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月魂(二十三)
作品名称:冷月魂 作者:孟春晓 发布时间:2014-11-17 21:25:14 字数:3076
随着国民党的溃退,沂蒙山区得到了彻底的解放,整个解放区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很多农民分到了土地,支援前线的热情十分高涨,很多分到土地的农民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粮食全部捐了出来,宁愿自己吃糠咽菜来报答共产党的恩情。李润更是显得十分兴奋,看到家家户户都分到了土地,心里感到十分欣慰。想当年和黑衣大哥一起参加义和拳,就是想着有一天能够建立政权,给广大的劳苦大众分得一份土地,让大家都有地种,都有饭吃,而不受地主老财的剥削。然而,这仅仅是一个梦想罢了,还没有成功,那么多的兄弟就死在了洋人的枪口下,每每想到这些,李润都是蹙眉扼腕,叹息不已。没有想到他们这帮兄弟的愿望竟然让共产党给实现了,这不得不让李润佩服。等到成河把共产党的政策说明白了,李润第一个把自己的土地捐了出来,只留下了和大家一样多的土地,受到了梅子的表扬。成河从区里领来了奖状,李润一家人都十分高兴,望着盖有沂东区人民政府大印的奖状,都觉得很新鲜。
“是梅子给颁奖的呢!”成河自豪地告诉大家。
“梅子咋不来家看看啊?“李朱氏在一旁不由得说了一句。
“她忙得很,马上就要打大仗了,她有很多事情要做,就不来咱家了。她让我代她向爹娘问好!“成林赶紧解释。
“仗不是打完了吗?国民党不是败了吗?怎么还打仗啊?“李朱氏不安地问起来。
“现在是要解放全中国了,我们的任务就是支援前线!“成河自豪地回答。
很快,淮海战役就拉开了序幕,国共两党在广袤的华东华北地区展开了战略决战。在东北的抗日联军在林彪的领导下进行了辽沈战役,由于群众基础雄厚,损失的兵员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充,因此队伍的规模逐渐扩大,很快就发展成为一只百万雄师。加上从日本人手里获得的武器和战场上缴获的国民党的美械装备,东北的抗日联军已经具备了攻城略地的能力,一般的中小型城市根本没有防守的勇气。反过来,运送到东北的国军则日渐减员,队伍损失一批就少一批。由于国民党只是重点占领城市,因此兵员的补充成为很大的问题。共产党在农村开展的土地改革深得民心,使得老百姓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加入国军。随着战事向有利于共产党的方向发展,更没有人加入国民党的队伍了。只能靠抓丁来维持队伍的编制,这样就使得军心涣散,战斗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很快,辽沈战役以共产党的胜利结束了,东北抗日联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壮大,强大的炮兵部队推进到哪里哪里就只有缴械投降的份了,以卵击石的现象越来越少,战局已经注定了共产党的胜利。辽沈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共产党强有力的后盾,东北广袤的物产资源为前线的军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最具威力的是东北抗日联军挥师入关,加入了解放全中国的会战。这只队伍就像一只硕大的铁锤,砸向关内,所向披靡。
淮海战役也在紧张地进行着,梅子率领着全县的支前队伍来往于苏鲁交界地区,运送着从战场上下来的伤员,同时再把粮食弹药运送到前线。成河更是整天风尘仆仆,好久都没有回家了。
李润正在担心成河的安危,成河急匆匆地回来了。回来就要把李润养的小猪给杀了,李润赶忙阻止。
“这还是个猪仔呢!正是长膘的好时候,杀了太可惜了!“李润不解地说了一句。
“现在是关键时期,上级要求一切为了前线,我要带头的。“成河嘟哝了一句。
“那也不差这一头啊?“李润还是觉得可惜。
“杀了吧,前线的战士吃好了才有力气打仗。“成河还是坚持着。
“好吧,我去挑水!"李润不再坚持。一家人忙忙乎乎一阵子,很快就收拾停当。
“让玉超随我去吧,也是个帮手。”成河征询李润的意见。
“好吧,你可要照顾好他,注意安全!”李润不再阻止什么了。成河带领运送给养的队伍急匆匆赶往前线,将大量的粮食弹药送到阵地上,然后再将受伤的士兵送回来,玉超则随着支前的队伍忙前忙后,参加到了这场宏大的战争中。
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共产党发起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一场巨大的战役,除了指挥得当,三军用命,还有一个关键要素是后勤保障。在当时的条件下,共产党方面不可能动用现代化手段保障战役后勤,但把人力保障发挥到了极致。如果说共产党在战役组织指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担负主要后勤保障工作的地方党委在组织后勤工作方面的成绩也不容抹杀。在战役期间,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的人民用极大的物力、人力支援了战争。这四省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其中随军常备民工22万人,二线民工130万人,后方临时民工391万人;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只8539艘;筹集粮食9.6亿斤,运送到前线的粮食4.34亿斤。从正规部队的数量上国共军力的对比是80万对60万,但是直接或者间接参加战斗的民工达到了500万之多,战局的胜算其实已经不用怀疑了。
民工的支前是战役中最动人心弦的一幕。到了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这种空前浩大的人力动员,解放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承受能力,如民工支前负担最重的鲁中南区,以第六分区的统计为例,该区共出动49万民工(常备民工17万,临时民工32万,许多临时勤务尚未计算在内)占其总人口300万的16%以上。按惯例,人民负担战争的人力一般不能超过总人口的12%,即八个人中抽一个民工,除去老弱妇孺,几乎是动员了全部的青壮年男性,而此次动员的民工高达总人口的16%,可以说超出了最高的负担界限。人民提出的口号是“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
战争是残酷的,然而人们身临其境,大家同呼吸共命运的气氛一旦形成,反而没有了那种和平时期对生命的担忧,人们依然会珍惜生命,但是为了融入到这个时代的洪流当中,人们变得英勇无畏,公而忘私。人人心中都怀着美好的期盼,期盼战争早一点结束,期盼自己能够在这一伟大的事件中发挥点作用,更期盼着那个美好的大同社会能够早一天到来,享受一下那种世外桃源一样的生活。
战争结束了,人们来不及去安慰失去亲人的痛苦的心灵,就被呈现在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了。共产党的制度让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仿佛一夜之间回到了同一个生活的起点,大家共同生活在一个充满希望的大家庭里,让一切的理想都有了可能。黑压压的支前民众在战争结束以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开始了一种崭新的生活。人们在新生的社会面前异常兴奋,虽然日子过得更加的艰苦了,但是那心中的热望却似一根定海神针,稳稳地支撑着那一个个充满菜色的躯体。在这一氛围中,人们的灵魂好像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升华,不在乎实在的拥有,而对于那由新政府颁发的奖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参军的热潮此起彼伏,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理念得到了全体人民的认可。人们对于死亡已经不再害怕,而是沉浸在对胜利的期冀中。
为了巩固取得的胜利,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共产党在已经解放的地区实行了土地改革,并且对辖区内的人们进行成分的划分。把一无所有的农民划为贫农,并将他们推上了风口浪尖。而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人们则被划分成了地主,受到人们的歧视。在李润的家乡,也按照上级的指示进行着这场轰轰烈烈的政治行动。
由于李润早就将自己的土地捐了出去,因此在划分成分的时候没有被划分成地主,但是由于李润手里还是有了一部分土地,因此被讲究原则的新政府划为中农。于是那些和李润家境差不多的人们不由得啧啧赞叹起来,赞叹李润有眼光,看到自己被划分成了地主成分,只在心里暗暗埋怨祖上没有眼光,省吃俭用的去置办土地,结果被化成地主,被人们踩在了脚下。有的甚至眼红那些一无所有的人们,被披红戴花地摧崇起来,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受益者。然而又能够有啥办法呢?政策被严格地执行起来,再去卖地,谁还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