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四节 坚持原则
作品名称:‘醋溜’上位智慧 作者:芥子须弥三虎 发布时间:2014-09-06 14:01:26 字数:3720
‘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佛法之所以能够跨越种族和国界,无远弗届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生根发芽、发扬光大,做到佛光普照、点亮心灵、驱除阴暗、开启灵智、消除愚昧,正是因为它在最大程度上顺应了人们对于‘善’的追求和向往;‘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佛法之所以能淬炼出古往今来多如过江之鲫的大德高僧,让众多或学识高深、或大字不识、或高官厚禄、或山野村夫的人们趋之若鹜、如醉如痴,成为它忠实不二的追随者,也正是因为它所弘扬的这种众生平等、极力抛却皮囊负累的人生理念。因为在现实世界里,‘真善美’对于那些富商巨贾、达官贵人来说是那样的因稀缺而尤显弥足珍贵;‘众生平等’这样的说法对于市井小民来说更是遥不可得。人们都在期盼一个纯净的、没有竞争和杀戮的世界,而佛家思想,正好为人们构筑了这样一个平台、这样一种梦想。
这是一种思想,同时也可以说是一种规则,而在《西游记》中,作为佛家理念中道德化身的唐僧,他所一直秉承并坚持的,正是这种规则和追求,而且不管这其中他经历了多少困苦和磨折,甚至在他自身生死存于一线的时刻,他坚持规则的信念也不曾有过哪怕是一刹那的动摇和偏移。或许唐僧在小说和电影中所展现出来的那种坚持在现如今的人们看来有些偏执和迂腐,但他那种‘贫贱不能淫、富贵不能屈’的坚定意志,却正是每一个有着高尚的生活目标和追求的人所必备的性格特征。
记得《西游记》中有这样一段非常经典也是人们所熟知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经过白骨精的地盘白虎岭时,白骨精为了长生不老,所以处心积虑地想要吃掉唐僧,也就是说,一个原本就已经非常强大的、具有黑社会背景的企业,想要通过吞并另一个虽然没啥攻击性却同样实力雄厚且发展潜力巨大的正规企业来快速提升自己的实力、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以达到延续企业生命力的目的。
然而唐僧本人虽然没什么防御能力和警惕之心,但他却有一个警觉性极高、攻击性极强的手下——大徒弟孙悟空,而且唐僧手下的另外两个徒弟包括白龙马在内,虽然不如孙悟空那么能干,但在白骨精之流看来,也还是战力不俗的。所以白骨精非常清楚,如果就这么明火执仗地去抢,唐僧肉是很难吃得到的,于是乎他就运用了一系列的手段:化身美女示之以色示之以弱,消除对方的戒备之心、挑起对方的贪欲之心(最起码这里边猪八戒是好色的),也就是说她扮演了一个有着较高的企业素质和文化的角色,用外在的一些假象告诉对方,我对你们没有敌意,是友好的,而且我这里也有你们所不具备的东西并且无力对你们构成威胁;带上食物用来诱惑:你们不是又饥又渴正好缺少生产资源吗?我这里有,而且非常愿意和你们共享。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可以做到优势互补,最起码我的存在和到来对你们而言是有益而无害的,我对你们无所求,却愿意无偿地为你们提供援助。
这样的诱惑无疑是非常难以抗拒的,于是意志力最为薄弱的猪八戒最先投降:美色和食物,都是他完全不能抵抗的;沙和尚也开始动摇,因为他要干出成绩,生产原料也是不可或缺的;而白龙马则无所谓,因为在这个层面上他没有需求也没有自己的意志,他只是一个载体,一个承载着唐僧走向目标的工具,就像是厂房、设施;而这时候那位头脑最清醒分辨能力最强的孙悟空则不在身边,他依靠自己强大的业务能力去为团体寻找食物,也就是生产资源去了。
可以说此时此刻,唐僧这个团体除了孙悟空离开之前为他们所划定的那个处于这个特殊时期所不能跨越的那个圈子之外,已经完全变成了一座不设防的城池,只要一步之差,他们必将陷于万劫不复的境地。
这时候,正是唐僧身上所固有并坚持不懈的那种坚持原则的特性为他们赢得了最后的机会——美色对他无效,因为他坚持自己的审美,他信奉自己的企业文化;唾手可得的、免费的生产资源他虽然也需要但他不要,因为他尽管没有意识到这里边有什么陷阱,却坚持着佛家的慈悲:我这里还能坚持,而且就算不能坚持,我也绝对不会损人利己,我吃饱了,你那边就要饿着,这与他的理念不合——我取经的目的就是要普度众生,我办企业的目的就是要最终做到共同繁荣,若是牺牲别人的发展来满足自己一时一地的需求,这与我的理念不合,只要与我的理念冲突的事,我就不做。
于是不管白骨精怎么诱惑,也不管猪八戒和沙僧怎么劝,他就是不肯接受这种带着倒钩的施舍,当然也不会踏入陷阱。于是就在这种矛盾冲突非常剧烈、团体的安危系于一线的时刻,孙悟空回来了。
他的方式非常直接,上手一棒,把对方的假象打破,于是白骨精丢下一地狼籍匆匆遁去,铩羽而归。但她留下了伏笔:我是一片好心,但你们狗咬吕洞宾,不但不感激我还让我蒙受了很大的损失,这是和你们的企业理念、和你唐僧的人生准则相悖的。
这一次,是唐僧在这次事件中凭借自己坚持原则的特性第一次救了自己和团队。但他同时也开始对孙悟空有所不满,因为虽然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做事的方式却挑战了企业文化和团体的行为准则——因为众生平等,不管对方是人是妖,他都有自己的生存权利,一棒子打杀不管咋说都是错误的。作为团队的领袖,他有责任也有必要去纠正这种错误,于是他对孙悟空提出了相当严肃的批评。
然而这时候孙悟空也很烦,他觉得委屈:你这个老和尚肉眼凡胎,没有一个团队带头人应有的警觉性和分辨能力,我之所以这样以雷霆手段将对方一棒打杀,是为了拯救你和团队,你还在这里喋喋不休地批评,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但他不敢反驳,因为第一,他知道唐僧所秉承的理念是正确的,因为佛门戒杀;第二,唐僧会念‘紧箍咒’,他掌握着自己最大的弱点。
于是这个团队开始出现裂痕,因为猪八戒他们几个自始至终都没有看出白骨精的破绽,在他们尤其是猪八戒看来,这个猴子只是为了显手段、出风头而已,于是他就在领导唐僧面前煽风点火,而唐僧虽然因为孙悟空出众的才能而最终饶恕了他,却也在心中留下了芥蒂,一句话,团队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问题。
后来,不甘心失败的白骨精又连续两次设下陷阱,却均被孙悟空识破,而且还在最后一次交锋中被孙悟空联合了外界的力量——当地政府——土地、当地企业——山神对其围而歼之,将其彻底地连根拔除。
或许在一般人看来,在唐僧这个团队的发展之路上所经历的这次事件中,孙悟空无疑是正确的,他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使整个团队避免了覆亡的命运;孙悟空对唐僧和团队无疑也是忠诚的,他在其他团队成员都不能理解的情况下顶着巨大的压力孤军奋战,甚至顾不上极可能到来的巨大的风险。
然而他却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一个团队中,个体的能力再强,也绝对不能将个人意志凌驾于团体意志之上。而在这个团体之中,唐僧所代表的正是团体意志,所以他的权威不容挑战。因为作为领军人物的唐僧,他是从团体发展的整体规划角度来看待问题的,而一个正处于发展阶段且实力还相对弱小的企业,他们面对社会、面对同行、面对竞争对手的态度往往决定了企业发展之路的顺畅与否、企业发展前景的广阔与否。对强不卑、对弱不亢、对合作伙伴以诚相待、对竞争对手示之以仁以宽,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企业文化和魅力,才能最终海纳百川、终成汪洋。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孙悟空在这次事件中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他挑战了领导权威和集体意志;第二,他损害了企业宽以待人、心怀天下、共同繁荣的企业理念和形象。诚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唐僧和孙悟空所处的地位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于是也就造成了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
在唐僧而言,虽然他或许心里也清楚孙悟空的忠诚、也认可他超凡脱俗的能力,甚至也知道在这次事件中他并没有犯什么原则上的错误,因为虽说佛家慈悲,却也有‘除魔即是卫道’之说,但他心里却更清楚,如果任由孙悟空这种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性格习惯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对于他的个人前途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任由团体中这种自作主张、以个人行为方式挑战团体行为准则的行为发展而不受到惩罚,那么天长日久之下,团体的发展目标必将发生偏移,那么自己创建这个团队的初衷也就失去了意义。团体目标和个人能力孰轻孰重?唐僧非常迅速地做出了抉择:忍痛割爱,开除孙悟空。
这是唐僧又一次坚持原则:当一个团体成员屡屡违背原则的时候,他的能力越强,往往危害越大,因为源于他的能力,他在团体中的影响力也是非常之强的。对于毒瘤,要么改变其性质为我所用,要么拼一时之痛割除,这是保持团队良性发展的唯一方式。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还可以悟出一个道理:虽说时下有很多领导者都喜欢秉承所谓只要结果不要过程的理论,却殊不知过程也就是做事方式的不同虽然可能在短时期里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然而过程的不同却会以细微的偏差逐渐导致总体事业发展方向的偏移。唐僧作为一个优秀的团队领导人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那么坚决地开除孙悟空。
当然,后来在观音菩萨的帮助和调解之下,唐僧和孙悟空最终达成了和解,孙悟空也重新回到了团体之中,但经历过这样一次事件之后,孙悟空在后来取经道路上的表现就大有改观,虽然也会时不时犯点小错误,但其个人行为与团体意志再也没有发生过原则上的冲突,于是团体持续发展,最终修成正果。
然而这件事虽然有了一个相对完美的大团圆结局,但我们却也不得不思考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团队中会出现这样的困境?我们该怎样来避免或是走出这种困境?下一节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