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小村——第二章(三)
作品名称:静静的小村 作者:厦屋 发布时间:2015-01-27 12:50:34 字数:3424
周水县及其周围几个县的好多地方所栽植的猕猴桃,主要以周水县猕猴桃试验站所选育出来的“秦美为主,偶尔也有个别从其它地方引进的品种。“秦美”品种适应性广,较少病虫害,好做务,再加上产量高、果形大、口感好,好卖,深受果农喜爱。
在前年,在周水县的哑柏镇哑兴村有一位张姓果农,在自家果园里的一个“秦美”猕猴桃树上发现了一个情况。该树上的果子提前一个半月成熟,而果子特别甜。他第二年从此树上采下的枝条当种枝嫁接在了其它十个树上,结果,两年后,那十个树上的果子和那个变异树上的枝条结出的果子竟一模一样。
他把此果子拿给张明淸看时,张站长几乎惊呆了。他说:“这是典型的品种变异。”他用刀切了一片儿生硬的果放在舌尖舔拭着。
“变异是生物间经常发生的一种奇特现象,由气侯、土壤、环境等各种条件影响而形成,有的在原有的基础上,向优的好的方向发展,就出现了好的品种。而有的则相反,最终被淘汰。你发现的这个品种是典型的变异,果质不错,等于说,猕猴桃在大自然的造化下出现了一个新家族。咱给它取个名字,因在你们哑兴发现的,又很奇特,我建议,咱叫它哑特吧!”
从此,周水县的猕猴桃就多了个早熟品种,名叫哑特。在周水县猕猴桃试验站,还引进了从南半球岛国新西兰远道而来的“海沃德”品种和从云南等省引进的“红阳”“华优”等品种。张清明带领试验站的技术人员详细地观察记录着这些引进品种的生长情况和抗病表现,如发现表现较好的,他们则嫁接扩种一些来。到目前为止,周至猕猴桃试验站已新增加了几个品种,由原来的晚熟变成早晚熟各有互相补充的可喜态势。
二屯村的薛汉良竟然在阳历八月五号这天把他家的一亩半“哑特”卖完了,而且一斤卖到一元伍角。共计卖了八千多元。与此同时,周水县猕猴桃试验站周围的金官村、龙护村、六家村、北淇水村、带玉等村种植“哑特”的人们都卖上了好价钱。
一时间,薜良汉成了二屯村人们最眼红的人,而去年种“秦美”的人一斤还卖不到九毛钱。这天傍晚,吃过晚饭后,朝朝家商店门口人们开会似的热闹,有的人站着,有的靠在墙上或温热的电线杆线,还有的把一只脚的拖鞋脱了就地而坐,而把双脚交叉着放在另一只拖鞋上。
“人家薜良汉就是聪明,有远见,这不,把钱赚了!”刘二狗大喇叭似地开腔了。
“走前路是黑是白,谁也说不清,如果现在熟了没人要,过一段时间就落完了,那怎整呢?”人群中有人插了一句。
“我这几天也仔细想了,人家良汉叔是对的,现在几乎全国各地的人都知道猕猴桃了,但只能在阳历九月十号以后才能见到,在此之前,谁能见上?”杨坤在商店里买完烟出来,给谝干话的七八个人每人发了一根后说。
“人家正好补了个空。”
“对,就是这样”
“能人下棋看五步呢!”
七八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道开了,可其中一位问二狗:“二狗,你看没看你家的桃?”
“没看,怎了?”二狗急忙问。
“我看了,没用大果灵就是不一样,小的很,我估计根本就没有百克以上的,全是八十克以下的。”
“啊?”二狗睁大了眼睛。
“这下完了,怎卖呀?”
“你咸吃萝卜淡操心。”
“甭管人家,人家有花花呢,谁像咱?没指望,不蹶着尻子干不行。”
“桃长得和二狗的蛋一样大。”
人群中岀现了一阵哄笑,随即人群散了,各自向各家走去。第二天上午吃过午饭,由于天气太热,村子的人们开始了午休。女人们都没顾上收拾碗筷锅盆就躺下了,小孩子们都被大人们叫回家里,或睡觉、或打开电视放低音量看动画片,以免到处乱跑弄出个什么伤来事来的,让家长揪心。
二狗伸展开四肢肚皮紧贴着地爬在阴凉处或树荫下,以降低体温,但好像作用不太,将红色舌头伸得很长,嘴张得很大,快速地唿哧唿哧喘气,以散发体內聚集的热量。知了都累,趴在杨树杆上“知-了-知-了”低一声高一声的像美声唱腔里的拖音在叫着。太阳的毒辣得可怕,路上的行人也少得可怜。
刚七十岁的何平强老汉刚从县上赶集回来,骑着他那到处乱响的破旧的二八型“飞鸽”牌自行车,由东向西从县城方向而来,在快到通向二屯村的一个丁字型路口时,他先是听听,再左右看看,见无一点儿响动他就直接转向南拐,但他由于又热又饿,腿脚使用不上劲儿,慢悠悠的到了路中间。这时,从西边急驰过来一辆红色摩托车,把他自行车的前轮蹭了一下,他人与自行车马摔倒在地,人翻在了路边的沟渠里,而骑摩托车的人向身后看了一眼,见撞了人,减了速,四下望望,见又无人发现,就加大了油门,由西向东向县城方向急驰,一会儿就没影了。
等何平强醒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躺在无水的沟渠内,他感动自己的右腿钻心的疼,他用双手撑起身子试图站起,但他发现右腿动都不敢动,钻心的刺疼,他全身的汗直冒,把衣衫都浸湿了。他大喊着,但此时没有人经过,只不时有从公路东西两边急弛而过的各种车辆。一个小时后,村子里一个骑着自行车,刚上公路的人才发现了他,才在路北的商店打了120急救电话。
在周水县人民医院急诊室,经X光片检查,何平强老汉的右腿骨折了。医生让赶紧住院,但他的三儿子何猛确犯难了。眼下,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正在追查肇事者,一时半会儿还没一点儿消息,连刚才急诊化的二百多块钱,都是他从本村朝朝家商店借来的。
“大夫,住院得交多少钱?”见大夫出去了,何猛赶紧追在后边问那位男大夫。
“这个手术做下来得快一万元,你先交上个三千,让病人先住下并把药用上。”
“啊?”何猛吃了一惊呆在那儿。
“猛儿,猛儿。”何平强老汉叫儿子。
“爸,我在这儿呢!”
“我的右腿疼得钻心,医生说怎了?”
“爸,大夫说要住院。”
“腿怎了?”
“有些小伤,不要紧,医生说要住院观察。”何猛没敢把大夫的话说给父亲,他怕父亲受刺激反而增加痛苦。
“得多少钱?”
“一千多元。”
“咱哪有那么多的钱?骑摩托的人找到了没有?”何平强老汉再不言语了,昏浊的泪溢出眼眶,他急忙把头侧向一边,怕儿子看见。
两个小时过去了,何老汉的大儿子何能二儿子何勇才赶到了医院的急诊室,他们来到临时支起的床前,望着脸上痛苦的父亲,他们很是吃惊,睁大了眼睛。
“你们到底住不住,不住就赶快转院,甭磨蹭了,甭耽误了老人的病。”那个男大夫似乎有些不解和着急。
“我们,我们正商量呢!”三儿子何猛赶紧满脸堆笑解释道。
“大哥二哥,咱们出去说。”何猛把两位哥哥从急诊室叫出来,在门外面,他拿着一张黑色的X透视胶片递给大哥。
“医生怎说的?”大哥问,并拿着胶片对着天空看了起来。
“右腿骨折了。”
“啊?”二哥何勇喊出了声。
“医生没说怎治?”大哥问。
“要住院动手术。”
“没说费用有多少?”
“将近一万。”
“我的天爷。”大哥的头瞬时嗡地响了,他急忙蹲在地上。等了片刻,他才缓过神来。他知道,这一万块钱对于他们兄弟三个意味着什么,他们都过的不怎么样,这钱怎办呀!
“唉!这钱成了大问题了。”老二也一脸愁云的说。
“大哥二哥,咱们应赶快想办法,把咱爸疼得一个劲儿的喊。”老三一边说,一边向急诊室里瞅望着。
“我看咱这么办。”老大想了一会儿说,“我和老二一人拿三千,剩下的四千元你老三管,咱爸一直跟着你,给你留房又干活,还哄管大了你家的两个娃。”老大说完望着他的两个兄弟。
老二和老三没人言语,蹲在地上出神,院子里一棵齐腰粗的法桐上,几只蝉不知疲惓地叫着,聒躁得三兄弟很是心烦。
“猛儿,猛儿。”从急诊室里传来父亲的叫声,老三何猛赶紧站起跑了过去。
“老二,咱赶快回去想办法弄钱,给媳妇好好说一下,咱三家都出呢!”
“我的哥哎!你恐怕不知道,我这几年也没挣下钱,毛桃卖的钱刚够两个高中生的花销。”
“那你还有我难?一个高中生,一个大学生,谁受得了?这三千元我才准备借去呢!”
“我害怕我媳妇不同意。”
“你个软怂,连个媳妇都降不住,啥都甭说了,让人笑话,赶紧回去弄钱!”老大用命令的口气说完,就向急诊室走去。老三已给父亲结了尿,端上尿便器把尿倒在厕所后,又用水冲洗了一下,急急地回到急诊室里。
正在这时,杨老汉的女儿何聪莉和女婿骑着摩托车赶来了,他们二人在看过父亲之后马上找到了老三:“三哥,咱爸怎样了?我才知道,正浇地着,赶紧就来。”
“右腿骨折了,要住院呢!”
“那怎不住呢?”妹妹有些生气了。
“没钱。”老三声音很低。
“魏涛,你赶紧到农行把咱折子上的一千五百元取来,不论怎样,看病要紧,你看把咱爸难受的。”说着,女儿的泪水溢出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