也呆不住了,他说了声不好,赶忙从大树底下跑出来,三步并作两步地、这里那里地帮着寻找。他向东找了一遍,没有。又急转身向北找去。
当他转过一道高高的土堰时,眼前突然一亮,啊!小壮壮!小壮壮就在那里!那里,碧绿的枝叶间开满了许许多多的喇叭花,红彤彤、紫莹莹的喇叭花。
小壮壮正专心致志地摘取着那满坡的花,他已经摘了满满的一小把。此刻,他正在边摘边想,这么好看的花,摘回去给爹一朵,给娘一朵,给小花狗一朵。小黑猪就不给了,它太馋!那回吃西瓜皮,它吃得肚子圆溜溜的,还欺负人,老拱我的脚丫儿……
因为陶醉其中,开山人的全力高喊,妈妈的拼命呼叫,他全都没有听到。当然更不知道,一场灾难正悄悄逼近,塌天大祸就要从天而降!
刘波见状,脸色立时变得煞白,一腔热血轰地涌上了头顶。他仿佛看到小壮壮血肉模糊的惨状,听到事发后他妈妈扯心扯肺的哀鸣呼号。他什么也顾不得了,发了疯般地狂奔过去。他只有一个念头,救出小壮壮!无论如何要救出小壮壮!他抓住小壮壮,二话没说,狠命地一把抄起来,使劲地抱在胸前,撒开腿拼命地向大树底下跑。跑呀,离远一步就少一份危险!跑呀,离远一步就有生的希望!
没有料到,刚刚跑出了十多米远,“轰隆隆”“轰隆隆”那开山的排子炮就接二连三地炸响了。随着惊天动地的声响,滚滚的尘烟腾地向蓝天冲去。同时,大大小小的石块如黑乌鸦一般,呼啸着飞上了天空。整个天空都被浓烟笼罩着,不见天日。随之,千千万万的石块又天女散花般地降落下来。
情况万分危急,刘波来不及再跑,也顾不得多想。他一把按倒小壮壮,护在胸前,将整个身体严严地把他罩住。大小石块嗖嗖地从天上降落下来,落得满地都是,砸得大地啪啪作响,地上升腾起了缕缕土烟。刘波的身上落满了碎石和尘土。不偏不倚,一块鸡蛋大的石块正巧砸在了刘波的后脑上,殷红的鲜血流出来,流出来,染红了身下的黄土地。
刘波全身护卫着张玉壮,张玉壮毫发无损,小手里还紧紧抓着那些喇叭花,不停地喊叫着妈妈。但是,年仅二十六岁的教师刘波,只本能地翻了翻身,用尽最后的力气说了句:“娘,亲娘……,张燕……花儿……”
他没来得及最后看一眼这个美丽的世界,没来得及向亲人说上一句话,就永远地离开了人间!离开了这块生他养他温厚而多情的土地!
他在用自己的德操,奏出了世界上最绚丽的壮歌——血染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