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小村——第二章(二)
作品名称:静静的小村 作者:厦屋 发布时间:2015-01-17 15:20:16 字数:3493
第二天,段宏终于等来了那个叫赵进的客户。而这个客户是段宏在西北化工学院的同窗好友隋缘介绍过来的。隋缘是十五年前从西北化工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长庆油田采油六厂工作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另外一个同学佟小霞在趋车路过周水县城时,在街上见到了段宏,段宏讲了自办厂的事,她很支持他,让他留下电话,说能帮忙一定吿诉他。
佟小霞回到S市后,逐个联系大学时的同学,并找到了隋缘,把段宏的困难讲了,隋缘就联系上了他们采油六厂的供应计划员赵进,并把此事告诉了段宏。隋缘知道赵进专门负责采油六厂所用橡胶制品如三角带、封隔器、胶管、密封制品等的采购,而两人年龄又一样大。
赵进刚开始死活不同意,说不能用小企业的产品,怕质量无保证,一旦影响了采油计划就麻烦了,责任重大。可隋缘百般地劝说,信誓旦旦,又是请吃,又是软磨硬泡套近乎。说贺六是他大学时系里的高才生,又厚道,比自已厉害多了,配方工艺都是他自己搞的,质量绝对有保证,并保证,先使用,再谈合作和价格,最后,赵进才同意了。今天,段宏和赵进终于在一个宾馆相遇了。
一阵寒喧之后,赵进开口了:“段老板,你先把你们厂的资料给我看一下。把工商执照、企业代码证、国税地税登记证、银行开户许可证给我复印三份。”
“这......"段宏面带难色,但他马上又改了口,补充道:"这次我出来,太急了,没有带,我随后给你把各类证书、产品说明书等一并寄去。”
“你的情况隋缘都给我说了,他是我的一个铁哥们,关系确实好,刚开始,我也不愿和像你们这样的小厂子打交道,可最后被他说动了,他说你是化工工程师,在S市橡胶企业的同行里名气很大,我拗不过他,也想多交个朋友,所以,我才答应了。”
“谢谢你了,认识你很高兴,我一定做好产品,质量你绝对放心,不会有错的。”
“另外,我给你说一下,须先做一批给我们用,先做最简单的O型圈,等二个月后质量的情况岀来了,我再给你计划。”
“行,行,就按你说的。”段宏这时才发现自己忘了递烟倒水,赶紧拿起一只纸杯给赵进续了水,发了烟。
赵进吸了口烟又问:“你用的是啥耐油胶原胶?”
“丁腈-26。”
“哪儿产的?”
“兰化产的,金兰牌。”
“那就好。”
“兰化产的丁腈-26和丁腈-40耐油好,强度拉力伸长率等物理指标都比较强,但一般产品,用丁腈-26就可以了,耐柴油机油煤油汽油都比较好。”一说起专业,段宏就滔淊不绝,似进入了一个技术的仙境。
“段老板,果然名不虚传,哪0型圏配方的含胶量多少好?”
“一般在45%左右就可以了。”
“可是有人说好的配方要达到60%以上?”
“达60%以上反而强度就下降了,硬度太小,伸长率过大也不好。”
“那具体应怎办?”
“要按产品使用条作设计配方,方能达到各项要求。”
“那段老板,你当初为啥要回你们周水县,而不留在S市的一个研究单位。”赵进疑惑道。
“父母身体不好,我离远了恐怕不行,没办法。”
“孝子,难得,难得呀!”说完,赵进从自己的黑色文件包里拿出一夲单位的小便笺纸,写下了几个0型圏的规格,底部写上了他的电话及单位的电话:“记住,全部扏行92年的标准。”
“行,现在0型圈都执行GB1154-92标准,公称尺寸讲内径,谢谢你的信任,如有时间,欢迎你到我们周水县来玩,那里有道教圣地楼观台和一座很有名的佛教名寺。”
“好,好,我一定抽时间去,这是你同学隋缘家的电话,手机你知道了。”两个人谈了近两个小时才结束了。
尽管段宏有了定单,但他有一个不小的麻烦横在他的面前。由于他的火压力是最原始最落后的设备,所以,很难做出高质量的产品,而且废品率较高,必然带来成本的升高。
这一天,他犯难了,他对妻子秀灵说道:“这油田上的产品要求高,咱这老式机子不行的。”
“那咋办?”妻子说。
“我都仔细想了,咱到乾州县的姜村镇租人家一台机子,几天把活干完,人家的设备好,出活快,效率高。”
“那要看有没有人家愿意把机子租给咱?”
“应该有,那里好多人的机子都吃不饱。咱把电费损耗及工人的工资全部算上,又是咱的模具,也能行。”他接着又说,“这次咱不能买人家的半成品胶了,他们的质量保证不了,这次,我设计了一个配方,我自己炼,让他们把各种费用算完,再加上20%的利润,应该不成问题,我想在马厂长的厂子里干。”
秀灵说:“马厂长那人实在,咱和他打交道也要学会让利厚道,人家给咱帮了不少忙,以后干啥事绝对不能让人家吃亏。”
“你说的对着呢,其实,我一直都是这样做的,以前怕你说我傻我瓜,在外竟吃亏,所以,没有给你说。”
“没想到你还不老实,竟给我身上泼脏水呢,我啥时把你管严了,你在外边跑,把你的人不扶起来,你怎在外面混?再说,你在外面混出了个人样,风光了,我秀灵脸上也有光。”说完,她用眼睛瞪了一下段宏。
而段宏没有言语,只嘿嘿嘿地傻笑着。十五天后,段宏给长庆油田采油六厂做的产品,终于在马厂长的厂子赶制完毕。
段宏仔细检验着每个产品的外观,他惊叹道:“不一样就是不一样,用电热平板硫化机做出的产品确实漂亮,产品外观黒而亮,尺寸稳定又无废品,用户绝对放心,质量有保证。”
接着,段宏弄来了一杯子93号汽油,用天平称了五个产品,将产品浸泡在汽油中,并在一个本子上记上重量和时间,等待72小时后被浸泡的产品重量的变化,如重量变化小于7%即可,而大于7%证明耐油效果不好,产品被介质溶胀而指标超标。三天后,如常温下耐油试验过关,他马上就给长庆油田第六采油厂的客户发货。
就在段宏给长庆油田第六采油厂发送第一批产品的当天,杨坤的父亲杨水老人终于能借助拐棍下地挪步了。尽管杨水老汉很吃力的挪着步子,感到很难受,但他坚持往前走,往前挪。医生告诉他,一定要好康复后的训练,不然,肌肉将萎缩,血气不通,长期下去将要造成瘫痪。他已经近五十天未下地了,他有时躺在炕上,多么希望能早日站在地上。以前人好的时候,到感觉不出啥,但当他不能稳稳当当的站在地上时,他发了熬煎,他感到土地是多么的亲切和可爱。但又是那么远的遥不可及。而今,他似乎被土地抛弃了,做为一个整天和泥土打交道的人怎能心里不难受他昨晚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竟然赤着脚行走在村南的地头和路上。只见地里王米茁壮的出了红樱子,猕猴桃已长得鸡蛋那么大了,毛茸茸的挂在藤上,谁家的牛腿一样的嫩南瓜竟然爬在墙头都长成了碗囗粗……
可梦醒后,他再无睡意了。他落泪了,他多想在村南村北村东村西四处走走,看一看大儿子杨坤果园子里马上就能卖的黑宝石李子,二儿子三儿子的猕猴桃园。看看玉米大豆高梁谷子豆角南瓜……好好吸吸他朝思暮想的田野的气息。
在儿媳妇翠花的搀扶下,他慢慢地挪着步子,一下二下,尽管很难,但他咬着牙,忍着脚踩下地时的撕心烈肺的痛向前挪着,一步二步三步,他浑身都出汗了。但他毕竟踩在了久违的地上,泥土上,他的心好像落地了,心也舒坦了,心更踏实了。杨坤的妻子翠花也始终不敢离开公公一歨,不一会儿,两个人都气喘吁吁,而翠花的衣服也都湿了,额头上汗涔涔的。
“爸,上午咱甭走了,你笫一次走,要慢慢来,心里甭急。”翠花把公公安顿坐下,急忙给老人端了一杯子水,“爸,先喝点水,这刚到初伏的第二天,你看,外边都热成啥了,屋檐上的雀儿都没了声响。下午凉了,我用轮椅把你推上,你想到啥地方咱就到啥地方去。快上午了,我给咱和面擀面去,我给你做你最爱吃的软面。”
“行,今日下了趟地走了几步,好像接了地气,上下通了,还没上午呢,我怎的肚子有些饿了。”杨水老汉一边喝水一边说。
不大一会儿,翠花就把一碗又薄又宽的酸汤面条端给了杨老汉。接着,她又给瘫在炕上的婆婆下了一碗酸汤细面。她知道两个老人在吃饭上的喜好和差异。为此,杨水老汉不止一次在別人面前夸奖自已的儿媳妇。
“翠花,杨坤怎不见回来呢?”杨水老汉问。
“他上午到县城去了,听说谁介绍了一个收李子的客户,他去打听那个事去了。”
“那咱杨浩上大学的学费咋整?”
“爸,你不用管,李子都快熟了,听说今年价格不错,比往年要高四五毛钱呢!”
“咱今年的李子繁不繁?”
“繁得很,春天还梳了几次果呢。不然,果子长不大,卖不上好价。”
“就辛苦你了,你妈瘫了几年了,再加上我今年弄下了这个大麻达(指害病),添了大乱,一分钱的忙都帮不上,还花了那么多的钱。”说着说着,杨水老汉的眼眶湿湿地。
“爸,说这些干啥?快吃饭,小心面粘了(砣了)。一家人,不管出了啥大病小灾的,只要劲往一块儿使,啥事都难不倒咱。你看,你不是已能下地走路了。”
“嘿嘿嘿,对。”说罢,老人又端上碗吃起面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